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000000041

第41章

杜甫的诗篇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欢快与痛苦和百姓是共通的。比如,杜甫后来迁居成都,曾在浣花溪畔建起一所草堂,作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说,秋雨沥沥,屋外雨歇,屋中还漏,又一阵大风,卷去屋上茅草,雨湿风寒,令人难以眠睡,处境甚为凄苦。但诗人在这时却唱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此时此地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正是他的奇伟处。

杜甫晚年比李白更为悲凉、困苦,他把家安在一条船上,流离在长江中游。公元770年冬天,杜甫最后客死于岳阳附近江中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一生作了几千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吴带当风”吴道子

唐玄宗时期是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的时代,传统绘画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据记载,唐代有名有姓的画家就有四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吴道子一生主要画以佛道神仙为题材的宗教壁画。他画10米多高的巨幅画像,或从脚、或从手臂画起,任毫挥笔却没有半点差错。他画佛像头上的圆形的灵光,不用圆规,只用笔一挥就成了。他画人物身上的衣纹饰带,轻软圆润,似乎会随风而飘动,被称为“吴带当风”。

吴道子从小失去父母,孤苦伶仃,靠左邻右舍的接济才勉强填饱肚子。邻居中有一位民间画匠,画的山水人物让吴道子非常痴迷,他就天天跟着这位画匠学画。画匠见他刻苦好学,就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吴道子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绘画的基本要领,他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到20岁就闻名天下。吴道子出名以后,被唐玄宗李隆基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有一次,李隆基突然思念起四川嘉陵江两岸的山川风光,他让吴道子马上入川,将三百里嘉陵江的胜景描摹下来,带回长安。

吴道子喜出望外,领了圣旨立刻动身。一路上,他什么都没有画,只是尽情地游玩,那熟悉的山山水水让他感慨、激动、沉醉,千山万壑、万千景象己经全都汇入了他的胸中。

吴道子两手空空地回到长安,李隆基见了沉下脸来。吴道子胸有成竹地说:“嘉陵江己经在我胸中了。”李隆基半信半疑,命他在大同殿上作画。吴道子当着李隆基和众多大臣的面,不假思索,信笔挥洒,如风卷残云,只花了一天工夫,一幅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就完成了。画面上,一座座奇峰峻岭犹如鬼斧神工天然而成,又像画家泼墨在纸上,云山烟雨交织一片,分不清是景还是画,使人仿佛融化在山水之中了。

李隆基看得入了神,过了好久才想起来,叫人把当年大画家李思训画的嘉陵山水图取来,他仔细比较了两幅图,赞叹道:“李思训用几个月工夫画的,和吴道子用一天时间画的,都同样美妙啊!”

吴道子用一天时间画出嘉陵江三百里风光的故事,从此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富丽堂皇唐三彩

唐代,一个崭新的品种出现在陶瓷艺术领域,这就是唐三彩。这是唐代烧制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颜色有好几种,常见的有黄、绿、白三色,故称为唐三彩。唐代陶瓷艺人对多类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原有的铅釉陶中加入铁、铜、钻、锰等不同金属氧化物,烧制出集黄、绿、赭、白、蓝等色中的一色或多色于一器的彩陶,这就是唐三彩的成色原理,唐三彩以其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和绚烂多彩的颜色充分体现了盛唐的艺术风格。

唐代统治者生前奢侈浮华,死后亦要讲究厚葬,唐三彩正是适应了这股潮流,产量猛增,后来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唐三彩造型丰富,成为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唐三彩制品主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是用于生活用具,包括瓶、罐、钵、盘、杯、碗、炉、砚、枕等。俑是用作陪葬的冥器,有贵妇、侍俑、武士、文官、乐人等人物形象,亦有马、骆驼、驴、狮、牛、虎、鸭、鸡、鸳鸯等飞禽走兽。唐代出土的三彩容器,器形饱满浑厚,线条圆润,器身外部色彩斑驳灿烂。

●怀素和尚的“笔冢”

怀素是盛唐至中唐时期的一位卓越的草书大家。怀素俗姓钱,湖南零陵人。10岁那年,他忽然起了出家为僧的念头,父母怎么也阻止不了,只好让他出家。

怀素一直喜欢书法,尤其是草书,学习非常刻苦。据说因为穷买不起纸,他就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练字。他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结果把盘、板都写穿了。他用过的笔也不计其数,屋里堆放不下,就埋到山下,还在上面题了“笔冢”两字,以示纪念。

怀素在4O岁的时候,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向颜真卿求教。颜真卿也是张旭的学生,他把张旭教的“十二笔意”和自己的一些心得传给了怀素,怀素的草书造诣得到了升华。当他把自己的草书作品拿给颜真卿看的时候,颜真卿高兴地说:“‘草圣’的绝技终于有传人了。”

●柳宗元“永州八记”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也称为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13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21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长沙)司马。他在永州9年,游览山水名胜,探察人民疾苦,写下不少诗文名篇。其中以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它们在柳宗元手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

柳宗元在永州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钻姆潭记》等八篇游记,合称为“永州八记”。这八篇文章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而是往往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他在永州还写了不少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这些寓言流传很广,大家都很爱看。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奉诏回到长安,可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当刺史。

在柳州,柳宗元兴利除弊,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政绩卓著。4年后,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当地居民修建了寺庙来纪念他。

●语言巨匠韩昌黎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25岁成为进士,29岁始登上仕途,但在仕途上屡受挫折。他曾因关中早饥,上书请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幸有裴度等援救,改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他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

韩愈是善于运用语言的巨匠,散文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又善于吸收当代口语创造出新的文学语言,他的散文词汇丰富,绝少陈词滥调,句式的结构灵活多变。例如,《杂说四》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进学解》和《送穷文》用对话形式,以自嘲为自夸,以反语为讽刺,揭露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黑暗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文章结合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实,抒写委曲,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韩愈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这种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

●白居易居易不难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2800多首诗,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被称为“新乐府”。每次写完诗,他都会去请教妇孺,若有人表示看不懂,他就再修改得简单些。白居易少时避战乱而借住在穷困的亲友家,过着借米下锅、讨衣御寒的生活。

径卒之变后,长安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农业荒废,结果造成了米价上涨,百姓难以为计,纷纷流亡。可还是有许多人因为仰慕京城的繁华而纷至杳来,但想在此有个立足之地可谓难上加难。当时,长安有个著名的文学家顾况,很多青年人都把自己的作品给他过目,如果能得到他的好评,就可以出人头地了。有一天,顾况收到一封拜帖,上面署名是白居易,叫进来一看,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调侃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没有本事可不能在长安混下去。可当顾况读了白居易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连连惊呼:“有才如此,居易不难!”

后来,白居易28岁考中进士,两年后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个九品小官。唐宪宗器重他的诗名,提拔他当翰林学士,后又任谏议大夫。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讽刺权贵、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得罪了人,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还没到任,第二道诏令来了,又被降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唐穆宗继位后,把白居易召回了长安,委以重任。但他厌倦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就在公元822年请求外放到杭州当刺史。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就是有名的“白堤”,又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晚唐的皇帝大多平庸荒唐,白居易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意志逐渐消沉,笃信佛教,最后郁郁而终,葬于洛阳龙门山。时人知道白居易生平嗜酒,前来拜墓时都用酒来祭奠,墓前的土地经常是湿漉漉的。

●顾闳中画夜宴图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十国南唐画家,南唐后主时期在南唐画院任侍诏,擅长人物画。韩熙载是出生于豪门的北方人,在后唐为官时受李后主的猜疑,无奈,便沉于声色,以避不测。李后主想了解他的真实生活状况,命顾闳中夜入其宅,暗中观察。正遇韩熙载家宴,顾闳中目识心记,创作了这幅纪实的人物画作品。这幅画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5个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情节,展示了夜宴活动的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

画中有十余个主要人物,在5个情景中又反复出现,多是见于记载的真实历史人物。整幅画虽然大量描绘歌舞场面,却笼罩着沉郁的气氛。顾闳中如神的笔端将韩熙载有志不得伸、抑郁苦闷的神情表达出来,刻画了他的感情世界,堪称大手笔。

从内容与形式上看,《韩熙载夜宴图》用劲健优美、柔中带刚的线条勾勒人物,服饰细人毫发,衣纹简练洒脱,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舞蹈史、服装史、工艺史、风俗史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是稀有珍品。

##第二十辑多难的王朝

●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祖籍河北涿州,于公元927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赵匡胤的高祖赵眺,在唐朝任过县令。曾祖赵班,做过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官至刺史。而他的父亲赵弘殷,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官,后周世宗时官至检校司徒。

赵匡胤小时候就受母亲杜氏的严格教育,熟读诗书,从小练就十八般武艺。长大后,身材魁梧、器宇轩昂的赵匡胤可以称得上文武双全、见识非凡。后汉初赵匡胤到凤翔寻找已在后汉隐帝朝中升任都指挥使的父亲,中途竟走入大将郭威大营郭威见赵匡胤身材魁梧、阔脸大耳,又得知他是赵都指挥使的公子,心中喜欢,便将他留在军中。从此,赵匡胤跟随郭威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升为禁军头领。

郭威登基3年后病故,周世宗柴荣继位。赵匡胤随柴荣在历次战斗中,更加英勇无比,每次总是冲锋在前,屡立功勋,逐渐升至忠义军节度使。公元959年,柴荣病逝前任命他的亲信大将赵匡胤为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精锐的中央部队——禁军的指挥大权。

过了不久,柴荣驾崩,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公元960年初,北汉刘崇见柴宗训年纪幼小,便趁虚而入,勾结辽兵来犯。符太后接受宰相范质的建议,让赵匡胤率兵北征。

赵匡胤手下的将领早就有心拥立他为皇帝,只因赵匡胤觉得柴荣对自己不薄,不忍反叛周廷,非但不允,他反而对手下将士千般叮嘱,切不可有此念头。将士们素来尊敬他,见他如此,不敢再勉强。但是暗中却不肯放弃,积极筹划此事。北征的后周大军冒着漫天大雪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时,又冷又饿,于是就地扎营休息。新年没有过好,大家心里都有些怨气,聚在一起抱怨着。这时,有人提议拥立赵匡胤做皇帝,众将士群起响应。

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赵普是赵匡胤手下重要的谋士,这两个人在军中地位举足轻重。当晚,许多人冒雪去见赵匡义和赵普。听了众将来意后,赵匡义和赵普立即派人飞骑往京城见留守的大将军石守信和王审琦。石、王两人当即表态,如果大军有所动作,他俩愿做内应。赵普自柴宗训继位之后,就忧心忡忡,他看出幼主难以控制朝廷,如不推选明主,就有亡国之乱。与其败在别人之手,不如拥立贤德英武的赵匡胤,还可免百姓离乱涂炭之苦。思谋日久,他便与赵匡义以及众将士商议拥立赵匡胤为帝。但每次在赵匡胤面前提起此事,都遭到他严厉斥责。此时军心如此,赵普就与众位将领只好谋划了一个计策,逼赵匡胤即位。

第二天早晨,赵匡义和赵普走入赵匡胤大帐,将他拉出大帐。此刻,早已等候在帐外的军士们不待赵匡胤开口说话,一下子围上去,将已准备好的一件皇帝所穿的龙袍披在他身上,向他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赵匡胤一脸惊讶地说:“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呢!”众将立即下跪,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匡胤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我就是脱下黄袍,也是死罪了。既然众将拥我为帝,请大家听从我的号令。”众将齐答:“愿听号令。”赵匡胤持剑说:“我下令,现在大军即刻回师京城。进城以后,不得对太后和皇上无礼,不得惊动朝臣,不得骚扰百姓,有违抗者斩!”然后,大家将赵匡胤拥上马背,要他回汴京,荣登皇帝宝座。

赵匡胤一行队伍三日后回到汴京,朝中文武百官闻听此事面面相觑,朝中并无可以与赵匡胤匹敌的大将,无力征讨,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从闻听赵匡胤要背叛周廷,自己当皇帝,不由得火冒三丈。从朝中急返自己的府第,要召集人马抵抗。消息传出,赵匡胤手下的将士一涌而入韩通从府第,将他和他的全家尽数杀死。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愈发不敢反对赵匡胤。于是让范质、王博等朝中大官为代表去见赵匡胤。赵匡胤一见二人,流着泪说:“先帝待我恩重如山,今日我为六军所逼如此,真是天地难容,可叫我怎么办才好呢!”范质、王博没想到他会如此,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范质反应快,忙退后几步,跪地叩头道:“此乃天意,赵将军被拥立为帝,也是我朝百姓之福,就不必再推托了。”言毕,口呼“万岁”。众官员见状,纷纷效仿。

同类推荐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情断温柔乡:亿万富姐

    情断温柔乡:亿万富姐

    这是一部亿万富姐的个人奋斗史,这是一幅官场百态的真景扫描图,这是一场男欢女爱的道德攻防战,这是一幕商界演绎的悲喜人生剧。本书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山里妹如何成为亿万富姐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不幸丧夫的绝色女子,如何从“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困境中,成为商界精英的传奇。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蹉跎经历和复杂的情感历程,把商场、官场、情场种种冷暖和难言之隐裸陈给读者。
  • 幸福是一种活法

    幸福是一种活法

    人生如白驹过隙,盛年不再来。回忆十年前的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面对不可逆转的人生,古往今来的圣贤们都曾发出过无限的感慨。作为人,在短暂且以不如意居多的一生中,应该怎样度过每一天呢?快乐还是沮丧,充实还是虚度,抱怨还是谅解,热情还是冷漠,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同样,幸福与不幸福也是一念之间的差别,只要你渴望幸福、追求幸福、把握幸福,幸福就是属于你的。
  • 无法呼吸

    无法呼吸

    江都大学旁的滩涂上,发现了一对年轻男女死状惨烈的尸体。恐怖阴云笼罩在江都市上空,令刑警周渊易感觉到无法呼吸。令人惊恐的事件不断发生,心中有鬼的孕妇不停产生恐怖幻觉,大厦十三层发现美丽的无头女尸,医药公司副总葬身于离奇的车祸。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更发现所有的一切竟与四年前的一段隐情有关。真凶究竟是谁?杀人的动机又是什么?
  • 娶个天师做老婆

    娶个天师做老婆

    被女汉子倒追,无奈啊,更无奈的是,女汉子还是漂亮可爱的小萝莉。普通大学生,年轻的古董保养师刘易阳意外的得到了上古神器传承,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神器传承者的身份,一步一步踏向巅峰。
  • 九天逍遥神

    九天逍遥神

    灵兽山脉的中央区域终年人迹罕至,这里时而有着帝级巅峰的灵兽出没,恐怕才有帝级巅峰者才有胆量横穿灵兽山脉。而这一次,张子枫却是来到中央区域,而后一直沿着灵兽山脉的中轴线一直朝北方前进。如此壮举,恐怕就是一般帝级巅峰强者也不会这么疯狂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面具人生

    面具人生

    去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心怀登上舞台成为主持人梦想的穷困乡村少年,真挚的热爱着舞台,热爱着主持事业,为了他心目中不变的理想,去改变的未来!,承受了重重生活现实的考验和磨难,从善良单纯到戴上舞台面具的演变过程,而后却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波澜,陷入了是是非非的纠葛之中,复苏了美好的人性,卸下了舞台面具,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书中将生活的多面与复杂,人性的虚伪与善良,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你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生活就像舞台,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面对,一路艰辛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