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300000005

第5章 荆公非凡的少年路(4)

孟子的一句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成了王安石的座右铭。也就是说,只要认定是正确的道理,就是有千万人反对,我也要坚持。正是这句名言,成了王安石日后变法时的精神支柱。

这一时期的经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在《忆昨诗示诸外弟》诗中,他这样写道:

旼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

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曦。

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

王益去世后并没有按照一般的习俗把遗体运回老家临川安葬,而是暂时停厝于江宁,直至九年后才正式安葬于牛首山。据说安葬于江宁是王益临死前的遗嘱,因此王益死后王家人还是继续留在了此地。从此江宁成为了王安石的第二故乡,最终也将会成为他的魂归之处。

历史上任何伟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时代召唤和运气,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毅力,王安石就是这样一种具备坚定意志的人,因此他具备成为伟人的必要条件。王益去世后,王安石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丧父之痛中摆脱出来,但是他明白,人死难以复生,活着的人仍然要活下去,而自己已然成年,就必须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让这个遭受无情打击的家庭不仅能生存下去,而且要比以前更好。王安石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要实现这个志向就必须从政,而对王安石这种已无背景的人来说从政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其实在王益去世前,王安石就已经决定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王益的突然去世不得不让他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因为时间上的耽搁加上他也要为父守孝,因此王安石必须要等待下一次的科举考试,时间是三年后。在这三年中,王安石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感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上。此时的王安石不仅是要实现自己的报复,还要继承父亲的遗志,肩负振兴家族的使命,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家庭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多年的积累似乎正在等待着三年后的爆发。

在为父守丧的时期,21岁的王安石与两个哥哥王安仁、王安道一起进入了太学,王安石兄弟在当时的国家最高学府里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在这段时期王安石还结识了一个朋友,此人名叫李通叔,字不疑,福建人。在太学诸生中,王安石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有着君子风度的人,在和他继续接触后,王安石认为其言也堪称君子,于是他想与这个容也君子、言也君子的人交朋友。李通叔也对这个小自己七岁却才气横飞的年轻人颇为欣赏,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王安石还曾做《太阿》一诗赠与李,李亦作《双松》一诗回赠王安石,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王安石在回忆与李通叔的交往时曾说过:“自予之得叔通,然后知圣人户庭可策而入也。”可见王安石对李通叔的为人和文采都是十分推崇的。但是李通叔却在太学的选拔考试中惨遭淘汰,在回乡途中乘船至建溪时因溪水暴涨不幸船翻遇难,时年28岁。惊闻此噩耗的王安石悲痛异常,他提笔写下了《李通叔哀辞(并序)》一文。

文章较为详细的回忆了他与李通叔的相识与相交,对李通叔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他写道:

我思古人兮维友之求,燕处日讲兮行相为谋。相翼以进兮相持以修,要归于道兮不入于尤。卒圣若贤兮其本则然,我无以是兮甚惧以忧。猗嗟吾子兮畜德挟材,杰然自如兮不群庸游。考讲六艺兮造穷微深,匪富贵慕兮匪贱穷羞。曰予既逢兮朝夕其旁,仁义之光兮忠信之陬。邪志荡夷兮正气独完,吾子赐我兮于安以畴。尚曰子兴兮羽仪于世,吾君德泽此兮淳漓固偷。孰神不兮陨子于溪,子生适然兮欲谁仇?所嗟存者兮志孤道辽,子之不就兮一朝而休。死不以所兮谁得子尸?谁衤遂于棺兮谁坎于丘?予欲恸哭兮子岂有闻?子不可作兮予生之愁。

这篇悼词文笔流畅,真情流露,令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此时王安石所承受的丧友之痛,不禁感叹天妒英才!

好友的突然离世让王安石很是苦闷了一阵,但是他仍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他也将迎来生命中的第二个大的转折。

1041年,大宋仁宗庆历元年。王安石三年孝满,决定进京赶考。1042年,王安石又一次来到了京城——开封。至此踏上了施展抱负的第一步。当时王安石投宿在庆远客栈,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来应试的举子。客栈里面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读书人。望着这些陌生的面孔,王安石心里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天,王安石正在房内温习功课,突然被隔壁的谈话吸引住了。说话者虽语气平和,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特有的沉毅与坚定。这个人也许真的是个有见地的人,王安石想,我得会他一会。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又有一丝的犹豫,这样似乎有点冒昧,也许是因为文人间那种惺惺相惜,立刻把犹豫压制了下去。他想:“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于是敲开了对方的门,他在诧异的目光当中看到了那个人。只见他也是二十多岁,面庞消瘦,但目光却炯炯有神,王安石朝屋里的人做了个揖,道:“在下王安石,刚才在房里听到阁下的高谈,甚合我意,故而唐突前来,想结识兄台。”那人缓缓地站了起来,面带微笑的说道:“在下曾巩,今日能有幸认识安石兄,幸会幸会!”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促膝长谈。

曾巩虽然满腹经纶,却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朝廷的赏识,所以曾巩只能黯然离开了京城,但是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友情却继续保存了下来。在与王安石相识之后,曾巩阅读了多篇王安石的文章,他读过之后大感钦佩,深感王安石是个可塑之才,颇有点相见恨晚的味道。曾巩对这个年轻人的文采大加赞扬,甚至把他与唐代著名的两位诗人韩愈、孟郊类比,所以就把王安石的文章介绍给了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文化界泰斗欧阳修。欧阳修比王安石大14岁,中进士后也在地方干过几年,当时为集贤院校理。

宋时设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名馆阁,任务是掌理秘书图籍,类似于国家图书馆兼国家博物馆,苏轼后来就曾在史馆担任过一些职务。

所谓集贤院,顾名思义,在里面的基本都是一些颇具贤才德能的人。可以说,集贤院是中低级官员们通往高层的一个阶梯。所以,在集贤院工作又称清要之路,虽然很清闲,但是很重要。集贤院最高长官称大学士,由宰相兼职,下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不同工作岗位。欧阳修当时主要是负责校理,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编辑,其实也就是对书中的某些错误之处进行一些校对和整理。

欧阳修慧眼识英雄,看了王安石的文章,大为赞叹,欣赏之余,还亲笔把王安石的几篇文章抄了下来,慢慢品读。

欧阳修在当时颇具名气,能让这位大文学家钦佩的人在当时并不多见。可见王安石在文学上的造诣却非同凡响。不管怎么说,以欧阳修当时在文化界的地位,经他的肯定,当时人皆以为王安石必得状元。

这一年,王安石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当时的考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难度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有举人才有资格进京考试。一次进京考试的全国举人大约有两三万人。考取的,就是进士,当时全国每三年只取进士四百名左右,做了进士,就有机会做官,那就意味着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些其实是大多数读书人所向往的,没有人不想来拼一把。

当时宋朝的考试制度非常严格,凡是涉及到考试的一些主要大臣都要被关50天禁闭,批阅时看不到考生姓名,为了防止有人认出字体,阅卷前,所有试卷都另找人重抄一遍,然后再评定档次。如果没有人作弊的话,结果还是相当可信。

王安石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心无旁骛,加上他本身所具有的才学,他的试卷答得相当出色。主考官读了王安石的文章,也是交口称赞,当时就内定了第一名非他莫属。

王安石的文章交给皇帝审阅的时候,是排第一的。如果不出意外,王安石就是状元。当时的状元每三年全国才会有一个,可见能做状元者必定是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之人。

放榜的时候,王安石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挤去看榜,而是静静的坐在客栈里读书。榜出来后,王安石却是第四名,没有当上状元。

对外说的原因很简单,当考官们把已经排好名次的前十名考卷进呈给仁宗皇帝时,王安石排第一,王珪(音归,同圭,美玉,故人亦称王珪为玉相公)第二,韩绛第三,杨寘(音置,同置)第四。但因王安石赋中有“孺子其朋”一语,惹得仁宗大不高兴,至于仁宗为什么不喜欢“孺子其朋”四个字,野史正史各有猜测,再加上仁宗也不喜欢王安石冷峻峭拔的文风,所以向下压了压,和第四名调了个个,让杨寘当了状元。

据记载,杨寘是当时的知制诰杨察的弟弟。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可以看到很多内部文件。

杨察偷看到送上来的卷子中,他弟弟杨寘排第四名,就提前派人密报给杨寘,参看黄色封皮书的内容。据野史记载,仁宗皇帝取杨寘为状元,是因为曹皇后看中了杨寘,想要招为侄女婿,不然为什么不取第二名王珪作状元,而独独挑到了第四名呢。

当王安石得知自己并没有拿到状元以后,反应简单而冷静,他对曾巩说:“状元不状元的无所谓,历朝历代,也有很多状元,但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又有几人?”此后王安石再也没有对别人提过状元的事情。“然荆公生平未尝略语曾考中状元,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耶。”因为王安石知道,其实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一定要争得头魁,而是自己的能力和进取精神,能把自己的毕生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至于那些虚名,有了更好,没有,也不必强求。

这次考试的状元杨寘,榜眼王珪,探花韩绛,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王安石的朋友,对变法多少都有些帮助。韩绛和韩维是仕宦子弟,外祖父王旦是真宗朝宰相,父亲韩亿是仁宗景祐间副宰相,当时韩绛韩维和韩缜合称“三韩”,经常与梅尧臣、欧阳修等人谈诗论赋,皆有才子之名。韩缜也是本年进士,后来在神宗朝做到了枢密院使。

对王安石影响较大的是韩绛、韩维,韩绛进士及第后,对王珪等人的态度都很一般,唯独佩服王安石,认为王安石有经天纬地之才。韩维、韩绛做过太子赵顼的伴读,兄弟两人经常在赵顼面前提起王安石,并介绍王安石的文章给赵顼看。赵顼看了王安石的文章,对王安石的文风和观点都很佩服,曾提出要提拔王安石到京城来陪自己读书,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一直被搁浅。后来赵顼当了皇帝,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王安石。

可惜的是,到后来韩维反对王安石变法,只有韩绛一力支持王安石,兄弟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顺便提一下,这一年的进士中还有一个并不为许多人所知晓的人----黄庶,知道他的人肯定没几个,但他儿子名气非常响,这就是黄庭坚。当时还有一个进士——吴充,后来成了王安石的儿女亲家。

在当时,有了功名的人往往受到豪门大族的青睐,他们往往采取联姻的方式来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势力。比如状元杨寘被仁宗曹皇后看中之后,由她做媒,把娘家真定王府的侄女嫁给了他。据传,王安石也被当朝老宰相吕夷简看中,派人请王安石到家里吃晚饭谈话,王安石深知其意,但因为已和吴家表妹定下了亲,所以没有上吕府,由此得罪了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吕公弼兄弟俩。

不论怎样,王安石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第一个目标。当时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似乎庆幸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对自己、对父亲、对家族有了个交代。但是随即他的表情又慢慢的严肃起来,他明白自己将踏上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在旅程中各种各样从未经历过的惊喜、困难都将随之而来,而自己真的准备好了吗?

同类推荐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热门推荐
  • 樱蓝贵族学院之恶魔在身边

    樱蓝贵族学院之恶魔在身边

    一不小心在溜冰场撞了那个高贵的大少爷一下,从此人生一片的黑暗,动不动被要挟为他做牛做马,遇到他之后,18年来倒霉的事都一齐来了,然后一个又一个的把柄落在他手上……恶魔啊!放过她吧!
  • 大帝尊

    大帝尊

    帝者如星空浩瀚无垠,尊者若恒星豪芒万丈。当时间腐朽了这一切,世界之中仅存永恒。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毒后不好惹

    毒后不好惹

    眼见男朋友与其他人翻云覆雨,悲痛转身,却一朝穿越成为当朝皇后。过往的画面历历在目,高高在上的人…..原本深情已掷的君,将她打入冷月宫,受尽了屈辱!当她昂首挺胸地从冷月宫跨出,一切都已经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价农女不愁嫁

    天价农女不愁嫁

    在现代,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仇杀队一姐,也是傲娇多变的全能女王。穿越到古代一个偏远村落的“三无”农女身上,家里土地被人侵占、房屋被人霸住、欠下一屁股债不说,还拖着一对古灵精怪的儿女。既然不知道回去的路,那就过好眼下的日子!夺回土地,抢回房屋;农业机械化,商品大酬宾;七大姑八大姨诸如此类的人来找茬,只不过是自寻欺辱,完全不是她的对手。她的终极目的,不过是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把两个儿女养育成全能天才。可是,天才们在哪里捡了个爹爹回来?那长得跟花一样的男人还扬言要与她一起睡?等等!刚才她想怎么阻止他靠近来着?是敲昏他或是灌醉他还是卸掉他一只胳膊?怎么她记不起来了?为什么她一见到这个男人反应就各自迟钝呢?而且,哪条法律规定他只不过是在她肚子里落了个种就可以抢走她一对天才宝贝,这便宜也占大发了点吧?P:本文一对一,且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自立自强,玩转古代;男主腹黑专情,不离不弃。有宠有虐有狗血,还有极品配角闪亮登场!宝贝们若是喜欢,请戳右边的“加入书架”。
  • 许先生的闪婚甜妻

    许先生的闪婚甜妻

    洗手间里,唐小染看着镜中的自己,试着努力了几次,扯动下有些僵硬的唇,才让脸上的笑容看起来有些自然。今天本是她大喜的日子,只是三日前,同父异母的妹妹唐小晓和她说道。“唐小染,我有他的孩子了。”“谁的?”“他的,你未来的丈夫,我未来的姐夫。”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因为这事,她让出了新娘的地位。所以今日的大婚,新郎还是原来的新郎,新娘却不是她。孙泽……
  • 绝对叛逆

    绝对叛逆

    尚城唯一的女少爷,她抽烟、喝酒、打架、赌钱。应该是人人避而远之,却偏偏又让人情不自禁靠近。 她的青春,是纸上的婚约,亦或是天大的阴谋。 书友群:346407146,敲门砖为书中任意一个角色。
  • “不太好”及其他

    “不太好”及其他

    本书是一本冲击力十足的短篇小说集,故事虽然短小,但却非常深刻,堪比鸿篇巨著。这些故事并非花团锦簇、幸福永远、美人救英雄的老一套。安妮塔?瑞博肯会带你走进书中人扭曲阴暗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不轻举妄动,有可能她还会把你带回来。但是这些故事必将久久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本书是作者送给小说迷最好的礼物,将为读者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 轻晨皇后

    轻晨皇后

    此为公告(必看):我要在这里向所有追此文的读者致歉,因为某亚的文在某几个部分有抄袭扶摇皇后的嫌疑,因此编辑通知要解禁删文,当然无忧和如风的故事不会结束的,某亚将会开新文,并且在这次的新文完结后我会继续他们的故事,但是会换身份,情节也会变动!如果亲们还喜欢某亚的话,就希望大家还能支持某亚!这次的错误某亚绝对会改正!新文也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还有,我也要向天下归元道歉,郑重向她道歉,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谅!亲们买的章节因为某亚解禁删文这个月某亚是拿不到钱的,但尽管如此某亚觉得有点对不起大家,所以在开新文的时候第一天留言的亲都有潇湘币来送,以此表达某亚的歉意!也希望亲们能监督某亚,谢谢!—————————————————————————————————某亚新建了一个群,希望亲们走过路过能加入啊!群号:139455434,群的名字是未留。枫忆じ读者群,敲门砖是某亚的笔名或者文章名以及主角名!某亚热切期待亲们的加入!—————————————————————————————————某亚的新文地址:《狂世傲颜》希望亲们多多捧场啊!新文简介:++++++她,东临大陆十大世家之一的嫡女,体弱多病,懦弱无能,习武资质奇差无比,生来丑颜!在武者为尊的东临大陆上处处遭人耻笑,指腹为婚的未婚夫鄙视不屑,被迫退婚…所爱之人再三羞辱与她,唯有父母宠溺,却也因她的废物而成为笑柄…++++++她,西风大陆的武道顶尖强者,女扮男装,从小小的藩王世子到权势滔天的当朝摄政王!背负着家族的血海深仇,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巅峰,终成一代风云霸者!帝王的阴谋,心腹的背叛,政变的发生,动手之时被暗算而死…当惊才绝艳的她穿越到废柴无能的世家嫡女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体弱多病的她因为再三的羞辱而一命呜呼,再度睁开眼之时,又是如何让众人不屑一顾的目光变为痴迷与崇敬?重生后的她是翱翔于九霄之上的涅槃之凤,是世人为之疯狂的旷世奇才,是傲视天下风华绝代的霸者!女主自语:我从来就不是个好人,别人敬我一分我敬他一尺,若是他人羞辱于我我必要对方付出百倍的代价来讨回,而对于我在意的人的羞辱我同样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总有一天我定要立于这世界的巅峰俯视众人,将世间风华尽握于手,我以南辰如风之名起誓!++++++
  • 仙道无疆

    仙道无疆

    造化大千,是为仙;荼毒天下,是为魔。一个普通的修行之人,因为意外得到一枚“九窍玲珑丹”而招来灭门之祸,九死一生脱险的他发下誓言,穷尽一生也要洗雪仇恨。仙丹有灵,脱胎换骨,且看他手持三尺青锋,穿梭在仙魔之间,君临天下,仙道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