登陆注册
1699600000050

第50章 生与死:人类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3)

是什么动机驱使弗洛伊德后期提出和研究死的本能的呢?

从客观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了重要作用。弗洛伊德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动荡变革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总是乞盼安宁,对未来充满希望,思想上时时表现出欧洲中产阶级那种典型的乐观幻想。但1914年突然爆发的世界大战,使他简直不能相信,人类还有如此的疯狂、仇恨和破坏。这迫使他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其他原理,提出了与生的本能相对立的死的本能的学说。

从个人主观因素上说,死的本能的提出与弗洛伊德曾患“恐死症”有关系。据琼斯在弗洛伊德传记中的分析,弗洛伊德是一个早已被死亡缠身的人。40岁以后,他几乎天天想到死,有时在和别人分别时常常加上一句:“你也许会再也见不到我了。”这种对死亡的敏感及其强烈反应,也可以从他的童年找到根源。

在弗洛伊德6岁时,有一次他妈妈告诉他: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还必须再回到泥土中去。弗洛伊德感到吃惊,此后,他似乎在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回音:“你必定会死!”可见,母亲所说的“人必定要回到泥土中去”,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推测,由于弗洛伊德从小就对死亡感到吃惊,成年后又患了恐惧死亡心理症,这势必促使他去研究死亡,并提出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但埃里希·弗洛姆又认为,这个推测从事实看,又好像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弗洛伊德被诊断出患癌症是在1923年,那已是他提出死的本能概念的几年以后。

如果假定他早期已有的死亡感觉在得病以后更加强烈,并由此产生了生死间的冲突是人类体验的中心这一思想,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假定他逐步认识到人必然要死去,因为死是人生中的隐蔽目的,这或许在当时对他是一种安慰,能减轻他对死亡的惧怕。

从理论上说,促使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的另一动机,是他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他认为相对的力量总是相互斗争的,而生命过程就是这种斗争的结果。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在后期理论中被修正,统归于生的本能,而自恋理论又把所有的本能都看作是里比多的一元论,这又和荣格把里比多看作是所有心理能量的观点混为一谈。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本能,来与里比多相对立,作为新的二元论的基础。而死的本能的提出,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这样,在现实存在中,又可以以二元论的观点,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看作相互对立的本能的战场。

2. 生命的目标就是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理论,深受科学和哲学的影响,并力图把科学和哲学作为理论依据。

根据生物学观点,弗洛伊德提出了人具有回复到无机界去的“强迫重复原则”。这一原则表明,人具有要求重新回复到无机界去的这样一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趋向。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都是保守的,它们都有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本性。生命的目标就是循着曲折的道路,挣扎着回复到最古老、最原始的状态。

这就是说,人的死亡是自然过程,而不像原始人说的那样,是某个敌人和魔鬼造成的。弗洛伊德引用几位生物学家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戈特在1883年把死亡看作是生殖的一种直接后果,认为,在原生动物中,死亡始终是与生殖同时发生的。在生物进化的早期,由于原始生命的化学结构极其简单,一个有生命的物体的死是非常容易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直到后来,生物进化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人有了自我保存的本能以后,通向死的路才变得迂回曲折了。

哈特曼1906年提出,死亡是个体发展的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原生生物也是必死的。莫帕对此进行了生物实验。以前有位美国生物学家名叫伍德拉夫,他在实验室做了纤毛虫实验。这个实验一直进行到第3029代纤毛虫,他发现第一代游动微生物的遥远后代与它的远祖一样生命旺盛,而且毫无衰老退化的迹象。

由此,伍德拉夫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是不死的。为了反驳他的观点,莫帕等人也做了纤毛虫实验,结果发现,经过一定次数分裂以后,纤毛虫逐渐变弱,体形萎缩,直至衰竭死亡。这就证明了原生动物和高级动物一样,最终也会自然衰老死亡。

在论述死的本能时,弗洛伊德特别重视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的观点。魏斯曼把生物机体区分为必死的和不死的两部分,必死的部分就是血肉躯体,它最终会自然死亡。不死的部分是生殖细胞,它能够用一个新的躯体来包裹自己,在适当条件下又发展成—个新的个体。这种观点对弗洛伊德启发很大。他认为,我们从这项研究成果中可区分出两种本能:第一就是引导与性和遗传无关的那部分躯体走向死亡的本能;第二就是性本能,它能使生命获得更新。

死亡学说也是历代哲学家们曾着力探讨过的问题。弗洛伊德也认真研究了相关观点,从中受到不少启示。

柏拉图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鼻祖。在柏拉图看来,宇宙中有一个绝对理念,当灵魂在坠入人的肉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了。但灵魂在离开理念世界进入肉体之后,由于受到肉体的玷污、禁锢,原先在理念世界获得的知识被埋没遗忘了。由此可见,灵魂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它支配着肉体,给肉体以思想和智慧。肉体会死,灵魂是不会死的。因此,死亡就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释放。

柏拉图认为,人们渴望死亡,以便脱掉这个身体,去认识它向来所爱恋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是一种死亡的前奏,一种被灵魂还原的努力。对于哲学家来说,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怕死的,是经常在练习死亡的人。

3. 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

弗洛伊德说:“让我们进入叔本华的哲学领地。叔本华看来,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结果,并且因此可以说是生命的最终目的。”

叔本华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对死亡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位哲学家,他在《爱与生的苦恼》一书的有关部分,专门探讨了死亡问题。他认为,由于死是生的必然结果,所以当人生中常常遇到死亡事件时,总会引起一种联想:哀悼别人的死,想的是自己的死。死亡就像草木最后结出的果实一样,果实成熟,死亡来到。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专门写了“死亡的沉思”一章。他多次提醒人们要深切关注死亡,因为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它就像“黯淡的旅伴”,总是站在人的身后,就像孤独沉默的大海,在嘈杂喧闹的人声中,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随时都准备吞噬它的俘虏。

以上科学和哲学中有关死亡的研究成果,对弗洛伊德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哲学家们不仅确认死亡是生命的最终目标,而且把死亡看作哲学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近代欧洲,由于实验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新兴科学的发展,对死亡问题的研究更加具体化、社会化。但是,把死亡问题引向哲学最顶峰的,还要首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不仅把死作为与生相对立的两大本能之一,而且把死的本能和精神分析学的其他主要内容融合在一起,揭示了死的本能的种种表现。关于死的本能与无意识心理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是一个含有否定内容的抽象概念,我们不能发现任何与这概念相关的无意识”,但不能就此否认无意识中死本能的存在。

人的死亡,只不过是自我意识中的一个概念。由于“自我”大部分要放弃它的“自恋里比多”精神能量,因而才使人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弗洛伊德还说:“差不多在每一个对某个人过分亲爱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在他的无意识里发现敌意存在。”这种对所爱人的敌意,全部或大部分存在于无意识层,因而无法消除。

所以,人们一般都有一种期待亲人死亡的心理。原始民族在丧失亲人的痛苦中,往往将无意识的敌意作了防卫性的反向投射。因为认为死者的灵魂在丧葬期间会伤害活着的人,所以活着的人为了推卸自己,往往把怨恨投射到死人身上。但不管这种防卫和投射有多么大的作用,意识中对亲人死亡的自责痛苦和无意识中对亲人死亡的满足这一尖锐矛盾始终存在。这也就是活着的人惧怕已故亲人亡灵的道理。

4.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

关于死的本能与梦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有关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的表现。弗洛伊德说他父亲病逝后,他曾做过一个梦,梦见父亲又被掘出,他面有病容,继续活着。弗洛伊德对这个梦进行分析后确信,梦者对病父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对父亲尽孝道,一方面又不免希望病父早死。后一种愿望是深藏在无意识中的。

弗洛伊德还说,梦境和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死亡。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列举并分析了许多梦中有关死亡象征的例子。一个人梦到正跨过一个又高又陡的铁桥,接着又看见一个形状如鬼的男子,他在梦中感到非常恐怖,以至惊醒后还追忆铁桥断裂,自己坠入深渊。一个不相识的先生送给梦者一张黑边卡,一个人又梦见乘车出发旅行。这些都是死亡的象征。陡峭的铁桥,很可能象征生命是一座吊桥,铁桥断裂,隐喻生命结束,黑边、黑框意味着遗像,而“乘车出发”“旅行”“走了”“去了”等都暗喻死亡。

弗洛伊德还说,一个妇人梦中希望自己17岁的独女死亡,一位男士在梦里表示,他有要他的第一个爱子死去的愿望。弗洛伊德分析说,希望亲人死亡的愿望确实存在,而且残存在无意识中。又说,希望亲人死亡的观念,有时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毫无基础,成人们决不承认在清醒时会怀有这种愿望,但这的确是“尽人皆知而无人敢言的事实”。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它有时也会以自杀的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受虐狂,一个遭受身心痛苦的人。这些人有时也可能把自毁方向转向世界,成为谋杀者、虐待狂或侵略者。战争等现象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

1915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弗洛伊德写了《目前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一文,对战争与死的本能进行了集中论述。弗洛伊德指出,战争是人的仇恨、破坏本能的表现,战争的爆发就是具有强烈的破坏本能的人头脑发胀、感情冲动的结果。这种冲动不仅个人有,整个团体、民族、国家也有。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热门推荐
  • 皇后太欺人

    皇后太欺人

    21世纪少女陈若希无意之间穿越,这就算了!她居然结识了公主,这就算了!她居然成为了公主的好姐妹!陈若希以为,这应该算是她在这个时代最为尊贵的身份了吧,公主的结拜姐妹,多好啊!但是!一切可没有就这样结束,皇帝才不会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所谓妹妹轻易放过,放在宫里当个什么公主结拜姐妹的似乎有些浪费,还不如来当当皇后,帮他管理管理后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女主嚣张是魅力,女配嚣张惹人厌。女主冷笑威力慑人,女配冷笑众人戒备。女主一笑倾人国,女配一笑谋毒计。女主训言道理至深,女配训言犹如胡扯。女主九死一生总有生机,女配九死一生补多一刀。PS.这是篇吐槽高贵冷艳玛丽苏的女配文,女主虽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偶尔会有波折,不是万能的女强,女主只有强势的靠山和嚣张的态度。郑重再说一次:晴雪,苏苏在那儿!想看万能型玛丽苏女主的请绕道!!喜欢本书和喜欢大米文字的宝宝们欢迎入群。168230506敲门砖书里任何一位角色的名字。大米搬新窝啦!
  • 嫡长公主

    嫡长公主

    然而这些都是他们母后的死换来的。皇帝年富力强,她是嫡长公主,后宫波澜诡橘。太子年幼,护住幼弟周全?又能否在这充满心机暗算的地方找到与子偕行的良人?从宫斗到宅斗,从宫闱到朝堂,皇子众多,这一切不是结束,位比亲王,而是开始。她能否在步步惊心的宫廷中生存下来,她的弟弟刚满周岁就被封为太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丞相千金不为后

    丞相千金不为后

    本书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丞相之女戏东宫的故事。她是丞相府的嫡女,他是尊贵的二皇子,本来美满的爱情应该开花结果,却被当今太子一纸求婚圣旨,她被迫嫁入东宫。他位居东宫,权势滔天,却独独爱上那个总是违抗自己的女子,狂傲如他,又怎么会看着心爱之人嫁给自己的兄弟。精彩片段:“兮儿,小离那丫头该配出去了,你看有合适的人吗?”某人看到她和侍女关系亲密吃醋。“不急,她条件很高。”“在高的条件本太子也能满足!”“真的?”“嗯,说吧!”“有车有房,父母双亡,你那有合适的人选吗?”某女眼睛亮亮盯着某人,想赶走她的侍女,门都没有!窗户也不行!!“。。。。。。”良久,某男道:“算我认输”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为自己出色工作

    为自己出色工作

    多付出未必真吃亏、聪明员工不敌傻员工。为什么世界上只有蜗牛能爬上金字塔?勤奋是走向成功的习惯。职场上的你是怎样的人?本书告诉你为自己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蜗牛”,也有爬上金字塔的一天。
  • 迷糊校花,赖定你

    迷糊校花,赖定你

    一场乌龙,他认识了她!咳咳,他可是个有责任心得人,那当然要和她好好聊下。他笑嘻嘻地望着她!丫头,这一次,我赖定你了。
  • 王爷在现代:我的VIP男友

    王爷在现代:我的VIP男友

    终于穿越回21世纪了!发现自己回到家里,她忙着高兴之余,发现家里有个无赖,无赖口口声声这是他的家。拜托,这里真的是她家啦,她可以发毒誓的!可是为什么他却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令她不得不相信周围熟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了呢…呜呜,老妈老爸为什么不要她了,打算连同自己也卖给这个陌生的男孩?是,她承认自己做出了不可原谅的事情,可这也不至于让她变得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吧!神啊,赶快派个人来解救她吧……什么!原来古代的他也穿越到现代了啊,天呐!说明一下,这书是《七夜宠妃:都是穿越惹的祸》的续集。
  •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本文是女变男的穿越文,不喜勿入!!美丽的夜空下上演着血腥与凄凉的一幕,一个身着紧身黑衣,身材高挑的绝色佳人站在了悬崖边,身后的海浪叫嚣着冲打着崖下的礁石。冰冷的海风吹散了她那柔美的青丝,一双鲜血淋淋的纤纤玉手紧捂着左胸口,对面的男人们对她这个夺命精灵充满了仇恨,而那美丽的容颜玲珑的身姿又禁不住被她吸引。那张绝美却异常冰冷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终于可以结束了,一滴璀璨的晶莹从她的眼中滑落,“妈妈,蓝夜终于可以回家了。妈妈一定要牢牢握住蓝夜的手,不可以再让蓝夜走丢啊!”她笑了,笑的好美!此时的她更是毫无任何留恋的向那黑色的深渊倒去。夜空仍是美丽的,而她却消失在了这份美丽之中。在另一时空一个叫做夜蓝的国家中,国中唯一的亲王府内紧张与焦躁感染了府中每一个人,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男子紧握着双手,焦急的徘徊在房门外,这期间不断有仆人进进去去,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经过了一整夜的期盼与煎熬,屋内传出来的仍是让他心疼无比疼痛的叫喊声。随着第一缕霞光降临府中,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所有沉闷,男子终于如释重负般焦急的向房内张望着。那天清晨一个被唤做“夜蓝城”的小王爷降生在了这个令所有人瞩目的亲王府中,那会是一个怎样八面玲珑的小人儿,能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而他又将展开怎样灿烂的人生之路呢?暴力、阴谋、爱与恨时刻交织在他的生命之中。夜蓝城,城蓝夜,蓝夜?蓝夜!是她吗?的确是前世的她,而如今却成了真真正正的他,一个被至亲之人视为珍宝;一个被敌人视为魔鬼;一个被万千女人仰慕;一个被千万男人嫉妒与无可奈何,一个未来纵横天下的夜蓝城!本文有别于以往的穿越文,是一部穿越后女变男的作品,让前世的蓝夜以一个崭新的身体显赫的身份在这一世逍遥天下!!倾力打造正剧大戏《破颜》强力推荐逍遥的新坑《妾狂》《不良丫头》第一部穿越作品《逍遥天下之任逍遥》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