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500000039

第39章 实力决胜——做官还凭真实力(4)

和珅虽然不曾通过考试获得功名,但他毕竟在官学学习了多年,平时常以文化人自居。现在皇帝让他主持《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他认为这是一个能够成就他在文化上的名声的绝佳机会。他知道乾隆将《四库全书》作为一项千秋伟业来做,只要自己能够为《四库全书》做出贡献,乾隆定会更加宠信自己。此外,和珅做了正总裁,纪晓岚、刘墉等俊杰才子成了他的下属。和珅还可以趁机在诸位翰林中培植势力,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和珅格外尽心竭力。

云南巡抚孙士毅因为涉及李侍尧一案,已经被革职,押解京城。按照孙士毅的罪名,本应发配伊犁流放。若真的发配伊犁,能够返回内地是在难以料定。幸亏和珅对孙士毅比较了解,知道他颇有才气,再加上孙士毅在办案期间还曾经帮过和珅,和珅认定此人可以争取,决心帮他一把,把他调去编纂《四库全书》。于是,和珅启奏乾隆:“孙士毅只不过是李侍尧案的一个从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臣听说孙士毅才学广博,如今编纂《四库全书》正是用人之际,把这样一个熟读经书的饱学之士发配伊犁,岂不是暴殄天物?不如将他调去编修《四库全书》,将功赎罪。这样一来,孙士毅必定感激皇恩浩荡,尽心竭力。如果他再出什么差错,皇帝再定他的罪,谅他再无话可说。”乾隆见对编书有利,就欣然应允,乾隆为了编《四库全书》而赦免一个流放之人,可见对这本书的重视。

和珅心中明白,自己那点学问只能哄乾隆帝高兴,真正要编纂《四库全书》,还得靠“实力派”的纪晓岚等人,因此非常重视他们的意见。《四库全书》主体内容的编篡大部分是由纪晓岚完成的,和珅除了严格把关不利于朝廷的文字内容外,平时并不“外行领导内行”,干扰这些学者的工作,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和珅的领导才能。

除了编辑人才缺乏外,和珅面临的还有文献的搜集问题。编书需要参考文献,朝廷虽然已经几次下诏寻找历史上流落下来的文献,但人民历经战火,肚子都难以填饱,哪还有精力保护图书,所以很多民间文献都散失了。明朝永乐年间成书的《永乐大典》是重要的官方参考文献,它收录了古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之多。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古书资料,经史子集、道释、医卜杂家之书汇聚群分,甚为详备。更难能可贵的是,收录在《永乐大典》的古代文献都经过详细的考证,而且未曾删改,对编修《四库全书》很有借鉴意义。但是可惜,经历明末清初的那场战乱,《永乐大典》全本早已不见踪影。纪晓岚等人多次到翰林院查找都没有结果。

和珅上任后,也曾认真查访过《永乐大典》的下落。他经过查阅历史资料得知,《永乐大典》编成后一直珍藏在南京。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将《永乐大典》带到了北京,收藏在故宫内。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誊写了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就有正副两部。后来,《永乐大典》的正本遗失,副本一直保存在明朝的档案库内。乾隆时期,档案库的藏书无论公藏私藏都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尤其是翰林院内的藏书更是浩如烟海,再加上一直疏于管理,所以一时无法找到也在情理之中。但和珅坚持认为《永乐大典》肯定就在其中,只要细细查阅,一定能够找到。

和珅于是请求给翰林院下旨,再次查找《永乐大典》的下落。翰林院官员虽然老大不乐意,也只好遵旨再查找一次。

和珅怕翰林院的官员敷衍了事,不肯认真翻阅,于是亲自带人到翰林院的藏书库查找,但还是没有踪影。翰林院的官员说,这部大典一定是在明末战火中遗失了。和珅又认真查阅了资料,认定《永乐大典》这么重要的典籍,就算是丢失了,也一定会有记载。现在竟然没有一点记载,那么副本应该还在翰林院的某处保存。

和珅经过仔细揣摩,觉得一定可以找到。于是下令:除书库外,将各处房屋的顶架、角落,一直闲置的亭子、阁楼等再认真查找一遍。众人见和珅这样执着,只好对翰林院展开全方位搜索,不留一个死角。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名叫敬一亭偏僻阁楼的角落里发现了尘封已久的《永乐大典》。和珅找到这部书,为《四库全书》的编修立下大功。

乾隆力争使《四库全书》涵盖尽可能多的书,所以资料来源非常广泛,除了民间捐献和从翰林院调取资料,国子监以及内务府也藏有大量古书典籍,这里收藏有珍贵的宋、金、辽、元、明的善本,并且还有各朝实录、玉碟与《大清会典》,具有很强的史料性。这些对编修《四库全书》极为有利。另外,乾隆帝喜欢鉴赏书画,他在昭仁殿有一个专门的藏书处,将宫中珍稀古籍聚于此,并赐名“天禄琳琅”,是清皇家藏书的精华所在,有很多外面见不到的历代珍籍善本。这些书都是五色织锦封面、宣绫包角,每册书的封面和封底衬页上都钤上“五福五伥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等五玉玺,称之为“乾隆五玺”。

内务府和“天禄琳琅”的书向来只供皇族阅读,并不外借。和珅为了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恳请乾隆允许翰林前往宫中把这些珍贵的书籍抄写一份副本,以作《四库全书》编修之用,乾隆恩准。

这样,经过和珅的努力,《四库全书》的参考文献丰富起来,编修进度明显加快。而四库全书馆里那些学识渊博、自视清高的文人对和珅这个正总裁也开始另眼相看。

我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部《三国演义》。学派思想深重的治学文人,凡是参与全书编修的人都是国家的名人大儒。这些人难免有不同的治学观点,再加上读书人特有的倔脾气,怎样把他们协调到一起工作确实是个大难题。

清朝的儒家学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汉学派,一个是宋学派,两派各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两派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尊重宋明理学。《四库全书》馆的编修人员众多,也存在着这两个学派。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学者戴震,汉学派治学态度严谨,方法较为缜密,擅长考据,但是编修书籍有时候过于繁琐,甚至为追求证据而脱离实际;宋学派代表人物是翁方纲和姚鼐,擅长理论。两排学术观点争锋相对,难免有激烈争论。幸好和珅擅长从中穿插协调,就算批评某一观点也是从实际出发,并不偏袒某一学派。他的最高原则是“争论要有助于编书”,在这一原则下,两派摒弃派系斗争,求同存疑,很好地完成编纂工作。

和珅虽然通晓文学,但毕竟先是一个政客,而乾隆最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要控制文化和言论,这一点和珅当然明白――这也是乾隆让和珅当正总裁的原因。第一部《四库全书》的抄录工作接近尾声,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规避“违制”言论才能让皇上满意,而不是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他标记出“胡”、“虏”、“贼”、“虏廷”、“入寇”、“南寇”等字,然后找来了总编纂纪晓岚和负责校对工作的陆费墀和负责编纂内容的纪晓岚。和珅对二人表示:清朝是外族入关,皇族对这些字很敏感,应该用别的字替换。

纪晓岚是名人,此处不再赘述;陆费墀是浙江桐乡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曾任礼部侍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陆费墀被聘任为四库全书馆总校及副总裁,专职负责校对工作。

二人听了和珅的话,认为他过虑了。和珅进一步申明观点,二人也据理力争,认为这只是历史文献,轻易替换会造成后人阅读上的不便,降低了《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有违皇帝的本意。和珅日夜伺候乾隆,当然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而陆费墀、纪晓岚也坚持自己的看法,双方一时间陷入僵局。最后,和珅把这一问题呈交皇上,请皇上定夺。

乾隆帝果然对和珅的提议大家赞赏,命令将书中出现的“胡”、“虏”“贼”、“虏廷”等字眼,一律用“全”、“敌”、“人”、“北廷”等替换。乾隆还斥责了纪晓岚、陆锡熊、陆费墀等人不体察圣意,编纂不用心的行为,而对和珅大加赞赏。乾隆帝觉得这还不算完,他还催促各地加紧查缴违禁书籍。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纪晓岚、陆费墀等人虽然一百个不乐意,无奈圣命难违,只得忍气吞声逐一将所有涉及的字进行了修改。这种工作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费时费力,一个多月才完成。不料乾隆帝见他们迟迟不能完成,认为纪晓岚主作不力,故意拖延时间,又把他们申斥了一番。纪晓岚、陆费墀等人费力不讨好,又不好发作,只好默不作声。

和珅却从中尝到了甜头,此后更是越发严厉,甚至流于形式,只要有“违逆”的言辞,《四库全书》中一律删改。他一经猜透乾隆控制舆论的心思,就趁着搜集文献的机会,多次下令查缴“违禁”书籍,对清朝有诋毁、甚至稍有“影射”之嫌的书籍,一律加以销毁。就这样,编入《四库全书》的资料大都做了相应修改,有些甚至失了原意,客观上降低了资料的真实性。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库全书》终于完成了。全套书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四部书的颜色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经部为绿色,史部为红色,子部为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为灰黑色,而《四库全书总目》采用代表皇权的黄色。

乾隆有鉴于痛失《永乐大典》的前车之鉴,命人抄写了7部《四库全书》,以防丢失。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 (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四库全书》在和珅的全力主持下终于大功告成,并且按照乾隆帝的旨意删去了对清廷不利的字句,这又为他赢得乾隆的信任和欢心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和珅不仅在官场扶摇直上,就是在文化活动上也频频插手,先后主持了多本重要图书的编纂工作。

不管是负责《四库全书》等官修书籍,还是插手其它的文化事务,和珅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他一直都是乾隆个人意志的完美执行者,乾隆有和珅作为文化项目的负责人,是他的幸运。但是和珅为讨好乾隆而肆意篡改历史资料,却是我国历史文化上的一大不幸。

同类推荐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闪婚之豪门娇妻

    闪婚之豪门娇妻

    豪门相亲宴,她嫌弃他三十岁还带着一个孩子,果断地临阵脱逃再见面,她却以容太太的身份带着他的女儿冲到夜总会兴师问罪很好,既然她如此高调地以容太太的身份自称,他很乐意成全她婚后,天性善良的她安安分分地当起了豪门小后妈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被他堵在他们的新房门口“容太太,你打算什么时候履行身为妻子的职责?”“我不是把芮芮照顾得很好吗?”某后妈还在状况外“除了是芮芮的妈咪之外,你还是我老婆!”腹黑男轻笑“所以呢?你……想要我干嘛?”小后妈很紧张很害怕“我要和你做点夫妻该做的事!”腹黑男很平静很冷血
  • 吃垃圾也疯狂

    吃垃圾也疯狂

    这些是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主人公马飞飞和他的铁杆哥们在学校里、在公园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本书囊括了知识情感、童趣搞笑和快乐烦恼交织的成长历程。相信你在不同的角度,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和发生在你身边的感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拒做宠妻

    拒做宠妻

    一场家族阴谋,成就了一次阴差阳错的邂逅。当那段往事已被尘埃淹没——她卑微的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着,而他已然成为称霸一方的人物。当她一点点将父亲的赌债还清,以为终于可以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却反悔了。他不折手段的强留她在身边,她三番四次的拒绝。。。他终于怒不可抑,这一次她上天无门,入地无路,逃无可逃。。。有些人本不该相遇,可是一旦遇到,便一发不可收拾。。。是缘分,是命运,还是情定于此?如果命运真的早已注定,为何遇到你那么早,却又那么晚。。。~*拒婚逃跑*屋外一片漆黑,男人站在门外犹如一头暴怒的狮子:“你要是再不出来,爷就让他们都见阎王!”破旧的平房内女人吓得浑身哆嗦,她没有料到他那么轻而易举就找来了!她更没有料到的是,他会拿那些无辜人的性命威胁她!抖着双腿起身,摸索着开门。屋外狂风怒吼,一如对面那个男人正肆虐的怒火。她原本纯白的连衣裙因为连夜的逃跑,肮脏不堪。漆黑的夜色下,像极了一只流浪的小猫咪。“我不敢了。。。求求你放了他们吧。”虚弱的声音透着无限的恐惧。他的滔天怒火在看见她的那一刻,瞬间消失无踪,心头涌上一阵锥心的疼。“只要你乖乖的,他们都不会有事。”男人一把将她拥进怀抱保证道。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竟然是如此放不开她。。。。。。。*蓦然回首*男人抓住她的右手,那双眼睛里有着太多她不懂的东西,是懊悔?还是激动?“你的痣呢?痣呢?!告诉我它去哪里了!”他一项的沉重冷静,顷刻荡然无存。那张旧照片安静的躺在床上和她一样,似乎还没搞懂他如此急切的原因。“六岁那年跌了一跤,手划破了。。。后来就,就没有了。”她颤巍巍的回答。“没有了?没有了!韩佳佳,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的声音仿佛要刺穿她的耳膜,但是她还是不懂他如此失态的原因。“韩佳佳是谁?”她不认识那个人啊。~*假证真怒她晃着手里那两个新鲜出炉的红本本,喜道:“我嫁人了,你以后别再来找我了!”他看也不看一把夺过撕成碎片,窝成一团,随手抛向不远处的垃圾桶。女人看着他手上的动作一阵心疼,那可是她花了万把块才弄到手的,就那么轻易的在他手里化为灰烬了。。。。。。他阴沉着脸,一步步欺近她。“跟我走!”他说得咬牙切齿。“我不去!”开玩笑她可是好不容易才摆脱了他。“少废话!先离婚再结婚!”男人暴怒。
  • 一品寡妇

    一品寡妇

    年轻俊美的大将军出征西南,生死不明。安顺王爷深明大义,坚持把婚约已定的女儿顾心然出嫁。…古代的顾心然悬梁自尽。……她能蹦能跳的怎么会是先天性的心脏病?这玩笑开的大了。……不嫁不成?那就嫁吧!那儿养着不一样。寡妇要钱不要是非!瞧,衣服漂亮吧?那是!有机会看一眼,人更漂亮!大将军没有成亲,却有个六岁大的儿子?将军府里一大家子热闹非凡?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人多找不到寂寞啊。……一年半后,大将军没死?没死的大将军,带回个心上人?!……推荐新文:《盛世桃花》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这校草真纯:阳光下的华尔兹

    这校草真纯:阳光下的华尔兹

    欧阳晨风19岁,一个谜一般的花样痞子男,他拥有者显赫的家世背景,视爱情如粪土,视女人为玩物。慕容柔诺18岁,同样的拥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外加令万千少女季度到抓狂的美貌,完美这个词语放在她的身上根本不会觉得奢侈,她温暖、乐观、似是冬日里那一抹温暖的阳光。当冰遇到火,当谜一般的他遇到冬日暖阳的她,他们之间注定会出现冰与火的反应,他们之间注定会有一段不平凡的爱恋……
  • 霸道王爷温柔爱

    霸道王爷温柔爱

    紫萱,16岁的花季年龄却有着暗淡的生活,继父的轻薄让她坠楼,魂魄却来到了古代。爱上了温玉却被迫分离,身中奇毒的她再次的被霸道的子墨救去,为了替她解毒,强行的娶了她,新婚之夜,不顾她的意愿,强行的要了她,让她成为了他的女人。他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不惜让她恨他,只为了救她!她恨他,轩辕子墨,可是等她明白了一切的真相后,这样一个霸道的男人是该爱还是恨。她的感情被两个男人牵绊着,到底命运会如何呢/温玉————温润如玉,淡然如水,却独独恋上紫萱!“温玉,如果是你娶妻,你会娶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还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女子”“选自己爱的”温玉回答的简单却很坚定。子墨————这个霸道的男人,苍穹国的王爷,霸道的宣称她的命是他的,所以他不允许她离开,不允许她死!用他霸道的方式无私的付出!“你的生活,你的生活就是你打算自己静静的等待着毒发,然后接受死亡的来临,或者是你想去找你心爱的温玉,我告诉你,你想都别想!”“子墨你别这样好吗,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紫萱你给我听着,即便是死,你也要死在我的怀抱里,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孤独的离开,而且我不允许你死!”南君————皓月国君,对她一见倾心,却造就了她于温玉的分离!“朕要你做朕的女人!”“做你的女人,你就肯放了温玉和相国,并不再为难他们,是吗!?”“你答应朕,朕自然会放过他们!”~~~~~~~~~~~~~~~~~~~~~~~~~~~~~~~~~~~~~~~~~~~~~~~~~~~~~~~~~~~~~~续——【爱上武林盟主】她叫梦姗,武功二流,医术三流,从小的时候就知道,她有一位磊哥哥,为了救她生死不明。所以她决定亲自去寻找她的磊哥哥,为了报答磊哥哥,她可以以身相许。心动不如行动,收拾包袱,拿上磊哥哥小时候的画像,留下一封信,前去寻找。出了家门,却不小心步入了江湖,遇到了一位长的酷酷的好看的男人。什么?竟然让她做他的妾,因为他看她很顺眼。就要做他的妾?这是什么逻辑,这样的男人,鄙视,藐视,然后直接无视,管他是什么盟主。原本一丁点的好感也被冲走了。还是偷偷闪人,去找她的磊哥哥,可是谁让她的武功是二流呢,被抓回去不说,还稀里糊涂的被吃干摸净,成了那个什么狗屁盟主的女人。可是有一天这个让她讨厌的男人却要娶别的女人,为什么她的心痛痛的,她问他为什么,他只说,他对她会和以前一样。泪水滑落在脸庞,她似乎看到了他的心疼和哀伤,错觉吧!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推荐:《暴虐将军妻》推荐:《命定贵妃》作者:淡漠的紫色推荐:偶的新文《恶男的美女保镖》胡狸地址:《霸道王爷温柔爱》视频地址?pstyl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