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600000048

第48章 生与死:人类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1)

一般来说,本能是一种有伸缩性的生物体,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从复旧的强迫性的现象中,就可以看到本能的这种基本的保守性。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给我们展现的图像,就是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传》

一、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根据对各种冲动及其本源的研究,把人的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注重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而死的本能则遵循超快乐原则,注重来自机体外部的刺激。生的本能是对死的本能的破坏;死的本能是一种恢复事物某种最初状态的需要、欲求,因而更原始、更基本。

1. 本能:一个秘密的发现

在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本能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时候,人们在对自身本性的认识中,一般是从人的躯体中寻找动机的根源。在这些探索者中,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影响最大。

恩培多克勒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化是由“火、水、土、气”这四根(元素)形成的。这四种元素互相穿插,按不同比例混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质的东西。人的产生和灭亡,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结合和分离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元素能够结合和分离呢?恩培多克勒认为是爱和憎。“爱”使几种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万物;“憎”则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使万物分解。

根据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试图说明人的心理现象。他认为,人的思想本能与构成事物的各种元素的结构有关系,人的心理是凭借着元素的结合而进行的。人是用血液来思想的,血液是人的思想力,心是思想力的所在地。人们的聪明和愚笨,也在于元素混合的均等或不均等。恩培多克勒进一步指出了人体内各种不同体液同人的个性气质的关系。

弗洛伊德精心研究过古希腊哲学,深受恩培多克勒哲学思想的影响,他把恩培多克勒看作是“希腊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人的本能的快乐说。如本瑟姆指出,追求快乐是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的行为总是追求快乐与幸福,逃避痛苦与不幸,这种趋利避害的苦乐感受,是人们一切行为的主要根源。本瑟姆还认为,人们感受到的苦乐程度是可以加以量化的,它能够从快乐与痛苦的持久性上加以测定。

这一思想在当时是很吸引人的。后来许多心理学家都对这些观点表示赞同,认为趋利避害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动机,也是解除生理心理紧张的基本方法。所以,快乐和痛苦的感受能推动个人的行为,从而缓解痛苦,增强快乐。

然而,快乐原则虽然能支配和影响人的一些行为,但绝不是人的行为的惟一原因。因为,快乐原则只是生理性的苦乐标准,是以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为前提的。所以,20世纪初,麦独孤又指出,快乐原则只能是人的本能的指标,趋利避害不是人类本能的表现。

麦独孤认为,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人的本能是其行为和思想的动力。他举出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母爱、群居、支配、服从、创造、收集等12种本能,并说明每一种本能都包含着认识、情感、意志三个先天因素。本能是一切行为的基础。

这一本能理论对20世纪初的心理学影响很大,但也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现代心理学中虽然不常使用本能,但愿望、需要、动机等都与本能密切相关,本能仍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应该指出的是,在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进化论和遗传学曾给予他很大影响。

弗洛伊德在青年时期,就深受达尔文影响,在维也纳大学读书时,便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他常常听许多生物学、生理学、神经学教授的课,这为他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建立了稳固的生物学基础。

另外,遗传学的创立,说明了本能的躯体或肉体基础是一定行为模式的倾向,这些模式是经遗传的反射“链”传递的。在有机体发展的特定阶段,一定的刺激模式引起一系列行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本能的驱使。这种观点,在19世纪后期的生物学和心理学中曾经盛行一时。弗洛伊德创立本能理论,也无不受此影响。

以前人们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主义原则,即寻求快乐和满足,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弗洛伊德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本能中,还有超出唯乐原则的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则。这就是强迫重复原则。这种本能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因而具有保守性。像人这样的有机体,最初的状态是无机状态,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倾向的本能,所要恢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弗洛伊德把这种本能称为死的本能。

除此以外,在人身上还有一种抗拒死亡,使生命得以保存和更新的功能,弗洛伊德又把它称为生的本能。从根本上说,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因为它导致人的繁衍生息,使人类的生命历程得以延续。而死的本能只是破坏性的。由于这两种本能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才奏出了人的生命运动历程,那动荡不定的交响曲。

在弗洛伊德早期著作中,论述无意识学说、性学理论时,就曾涉及到本能问题。《本能及其变迁》一书对本能的原动力、目的、对象和根源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弗洛伊德后期著作中,则更加集中地论述了他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1925年在《自传》中说:

在我后期一些著作中如《超越快乐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等等,我一改长久以来的自我克制状况,尽量地让自己去沉思默想,我还考虑了解决本能问题的新方法。我用“厄洛斯”的概念把自我保护和保护人类两种本能结合在一起,使之与默默地起作用的死亡本能相对应。

一般来说,本能是一种有伸缩性的生物体,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从复旧的强迫性的现象中,就可以看到本能的这种基本的保守性。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给我们展现的图像,就是厄洛斯与死亡本能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弗洛伊德首先揭示了本能与刺激的关系。他认为,本能与刺激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本能是对心理的一种刺激,所以刺激概念里也应包含本能的概念。但是,本能与刺激又有区别,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是本能,除了本能刺激以外,还有心理刺激。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刺激的来源不在于外部世界,而在于生物机体内部。本能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及解除它们的行为和方式,均不同于外部刺激的作用。本能刺激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动,而是一种固定的力,它存在于生物机体内部,通常用“需要”来表述。满足这种需要不能靠消除的方式,只能靠适当地调整内部刺激的途径。

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本能刺激与外部刺激的区别,还在于二者对于神经系统作用的不同。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神经系统的目的就是控制刺激。当外部刺激作用于生物机体时,生物机体的惟一功能是用行动来摆脱它。而对于来自生物机体内部的本能刺激,就不能用这种机制来处理。因为这种刺激对神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取复杂的结构和协调的行动,以对刺激的内部根源提供满足。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机体不是消极地摆脱刺激,而是积极地应付刺激。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外部刺激有助于生物机体自身的完善,所以本能自身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

弗洛伊德指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产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它可以被看作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所谓本能的原动力,就是趋动它的因素,是本能存在所需的力的大小,或者量的多少。弗洛伊德把人体的需要或冲动称为本能的根源。一种需要或冲动就是人体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

例如,饥饿的本能就是由饥饿的生理状态和能量所激起的。这种能量从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方面,指定了摆脱饥饿的心理过程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当人在饥饿时,总是回忆以前获取食物的地点,以及思考怎样获取食物的行动方案。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一旦需要得到满足,本能根源中的刺激条件也就消除了。比如,饥饿本能的目的是消除饥饿的生理状态,当这一目的实现后,刺激条件也就消除了,机体的生理能量也就停止释放。

随着饥饿本能的消失,人的生理和心理上也就恢复了平静状态。弗洛伊德除阐明本能的原动力、根源和目的外,还对本能的对象作了说明。本能的对象就是本能为实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或采取的手段。饥饿本能的对象是吞吃食物,性本能的对象是性交,攻击本能的对象是拼搏等。由于本能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行动和手段,因而对象常常是易变的。一个对象可以同时满足几种本能,这种现象就是本能的汇合。

根据以上分析,弗洛伊德指出,本能具有保守性、倒退性和重复性的特征。他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说:“要求我们在本能中去认识一种恰恰相反的东西,即生物体所具有的一种保守性质。”弗洛伊德进一步说:

我们立刻就可以联想起动物生活中的某些例子,例如,有一些鱼类在产卵期间,为了到某一个远离他们惯常栖息的特定水域中去产卵,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根据许多生物学家的解释,它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寻找那些它们的祖先曾经栖息过的场所,而这些场所后来成了其他鱼种的栖息地。人们相信,这一解释也同样适用于说明候鸟的迁徙性飞行现象。

那么,本能又是如何与倒退性和强迫重复性相联系呢?如前所述,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由此可见,本能总是向早期状态倒退,倒退到动物那里去。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动物性,它遵循动物本能的一切规律。这种由激奋到平静的反复循环的倾向,就是本能的强迫重复性。例如,一日三餐间的周期性循环,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轮换交替,性欲满足后又产生新的性欲等。弗洛伊德特别指出了这一本能特征在幼儿早期心理活动中的突出表现。

他认为,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在儿童游戏中,儿童喜欢重复那些已经发生的经历。这是因为,被动地体验一种强烈的印象,比处在主动地位使他们更能彻底地掌握这种印象。而每一遍新的重复,好像都能使他们寻求的这种掌握更加巩固。

弗洛伊德说,对于成年人来说——

如果一个笑话第二次被听到,它几乎不再会引人发笑。一个剧本第二次上演从未给观众以如首场上演那样强烈的印象。事实上,我们简直不可能说服一个刚刚津津有味地读完一本书的成年人立即去再将这本书重读一遍。新奇始终是快乐的条件。

但是,儿童却会不厌其烦地一再央求大人去重复他曾教过他们或和他们一起玩过的游戏,直到这个大人累得无法进行下去才肯罢休。如果一个孩子听大人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就会三番五次地要求大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故事,而不愿换一个新的。而且他还会严格地规定,大人必须把故事重复得一模一样,并且会纠正说故事的人所作的任何更动——哪怕后者作这些改动实际上是想要赢得小听众的新的赞许。

那么,本能究竟有多少种呢?弗洛伊德认为,有多少种身体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只是一种身体需要的心理代表。弗洛伊德说,关于本能有多少种的问题,应该由生物学家来回答,但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把它分为两大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早期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后来在研究中,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尽管直接的目的不同,但它们最终都与生命的增长相联系,因此都可以用生的本能来概括。与生的本能相对应的就是死的本能。这样,弗洛伊德就把人的深层次中的两种本能区分开来了。

2. 生存还是死亡

文明的发展培育出人的生存本能,也形成了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矛盾运动。生存本能是追求保存和联系的,叫作厄洛斯,即性本能,它的扩展便形成爱的本能。厄洛斯本能代表了生存的努力,它力求使人类永远存在下去。而与之相对的正是人的死亡本能,它充满毁坏和杀戮的欲望,破坏本能极力把生命带回到毁坏状态,并把它还原为无机物,所以称之为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对死亡本能借助于特殊器官而被指向外部对象时,即转变为破坏本能的阐述,说明人生来具有死亡本能或破坏本能。这是个令人陌生的事实,即人类并非温和的动物,并非天生即是完全善良的,其本身即包含了兽性残忍的一面,包括了进攻性、破坏性的一面。人对人是狼,这是一个残酷的但却必须面对的现实。

死亡本能或破坏本能的存在,是扰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迫使文明付出了极高的能量代价。“由于人类的这一原始的互相敌视的缘故,文明社会永远存在着崩溃的危险。共同的工作利益不会把人们联合在一起,本能的情感要比理智的利益强大得多。”只有创建人类文明并使人类的统一与联合形成的生存本能的越来越发达,才使人类得以持久地存在下去。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是人类的一对矛盾,它们互相对立互相冲突,又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二者的对立已经很清楚:生存本能的活动是维护延续生命的存在,它决定了在个体生命生存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繁衍与生存。相反,死亡本能的活动则总是使生命回归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总是使一个个的具体生命物分解,形成了各个个体生命内部不断的死亡过程,最终导致各个体生命的彻底死亡。

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又是互相结合、互相统一的,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不能成立。

比如,吃喝行为是生存本能的要求,它包含了对食物的破坏。而“爱的本能当它指向一个对象时,如果它要在任何情况下拥有那个对象,它就需要来为控制本能(攻击本能)作某些贡献”。说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又是相互统一的,即说任何一个行动都不是单独一个本能冲动的作用,而是两种本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的行动直接源于动机,而动机又总是人的两种本能的意识反映。

总之,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即互相对立、冲突,又相互并存、结合和渗透。这种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生命运动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二、生的本能: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同类推荐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狂妄殿下

    狂妄殿下

    曦:我对你的爱并不比任何人少一分,可你却看不到,你知道我有多心痛么?情:如果你真的是师傅告诉过我的那个我命里的劫数,那么就让我毁了自己来给你幸福。诺:原来爱一个人却不能说,是一件这么痛苦的事...沈翼:即使你的爱让我万劫不复,我也不会松手,因为,我爱你……涟:夕阳很美,但所有的夕阳加起来,也比不上你的一个笑容...思思..离:尘儿,我所谓的幸福,就是与你相守...惊月:妖姬,即使你记不起我们前世有多么的相爱,我也不会介意,只要,你允许我爱你,就好...悦:这么卑微的我,真的配得到你的爱么?凌:思思,没有你,我还要天下做什么...言若:王,为了你,我可以献上一切,哪怕是我最珍爱的自由...白:王,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紫:翼,总有一天,王会比爱你更爱我...青:王,你介意我没有翅膀么?刚刚制作了视频,网址如下:?pstyle=0第一次做,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佣兵皇后

    佣兵皇后

    罗绫帐下,原本纤弱无力的女子,寒夜里,徒然睁眼,一双清眸精光四射,气势凌人,目光炯然宛如黑豹。在这一秒,北候王之女已易她人。叶陌桑,二十一世纪女特种兵,反恐精英,在一次高保密行动中,英勇牺牲,原以为就此沉睡,却在下一次睁眼,在她面前呈现一个陌生古国。身处乱世古代,冷兵器时代,生存已经是最迫切的存在,特别是,她的身份是叛国造反的北候家族大小姐。出兵计,守城关,退万敌,那个只会悲天悯人的大小姐,成了北候世家的救世主。三个月之后,一道来自狼桢帝王的议和书,随着一桩婚约突然而降,那个高高在上的霸主,竟然逾尊降贵指名要娶她。“嫁。”娇艳红唇微启,笃定决然的话自她的嘴里飘出。以是,在飘雪之地,行走在雪地的女子凤冠霞帔,殷红似血,宛如天地之间那娇艳的花朵。惊艳了对端迎亲的皇队,唯有一双厉眸自那凤驾上疾射而来,残爆,阴恨,薄唇挂着某种意味不明的笑。片段一:“想要名份,你配吗?你只不过是一枚棋子,棋子的下场就是利用完之后被吃掉。。。”他的唇在她的身上游移,阴笑低沉。“棋子至少有棋子的价值。”她平静的反驳。他的笑一敛,凑近她的耳畔,咬牙道,“你的价值如同搂蚁,毫无可取。”“我帮你夺天下,你还我自由身。”狂言一出,压覆在她身上的俊躯震住。片段二:狼桢国收覆城池十二座,收回失地十万里,狼桢帝王权柄在手,号令天下。“还我自由。”跪在地上的女人迎起头,那清澈的眼眸无所畏惧。坐在龙椅上的男子,居高临下,龙颜阴霾,低沉的嗓音带着无上王威,“我可以给你一切,除了自由。”女子抬眸一笑,笑眼生花,“就算你是帝王,你也没这个权力。”身后,那霸道身影再一次震住,那双凌厉的眼带着几丝慌乱无措。。。片段三:牢内,女子宛如素白如雪,牢外,一道明黄高贵身影高贵。“做朕的妃子,你可有考虑好?”“我不需要你给我什么,也请你不要从我身上要求什么。”女人扯唇冷哼,一脸不屑。“我可以号令天下,偏不信奈何不了一个女人。”牢外,俊雅的面容宛如恶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男人可以夺得一切,可是,情却可催毁一个男人,纵然是高高在上的一代帝王。当征服了天下势力,有朝一日,他将面对的,是心爱的女人佣兵天下,与他对决绝生死,是夺天下,还是弃情?男主强,女主更强,女主非善良类。此文结局一对一,但中间过程可能会出现与其它男主的激情戏码,亲们做好思想准备哈!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