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400000042

第42章 遵义章第五 成大事者须遵循的规律(14)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友爱和受尊敬的欲望。由此可知,爱面子的确是人们的一大共性。在工作上,如果你不小心,很可能在不经意间说出令同事尴尬的话,表面上他也许只是脸面上有些过意不去,但其心理可能已受到严重的挫伤,以后,对方也许就会因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拒绝与你交往。

■ 管理活用 ■

滥权是对权力价值的破坏,切忌滥权,已经成为现代管理者自醒的口号。那些死抓着权力不肯放的管理者,因权力太多的缘故,往往滥用权力。任何权力都得有一定的限制,如果硬要突破这种限制,就会形成“权力扩张”的现象,最终危及企业利益。

孔子断狱

据《孔子家语》一书记载,孔子担任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有父子二人不和,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父子拘押在同一间牢房里,也不判决。在这期间,孔子叫吏员暗中监视:不要让他们父子发生冲突,并适当劝说他们和好。三个月过去了,那个当父亲的请求孔子,我们父子二人,已重归于好,不再反目成仇。请求撤诉,和平解决,求您放我们回去算了。孔子赦免了他们,真的把他们送走了事。

季孙氏听到这件事情,很不高兴,说:“大司寇欺骗我。他先前说过,必须用孝道治理国家。我如果杀掉一个不孝的人,来教育百姓行孝道,也是可以的。可他现在却把犯事的父子俩,都放走了。不惩罚犯罪之人。这是为什么呢?”

冉有把季孙氏的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叹息道:“哎呀!身居高位的人,没有做好引导教化工作,而滥杀百姓,这是违背常理的行为。不用孝道教化百姓,却处理他们的官司,这是杀无辜。三军败退,是不能用杀士卒阻挡得住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是不能用严酷苛刻的刑罚制止得住的。为什么呢?上边管理教育得不好,罪过不在百姓身上。法令松弛,却惩罚很严,这是迫害。收刮无时无尽,这是残暴。不教育百姓却要求他们守法,这是暴虐。施政中,如果没有了这三种弊病,才谈得上使用刑罚。现在,这三种弊端,样样都存在着,怎么可以滥施刑罚于百姓呢!《尚书》中说:‘刑罚要恰如其分,不能随心所欲;要明事讲理,使百姓心悦诚服。’就是说必须先教育,而后才能用刑罚。先要摆出道德,让百姓心服。如果还不行,就崇尚贤德,鼓励百姓向善;还不行,就废掉那些无能的官员;还不行,就施威力让那些不干好事的官员们惧怕。像这样施行三年,百姓就行为端正了。其中有些不依从教化的顽劣之徒,就可以用刑罚对待他们了。那样一来,百姓也就都知道所犯何罪,心悦诚服了。”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对于管理者来讲,每位下属都有自尊,否则他就没有个性。没有个性的下属是好下属吗?显然不是。管理者千万不能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应该尊重下属,合理地发布命令。无论多不可靠、多无能的部属,一旦交付给他工作,就不可轻视他的能力。对其努力的行动应尽量给予援助,即使自己有好的构思,也要放在心里,在部属未提出比自己更好的提案前,要耐心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意见和忠告。一个忙碌的企业里,任务往往一件件接踵而来。此时要是只是部署,就只能象征性地提示重点,而无法顾及全面的解说。

27. 赏罚要分明

原文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译文

对于小的功劳不奖赏,那就没有人去建立大功劳;对于小的怨恨不宽赦,那么大的怨恨便会产生。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人心不服则叛也。非所宜加者,酷也。

【王氏注】功量大小,赏分轻重;事明理顺,人无不伏。盖功德乃人臣之善恶;赏罚,是国家之纪纲。若小功不赐赏,无人肯立大功。志高量广,以礼宽恕于人;德尊仁厚,仗义施恩于众人。有小怨不能忍,舍专欲报恨,返招其祸。如张飞心急性燥,人有小过,必以重罚,后被帐下所刺,便是小怨不舍,则大怨必生之患。

■ 解读 ■

“赏”属于对人精神、物质上的一种鼓励,功劳大则重赏,功劳小则轻赏。使用部下,无论功劳大小,都应该奖赏。《老子》中说:“报怨以德。”对待部下要宽宏大度,对细节小怨,应当既往不咎。这样,就会使人在思想上产生一种亲近之感,易于齐心协力,共成事业。赏轻生恨,罚重不共。有功之人,升官不高,赏则轻微,人必生怨。罪轻之人,加以重刑,人必不服。赏罚不明,国之大病;人离必叛,后必灭亡。施恩以劝善人,设刑以禁恶党。私赏无功,多人不愤;刑罚无罪,众士离心。此乃不共之怨也。

这节讲的是赏罚的原则和道理。不赏,就不能鼓励部下的奋斗意志;不罚,有过错的人就会不惧而重犯。如此,赏罚应该合情合理。而奖赏没有一点功劳的人,这样做,就是纯粹的感情用事。以个人的偏见爱好来赏罚,为所欲为、独断专行,是横暴的行为。如此,必无好结果。

■ 管理活用 ■

所谓“信赏必罚”,就是对有罪的一定要罚,有功的一定要赏。没有做到这个地步的,人心必会逐渐懒散,最后趋向瓦解。信赏必罚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做到适当。这是非常微妙又很困难的事。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误事。

司马穰苴斩杀犯错的重臣

春秋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司马穰苴是一位很会带兵打仗的将帅。他由齐相晏婴推荐给齐景公,齐景公对他的才能很赏识,任命他为将军。这时燕赵两国的军队来攻打齐国,齐景公就派穰苴来对抗燕赵军队。

穰苴对齐景公说自己本来是个出身卑微的人,请求景公派一个宠幸的大臣做监军,这样也好让士卒们信服。于是齐景公就派大臣庄贾去做监军。

穰苴在朝中与君王、士大夫们作别,他对庄贾说:“明天日中时分请准时相会于军门,然后出征。”

第二天,穰苴挂帅印先来到了帐中,立沙漏来计时。监视将士们集合的情况。

庄贾素来骄纵惯了,并且他认为这支军队历来都属于自己管辖,所以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要出征,庄贾的亲朋好友都来相送,与他饮酒话别。到了日中时分,庄贾还没有到达集合地点。一直到沙漏中的沙子都流完了,庄贾还没有来。穰苴连忙集合部队,申明行军中的各项规定。部队站得整整齐齐,所有的人都在等待庄贾的到来。直到太阳就要落山了,庄贾才来至军前。

穰苴问:“你为何来得这么晚?整个军队的人都在等你!”

庄贾毫不在乎地说:“那些亲朋士大夫都来为我送行,我与他们一起喝酒话别,酒喝多了,所以就来迟了。”

穰苴说:“将帅受出征命令之日当忘其家,赴军任职约束军队则亡其亲,临战听鼓而忘其身。今敌人侵我国土,国内骚动,士卒暴露于野外,国君寝食不安,平民百姓的生命皆悬于将军之手,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为何还要相送?”

穰苴立刻叫来军中执法的军正官问道:“违反军约而迟到的,按军法当如何处置?”

军正官说:“当斩!”

庄贾此时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了,赶忙派身边的人去报告齐景公,请求齐景公救他一命。庄贾的使者还没有回来,穰苴就下令斩庄贾于军门,以警示三军,三军将士皆感到很震惊。赏罚分明是治军之本,穰苴没有畏惧权贵,当罚则罚,三军将士震撼之余,再没有敢违抗军令的了。

用兵如此,管理也应当如此。从赏罚心理来说,人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古人云:“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矣。”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设立各种奖惩制度。管理者在做出一个决议之前,首先要仔细地、客观地审视整个问题,对局势有个通盘的把握;其次要群策群力,汇集众智想出尽可能多的新点子;再次,要在分析利弊的基础上果断拍板,形成决议。决议一旦形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严格执行,做到赏罚分明,让思想蓝图变成实际的行动,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28. 喜欢谗言排斥忠谏者必亡

原文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译文

听到谗佞之言就十分高兴,听到忠谏之言便心生怨恨,这样的君主一定会灭亡。

名家注解

【王氏注】君子忠而不佞,小人佞而不忠。听谗言如美味,怒忠正如仇仇,不亡国者,鲜矣!

■ 解读 ■

顺情说话,只图上级高兴,这样的人,居心叵测,必有意外。以正言规劝,直言进谏,往往难听,这样的人其心忠贞。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听到顺耳的“谗言”,以为顺耳而美,听到进谏的“直言”,以为逆耳而恶,这样的人,必有危险。

■ 处世活用 ■

为人处世,要学会接受别人正确的批评、建议,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菜根谭》上说:“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理在钨毒中矣。”大致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做人处世,我们要记住这一点。

晏婴求“坏话”

晏婴,即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能言善辩著称于世。高缭是其宰相府中的一名官员。平日里,高缭做事认真,凡是吩咐给他的任务,他保证按时保质地完成。和同僚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也很好,对待晏婴也是十分尊敬,从来不会背着晏婴说他一句坏话。

高缭在宰相府三年虽然没有太大功劳,但是也没有什么过错。同僚们也很认可他的工作能力。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官吏政绩和能力的日子了。高缭心想自己在宰相府的人缘不错,政绩也不差,况且对待考核也准备充分,一定不会被罢官或者降级的。

可是,不久考核的结果公布了,高缭在被罢官之列,这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同僚们也为高缭叫冤,相约去见晏婴,表示要为高缭讨个说法。晏婴说:“辞掉他,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坏话啊。”官员们不解,难道不说坏话倒是错事了?晏婴继续说道:“我这个人就像一根弯弯曲曲的木头,需要斧头削、刨子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可是,高缭在我身边整整三年,对我的过错从来不讲。他这样做对我没有丝毫用处。我任用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给我挑毛病、提建议,以利于我不断改正、不断进步。”

求情的官员们恍然大悟,再也没人给高缭求情了。

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有益无害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正确对待。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能接受意见的诚心。晏婴希望别人给自己提意见以不断进步,终于成为历史上的名人。我们只要能像晏婴一样虚心接受意见,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不断进步。

■ 职场活用 ■

身在职场,有时难免有谗言。所谓“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谗言就是搬弄是非,制造矛盾。其目的:一为孤立优秀者,二为乱中取胜。世人有对“谗令亲疏”的形象描述:“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父子、夫妻、兄弟,尚且受馋而疏,何况同事之间。身在职场,我们要学会对待谗言。

姚贾辟谗

战国之时,燕、赵、吴、楚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共60多人商议对策。秦王问道:“当下四国联合攻秦,而我国正当财力衰竭、战事失利之时,应该如何对敌?”大臣们不知怎样回答。这时姚贾站出来自告奋勇说:“臣愿意为大王出使四国,一定戳穿他们的阴谋,阻止战事的发生。”秦王很赞赏他的胆识和勇敢,便拨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宝剑。于是姚贾辞别秦王,遍访四国。姚贾此行,不但达到了制止四国攻秦的战略,而且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秦王十分高兴,马上封给他1000户城邑,并任命他为上卿。

大臣韩非指责姚贾说:“姚贾拿着珍珠重宝,出使荆、吴、燕、代等地,长达三年,这些地方的国家未必真心实意和秦国结盟,而本国国库中的珍宝却已散尽。这实际上是姚贾借大王的权势,用秦国的珍宝,私自结交诸侯,希望大王明察。更何况姚贾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曾在魏国做过盗贼,虽然在赵国做过官,后来却被驱逐出境,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让他参与国家大事,不是勉励群臣的办法!”

于是,秦王召来姚贾问道:“寡人听说你用秦国的珍宝结交诸侯,可有此事?”姚贾坦承无讳:“有。”秦王变了脸色说道:“那么你还有什么面目再与寡人相见?”姚贾回答说:“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儿子;伍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贞女擅长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送给那四个国家,还能让他们归服谁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呢?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关龙逢,纣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忠臣为国出力了。”

同类推荐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第二次来到阆中。第一次是今年春上,参加重庆书展签名售书活动后,我慕名来此专访。第二次则是因为大型历史纪录片《风云三国志》……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做事要会算计

    做事要会算计

    做事要会算计,不是让你在做事过程中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是让你为了摘取成功桂冠而暗中“放箭”;更不是让你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惜货地里使“阴招”。所谓算计,是做事先下手为强的胆略;是行动前深谋远虑的眼光;是让“人情”更具杀伤力的手段;是借机会之力成就辉煌的气魄;是你走向成功的巧言妙语。《做事要会算计》一书,以改变做事莽撞、毛躁、缺新少变、思维僵硬这些普遍存在的做事方式为出发点,并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谈做事的技巧和道理,语言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知识面广而可读性强,观念新颖而人情人理。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成功者,不管是领导者还是普通职员,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天光之下,鸢飞鱼跃,青山妩媚,粉蝶翩跹,是何等美好的景色,但这总要打开窗子才能看得见,而清凉新鲜的空气也总要打开窗子才能流泻而入,把熏人的碳酸气赶走。打开窗子让封闭的空间开放,就是心地开朗,与人为善,汲取新知,创造希望,使自己的精神常新,生命力源源不竭。正如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曾说:“凡系统,开放则生,封闭则死。人亦如此。”本书契合开放的时代,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人生价值观讨论,倡导开放式人生。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要成就精彩人生就必须善于变化,不能因循守旧。我们应紧跟时代节拍,顺应时势,以变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寻找出路,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热门推荐
  • 重生宠妃

    重生宠妃

    前世入宫十年,帝王恩宠从未间断,最后亦不过落得惨死。有幸重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朝代,却身陷步步为营的后宫,沈蔚然表示,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必须朝着独霸后宫的目标努力奋斗!结果,一不小心,收获了一只由种马变忠犬的皇帝……
  • 宝鉴

    宝鉴

    一局安百变,叵测是人心!三教九流,五行三家,尽在宝鉴之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逃爱太子妃

    逃爱太子妃

    --每个人都在守候着自己的那份幸福----但是太多的人----只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局--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有关大舅的话题

    有关大舅的话题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极影邪刃

    极影邪刃

    遗憾传说,百年一遍,千年一转,万年一现。曾经遗憾传说上有一段话:“亘古夜苍,月同众星执掌夜空。浩瀚银河,日凭己力独霸昼穹。月星之力异士修之,偶有大成,美其名为:太阴星。日阳之力........太阳星。”你敢去探寻太阳星吗?
  • 颤栗世界

    颤栗世界

    一道眩目的闪电过后,传来了一阵轰隆隆震耳欲聋的雷声,天空下起了血雨。《颤栗世界》游戏一开服就出了问题,几十万玩家被困在了游戏之中。这是最真实的噩梦,这是最绝望的颤栗。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只有活下去才能找出真相。所以,先努力活下去吧!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本书系佛教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安抚心灵、启迪智慧的佛家小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佛学的博大精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