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9100000012

第12章 做理性的消费者(2)

王先生的朋友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他懂得通过讨价还价让顾客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而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在这个事例中,顾客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90元(520元减430元)。

消费者剩余可能为正数,也可能为负数。举例来说,假定甲消费者富有,愿意为平时回家支付的路费为260元,而实际支付的价格为200元,那么他就获得了60元的“消费者剩余”;而乙消费者贫穷,打算仅用200元回家,实际支付200元,那么他的“消费者剩余”就为零。不管哪一类型的消费者,在春运价格上涨20%后,其回家过年的路费均要上涨至240元,那么甲、乙两者的“消费者剩余”均会下降40元——甲的“消费者剩余”仅为20元,而乙的“消费者剩余”就降为负40元。

众所周知,商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以他们总是在经济生活中尽量获得更多的利益,即尽可能地剥夺消费者剩余。如你去服装店买衣服,看见一件衬衣标价380元,顾客去交款了,但实际上80元就能够买下来。为什么标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商家想把你的消费者剩余都赚去。这些衣服的成本不足80元,但是有人特别喜欢这些衣服,他们愿意出高于80元甚至远远高于80元的价格买下来,这里面就存在着消费者剩余。因此,当你看上某件衣服时,最好不要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否则你就要花费较多的钱买下这件衣服。对于那些没有购买经验的顾客来说,当他以较高的价格买下这件衬衣时,或许还以为自己占了个便宜,殊不知在他高高兴兴花费380元钱买下这件衣服时,商家也高高兴兴地发了一笔小财。

在中国现有市场体系中,这种剥削消费者剩余的现象还很严重,消费者还处于弱势地位,我们有必要规范市场秩序。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让一些商家赚取消费者剩余的手伸向你口袋的深处。

经济学教你做出理性选择

消费这件事,最怕“认真”二字。如果你不认真,钱也就糊里糊涂花出去了,不计较得失,自然花得高兴。比如拿10块钱买一顶帽子还是买一副手套都无关大局,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行。”王先生听了哈哈大笑:“真是无商不奸啊,可是你有些太狠了吧?”

朋友说:“这你就是外行了,现在都时兴讲价,顾客讨价,我还价,这很正常。据说当印度人在兜里的钱仅够吃一顿饭或看一场电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决定饿着肚子去看电影。谁能说他的决定不对呢?

但如果你认真一回,这消费里的学问就另当别论了。里面可谓“门道多多”。例如当你决定今晚带朋友一起出去玩,有两种选择,要么看电影,要么去吃饭。电影票每张5元,吃晚餐的费用大约为50元,当然你可能会说,如果有钱,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你选择的时候,你已经将你可能获得的收益和支付的成本作了比较。

看电影,你只需支出10元作为你的成本,我带的钱不够了!”朋友又说:“有多少?”顾客说:“把零钱全算上也就只有430元了。”朋友为难地说:“那太少了,获得的收益将是看电影带来的享受;而吃晚餐将支出50元,晚餐的成本支出将是看电影的成本的5倍,因此你必须期望吃晚餐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超过看电影的成本加倍,你才会理智地选择吃晚餐。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读书也罢,工作也罢,都取决于行为者对其从成本收益角度进行的自我评估。

既要善于选择,还要学会放弃,这在经济学中叫做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把做出一个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决策的机会成本。在K.E.凯斯和R.C.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机会成本作出了如下描述:“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比如时间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必须在此约束下生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如果你用同样多的钱和时间所能够做的其他事情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部分成本是你从事全日制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假使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他的草坪,他就没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正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比尔和科琳(书中假想的飞机失事中幸存的两个驾驶员,他们落在了一个荒岛上)会偶尔决定休息一下,躺在海滩上享受阳光,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收益是免费的,他们不必为此支付货币。然而实际上,它具有机会成本,躺在阳光下意味着花费时间,否则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在制定日常决策中,考虑一下机会成本有时是有益的。”

假定一件事属于非此即彼二者择一的选择,而且两种选择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这种选择无疑是困难的。按照上述原则,对两个选择对象进行分析,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

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就意味着失去了49%。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时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哪怕给我凑一个整数呢?”顾客说:“不是我不想买,49%已经变成了零,不必再为它费心思,而应当全力以赴地去筹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100%。

我们在做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也许可以使你获得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

你要给顾客留出来讨价还价的空间,要让顾客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其实这件衣服我300元的价格就卖,到换季的时候我本钱都往外抛。”

在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或者说是“模糊”的,而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当你要作出一个决定时,通过判断明确了哪个方案“好一些”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通过这样的思考方法的锻炼,可以使人们遇到问题时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而逐渐养成简洁明快、善于决断的良好思维品质。

平价药店的秘密

近几年药价不断攀升,使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难户增多。从1997年至今药价已经连续13次降价,公布的最高某单一药品降幅达60%以上。仅在2001年,国家计委就先后三次为药价“减肥”,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0%,降价总金额约54亿元。如此高频率的降价次数和大幅度的降价额度,在各类商品中也许是绝无仅有的。照理说药品价格应该比较合理了。朋友似乎下了狠心,说:“就430元钱给你吧,算是给我开张了,说实在的,一分钱没有挣你的!”顾客满脸堆笑,兴高采烈地走了。然而,近几个月来在武汉、南昌、北京、天津、成都等地纷纷出现的“平价药店”,才使老百姓如梦初醒:原来药价仍然是一个无底黑洞啊!

2002年8月底在南昌市开了一家“开心人”大药房,开张之日接待顾客6000多人,至今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消费者光顾,热力不减。原因是“开心人”经销的16类5000种药品,零售价比国家核定的定价平均低45%,其中近一半药品的价格竟不及国家定价的一半。例如一瓶14片的奥美拉唑胶囊,国家定价是101.84元,医院开的价格是204.7元,“开心人”的售价则只有16.8元。零售价是国家定价的1/6、医院卖给患者的1/12。

是什么原因造成药价畸高这个“无底洞”的呢?

生产成本过高吗?制药行业需要较高的科研投入,专利费用较高,其生产成本较高也是有道理的。但平价药房能“比核定零售价平均下降45%”仍有利润可赚,如果再看那些为产品销路发愁的众多制药厂,足以告诉我们生产成本不是影响药价过高的因素。

是医药零售商和医院哄抬物价吗?据报道大多数药品零售商和医院都是在医药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的监管下在限价内销售的,基本上不存在私自抬高药品价格情况。

政府不管吗?近年各地管理部门对药品零售业实行最高限价,对医疗单位推行招标采购办法,我不能买了,应该说都是用心良苦但效果不佳。

是老百姓愿意出高价吗?老百姓购买药品与购买其他商品一样,要求“物美价廉”,绝不愿出高价。老百姓大药房销售火爆的情形可以作证。但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不同于一般日用品,电视机价过高我可以不买,但有病都不能不买药,只要病况需要,不论价格高低都要买的。正是由于药品需求基本无弹性的特点,老百姓成为高药价的被动接受者。这就是司空见惯的讨价还价在药店和医院绝对没有的原因。

那么造成药价过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高药价正是政府管制的结果。医药销售业的进入和药品价格都受政府管制。据报道陕西省现有药品零售企业4600家,但成规模的只有几家。按现行规定,进入药品零售业要经过批准,设立分支机构亦要准许。由于有市场禁入的限制,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医药零售,小零售商也无法发展为大公司,市场竞争严重不足。药品零售价格由政府制定上限,现有的零售商既然可以坐享其利,获得垄断利益,且高价又有政府的守护,谁愿意降低价格呢?

平价药店为什么能把药价降下来?首先它利用了集团公司的大批量采购的优势,在降低厂家营销费用的情况下,使出厂价下降20%。其次是以药品批发企业为依托,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建立业务关系,绕过层层代理商,使采购成本大为降低。三是采取现金进货,使厂家降低资金风险。尽管降了零售价,但通过薄利多销,药店仍有利可图,零售毛利率达15%。

有人对平价药店作出如下的评述,平价药店是降药价“虚火”的良药。

但是,平价药店的出现还不能使虚高的药价全线崩溃。只要医院不平价,药价还是平不了。因为医院占据了80%的药品市场,医院仍是最大的药品销售商。以广州为例,85%的药品消费仍在医院,的确是钱不够了!”最后,44家普通药店和10多家平价药店只占销售额的15%。

药品降价的空间在医院,这是不争的事实。医院对药品市场价格下降有极大的拉动作用,按现在市场份额计算,药店要下降5%才能拉动整个市场的2%,而医院只要下降1.2%就能拉动市场的1%。

应该说,尽管平价药店还不能像潮水一样冲击药品零售业,把药价的虚火彻底根除,但它毕竟符合老百姓的愿望,触动了药价虚高的神经,撕开了药业集团编织的垄断网,打破了长期盘踞药品销售领域中的利益群体的“金饭碗”。

平价药店已经告诉我们:市场自由竞争是降低药价的利器。

放松对药品零售业进入的管制,允许新的竞争者介入,放开药品价格的管制,才是降低药价的上策,而且进入的方式采用经营权拍卖等市场化方式会更有效率。

看着顾客远去的背影,朋友告诉王先生:“这件衣服是180元从广州进的货。

为什么除市场竞争以外的其他方法难以奏效呢?

先看政府管制。由于政府物价部门与其管理企业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如果政府按成本加利润率定价,企业掌握成本而政府要靠企业报告成本,企业没有报告真实信息的积极性,而且还有足够的动机高报成本。政府在成本信息不全面(甚至是误导)的情况下,又怎能确定合理的价格呢?如果物价部门按报价高低收取管理费的话,谁又能保证管制中不发生道德风险呢?

再看零售商和医院。靠现有企业更新经营理念,直面市场竞争采取降价策略不也是好办法吗?老百姓大药房降价后,希望继续维持暴利的药店采取的手段首先是威胁等低级手段;其次运用政府管制手段希望政府干预;第三是动用经济制裁如建立同盟、停止供货。降价的老百姓大药房处于尴尬局面。可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靠良心发现是无济于事的。然而老百姓大药房的降价是其占领市场的策略,是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为了老百姓的福祉。但老百姓大药房这样的经营者多了,老百姓就有了真正的实惠。

看来为了广大患者的福利,为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药品价格的办法只有取消管制。取消管制后政府成为真正的“守夜人”,目标是保证公平竞争。

商家的鬼把戏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要被经济学家欺骗。”现在我们就从最浅显的商家打折说起,来揭开百货商店、超市里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吧。

在打折狂潮中,商家借打折的名义招揽顾客,看似在“放血”,但是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算了,其实赚取利润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现在,商品打折已成为一种“商业风气”,正在整个商业系统内快速蔓延开来,很多商店都将打折视为招揽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不管大街小巷,你总是会看见商店的门口贴着“大放血”、“大甩卖”以及“狂甩”等字样,而且商店内还贴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恕不讲价”。老板还在一个劲地摇头叹气,一副“失血过多”的样子。在商场中,“买一送一”、“买五送二”等广告也无处不见。很多商场都将一周年、三周年、八周年店庆作为“答谢新老客户的关爱”的最佳时机。“全场商品一律6折”、“满200送80”的口号也喊得很响。而原本仅有一天的“店庆”,却被他们一开就是几周甚至一两个月。就如同一些小商店,天天都喊着“最后一天大甩卖”一样,也不知到底哪天才是真正的最后期限。

总而言之,这种打折氛围,让人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充满了“便宜”的世界中,好像只要你稍稍打开自己的口袋,就能将无穷的便宜带回家一样。不过,面对这么疯狂的打折潮流,我们都该清醒冷静地对待,别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商家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倘若他们真的这样“大放血”,并且整天整月地“放血”,那么,有哪个商家的体魄会这么“健壮”?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商家打折的秘密吧。

一管洗面奶本来应该20元,现在买一管洗面奶赠送一小瓶价值5元的10毫升的爽肤水,但超市实际已悄悄地将洗面奶的价格调到25元。买洗面奶的顾客白得一小瓶爽肤水,肯定就会觉得很划算,其实这是商家耍的小把戏。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的促销经验认为,折扣标志可增加销量的23%。超市一般会对一些容易过期的商品进行打折促销活动,而其中的秘密就是一个新鲜的商品搭配一个快要过期的商品卖。

再比如一个厂家同时生产两种包装的同类型的商品,卖其中一个产品的时候就把另一个包装的同类产品价格拉得很高,从而刺激消费者选择那个商家想卖的那种商品

同类推荐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他们是六个身份各异的姐妹,虽不同出身,却情同手足,他们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伤痛,可是伤痛终有一天会痊愈,他们坚强,独立,乖张,叛逆,他们正是青春热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音乐的快乐,她们走上了舞台,结交到了一群与他们一样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朋友……
  • 荷色生仙

    荷色生仙

    上仙洛玉爱上了不会说话的师兄,不想在两人大喜前夜师兄跳楼自尽。洛玉醉酒一觉醒来,发现与徒儿光溜溜地躺在了一起,从此被其扮老虎吃兔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南南小姐的花样年华

    南南小姐的花样年华

    "老婆大人,您回来了!”高大英俊,玉树临风,不可一世的秦大总裁终于沦落到在家当家庭煮夫的命运。看到自家老婆上班回来,主动迎门,并体贴的给脱下外套。“恩!”南南只是从鼻孔里发出一个音节,然后斜着眼睛瞅着系着紫色围裙的某人,不住的点头。“这围裙很适合你呢!”“谢谢老婆夸奖!”秦总表示再接再厉!在老婆休息之后,秦秋拨通了秘书的电话。“公司最近有什么麻烦的方案和决策通通都给我发过来,我解决!不准累着我的老婆!”秦氏总部南南坐在办公室无聊的摆弄着签字笔。“莫非公司最近要倒闭了吗?只是动手签签字,没一样有挑战性的工作,怎么感觉自己像个二世祖呢!”一旁秘书一头黑线,心里腹诽‘您身后有个二十四孝好老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呵呵,总裁您淡定!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老总就是这么轻松来着!”
  • 公主嫁到

    公主嫁到

    新文《素手遮天,祸水顽劣妃》已开坑,请猛戳这里↑↑↑我在姜国被称为传奇女子,主要被人传颂的传奇事迹有:出生时全府人都跟着遭了秧,不管大秧小秧。到了适宜婚嫁的年龄,却在出嫁的前三天夫君以各种奇葩的方式驾鹤西归。两年期间,我嫁死了三个夫君。因而被冠上克夫名号。当朝皇帝很欣赏我这克夫的异能,于是执意认我做干女儿,并封号武阳公主,接下来便马不停蹄的以和亲的方式送去了邻国。说是和亲,实际是当朝皇帝想以不牢一兵一卒的温和方式歼灭邻国皇帝。于是我在怀揣着国家对我的热切期望,毅然的踏上了克君之路......作者语:欢脱古言文,有存稿,不断更,坑品好,不太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喜欢就收藏哦!(本文架空,请勿较真)
  • 谜语绕口令英语

    谜语绕口令英语

    谜语和绕口令是英语文学中两种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前者既饶有情趣,又可以启发心智,增进思考和想像能力;后者结构巧妙,诙谐风趣,富有音乐性,最适合口头背诵,深受广大英语读者的喜爱。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 高手神话

    高手神话

    网游里的江湖不再只是只是网游。葵花宝典,辟邪剑谱,降龙十八掌,易筋经……只要你有实力,什么不可一世的人物都可以被你踩在脚……不论你是什么控,只要你有实力,在这里,一并都可以拥有……
  •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秦始皇如何霸气一统六国,刘邦如何成为布衣天子,武则天如何成为千古第一女皇?答案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谋略机智成就了他们。《政治家成长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了著名政治家们的辉煌一生,主要内容有:第一良相魏征、乱世中的雄杰曹操、北宋改革政治家范仲淹、千古一帝康熙等故事。
  • 农家女儿也自强

    农家女儿也自强

    善良到软弱的奶奶,无良的爷爷,强势的娘亲,花心的父亲,能干心软的姑姑,爱玩的哥哥,纠缠不清的亲戚。吕飒飒穿越到了大楚朝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家里的顶梁柱爷爷和父亲都靠不住,化身为李莎莎的吕飒飒带领全家通过神奇的随身空间一齐努力奔小康。另有过百万完结书“重生合家欢”,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新书“重生1978年”隆重推出,坑品有保证,筒子们可以先收藏,养肥了再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