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24

第24章 昏聩无道,忌能失贤——13个关于昏庸败亡的历史教训(1)

对于古代来讲,一个国家的领导者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就名垂千史,用不好就臭名远扬,有那么一些著名的掌权者,他们不因功绩出名,而因妒贤忌能、昏庸无道遗臭万年,历史因他们而关闭了大门。

★教训45:自食其果,饿死沙丘宫——主父偏心丧命

起初,赵主父立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为妃,对其十分宠爱,甚至不出宫门。吴娃生幼子赵何后,赵主父就废黜太子章,封其于代郡,号“安阳君”,转立赵何为王,是为惠文王。由于惠文王年幼,公子成和李兑把持国政。

看出赵章对赵何继承王位心怀不满,赵主父就派田不礼以国相身份辅助赵章。

这时,李兑对肥义说:“赵章身强力壮,且又意气骄横、党羽众多,野心很大;田不礼则生性残忍,目空一切。要是他们俩聚集在一起,臭味相投,必生阴谋诡计。小人一旦有了野心,就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果。我看灾难就要降临了,您任重而权大,变乱一旦发生,灾祸首先会降临在您头上。您何不佯装有病,回家休养,而将政务交给公子成,以免首当其街遭受迫害呢?”

肥义则说:“当初主父将年轻的国君托付予我,要我忠心耿耿至死。我两次跪拜接受了主父的重托,现在如果我因为畏惧田不礼将要带来的灾难,而忘记了自己的誓言,这是不忠。我只求履行我的承诺不顾其他。”

李兑放心不下,又多次拜见公于成,让他多多戒备田不礼。

主父让惠文王赵何处理政务,自己则从旁观察群臣的表现,看到长子赵章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屈居于其弟之下,顿生怜悯之心,于是打算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焉代国国君,但遭到群臣反对。

不久,主父和惠文王一同到沙丘游览,分住两座行宫,于是子章与田不礼带领党徒乘机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惠文王进宫,惠文王则率领军卒与公子章的党羽展开激战。这时恰好公子成和李兑率军从邯郸赶来,就火速调集四城驻军前来平乱,杀了田不礼等一干人,公子章去投奔主父,主父竟打开宫门将他藏匿于自己的行宫内。公子成和李兑因而将主父的行宫团团围住,杀死公子章;公于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我们为搜捕公子章,才包围主父的行宫,现在如果撤兵解围,我们肯定要遭诛杀!”于是两人决定继续包围下去,并下令说:“宫中之人,先出者无事,后出者灭族!”一听此言,宫内之人纷纷急忙逃出。主父跟随而出却被阻止,又得不到食物,只好爬树攀屋,取鸟卵及幼雀充饥,支撑了二月多,最后饿死于沙丘宫,真是自食其果。

以史为鉴:

对于子女,所有父母应该都是一视同仁的,毕竟都是心头肉阿。可是由于偏心,赵主父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实为悲惨。如果我们都能以仁爱之心对待所有的人,有什么结解不开,有什么大事做不成呢?

★教训46:刚愎自用,固执专断——袁绍事败

凡事行前需三思,多听他人忠言,才能避免犯错。

汉灵帝时,政治混乱,官吏腐败,形成各种军事派别。军阀混战,结果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

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建都许昌。

200年,曹、袁两军在官渡对阵。袁绍部属沮授劝袁绍说:“我们虽兵多粮足,但兵卒强劲果敢则不如曹操。曹操虽兵少粮乏,但兵卒勇猛,我们只能与曹操打持久战,拖延时日。”袁绍不听。

曹操屡次与袁绍作战,皆未能取胜。

曹操兵少,士卒疲乏,百姓苦于赋税,许多人叛逃,归向袁绍。曹操甚感忧虑,致书荀彧,打算引诱袁绍军前来。

荀彧回信说:“袁绍兵马集中官渡,打算与您一决胜负。您以最弱之兵与最强之兵相战,将会被敌人摧尽。袁绍不过一布衣英雄,能聚集人而不能任用人,凭着您的神武明智,有何目标不能达到?如今正是用策之时,不可失去时机。”

曹操听从荀或劝告,继续坚壁持守。

不久,袁绍运粮车到官渡,荀彧向曹操献策:二层绍运粮车马即到,派人袭击,可以制胜。”

“谁可担此重任?”

42-曹操

(扫描图像三国志36曹操像)

43-袁绍

(扫描图像三国志4袁绍像)

“徐晃可以。”

于是派徐晃与史涣邀击韩猛,大胜。

袁绍又派车运粮,停宿于袁绍军营以北四十里处。袁绍部属沮授建议说:“可派蒋齐另率一支队伍在外围守卫,以防曹操抄掠。”

袁绍又不听。

袁绍部属许攸建议说:“曹操兵少,且以全部兵力抗拒我们,许昌的留守空虚软弱,如果派出一支轻骑队伍,前往偷袭,许昌可以拿下。我们即可讨伐曹操,必可将其打败。”

袁绍又不听,说:“我要先取曹操。”其顽固可见一般。

许攸家人犯法,被袁绍逮捕,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

曹操得知许攸来投,赤脚出门迎接:“子卿远来,使我功业有望了!”入座后,许攸对曹操说:“袁绍军力强盛,如今您还有多少粮食可以应付?”

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说:“足下为何不说实话?”

“其实只可坚持一个月,怎么办?”

许攸说:“袁绍驻军防备甚疏,如以轻兵出其不意赶往袭击,不出三日,袁绍必败。”

曹操大喜,亲率五千步骑兵,以袁军旗帜为号,乘夜操小路进发,包围袁绍所属淳于琼营屯,四面放火,营内一片惊乱。天亮,淳于琼等见曹兵队伍不大,便出营门列阵,曹操迅速发起攻击,淳于琼见势不可挡,随即退守保营,曹操进攻营寨。

袁绍得知曹操进攻淳于琼,说:“趁曹操出营攻打淳于琼之机,拿下他后方的营寨,断他的归路!”

张邰说:“如今已不可再攻曹营。应该先去救援淳于琼。”

袁绍又不听。结果曹营未能攻下,淳于军大败,士卒被坑杀七万余人。

以史为鉴:

袁绍为人,宽和高雅,很有气度,喜怒不形于色,但其本性清高孤傲、刚愎自用,即傲慢固执、自信专断、自以为是,不易接受他人意见,因而事业失败。前车之鉴,值得后人警醒。

★教训47:不听忠言,祸及家族——窦太后拒谏

《传》中说:“生来就富有者骄傲,生来就尊贵者傲慢。”窦太后生就一身富贵,刚愎自用,毫无自知之明,不听忠言,最终祸及家族。

汉章帝驾崩,时年三十一岁,太子即位,年仅十岁,庙号和帝。章帝窦皇后尊为太后,临朝代帝执政。

宝宪在宫中主管机密,出宫宣读太后旨令;弟弟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景、窦环同为中常侍,兄弟四人皆位于权力中枢。

44-汉章帝

(扫描三才图会550上左图汉章帝图)

宝宪门客崔驷告诫宝宪说:

“如今您正受尊宠,文武百官都注视着您的行为,难您应日夜小心,以保荣耀!

宝宪并没有听从崔驷的忠告,仍旧任性而为。窦宪性情倔强急躁,睚皆之怨,必图报复。永平年间,谒者韩纡受命考核窦宪父亲宾勋案件,窦宪怀恨在心,令门客杀了韩纡之子,拿头去祭父坟。

章帝死时,齐殇王之子都乡侯刘畅来参加葬礼,太后多次召见。窦宪害怕刘畅瓜分自己的权力,派门客刺杀刘畅,却嫁祸于刘畅弟弟利侯刘刚,令治书御史与青州刺史共同审问刘刚等人。尚书韩棱却认为:杀死刘畅的罪犯就在京师之中,不应舍近求远,否则会被奸贼耻笑。

太后发怒,严厉斥责韩棱。韩棱依旧坚持己见。

何敞对宋由说:“刘畅是宗室股肱之臣,竟被杀害。执法官吏,盲目收捕,不能确定凶手。司徒、司空二府执事认为,三公不管盗贼之事,公然放纵,荒唐之至。所以我请求单独奏报调查此案。”

宋由答应代何敞将奏报专呈皇上。司徒、司空闻讯,都派出主管官吏随同前往,因而获得全部事实。

窦太后得知实情大怒,下令将窦宪禁闭于宫内。窦宪害怕被杀,即主动要求率兵攻打匈奴,以立功赎罪。

宝宪出讨匈奴,三公九卿都上书谏阻:“匈奴没有侵犯,无故远征,徒费资财。窦宪此行只为求名,不是为国。”

奏书接连呈上,太后都不予理睬。众臣害怕,不再上书。

袁安、任隗坚守正义,上书十余次。众人都为他们担忧。

侍御史鲁恭说:“国家刚遭大丧,百姓伤心。如今匈奴已被鲜卑打败,现在才刚开始征军,调度就已不足。陛下怎能为了一人要赎罪,就丢弃万人性命?”

太后又下令为宾宪弟弟宾笃和窦景修建宅邸,劳苦役使百姓。

侍御史上书:

“如今匈奴并无非礼之罪,又正当盛春农耕之时,却要大兴兵役,致使人民心怀不满。现在又要大兴土木。窦笃和宝景是近亲贵臣,应为百姓表率,如今百姓愁苦,国库空虚,还为他二人兴建宅第,这不是垂示美德的作法。”

上书呈奏后,太后不看。

何敞上书:“郅寿是亲近大臣,匡扶朝政是其职责,如果沉默不语,则应诛杀。如今郅寿敢于言众人不敢言之言,是欲安定刘汉天下。忠臣尽节,视死如归。我所以冒犯进言,实在是不希望朝廷因诽谤罪杀人,留予后人讥笑。”

何敞上书后,郅寿得以免死,改判流放合浦。尚未起程,郅寿即自杀身亡。

宝宪暗中杀了刘畅,在要带罪立功出征匈奴之时,太后又任命窦宪为大将军,封窦宪为武阳侯,纵容杀人犯。

窦太后对窦氏兄弟的纵容,使窦氏兄弟更加骄纵专横,窦景尤为厉害,劫持罪犯,强奸妇女,,如同躲避强盗一般。

袁安弹劾窦景:“擅自征发边民,惊扰惑乱百姓、官吏,只需见到窦景的征召文书就立即执行,应杀头以正国法。”

弹劾上奏,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宝氏父子兄弟在太后提拔纵容下,胡作非为,甚而图谋杀君篡位。

和帝私下得知情况,已是众怒难平,不杀不足以平众怒.于是就与郑众密谋诛杀窦宪等人。

谋划就绪,和帝来到北宫,收捕郭璜、郭举、邓叠和邓磊,全都下狱处死。

这就是恶有恶报,小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恶贯满盈之时,必然激起众怒,群起诛讨。

窦氏兄弟及其党羽在私欲和权力面前丧失了理智,在窦太后还未死时,就已恶贯满盈,为众所不容。他们如果稍有一点理智,早就应该想到,如此胡作非为、骄横纵恣,必然会引起众怒,而其靠山宾太后亦总有死亡之日,宾太后死亡之日,当然也是窦宪自己灭亡之时。

以史为鉴:

窦太后无知,未能汲取历史教训,不听忠臣贤士劝谏,不知纵容反是危害。福兮,祸所伏!窦太后较之马太后实相差远甚。方孝孺 说:“虚已者进德之基。”只有首先虚己才能有内涵接纳它人意见,才能兼听知名,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教训48:性格怪癖,宠死董贤——哀帝断袖

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在偶然之下得到高位,最终是会下台的。

董贤极得哀帝宠幸,位居驸马、都尉侍中,连出宫都由皇帝陪同乘车,入宫则由其在身边侍奉,得到万千赏赐,威震朝廷。他经常与哀帝同床共卧。一次董贤与哀帝午睡,董贤压住哀帝衣袖,哀帝想要起身,董贤还未醒,哀帝为免惊醒他,竟割断自己的衣袖才起床。

哀帝为关照董贤,下诏令发给他妻子出入宫殿的证明,并允许他们在宫内同住,又将董贤的妹妹召入宫内,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从此昭仪、董贤及其妻子从早到晚一起在哀帝身旁伺候。哀帝还任董贤的父亲董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

哀帝令大匠在皇宫北门外为董贤建筑豪华府第,有前后殿两重,精巧无比,并赐他武库中的兵器、禁中珍宝,选择最上等的物品供董家使用,而自己的则是次等的。甚至连皇室用于丧葬的东园秘器、金缕玉衣,哀帝都赏赐给董贤,对他无比优宠。

哀帝又命令大匠在哀帝义陵旁边为董贤修建墓园,规模庞大豪华。

当时,郑崇因为董贤贵宠过份而劝谏哀帝,因而使哀帝甚为不满,多次以公事为藉口责难郑崇。

而尚书令赵昌奸邪谄媚,一向嫉妒郑崇,知道他因董贤事而遭皇帝疏远,就乘机向哀帝奏报:“郑崇与其宗族交往甚密,可能有奸谋,请皇上查处。”

哀帝责备郑崇:“你门庭若市,为何要极力禁止君主交友?”

郑崇说:“我虽门庭若市,但心却清白如水,请详察。”

哀帝大怒,将郑崇关进监狱,拷打审问赵昌所控郑崇与宗族奸谋之罪。

此时,司隶孙宝上书哀帝说:“对尚书令赵昌指控尚书仆射郑崇一案进行审查,郑崇被拷打将死,却始终未承认,路上行人也都说郑崇宽枉,怀疑赵昌与郑崇之间宿怀怨恨,因而谗言陷害。郑崇乃宫禁中掌管机要的近臣,却遭宽枉诬陷,使国家蒙受伤害,遭到不少非议,我请求惩治赵昌,以平民心。”

奏书呈上后,哀帝下令:“司隶孙宝依附郑崇,欺惑君主,利用春季大赦时机,进行诋毁欺骗,以达奸邪目的,此乃国家贼臣,应免官为平民。”不久,郑崇也死在狱中。

哀帝想封董贤为侯,苦于没有理由,此时侍中傅嘉向哀帝献策:“把息夫躬和孙宠告发东平王谋反奏章中宋弘的名字去掉,改成‘董贤因闻知谋反的阴谋’。请用这一功劳为董贤封侯,首先赐爵为关内侯。”

哀帝要封董贤为侯,但又怕丞相王嘉反对,就先把拟好的诏书给王嘉和御史大夫贾延过目。王、贾二人上书说:“我等看过赐予董贤等三人侯爵诏书,舆论哗然,都说董贤因贵宠被封,其余二人陪同受恩,流言至今仍未止息。陛下对董贤等人施恩不止,应该公开董贤等人当初的奏章,征求公卿、大夫、博士、议郎的意见,考查古今先例,公布赐爵缘由,然后再给他们爵位邑土。否则的话,会丧失民心,遭到全国非议;公开讨论此事,一定也会有人同意封侯,那时虽然天下不满意,但过失可以分散,责任就不在陛下一人身上了。”

哀帝不得已,只得将董贤等人封侯一事暂时搁置。

不久,哀帝按侍中傅嘉之策发布诏书:“最近东乎王刘云等人企图谋杀天子,之所以纵容此犯上作乱的阴谋,完全是由于公卿大臣们没有尽心竭志,不能弭祸于未然所造成,幸赖祖先保佑,侍中、驸马都尉董贤等人发觉奏报,致使谋反者全部伏罪。《尚书》中不是说过:‘施加恩泽以表彰他的善行。’故朕敕封董贤为高安侯,南阳太守孙宠为方阳侯,左曹、光禄大夫息夫躬为宣陵侯,赐右师谭为关内侯。”

在独裁专政体制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同样的,“欲加之功,亦何患无词”。

翌年,又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册命说:“立你为三公,以为汉朝的辅臣。从今以后你全部的精力,都需用以纠正各种时弊!”

这时董贤年仅二十二岁,身为三公,却经常在宫禁中侍奉哀帝,主管尚书事务,百官都得通过董贤才能奏报事情。

董贤既为大司马,与丞相孔光并列为三公,哀帝就让董贤去拜访孔光。孔光一向谦虚谨慎,知道皇帝极为宠幸董贤,便以盛礼迎接,先是派人警戒,自己整理衣冠在门前等待,望见董贤的车队后才退人,董贤到中门,孔光入旁边小门,董贤下车后,孔光才出来拜见,送迎都甚谨慎恭敬。哀帝听说后很高兴,立即任命孔光两个侄子为谏议大夫、常侍。从此,董贤权力等同君主。

然而好景不常,哀帝在位仅六年,即在未央宫驾崩,董贤立即失去靠山。

太皇太后王政君闻知哀帝去世,随即前往未央宫,收取皇帝玺绶,召见大司马董贤,询问关于丧事安排之事,董贤由于一窍不通,无以为答。

太后说:“新都侯王莽,先前以大司马的身份处理过先帝丧事,熟悉程序礼仪,我让王莽帮助你。”

董贤说:“太好了。”

太后迅即召来王莽,下令尚书,凡是发兵符节、百官奏章及中黄门、期门军,均由王莽统管。

王莽按太后旨意,令尚书弹劾董贤,指责董贤在皇帝生病期间,未亲自送奉医药,故禁止董贤进入宫殿司马门。王莽派谒者持太后诏令向董贤宣读:“董贤年轻,不通事理,任大司马不合民心,收回大司马印,令其罢官回家。”

当天,董贤和妻子畏罪自杀。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后宫斗:毒手遮天

    后宫斗:毒手遮天

    冷宫五年,无以为食,她靠蛇虫鼠蚁为生,落得一生剧毒。放血去毒,生死一线。那个允诺护她一生的男人,两度将她逼上死路。大难不死,她以一双毒手,翻手为云覆手雨,步步走上权宠的最高位。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千金难逑

    千金难逑

    穿越之后,她是云家小七,默默无闻,传闻即将病逝的千金小姐;她也是云轻狂,年少轻狂,秉承着前世的性子,嚣张轻狂。两个角色,一人分饰,她演得不亦乐乎…宫中争斗,她笑看风云。朝廷乱世,她旁观高坐。江湖又怎样,她照样搅得天翻地覆。
  • 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

    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

    她是被母亲利用的棋子,凭着一张绝世容颜被继父收留,图的是她的美色可用。自从沈千姿穿越到乱坟岗的一具女尸身上后才悟出一个道理——后妈恶毒算什么?有后爹更惨!奶奶不是亲的,当她是妖女,容不下她身。哥哥不是亲的,只想欺占她的美色,以供玩乐。姐姐不是亲的,只想看她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以此为乐。就连亲妈都没有后妈有爱……试问,生在这么一个畸形变态的家中,要如何生存?于是乎,正义感爆棚的她决定,为了良知、为了世界和平,势必扛起枪杆子,将这些变态的人渣一个个拍进粪坑——实现传说中的‘遗臭万年’。★★★★★★★★★★★★★★★★★★★★见过劫财的鬼吗?据说邂逅是这么开始的——某日深夜树林之中,一阵阴风吹过,某鬼哭嚎:“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我是鬼,不想被我缠上,就将银子拿出来,我可免你们被鬼骚扰之苦。”某男黑线:“……”鬼也有贪财的?某小厮胆颤心惊的问道:“你要多少,明日我烧给你。”某鬼曰:“给我银子,我想烧多少就烧多少。”主仆:“……”★★★★★★★★★★★★★★★★★★★★为替前身报杀身之仇,她替姐出嫁,只为能有一个可以庇佑她的身份。殊不知传说中冷酷无情的夫君乃昔日‘故人’。某月黑风高夜——某夫君突然回府将某女堵在房门口。某男挑眉阴测测的问道:“去哪?”某女抬头挺胸,理直气壮:“偷人。”某男脸黑:“偷谁?”“萧齐。”某女一脸无畏。为了不被前身继续托梦,能睡个安稳觉,今日她必须将那龟孙子的‘工具’给没收了!反正这男人也不在乎她,待报了大仇,如此休了她正好。★★★★★★★★★★★★★★★★★★★★再某日某夫君抓狂:“沈千姿,你利用完本王就想走?”某女抬头冷视:“你要什么报酬?”某夫君嘴角一扬,邪肆的扫了一眼她玲珑有致的身段:“本王要吃肉。”某女眼底闪过黠光,点头:“可以。”当晚,某女不知所踪,某夫君看着床上还滴着血的一块猪肉,风中凌乱。猪肉旁边附赠留言一张:此肉可食可用。★★★★★★★★★★★★★★★★★★★★申明:本文男强女霸,强强联手,爽文、宠文。凉子新文,贯彻身心干净,一宠到底,高洁党放心跳坑。小白简介,正剧路线,抽风写作,只为博众妞欢乐。
  • 契约恋人:冷少的亿万新娘

    契约恋人:冷少的亿万新娘

    “女人,你的人你的心,全都是我的!”他是赫赫有名的暗夜黑帝,他对她霸道禁锢,纠缠不休……为了得到她,魔鬼布下天罗地网,非要她无处可逃
  • 地上地下之大陆小岛

    地上地下之大陆小岛

    1949年,解放前的重庆暗潮涌动。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的我地下党员“蜂王”忽然被捕,毛人凤亲自审讯这位被戴笠亲手安插进军统的特工······同为潜伏人员的女特工“母后”被迫转移到台湾,在小岛上与敌人周旋……谍影重重,步步惊心,生存存亡系于一发,每个人都是嫌疑者,走错一步即人头落地。大陆小岛谍海风云变幻莫测,国共两党秘密战线生死角力。这是残酷的挑战,这是智者的游戏!大幕落下,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搭讪技巧就是跟陌生人交流的话术。搭讪的各种情景、案例、场合、功用、本质分析、训练方法、进阶层次、必杀秘技等,搭讪,全部收入,或者为了应付尴尬局面而主动去跟陌生人讲话,其目的就是为了结识对方。《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黄金话术》内容丰富全面。简单地讲,真正做到让您拥有一本,是指想跟人接近,从此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