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500000038

第38章 个案研究:汶川地震与中国软实力塑造(1)

软实力包含多重二元属性,包括绝对性与相对性、独立性与相关性、政府性与非政府性、国内性与国际性、因果性与构成性。331从战略实施层次来看,软实力包含国内性与国际性。一个国家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公民社会的培育等领域进行积极建设与创新,以达到“善治”的目标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国际性相比,软实力的国内性相对而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使一国国内的治理状况很容易被外界了解,从而引起正面或负面的国际效应,导致其软实力的上升或下降。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中国自上而下纷纷行动起来,加入抗震救灾行列。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反应迅速,运作高效,积极主动指挥救灾进程;中国积极开展“灾难外交”,主动与国际合作,展开救援工作;国内媒体报道公正、透明、及时,为政府科学决策、稳定民心发挥了重大作用;立法机构及时立法,为救灾工作及灾后重建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人民军队发挥了救灾主力军的作用,生动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许多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普通民众主动以各种形式加入救灾行列,表明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建设。中国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表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受到了各国政府与媒体的好评。本节试图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从领导核心、灾难外交、媒体、法制建设、军民关系、公民意识的觉醒及公民社会的建设六个方面探讨中国软实力的国内塑造与建设,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领导核心

(一)领导人形象亲民

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反应迅速、决策及时准确,在救灾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胡主席、温总理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频发之时,深入救灾一线亲自进行指挥,慰问群众、伤员,看望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良好形象,改变了以往西方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一些偏见,为塑造、宣传国家形象起到了巨大作用。

汶川地震体现了中国领导人亲民的执政理念

地震发生后仅两个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已在飞往灾区途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布什总统在2005年8月31日,即美国新奥尔良遭遇“卡特丽娜”飓风袭击2天之后,才乘“空军一号”鸟瞰灾情。温总理到达受灾现场后,立即投入到指挥救援的工作中,并且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到受灾最严重的现场进行视察。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于5月16日乘飞机抵达四川绵阳,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在救灾现场胡主席用心安慰每一名受难群众,甚至盘腿坐下与群众进行交流,生动诠释了中国领导人的亲民形象。胡主席在建筑废墟上的振臂高呼,“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的中国,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所拥有的自信。

(二)政府应急机制高效

中国政府面对四川汶川地震,紧急行动,迅速成立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并且在第一时间公布地震消息,保证了救灾工作高效、快速地展开。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有关部门、军队、武警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针对汶川地震,中国地震局也于12日下午启动了一级预案,迅速组织了一支180人的专业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同时,包括国资委、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电监会、民航局、粮食局,以及通信、石油等大企业在内的国家各部门分别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全力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当一个民族面对重大灾害之时,坚强、高效的领导,不仅可以战胜地震带来的种种困难,而且能够激发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国家凝聚力与自信心。

二、灾难外交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个国家越来越倾向于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来共同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如反恐、毒品走私、自然灾害等。在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中衍生出许多种新的外交方式,灾难外交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灾难外交实际上是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在灾难治理过程中以灾难为契机处理彼此交往,从而促使国家间关系正常化或深化国家间关系,以此建立或增强国家互信和认同的过程。也可理解为国家在灾难管理过程中对外的一种选择方式。332

灾难外交是双向的,援助国可以主动对受灾国予以援助和支持,帮助受灾国应对和抵抗灾难。受灾国也可以主动开展灾难外交,呼吁国际援助。这里主要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受灾国在灾难外交中角色的转变。1976年,唐山大震发生时,中国拒绝国外援助;1980年,中国遭遇严重水旱灾害,一开始中国谨慎接受援助,但此后又处于停滞状态;1991年,中国华东发生水灾,政府第一次大规模、直接呼吁国际社会救助;2002年,中国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共抗“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开展自救,并积极呼吁国际援助,展现了一个对本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

地震发生一星期后,中国外交部主动呼吁国际社会向地震灾区提供援助,特别是为大量四川灾民提供临时庇护的帐篷。积极姿态表达了中国从灾难中恢复的信心,展示了中国不畏困难的高昂士气和国家尊严。这种态度也使援助者们乐于通过各种方式予以支持。世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灾区捐助大量救灾物资和资金;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向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多个国家向中国提供卫星数据资源,为中国灾情遥感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外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一改以往对中国的偏见,对中国政府的救灾行动给予了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各国政府或议会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不同方式向中方表示慰问。此外,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多国政要先后访问了灾区。潘基文于5月24日上午抵达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民众。他赞扬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抗震救灾中展现的超凡领导能力,表示将尽其所能动员联合国力量帮助中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3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乘机抵达成都,专程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他是第一位访问四川地震灾区的外国元首,体现了中韩两国领导人之间、政府之间和国民之间的多层次信任及友好关系。6月29日上午,美国国务卿赖斯率约六十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地震重灾区都江堰。

赖斯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地震的行动,并且惊叹于地震灾区的恢复和重建速度。此外,英国约克亲王、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也对灾区进行了访问。

中国在此次灾难外交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胜利。作为受灾国,中国自信、积极接受国际援助,成功地塑造了国家形象并影响着全球公众舆论,向世界展现了一个亲民、开放、自信的中国政府,减少了以往“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同时,中国也通过开展灾难外交增加了国家吸引力,提升了国家软实力,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媒体

媒体的积极介入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一些国家的媒体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扮演着政府“危机信息代言人”的重要角色,被誉为“政府危机管理形象的塑造者”。例如,英国重视突发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协作,要求有关机构在平时必须作好准备,把配合媒体作为紧急反应计划的一部分进行讨论和演习,并任命受过专门训练的新闻官员负责媒体事务。日本将媒体视为“政府应对危机的最好朋友”。政府早在1961年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就明确规定日本广播协会(NHK)属于国家指定的防灾公共机构,从法律上确立了公共电视台在国家防灾体制中的地位。333 在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各国政府着力构建危机管理者与媒体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媒体成为传播政府决策的途径、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渠道和官民共同解决危机的桥梁。

以往,由于中国政府在处理某些危机时缺乏主动性和适当的透明度,缺乏与媒体的沟通,有时甚至导致境外媒体捕风捉影,乃至恶意宣传和夸张,最终迫使中国政府和媒体事倍功半地在事后进行“消毒”,效果却很差,从而使政府和媒体共同陷入被动。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与媒体积极互动,确保地震消息准备、及时地向外界传达,做到了信息的公开透明,提升了中国政府与媒体的国际形象。

地震发生后不久,全国人民就从网络、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体和通讯工具中得知这一消息,同时也了解到党和政府已经同步地紧急部署抗震救灾。5月12日14时46分,新华网发布权威消息,让震中以外的民众顿时对异常情况有了全面了解;15时12分,新华网推出专题《地震应急措施》;同时,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媒体纷纷设立专题,对震灾情况做最新报告,13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始对救灾活动进行全天直播报道。此外,从5月13日开始,国务院新闻办每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民政部、中国地震局、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国防部、武警部队司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等多部门的权威发言人,发布抗震救灾的各方面信息,并接受中外记者提问。

地震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既消除了公众恐慌心理,稳定了民心,保持了社会稳定,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实际的支持,同时又获得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同情,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水平。

四、法制保障

为了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展开,政府各部门认真研究,出台了多项法律与法规。法律与法规的出台使得救灾工作能够在体系内开展,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突显了政府国内治理理念的发展与进步。

同类推荐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婚后爱上我的总裁老公(大结局)

    婚后爱上我的总裁老公(大结局)

    父母去世已经十年了,只是在她刚满二十岁的时候,发现一个母亲放日记和信件的小盒子,竟然她还有一门娃娃亲,觉得这个是母亲在天堂的安排,所以她毅然去和那家人见面~~~亲们,这个文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直的支持!第一次写文真的有点生疏,所以很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收服头号花心总裁》http://m.pgsk.com/a/87876/《逃家的精灵公主》http://m.pgsk.com/a/96005/《恋旧总裁俏妈咪》(安雅的故事)http://m.pgsk.com/a/108253/QQ群号:74313257希望大家能给我宝贵的意见!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最长久的灵感!o(∩_∩)o...o(∩_∩)o...o(∩_∩)o...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2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2卷)

    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修养。在高雅女性的重要因素中,修养可以说是最高的追求与境界,它赋予女人一种神韵、一种魅力、一种气质、一种品位。修养是一种潜在的品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肃然起敬;修养是一种内敛的修为,是潜移默化中的体味和感悟;修养是一种沉淀的魅力,是足够的历练和智慧的浑然天成。一个有修养的女人静若幽兰,芳香四溢,让人如沐春风。智慧是美丽不可或缺的养分,智慧之于女人是博爱与仁心,是充满自信的干练,是情感的丰盈与独立,是不苛刻的审读万物,更是瞳得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慧心的平衡。
  • 王妃许三贪

    王妃许三贪

    谁是大昭国名号最响的女人?是三岁成诗七岁成章十五岁PK掉所有男人成为第一位女状元的司马皇后?错!是纵横十三省九百八十一家青楼的花魁雪姬?更错!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这个伟大的谜底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擒妻:皇后到朕怀里来

    擒妻:皇后到朕怀里来

    其实,她只想偷得浮生日日闲,无奈穿越到异世,还是个乱世,无一技之长难以安身立命。自此开始了求学之路:当过流氓,打过群架,干过土匪,当过霸王,调戏过姑娘。生活太过美好,老天都嫉妒,这不,酒后乱性这种狗血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她身上。看着被自己强了的霸王龙!她很没节操的逃了。他邪恶的勾起嘴角,吃完了就想走?皇后,你还是乖乖到朕怀里来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冷情男:答应不爱你

    冷情男:答应不爱你

    我唯一的阳光就是那个瘦小的小女孩,那个只出现过一次就给我温暖的小女孩。她——一个成绩优异但性格去极其内向的女生,我从没有留意过她。没想到她却是一个贪慕虚荣的女孩子,别人赢她一次她就眼红,还想将别人的东西毁掉。我想拦住她,却不小心误伤了她,鲜红的血留在我的手上,一度成为折磨我八年的恶梦。
  • 凶案追击

    凶案追击

    听说的未必都是传闻,眼见的也不一定是事实。华丽面具的背后,或许面目狰狞,想要还原真相,必须洗刷人为的粉饰。扭曲的事实背后,总有扭曲的人性和心灵。想要看透迷雾,还请睁大眼睛。小莫的V群:200144356欢迎任意书中主配角名+读者ID+粉丝值来敲门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