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2000000044

第44章 政治风云——政治名人死亡事件(1)

宗教改革的殉道士胡司

约翰·胡司(1369—1415)是中世纪宗教改革的先锋。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古城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胡司塑像,每年7月6日(1415年7月6日,胡司殉道的日子),人们纷纷来到古城广场或山羊堡胡司故居,缅怀这位伟大的殉道者。

胡司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毕业于布拉格大学,1396年获硕士学位,1398年开始在布拉格大学任教。此后他进入神学院学习。1402年当选为布拉格大学的校长,并担任伯利恒教堂的神甫。1403年成为捷克王后索菲亚的神甫。

教会发展到中世纪,教会的权势达到顶峰,欧洲各国国王、贵族无不对罗马教宗(教皇)俯首称臣。但是,绝对的权力使教会堕落。包括教宗在内的大多数主教、神甫完全背离了神的旨意及主耶稣的教导,丧失了使徒、教父时代的敬虔及崇高美德,沦落为一群追名逐利的恶棍。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教宗威信的下降及各国国王世俗权力的增强,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胡司目睹了天主教会在捷克的腐败行为,在圣灵的感召下,他决心进行宗教改革。他深受英国宗教改革先锋威克里夫的影响,主张把天主教会在捷克的教产收归国有,认为教会占有土地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没收教会的产业才能清除教会的愚昧、贪婪和放荡,才能恢复真正的基督信仰。胡司不承认教宗的最高权威,他反对教会的特权,主张政教分离。当时神职人员可以在圣餐礼仪中领取葡萄汁和饼(葡萄汁象征基督的宝血,饼是基督肉体的象征),而一般的信徒只能领取饼,胡司主张一般信徒也可以用葡萄汁和饼,这个主张是胡司教派的一条基本纲领。他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一个基督徒不向神甫忏悔照样可以得到救赎。《圣经》取代了教会成为最高的权威。

胡司努力宣传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他的活动最初得到了捷克国王温西司拉斯四世的支持,因为国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动来提高捷克人民的爱国热情。温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1409年颁布了法令,取消外国人在布拉格大学的特殊地位,规定捷克教师在大学会议和其他的机构中占有三个席位,而德国教师只准占有一席。这对于德国人是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布拉格,大学的管理权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恰在这时,罗马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声称购买它之后,罪人的灵魂死后也可以升入天堂。胡司大胆揭露这种欺骗行为。他在大学的辩论会上论证买卖赎罪券是不能容忍的欺骗。号召人们抵制这些“身穿道袍的狐狸”。斥责教宗派来的教士,说他们“比强盗还狡滑,还凶恶”,应该“用强制手段对付基督之敌——教宗”。布拉格出现了示威游行,大学生把教宗扮成恬不知耻的娼妓。布拉格大主教气急败坏地革除了胡司的教籍,捷克国王也解除他大学校长的职务,要他离开布拉格。

1412年10月,胡司被迫离开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的农村,但他继续传播自己的改革主张,并写了大量的论文来反驳敌人的攻击,大胆地揭露教会和教宗的欺诈行为。胡司的影响越来越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罗马教会的恐慌。1414年,罗马教宗召开康斯坦茨全欧宗教会议,策划镇压日益高涨的“异端”活动。教宗通知胡司参加会议,胡司为了“公开地证明真理的伟大”,做好了为主殉道准备的他毅然前往。

1414年11月3日,胡司在当地群众的欢呼声中到达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会议根本不许他发言,就把他逮捕下狱。会议捏造了一大堆“罪状”,对他进行“审讯”,强令他取消他的主张,却根本不给他申辩的权利。面对坚贞不屈、“为了捍卫《圣经》向我揭示的真理,我宁愿选择死亡”的胡司,教宗和教会无计可施,就以“异端分子”的罪名,判以胡司火刑。1415年7月6日,胡司殉道于康斯坦茨广场的火刑柱上。临刑前,胡司作了他最后的一次讲演,重申自己是无罪的。罗马教会为了灭迹,把胡司的骨灰抛入莱茵河。

伊藤博文:被暗杀的日本首相

在日本近代史上,伊藤博文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1841年,伊藤博文出身于长州藩(今山口县)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其父被下级武士伊藤家收为养子,并被选为继承人,遂继姓伊藤。他的青年时代,西方列强以武力威胁强行捅开了日本闭关的国门,“培里叩关”和“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同中国一样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投身救国运动,成为尊王攘夷派的一名志士,积极倡导维新。他熟习汉学,曾到英国学习海军,并以政府使节团副使的身份随团考察欧美十二国,学贯东西。在“明治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相继去世之后,他跃升为维新派的第一号重要人物。1885年,他成为日本第一位内阁首相,前后四次拜相,累计在位时间几为日本历代首相之最(战后佐藤荣作打破其纪录,多了三个月)。他还三次担任另一要职:枢密院议长,主持制定日本第一部宪法。伊藤博文推行欧化,将西方工业文明引进日本,极大地增强了国力,逐步以与列强签订的平等新约取代不平等旧约,废除治外法权,并迅速跻身为列强之一。在使日本摆脱落后屈辱、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的明治维新运动中,伊藤博文当居功臣之首,被尊为“日本的现代化之父”。另一方面,他在首相任上,发动甲午战争,出兵侵占朝鲜,向中国索取大量赔款,对中朝两国而言,又是一大侵略者。所以中国史书的评价是:明治维新的元勋,侵略中朝的元凶。

1909年10月26日,哈尔滨火车站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人潮汹涌。这一天它显得格外冷清,与往日的喧闹、嘈杂相比,此时仿佛一下子空出了许多地方,连街上的行人也变得安静了。一种压抑与紧张的气氛掩饰不住地在四周散开。车站周围已经被荷枪实弹的日本士兵层层把守,戒备森严的他们正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可疑的行人。

不过站台上的几个身穿和服的女人缓和了这种肃杀之气,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正恭恭敬敬地排成两排,准备列队欢迎一个重要人物的到来。在她们身旁站着一些卫兵,还有一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记者。

上午9点,日本枢密院院长、朝鲜统监伊藤博文乘坐的火车缓缓开进了哈尔滨站。他此行的目的是解决日俄在铁路上的争端,特地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进行谈判。

当专列在第一站台停稳后,在站台上伫立久候的沙俄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赶忙登上豪华的特等车厢,欢迎贵客的到来。不多时,他陪同一个矮小的日本老头走出车厢。顿时,站台上等候的欢迎队伍敬礼,军乐奏起。接着,伊藤博文在戈果甫佐夫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检阅完仪仗队后,他们一行向出站出口走去,伊藤博文走在了最前面。他面带微笑,不时地向欢迎人群挥手示意。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西装、头戴鸭舌帽的青年男子突然从欢迎人群中冲进警戒线,趁众多卫士来不及反应,朝满面春风的伊藤博文连开三枪。十几分钟后,伊藤博文因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一条特大新闻从哈尔滨迅速传遍全世界: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站击毙日本大臣伊藤博文。

人们这才得知,这位刺杀者就是朝鲜人安重根。据安重根事后交代,他曾与“高丽复仇团”商讨过刺杀伊藤博文之事,甚至曾想过去东京刺杀,但是一直缺乏经费,也感到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他一直在黑龙江游走,在朝鲜人中宣传爱国思想,同时寻访有志之士,希望能为朝鲜独立做些事情。当他得知伊藤博文要来哈尔滨之后,他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1909年10月26日凌晨,安重根经过周密细致准备,又检查了勃朗宁手枪,将8发弹头刻有十字的子弹上了膛,然后换上旧西服外套,戴上运动帽,把手枪揣在右兜,出发了。

上午7时,安重根坐马车来到哈尔滨站,此时,俄国与日本官兵正忙着做欢迎准备,同时也加强了警备。戒备虽严,但机敏的安重根还是随着日本的欢迎队伍进入了候车室。因为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当时告诉俄方,只对欧洲人、中国人查看通行证,日本人则一律放行。在俄国人眼里,安重根外貌装束与日本人无异,所以并没有对他检查。安重根就这样混进了车站,候车室里有个小卖店,他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候时机。

当伊藤博文出了火车,检阅仪仗队的时候,安重根已经站在了俄国仪仗队后面。当时,人们的眼睛都注视着伊藤博文,只见他按顺序检阅了俄国军乐队、俄国仪仗队、各国领事、中国仪仗队、日本欢迎队伍。检阅完毕,伊藤等人折返。就在他距离安重根5米左右将要走过去时,安重根闪电般地抽出手枪,在敬持枪礼的俄国士兵的空当间,向伊藤射出了三发子弹。

安重根怕打错了人,又向跟随伊藤的几个日本人开了四枪,场面顿时大乱。俄国宪兵冲了过来,安重根抛掉手枪,用俄语高呼三声:“高丽亚乌拉!”(朝鲜万岁),然后从容被捕。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后,被带到火车站内的俄国宪兵派出所,简单审讯后,日方便来要人。晚上9时许,安重根被移交到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在地下室里。5个月后,安重根在旅顺被处决,年仅32岁。在法庭上,他大义凛然地宣称:“我是为了具有4000年历史的祖国和2000万同胞,一举处决蹂躏朝鲜主权、扰乱东洋和平的奸贼。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然而,事与愿违,这次刺杀却加速了朝鲜的陷落。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争端,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谈判,当他于10月26日被安重根刺杀身亡后,主张日朝合并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导者。伊藤博文的遇刺,成为日本完全吞并朝鲜的绝好借口。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同年10月1日,日本统监府改为总督府,从此开始了对朝鲜长达36年的全面殖民统治,引起了朝鲜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虽然加速了朝鲜的灭亡,但他也让日本****因为失去了伊藤博文,后偷袭珍珠港,横扫南洋和东南亚,而走进不可避免的失败的死胡同,导致了日本在日后的败亡。

美国哈定总统死于何因

华伦·G.哈定是美国历史上第29任总统。1921年就职,1923年任期未满突然暴死,终年57岁。他是美国八个死于任内的总统中的第六人,迄今死因不明,众说纷坛。

(1)病死说。1923年6月20日,哈定离开华盛顿到全国各地视察。当他精疲力尽地从阿拉斯加返回途中,突然患病,私人医生诊断为螃蟹中毒。

不久又染上肺炎,经名医治疗,似乎即将痊愈,却又出人意料地于8月2日晚7点35分死于卧榻上。当时哈定夫人还正在念书给他听。由于哈定死前检查过他身体的五位医生提供的证据与中毒相矛盾,因此,有人认为哈定是心脏病发作,被误诊为食物中毒;也有医生怀疑可能是患脑溢血或脑血栓,要求进行验尸,但哈定夫人坚决不答应,这样,人们根本无法弄清哈定确切的死因,由此,也就引发了许多质疑和猜测。

(2)自杀说。哈定当选总统后,昔日朋友鱼贯而入,攀附哈定麾下,担任政府要职,如内政部长、司法部长、退伍军人局局长等等。哈定的三亲六故也纷纷从家乡俄亥俄赶来投奔,以致形成一个势力庞大的“俄亥俄帮”。

一时间,形形色色的密友、食客汇集华盛顿,其中多是唯利是图者。他们依仗总统提携、庇荫,胡作非为,大肆受贿,掠夺财物,政府内的肥职美缺也由他们买进卖出,致使哈定政府充满丑闻。

从1922年开始,华盛顿就传闻哈定手下贪污受贿,接着越来越多的贪污、受贿和敲诈勒索丑闻被揭露,甚至有好几个人因此而自杀,其中包括哈定密友杰西·史密斯、退役军人局律师查尔斯·克雷默。在哈定主要内阁成员中,大部分与贪污、受贿、搞阴谋诡计、包庇等罪行有关。如内政部长艾伯特·福尔私下把原定留做海军专用的两个储备油田秘密租给私人石油公司,从中获利40余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任职期间内被关进监狱的内阁成员。又如退伍军人局局长查尔斯·福布斯用高价购买物资、地皮、建筑物等等,使政府蒙受数亿美元损失。此外,还有一些官员因类似事情不断成为调查和起诉的对象。

其实早在1922年后期,哈定就开始对他的亲友们的劣迹有所耳闻,可他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惩戒措施,因为那些人毕竟是他的亲朋至友,而且正是总统本人为他们造孽提供了莫大的权力和机会。“俄亥俄帮”的老友们辜负了哈定的期望和重托。哈定任人唯亲,自食恶果,他曾忧心忡忡地说:“我当总统,倒并不怕政敌能把我怎样,可是令我担心的却是自己的朋友,经常为他们愁得夜不能寐。”

在这万般无奈之际,哈定只好让朋友以辞职为由,悄悄地将他们或赶往故里,或打发到欧洲去旅行,以缓解困扰。但哈定政府仍丑闻迭出,哈定本人受到国会指责,声名狼藉,陷入极度窘境之中,哈定既无力清除左右,也无法控制政局,只好采取躲避办法,到全国各地去旅行。在途中,哈定从来访者及电报里,又陆续获悉某些行将被揭发的肮脏交易的内幕,这对于本来已经惶惶不安的哈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口中喃喃地数落那些干了对不起他的事情的朋友们,情绪愈发低落,精神近乎崩溃。哈定清楚地意识到,一旦真相大白于天下,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为逃避法律追究,为避免他自己将来出庭对他的朋友犯下的罪行提供证据,只好服毒自杀,一死了之。

(3)谋杀说。哈定相貌英俊,赢得众多妇女的首次选票,而荣登总统宝座。他原想以“一个最受人爱戴的总统而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他仍旧习难改,经常在外拈花惹草。早年在马丽恩城,与朋友漂亮之妻通奸,有哈定亲笔写的250封情书为证。在白宫,与另一名女子私通并生有孩子。在哈定幸福结婚后仍一直养育着这两个情妇,这为哈定夫人所不能容忍。尽管当时流言飞语盛传于华盛顿,但由于政治原因,哈定夫人一直没有声张。人们只知道,在哈定临死前几个月,夫妻关系非常紧张。为此,哈定作出努力,携妻外出旅行,以改善关系,但收效甚微。对于哈定婚后不忠,哈定夫人始终怀恨在心并寻机报复。

哈定当选总统后,哈定夫人积极参与政府各项决策过程,甚至单独会晤内阁成员。她对政府许多内幕了如指掌。随着哈定政府腐败丑闻不断曝光,哈定有可能遭到国会弹劾,身败名裂,为避免丢丑,哈定夫人会动杀机,对哈定下毒。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扬花时节

    扬花时节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管你是谁

    不管你是谁

    宁馨爱上了网路上意外邂逅的Ryan,Ryan的幽默和体贴都让宁馨陷入了甜蜜的感情中不可自拔。然而一次意外,宁馨发现了Ryan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他带着那么多的秘密接近她,是一时寂寞还是爱慕已久?面对宁馨的质问,Ryan百口莫辩……
  • 重生之女配要崛起

    重生之女配要崛起

    上一世,被白莲花玩转与鼓掌,因此被误解被抛弃。重生一世,定要活出自己的色彩!
  • 嫡女恶妾

    嫡女恶妾

    蓝雨薇从没有想到过,她身为京三品官嫡长女,因为父亲惟难,她竟然落到要与人为妾的地步。且对方还是个商户之子!更没有想的是,有着血缘之亲的伯父和叔叔,会使出那样卑劣的手段来对付她和她的亲人。你既无情便别怪我不仁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狠,绝不给你还手卷土重来的机会。为了母亲,为了幼弟,即便是被人说成心如蛇蝎,那又如何!****妾,妾又如何?古往今来,居上位者哪个不曾忍辱含辛!主母柔弱太太精悍族妹玲珑族兄强悍……斗吧,所有的魑魅魍魉妖摩鬼怪都不足惧。只是……小王爷:“蓝雨薇,你是京三品官嫡女,做皇子妃的命,怎么能与人为妾?跟我走,我许你正妃之位!”林鹤轩:“你既入了我林家的门,就是成了灰,你也还是林家的女人!”
  • 豪门孽婚之老公请温柔

    豪门孽婚之老公请温柔

    强烈推荐钟儿的新文:《誘妻》《毒嫁》***丈夫的一次“偶然”的出轨,在婚姻这张薄纸上划出几道细密的裂痕。小三挺着肚子找上门来,嘴角噙着笑盛气凌人地问:“你知道他最喜欢用什么体位做吗?”娇小的女子冷笑一声,温和一点一滴被咄咄逼人所代替,“可笑,你这是在提醒我曾经用过的烂货吗,怎么,你不嫌脏吗?不,你怎么会嫌脏呢,因为你跟他一样都是一只破鞋,两只破鞋湊成了一双,哈哈哈……”心一寸一寸被撕碎,如果爱已成殇,那么也许只有……以牙还牙……而有些人,一眼,万年。有些爱,逃不出天网恢恢。《片断一》“李昕,你这只不会下蛋的母鸡。”知道她不孕后,婆婆歇斯底里喊道。“妈,您这样说,难道是在告诉我您就是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吗?”女人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你——”婆婆被她嘲讽的语气所恼怒,抬起手“啪”的一声巴掌甩到她细嫩的脸上。吐出口中的血沫子,看着这个扭曲了脸的中年妇女,李昕毫不客气地反手一巴掌甩了回去,“你,凭什么打我!”《片断二》高楼上,烂醉如泥的女人望着下面的车水马龙,狠狠地将手中的诊断书扔到地上,哀哭道:“为什么?难道女人的价值只能体现在生孩子上?”男人轻瞥了一眼女人,手指轻弹一下烟灰,淡笑道:“不,女人的价值是快乐而精彩地活着,你什么时候说服了自己,便说服了全世界!”《片断三》“子骞,你有没有做过对不起我的事?”李昕将一个牛皮纸袋藏在身后,殷殷地望着男人。死寂一般的沉默后。“没有。”男人斩钉截铁道。“是吗?”瘦弱的女子冷笑着将一叠不堪入目的相片砸到男人面前。“昕,对不起!”男人瞬间白了脸,不敢看她凌厉的双眼。“黎子骞,对不起,不是打碎了茶杯,也不是你踩了我脚趾。最好的时光和感情,怎能用一句对不起来结束。跟爱你的人说对不起,比剥夺她的一切更残忍。”说完这一句,她不带一丝留恋地转身而去。***系列文2(熊猫VS阮维维)阮维维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对冯程程的不轨意图她的不顾一切,她的不择手段,只为了得到他因为早就第一眼看到他时,她便知道,没有了他,她活不了!冯程程讨厌一切麻烦的东西,包括女人,特别是虚伪而又有心计的女人,而阮维维偏偏就是他最厌恶的类型。可是,有一天,这个讨厌的女人成了他的呼吸,成了他的生命!失去了她,天下为大,处处为牢,无处可逃。【片段一】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囚禁的生命

    囚禁的生命

    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被囚禁的生命,注定了寂寞和孤独的如影随形,而要想结束这个悲剧只有用另一个悲剧交换,如果是你,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