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40

第40章 争权夺利,结党营私——12个关于结党弄权的历史教训(1)

权利,很多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是一生追求的。然而,一些人为了争权夺利,什么手段都能使得出,令人瞠目结舌。权力之争致亡国失势彰显出的人性之恶这些古住今来中外皆有之,中国历史上的这样权力之争的悲剧与丑恶更是数不胜数,刘邦无赖,武媚娘狠毒,已无法一一细说。但是,争权夺利的结果,往往都落了个悲惨的结局,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教训88:弑父杀兄太残忍——秦二世登基

有了最高权力就意味着有了一切,失去了最高权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

胡亥是秦始皇十八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皇位本不该由他继承,可是他利用随侍秦始皇之机,勾结赵高、李斯毁掉秦始皇临终前留给长子扶苏的遗诏,改称“扶苏为子不孝,特赐剑以令自裁”云云,从而逼死了亲兄,篡夺了皇位。

关于秦始皇之死,历史上有种种传说,有病死与被害两种说法,但持被害一说较为普遍。较为可靠的说法是,秦始皇是在病中被他的亲生儿子胡亥与太监赵高合谋暗杀。

在秦始皇临死之前,赵高曾对胡亥讲过:“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往,孔子著之,不为不孝。”这一段话为胡亥找到了杀父夺位的理论依据。

公元前210年的冬天,秦始皇不甘寂寞,再次巡行天下。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随从,儿子胡亥也随行。当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行进到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的渡口时,秦始皇突然发病(可能是脑膜炎)。

秦始皇的病日甚一日,觉着自己不行了,便让赵高代为起草玺书(皇帝遗嘱)给公子扶苏(当时扶苏与大将蒙恬一起率兵在塞北防御匈奴),意思是叫他到咸阳(秦的都城所在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主持参与父皇的葬礼。玺书已写好加封,暂放在赵高掌管的行符玺事所,尚未交给使者传送。很快,一代枭雄秦始皇便不明不白地死了。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后脑有一颗三寸长的铁钉,显然是被人害死的。

秦始皇一死,胡亥便与赵高一起密谋,准备假借始皇的命令,杀掉扶苏,立胡亥为太子。之后,赵高又去找丞相李斯,对李斯说:“皇上赐给长子扶苏的书信和符玺,现都攥在胡亥手里,皇上已死,无法活转过来,要定谁是太子,就凭你我两人的嘴往哪边歪歪了。你看这事怎么办好?”但李斯并不买帐,说:“你怎么说出亡国丧家的话呢!这不是为人臣的所能说三道四的!”

赵高见李斯一本正经,便给他摆出利害说:“我看你哪方面都不能和蒙恬比。你自己琢磨,扶苏是信任你,还是信任蒙恬呢?”李斯也认了,说:“我比不了蒙恬。”赵高又进一步引李斯上道,说:“扶苏登上皇帝宝座后,我敢肯定,必用蒙恬为丞相,你最终不过怀揣徒有虚名的通侯之印荣归故里罢了。胡亥为人仁慈宽厚,轻财重士,嘴上不会说,但心里有数,我看秦的诸子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做皇帝的接班人毫无问题。你好好考虑考虑,把这件大事早点定夺下来。”

李斯终于被赵高说活了。于是,二人合谋伪造秦始皇给丞相的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太子。并篡改始皇给长子扶苏的信,斥责扶苏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屡次上书诽谤皇上,蒙恬失职,不能及时规劝扶苏改邪归正,二人一并赐死。

扶苏接读诏书,内心十分悲痛,泣不成声,欲自杀以了事。蒙恬头脑比较清醒,觉得事有蹊跷,劝止扶苏说:“陛下在外巡行,未闻立过太子,派臣蒙恬率三十万人守卫边防;公子您为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如今,只来了一位使者,您就想自杀,怎么能够知道其中没有诈伪?请让我们再次向皇上请示,如果是真的,再死也不晚。”这时,使者等得不耐烦了,一个劲儿催按圣旨说的办。扶苏为人老实厚道,不愿多想,因而对蒙恬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还请示什么呢!”说完,便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了。蒙恬却不肯做冤死鬼,赵高便把他囚禁在阳周的监狱里。

赵高与胡亥二人夺取权力后,胡亥因自己是少子,惧怕诸公子争夺自己的帝位;赵高因自己出身卑贱,担心那些累世功勋重臣不服自己擅权专政。为了保住各自的权位,为了卑劣的私利,他们二人又一次勾结在一起,在宫闱中又一次刮起腥风血雨。赵高建议秦二世把从中央朝廷到地方郡县官吏中的有罪者,统统杀掉。他认为这样干有两个好处:一是在上面,可以使皇帝的威严震慑全天下,二是从下面说,可以除掉皇上一向所不满意的人。

赵高对秦二世说:“眼下不能师法文治而应取决于武力,希望陛下能顺应这种形势,千万不可以犹豫,那样群臣就来不及谋划了。”赵高不但让秦二世诛杀异己,而且主张要严刑峻法,株连亲族。他说:“严法而刻刑,把犯罪者及有牵连的人统统杀死,直至灭族。诛灭大臣,疏远您的骨肉兄弟,让贫者富之,贱者贵之。把先帝留下的旧臣全部铲除,重新任命您所信任的人,让他们守护在您身边。这样他们会从心底对您感恩戴德,除去了祸害,断绝了奸谋,君臣感受恩泽,均承厚德,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纵情享受了。我看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杀宗室,诛大臣,尽除股肱手足。赵高的话纯属灭国之计,乱天下之策。但胡亥是唯赵高之言是听的,对于赵高这套充满了杀气的狠毒计策,他认为非常对,并立即开始实行。

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大杀戮,共有12个公子被诛杀于咸阳,并于街市斩首示众。有六个公子被杀于杜,胡亥和赵高对于公主们也丝毫不放过,共有十个公主在杜被桀死。桀是当时一种酷刑,即分裂肢体。这些公子、公主的财物被全部没收,统统归了二世皇帝所有。因与公子、公主们有牵连而被治罪者比比皆是。至此,秦二世清除了所有能够对自己的帝会构成威胁的因素,开始了自己醉生梦死的短暂皇帝生活。

以史为鉴:

为了争夺继嗣之权,兄弟之间,甚至同胞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在宫廷史中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像秦二世这样,一气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共计33人诛杀或逼迫自杀,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充分反映出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和这场斗争的残酷,同时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教训89:亲情比不上权位的重要——王莽篡位

古代皇权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只要能得到宝座,哪怕是杀妻灭子都在所不惜,因为当上了皇帝不怕没有三宫六妃,当上了皇帝,不怕没有皇子皇孙。

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的大司马府出了一桩怪事。一天半夜,有个门吏外出回府,走近朱漆大门时,突然看见一个人影站在那里。那人与门吏打了一个照面,慌里慌张地逃窜而去。门吏一看,认得是大司马长子王宇的妻舅吕宽,心下奇怪。他想,大司马父子平日与吕宽常有往来,为何他半夜在这里行动鬼鬼祟祟?正在怀疑,忽又闻到一股血腥气,门吏急忙进府到耳房取了灯笼返身出来,一照,看见门上、地上,到处都是鲜血。门吏又惊又怕,飞速直奔禀报王莽。王莽疑吕宽杀人,立即派人去抓,天亮时,吕宽已被抓到。经王莽仔细审问,才知道是这么一回事:

原来三年前,王莽迎立中山王刘衍为帝,因怕平帝母亲中山卫姬进长安会被尊为皇太后,到时,又会生出一个卫氏外戚与自己争权,故只封卫姬为中山王王太后,不许她入京同儿子住在一起。卫姬想念年幼的儿子,几次上书请求王莽准许她进京,王莽执意不准。

王莽大儿子王宇见此情景很不满意父亲的所为,他担心若干年后平帝长大,一旦亲政,必然会降罪于王莽并祸及全家。王宇便找吕宽及自己的老师吴章一起商量。吴章想了许久,对王宇说:“大司马性执拗,若进谏,恐不愿听。但他迷信鬼神,可乘夜间无人,在你这大门洒上鲜血,令其生疑,以为是上苍示警,这时,我才好向他进言,劝他迎入卫太后。”王宇和吕宽听了,都称赞此计甚妙,当下决定让吕宽去做这件事。吕宽立即找到了满满一钵猪羊血,乘半夜三更无人之际洒在朱漆大门上,恰被门吏撞见,事情便败露了。

王莽听罢,勃然大怒,立即将王宇传入查问,王宇只得低头承认。王莽喝令左右武士,将儿子结结实实捆绑起来,送入大狱治罪。王宇的妻子吕焉跪下苦苦哀求,王莽非但不准,反将吕氏也牵连进去,斥责她纵容丈夫同老父作对,不贤不孝,又命把吕氏也送交大狱。此时,吕焉已身怀六甲。王莽夫人闻报,吓得魂飞魄散,也向王莽哀声恳求。王莽置之不理。第二天,就有大司马府长吏奉王莽之命,来到狱中逼王宇立时自尽;吕焉因腹中尚有王家骨肉,得以缓刑。

王宇夫妇不幸被杀后,王莽夫人悲痛欲绝,日夜啼哭不止。幸亏王宇留下六个子女,王莽夫人尽心抚养遗孤,才渐渐止住悲痛。

过了几年,王莽的次子王获,因蛮横成性,无故杀死家奴,王莽怕传扬出去,损害自己的名声,又逼着王获自杀。

这事发生后不久,王莽篡汉登上帝位,王莽夫人也被立为新皇后。可是,两个儿子接连被杀的新王皇后,丝毫感觉不到登上宝座的荣誉和喜悦。她痛惜两个儿子,成天哭泣,竟把眼睛哭瞎了。

对于双目失明、年老色衰的新王皇后,王莽还算有些情义,何况他是以“贤孝”之名得天下,后宫不置妃嫔、姬妾。为了侍侯好新王皇后,王莽特地蓄养了一名侍女,名叫原碧。这原碧生得楚楚动人,乖巧聪明,很得新王皇后的喜爱,倚之为心腹。但原碧不安本分,常以眉目传情,挑逗王莽,结果,王莽瞒着新王后把她勾上了手。

地皇元年(20年),王宇的儿子王宗长大成人,封为崇公。新皇孙大概见祖父做了皇帝好生威风,也想尝尝作皇帝的滋味,便偷偷穿上皇帝的衣冠,又私自让人刻了皇帝的玺章,结果被人告发。王莽下令逼王宗自杀。不久,又有王宗的姐姐王妨,嫁给卫将军王兴,因虐杀婢女,也被王莽逼令,夫妇双双自杀。

新王皇后悲上加悲,既哭两个儿子,又哭孙儿孙女,日久便卧床不起。王莽命四子王临入宫侍奉母亲。王莽的两个儿子死后,尚留下三子王安、四子王临。王安生来荒唐,不成器,王莽便立四子王临为新皇太子。

王临进宫后,朝夕侍侯在母亲的病榻边,同侍女原碧时常相见。日久,禁不起原碧卖弄风骚,王临与她也勾搭成奸了。原碧既爱王临少年风流,又怕被王莽觉察后性命难保,两个难舍难分。王临一不做,二不休,打算下手毒死父亲,同原碧做个长久夫妻。

过了几天,王莽忽然下诏贬王临为义阳王,命他迁出宫外居住,意在废立太子。王临又惊又怕,恐父亲发觉他和原碧之间的奸情,写了一封信给病中的母亲,大意是说:父皇待儿孙过于严酷,兄长侄儿大多壮年而死,现臣儿年届三十,惶惶不可终日,只怕有朝一日也会得罪父皇,死于非命。

新王皇后听了信,非常伤心,又痛骂不止,恰巧王莽进中宫探视皇后的病体,见了王临的信,大为恼怒。待想降罪,又恐病入膏盲的妻子经受不起,只得暂且忍下。新王皇后见王莽气冲冲拂袖而去,越发担惊受怕,没几天,便一命呜呼。

新王皇后一死,王莽便下手收拾儿子王临。原来,早已有人把王临同原碧私通的事告诉了王莽。王莽先拿下原碧,严刑考打,逼原碧招供,并将原碧当堂乱棍打死,又派人持鸩毒逼令王临自杀。王临不肯饮毒,拔出身上佩剑自刎而死。

以史为鉴:

诚然,在古代帝王的眼中,最高权力也就意味着最高欲望的满足。因此,这些人“唯权是图”,为了权力可以诛杀朋友,诛杀妻儿,甚至诛杀自己的灵魂,他们却不知世上还有比权力更美好的东西。

★教训90: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害弟

三国时期,为了争夺王位的继承权,曹丕、曹植的两派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发展得越来越厉害。最终以曹植失败而告终,所以有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曹植一边,大约聪明的人多些,所出的点子也多,开始时比较得势,但这些人多是一些耍小聪明的人,不如曹丕的拥护者老谋深算,所以渐渐曹丕一派占了上风。

有一次,由于丁仪兄弟和杨修的游说,曹操打算确定曹植为继承人。消息传到曹丕耳朵里,他大惊失色,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用车子载了许多废竹笼,把吴质偷偷装在笼里拉进王宫,向他请教对策。

59-曹丕

(扫描图像三国志37曹丕像)

吴质当时是朝歌长,属于外官,曹丕私通外官是有罪的。不知消息怎么传到杨修耳朵里,他马上去曹操面前告状。曹操很生气,因为时间晚了,决定第二天再追查。

在曹操身边自然也有曹丕的耳目,他们马上将消息报给曹丕,曹丕一听就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又请教吴质。吴质告诉他,明天再派车拉空笼进宫就行了。

第二天,杨修的耳目发现又有拉竹笼的车进宫,喜出望外,飞快地跑去报告曹操。曹操派人一查,都是空竹笼。曹操很不高兴,疑心杨修一伙在陷害曹丕,由此对曹植怀疑起来。

杨修、贾逵、王凌为了使曹植更讨曹操的欢心,经常揣度曹操的心思,替曹植预先做出许多答辞,只要曹操有问,马上就抄录合适的答案送上,有几次甚至把原来写好的送进去了。

这引起了曹操的怀疑:就是现写也没有这样快呀!曹操逐层追问,才知道是杨修等预先作的弊。这件事的泄露,使曹操对曹植的才华也发生了怀疑:既然答案能预先作成,那么以前的送别辞和铜雀台作的赋是否也是预先作的?曹植平时的言行是否也是杨修一伙人预先教的?曹操决定验证一下。

他让曹丕、曹植各从邺城一个城门出去办事,而自己预先嘱咐守门人不得放出,他要看看两人到底如何行事。结果曹丕走到城门口,被守门人拦住,百般解释也未能出城,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而曹植预先得到杨修的教示:“如果守门人不让出城,就以他不尊奉魏王命令为由,把他杀掉。”曹植杀了守门人,顺利地出城办了事。

曹操一了解,又是杨修事先出的主意,越发认为曹丕朴实厚道而曹植虚华不实。虽然曹操本人也是个诡计多端、事不厌诈的人物,但曹丕、曹植都是他自己的儿子,他本能地对在两个儿子之间制造矛盾的杨修等人产生憎恶。这样一来,渐渐地对杨修等人捧起来的曹植也就越来越不喜欢了。

与此同时,曹丕买通了曹操左右的随从和宫人,他们在曹操面前一味称颂曹丕如何忠厚贤孝。终于使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世子,并杀掉了杨修。

曹丕的得立与杨修等人的被杀,使曹植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他明白,自己并非没有才华,只不过被杨修等人弄巧成拙了;而曹丕也并非真正忠厚仁慈,只不过权术比自己更加高明罢了。曹植的羽翼已经除掉,没有人敢再来出谋划策了。从此,曹植在政治上毫无出路,只有借酒消愁、放浪于形骸之外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受到关羽围困,曹操派曹植为中郎将、征虏将军,出发援救曹仁。出发前曹操派人去叫曹植,准备嘱咐他一些注意事项,但曹植恰好被曹丕拉去喝得烂醉,百般呼唤不醒,这使曹操大怒,越发觉得曹植不可救药而不再任用了。

同类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积聚你的正能量

    积聚你的正能量

    无论是喜是悲,都有一种神秘的能量主导着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充满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会有一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觉得生活舒服而有趣。跟他在一起,你感觉是安全的、放松的。他浑身散发着善良、热情,你也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而具有负能量的人会把你的人生拖垮,各种畸形想法与病态心理会让你过得一团糟。总是和悲观、畏惧、绝望、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觉得生活暗无天日。因为他们把负能量传递给了你,使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不顺利。由此看来,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非常重要。人的生命是伟大的、宝贵的。
  • 异世界的魔王大人

    异世界的魔王大人

    魔王!恐怖与邪恶的象征!杀戮与死亡的代名词!可真魔国却迎来了一个史上最不像魔王的魔王!“魔王陛下,这份文件请您签署,但请注意不要把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亚林大人,人类军队来袭,不过我会用我的生命守护你!”“讨厌!别过来!你个工口魔王!最讨厌你了!”天啊,这都什么跟什么?我只是个希望每天过着悠哉悠哉混吃等死生活的普通人!为什么偏偏就成了三个魔族公主的未来丈夫,今后的魔王,还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复活丈母娘?还好成为魔王有福利,给了个魔王养成系统,不过等等……到其他世界完成征服任务又是什么情况?新书《从拯救咖啡店开始》已发布,求支持的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世子妃

    重生世子妃

    前世,亲娘被害,亲弟被杀,就连她也沦落成家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一朝重生,她发誓要狠狠地报复,离家出走救娘亲,顺带拐走亲爹唯一的子嗣,若干年后,卷土重来,前世欺她之人统统给我去下地狱。只不过——“那谁,你离姐远点,姐跟你不熟。”“媳妇,你是我未婚妻,咱们得相亲相爱!”“滚,未婚妻就是还没成亲,男女授受不亲!”“媳妇,那啥,我昨天晚上打劫来着……”“允许你摸摸小手,抢了多少?统统上交,敢留私房钱你就死定了!”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蜀殇

    蜀殇

    他,本是当世武林第一高手,在邻国五十万大军即将灭亡自己的家国之时,他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一个国家的大将军,在同样是家国危亡的时候,在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又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俊才少年,可是却因为一场不该有的爱恋而深深的卷入无尽的仇恨当中。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了,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围绕着这场酒席,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它以一种精巧的结构,将相邻的多个家庭串联起来。展示出每个家庭,每个人物的生动历史。围绕着“时间”这一概念,小说表现出对历史,对社会,对个体的深度的现实主义观照和人文关怀。在“时间”的物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的考量中,表现出作者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深度思考。小说也是一部浓郁的京味百科书,具有厚重的地方风情文化。
  • 悬搁菖蒲

    悬搁菖蒲

    “瑞雪,跟我走!”红纱翩飞,冬雪萧萧,云池馆中惊艳邂逅,酿出的是一场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班妤静,我杀了你!”白衣灵动,春意盎然,锦簇花园倾心交谈,换来的只是一次分崩离析,乱世之始。
  • 优秀员工有效执行的24堂课

    优秀员工有效执行的24堂课

    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想成为与麦当劳、IBM、苹果、微软比肩的优秀企业吗?在汹涌的职场大军中,想成为与杨元庆、卫哲、戈恩等比肩的优秀员工吗?有效执行,树立务实的职业精神;高效多赢,寻找卓越的工作之道。本书专为职场员工打造有效的执行力,从而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