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800000006

第6章 温州人知道做什么赚钱——方向比努力更重要(2)

想到这里,王麟权立即意识到这里面有商机,于是一下子兴奋起来,立马就动手操作。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长期在陶瓷厂工作,天天和卫生洁具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励着他锲而不舍。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研制出专门用于便池除垢、下水道疏通的化学制剂“洁厕灵”与“塞通”两种产品,并双双获得国家的专利。

“洁厕灵”和“塞通”研制成功后,王麟权一边挂出公司的牌子加紧生产,一边申报专利保护。由于产品对路,需求量大,很快销路大开。而当时还没有厂家生产同类产品,王麟权的产品迅速行销国内市场,尽管公司规模一再扩大,有时还是供不应求,订单堆满抽屉都来不及生产。自强自立的精神使王麟权成为温州巨富。

不等、不靠、不要,立足于自己的努力,坚信创业是一种仰赖于个人奋斗的行为,这就是温州人的观念。如果王麟权的厕所淘金已经足够神气,那下面的“烂鱼塘中生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州青年李瑞奇靠着灵敏的商业嗅觉,从烂鱼塘里赚了几十万元。

1986年,武汉的汉西二路,当时的村委会对村前一口四五亩的烂鱼塘非常头疼,一直想请人填埋,可是集体账上又拿不出钱来。这时,在此地谋生的温州小伙子李瑞奇听到了这个消息,仔细观察调研后,他认为这个烂鱼塘还有点用处。于是就和村委会签订了30年承包合同,合同期5年一订,前5年先每年交承包费2000元。当地的村民都以为他得了病,等着看他的笑话。

原来,李瑞奇考察烂鱼塘周围的环境时,他发现烂鱼塘旁边开有一家废品收购站。因为他了解到,当时有关部门正为没有地方填埋垃圾而头疼。于是,他和废品收购站的老板签订合作协议:他负责联系,免费让有关部门在此填埋垃圾,而废品收购站老板则负责雇人挑拣垃圾,回收的废品所得双方五五分成。

为了吸引更多的废品货源,李瑞奇还给运送垃圾的司机按0.5元每车提成。结果,仅用了半年时间,他就将烂鱼塘填了起来,李瑞奇因此获利2万元。

烂鱼塘填起来后,他立即在填埋起来的烂鱼塘上建起了小房子出租,并在房子周围种了很多树。几年之后,这个地方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四合院。每年他靠房屋出租就收入上万元。后来,因为城市建设,他承包的土地不断被征用,仅土地转让金就获利50余万元。

生活中具有变废为宝的智慧,需要我们有善于发现、挖掘事物本质的眼光,这种眼光是我们生活经验积淀的结果。变废为宝还需要我们多学习,多了解信息,它是在整合一切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创意。如果没有信息为基础,人的思路就不会宽阔,狭隘的思想会禁锢创意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民对生产投入的兴趣。在一段时间里,一般农户对镰刀、锄头等最基本生产工具的需求大增,导致生产这类农具的原料——毛铁和钢板供不应求,在一些地方甚至完全脱销。与此同时,在国营大厂的围墙里,堆着大量边角料和废铁板,如何处置这些“废物”成了长掌门的一块心病。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钢铁大王”应运而生了。所谓“钢铁大王”,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的人,然而他的头脑十分灵活,这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他到在供销社供职的同学那里喝茶聊天,偶尔说起毛铁脱销以及城里一些工厂的边角料比毛铁还好的事,他就想起了自己的一位姑父在H城一家船厂里工作,心中突然一亮。

第二天一大早,他兜里装着80元钱直奔H城,找到了在造船厂当保卫科长的姑父,又通过姑父找到了厂长。富有人情味的厂长一听说需要他们厂的废钢铁,二话没说,便吩咐派卡车送去。这一趟他是无本万利,净赚了1000多元。看到了那沉甸甸的票子,吓得他愣是没敢往家里拿。

几天后,他就买了礼品二进H城,还拉着那位同学,算是供销社领导,一起登门致谢,并同厂方订立了长期协议:所有废弃的边角料都被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包销,这一包就是3年。以后,“钢铁大王”更是如鱼得水,尝到了更大的甜头。货源有的是:造船厂的拉光了,被介绍到机械厂、机床厂;H城的拉光了,又被介绍到N城、S城……市场更是不成问题;本地市场饱和了,便销到外地、外省……开始时用汽车运,后来就鸟枪换炮,改用火车车皮装。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人缘越混越好,财路也越来越宽。等到别人明白过来一哄而上时,他已经另谋别的财路去了。

温州人的致富经:“有需求就会有商机,只要你留心他人的事情,努力为他人提供方便,就会发现商机。”

★温州人知道市场需求

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曾经说过:“适应人家的需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

温州企业均有群体效应,一个企业崛起之时往往会迅速带动一批人,经历了一二十年快速发展,这一批人全都成了行业的领头羊。在温州,制鞋业有一个群体,制衣业有一个群体,制笔业同样有一个群体。

眼镜是一个传统产业,最初主要用于视力矫形。当年的读书人不多,也不像现在这样搞填鸭教育,又没有电脑,因此近视眼的数量相对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眼镜业要想发达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眼镜的生产被划归医用器材。一旦划入这个门类,眼镜的重要性和吗啡一样了,生产和销售的审批手续极其严格。

刚刚改革开放时,人们惊异并羡慕外国电影中的主人公常常戴着副宽大的茶色眼镜——镜片可以变色,外形像一只趴在地上的蛤蟆,被称为蛤蟆镜。这种眼镜显然不是电影导演的创造发明,是国外的时髦品。由于沿海走私风行,这种时髦眼镜被带进了内陆。这是一种平光镜,没有任何视力矫形作用,因此它不再是医疗用品,医药管理部门管不着。这种眼镜的进货路径有两条,一是广东沿海,一是温州沿海。

由于通过温州走私,海域宽,路途远,被抓获的危险大。何况像眼镜这种东西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与其走私,还不如自己生产。自己生产的成本肯定低于走私。当一部分温州人走私眼镜的时候,另一部分温州人则开始创办小作坊生产眼镜了。

温州眼镜业如今的领军人物叶子建就是当时跨入这一行业的。叶子建出生于1958年,“文革”结束时他恰好高中毕业,又处于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温州,毕业就是失业。叶子建唯一的就业机会便是进入私人企业打工。

此时温州的眼镜业快速发展,大量需要工人。叶子建进入其中一间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很快发现眼镜生产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眼镜市场非常广阔,产品根本不愁销路,每天都有大批的眼镜商集中在工厂门口排队进货,而工厂的生产规模根本不能满足这些进货商。叶子建不禁想,如果自己也办一间眼镜厂怎么样?他将这一想法向家人提起,联合了一些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高利贷,筹办眼镜厂。

叶子建的眼镜厂建于1981年3月,取名为“东海眼镜厂”。一开始规模很小,机械设备又落后。以叶子建当时的经济实力,尚不足以建立一间完整的眼镜厂,他所建的只是一间生产镜片的工厂。

叶子建和温州几间大的眼镜生产厂联系,与其中一间达成了供货协议。这是温州最大的一间眼镜厂,产品销往全国,效益非常好。当时的国营眼镜店经销的主要是矫形眼镜,不是平光镜。所以温州眼镜厂的产品主要销路靠个体眼镜店。这些个体户是做现金交易,不需要发票。

当时全国各地的商家纷纷来到温州进货,最初叶子建确实赚了钱。但未来并不是没有危机。叶子建是替人生产镜片,利润受人控制,此后眼镜生产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厂家为了追求利润极大化,不断向配件提供商压价。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出路在于自己生产整件产品。可生产整件产品有一定的难度,若一没有品牌,二没有客户,猛然将产品推向市场,前景是危险的。恰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东海眼镜厂的一批883镜片不符合规格,被割小了,客户作出退货处理。

工业生产都是配套的,一家生产企业既然确定了供货商,一般不会准备第二家替补。如果下游供货出现问题,肯定会影响上游的生产。出现这样的问题,厂家会要求赔偿。东海眼镜厂倒是爽快,承认是自己的问题,最后赔款了事。

由于这批货出了问题,眼镜市场受到影响,一段时间内883型眼镜奇缺,价格上涨。时隔不久便出现了一批标号同样为883的眼镜,但镜片比原设计略小,因为刚好是市场空缺,迅速占领了市场。后来,上游厂家暗中对此调查,发现这批眼镜是东海厂生产的。

东海眼镜厂解释说,前一批货出了问题,成了不合格产品,对此他们作出了赔偿;可毕竟厂子太小了,如此大批量的次品他们是无法承受损失的,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能挽回一点算一点。问题的关键在于,事前没有相关的约定,上游厂家对此也不好说什么。他们怀疑这批“次品”是东海眼镜厂有意弄出来的,目的在于让市场存在一定的空间,以便自己的产品迅速占领。这一切是叶子建玩弄的阴谋。话说回来,如果说这件事真是叶子建有意为之,那无疑说明他在商场上的智商极其可怕,而他所使的这一招也堪称商战经典。

叶子建档案:叶子建,生于1958年5月。温州远洋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温州鹿城区总商会副会长,温州眼镜商会会长,温州市九、十届人大代表,温州市鹿城区五、六届人大代表,美国纽约Y&G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1年3月,叶子建创办了“东海眼镜厂”。他从家庭作坊起家到外销,再到开设境外公司,再到投资第三产业,实现多元化经营。

叶子建此时只是一个配件生产商,如果想扩大自己的利润、发展事业,就一定要生产整件,并直接和销售商打交道。但是,任何一个销售商都存在感情因素,考虑熟门熟路,有信誉保证。那些销售商就算是走错了路,也不可能走到他叶子建的门前,他若贸然上马生产整件,结果绝对是大批积压。有什么办法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吗?他苦苦思索,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合作伙伴拿不出产品,销售商需要产品出售,东家不给,他们定会去找西家,市场需求是硬道理。如果叶子建能在此时将产品推出,那些销售商还不来找他吗?

直接和合作伙伴摊牌,我不给你干了,合同算什么?我毁约,赔你的款还不成吗?可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大:这样,他就明确站到了合作伙伴的对立面。如果叶子建足够强大,能够在三两招之下将对手打败,这样公然叫板或许有利。可实际上对手的经济实力比他强得多,他如果公开叫板,对手一个反击,他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他必须让对手抓不到自己的痛处。我的有关技术部门下单时将规格弄错了,出了一批不合格产品,我认赔,还不行吗?生产商没有了镜片,不得不停产,由此带来的损失,叶子建认了,并且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新的镜片,以将损失尽可能减小。大家已经合作这么久了,损失已经够大了,你能不原谅人家?可没料到叶子建还有办法呢。他的车间里其实早已生产好了与这批“不合格镜片”同规格的镜框,往上一套,整套的眼镜便出厂了。这时,他将这些眼镜投向了市场,市场正翘首以待呢,哪里还在乎是不是小了那么一点?从此,叶子建正式开始生产眼镜了。

有人说,商业风暴其实就是头脑风暴。叶子建的营商经历又一次证明了此点。

温州人的致富经: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市场就会主动来找你,财富自然也会主动落入你的腰包。

同类推荐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本书有令您眼界大开的历史故事,有充满睿智的名人故事,有奇峰迭起的语言和才艺故事,有悬念百出的逻辑推理故事,有充份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还有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智慧故事和商业巨子的商战才智故事…可以在您的成功之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一部《潜伏》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办公室教程,重温《潜伏》经典,用“余则成式”的间谍思维打造无坚不摧的职场战斗力。本书带你识破职场中潜伏者,察言观色里冷静辨明敌我之势,看穿办公室潜规则,谋篇布局中从容应对重重危机。开辟出一条从容不迫的职场之路。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热门推荐
  • 做人要悟玄机

    做人要悟玄机

    本书把做人学问中最隐蔽、最玄妙的东西挖掘出来,浓缩成9个问题进行阐述。
  • 穿越财色兼收:最难消受美男恩

    穿越财色兼收:最难消受美男恩

    山清水秀,美男多多;痴情的、霸情的、柔情的、一应俱全;只是想逗她、泡她、禁锢她,光靠权色是远远不够的;问她怎么才肯乖乖就范,她居然说是……嘿嘿……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
  •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邪皇妖后:盛宠傲世二小姐

    邪皇妖后:盛宠傲世二小姐

    “请你们形容一下对彼此的第一印象。”冥王:“欠扁。”王妃:“装逼。”“那第二印象呢?”冥王:“装逼。”王妃:“欠扁。”她是救世之命,是他的和亲王妃,传说,是用来冲去他身上的乱世煞气的。可第一次见面,她就给他喝蜘蛛汤,这是几个意思?他不过就是亲她一口,她就放火怪烧他,她有没有身为人家王妃的自觉性捏?“王爷,前方有杀手出没,大难临头,夫妻各自飞,你且先顶着,我要去逃命了!”“月千凰,你敢跑试试!”冥王爱上了一个女人,死缠烂打要上她的床。冥王妃本是抱着看戏的态度去和亲的,没想到,遇到一个无赖,打个平手、毒不死他也就罢了,还给心动了……【玄幻女强+一对一互宠+身心干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