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27

第27章 与魔鬼的较量(3)

最近的一段时间,英国政府的部分人也不好过。默多克突袭培生的消息,给他们带来了小小的恐慌,甚至引起了他们的厌恶。工党负责贸易和工业的发言人布莱恩·古尔德向政府提议说,如果默多克提出要收购《金融时报》,无论开出的价钱多少,都必须提交给政府的“垄断与兼并委员会”进行审核。

默多克收购培生公司和《金融时报》的举措,同样也受到了一些对手的抨击。美国著名评论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安东尼·刘易斯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宣称,《金融时报》是一份独立的报纸,而默多克的名字则与“无耻的新闻界”是同义词。另外,他还引用了著名专栏作家彼得·詹金斯的话,说他看到了“多么好的报纸,一种独立的精神”。詹金斯此前刚刚从《星期日泰晤士报》辞职,他曾发表文章支持撒切尔夫人。刘易斯呼吁,那些相信新闻自由的人应当支持培生公司。

对此,新闻集团旗下的报纸进行了反击。其中,《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主编安德鲁·尼尔指出,彼得·詹金斯曾经被允许刊登反对撒切尔夫人的观点,而且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人遇到过被干预的情况。

所以,这些多事的人所谓的评论都是无中生有。

收购培生和《金融时报》的进展并没有实现快速的突破,直到1988年年底,双方仍然在僵持。此时的默多克曾经一度计划把《泰晤士报》卖给马克斯韦尔,以使他自己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购买《金融时报》。不过,这也许只是默多克一时冲动的想法、也成了收购培生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随后,新闻国际公司就拒绝了这种说法,新闻集团公司是不会出卖《泰晤士报》的。

为了应对默多克的出击,在1988年年初,培生公司宣布准备购买法国著名的《金融日报》。同时,还计划并购康拉德·布莱克公司以及其旗下的《电讯报》并持有加拿大的报纸《金融邮报》25%的股份。培生希望通过这些购买行动,最大限度地冲淡默多克在培生公司中的股份含量。不过,在收购法国《金融日报》时,培生遭到了法国政府的反对,理由是默多克会在该报持有股份。看来,目前的培生还无法撼动默多克与法国政府的良好关系。

看到培生频频动作,默多克也忍不住提出了警告。他再一次重申自己无意收买《金融时报》,如果培生仍然对他持有敌意的话,也有可能把他变成一个真正的对手。4月份的某一天,默多克与洛德·布莱肯再次面谈。

在这次会议上,默多克说他期望建立一种各持一半股份的伙伴关系。为了给布莱肯更多压力,默多克提供了一些详细的数据。他说,《金融时报》应当在美国每天出售20万份,而现在只有可怜巴巴的1.7万份,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业绩。而它在亚洲的销售量更惨,只有4500份。

事实上,新闻公司集团所持有的培生公司的股票中,除了一部分控制在新闻出版公司的手中外,大部分是掌握在其子公司新闻国际公司之手。

新闻国际公司是在百慕大注册的一家公司,其百分之百的股份是被新闻公司集团内部的公司所拥有的。为了实现用最小的代价迎接培生的反击,默多克在1988年2月减少了国际公司的股份。他通过发行价值1.47亿美元的优先股份,筹集了一批新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默多克将自己的股份降到了20.5%,但却大大增加了自己控制的股权比重。这样,默多克随时都可以将培生公司的股票兑换掉,从而减轻了压力和风险。

为了《金融时报》,默多克可谓费尽心思。他计划买下澳大利亚联合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持有路透社的13.5%的股份。正是这些路透社的股份,让默多克有了更多的想法。如果控制了该出版社,就可以把这些股份加到新闻公司的账上。这样,默多克就成了路透社最大的股东。最主要的是,如果该计划能够成功,默多克就可以将《金融时报》的内容放在路透社的全球网络上。到那时,全球的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看报纸。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计划,它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但默多克却没能将其最终实现。经过两年多的僵持,双方依然没有分出胜负。不得已,主动出击的默多克决定放弃这场战争,卖掉了他所持有的培生股份。

《太阳报》得罪了利物浦球迷

在20世纪的70年代,默多克买下《太阳报》,历经长达将近一年的时间,战胜了强劲的对手,得到了这份日报。而《太阳报》从此就把裸体女郎、过激言论、体育报道当做自己的招牌。短短一年时间,发行量就从80万份猛增至200万份180年代末期,这份报纸超过《每日镜报》,成为英国最畅销的日报之一,成了默多克的“聚宝盆”!

1989年,新闻集团下属的《太阳报》因为报道一场发生在足球场上的惨案而得罪了利物浦众多球迷。

这场足球惨案发生在1989年4月15日下午,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在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球场展开了第108届英国足球杯的一场半决赛。整个球场座无虚席,连球门后面的看台上也挤满了观众。

然而,就在比赛开始不久,有四千余名没有买到球票的球迷和一些迟到者在场外引起了骚乱。他们不顾警察的劝阻,势如潮涌般地向一个16英尺宽的大铁门人口挤去。铁门被撞开了,数千球迷如洪水般冲向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本来就非常拥挤的看台怎么挤得下这么多人,正在欣赏球赛的观众毫无准备,许多人都被撞倒在看台上,后边人的也不由自主地从他们身上踩过去。还有更多的人被挤到场边的防护网上,整个看台上顿时乱作一团,观众们惨叫着逃离看台,一些绝望的观众拼命地推翻围栏。但是,能逃出来的幸运者毕竟是少数的,大量的球迷则被活生生压死或者踩死。

不过,当惨剧发生之后,《太阳报》却在报道中将全部责任推到利物浦球迷身上。该报道宣称:“利物浦球迷应对灾难负全责”、“喝醉酒的利物浦球迷因为无票推翻大门,偷死去球迷的东西,在死去球迷身上撒尿,攻击警察和应急人员,从记者手中强抢照相机和其他设备。”另外,这篇报道的题目更值得一提,《太阳报》在出版这篇报道之前,最终决定用“真相”作为标题。

《太阳报》的这篇有失公正的报道马上在球迷中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无疑在本已处于痛苦之中的球迷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被激怒的球迷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抗议和澄清事实的工作,他们专门成立了希尔斯堡公正运动组织,为死难的球迷讨回公道。一个月后,《太阳报》终于承认一切报道都是不真实的,并向广大球迷和读者道歉。

《太阳报》假新闻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传遍全世界,很多人都对其产生了不良印象。但是,经过这次风波之后,报纸的销量和知名度却变得非常高。目前,《太阳报》已经是全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2004年后,该报的每日发行量达320万份,读者也比《泰晤士报》高出了一倍。

现在,《太阳报》位于瓦平工厂,它是默多克在1969年收购后迁到这里的。《太阳报》主要采用大量的低俗、煽情的内容和不专业的编写手法,曾多次把英国内外的国家元首和国家大事拿来开玩笑。默多克因为收购《太阳报》并且继续容忍他们的传统做法,也引来了不少的批评。

他们说默多克极具野心,并说他至少要向他父亲学习,成为一个伟大的报人,办出色的报纸,当出色的记者。

在20世纪80年代,《太阳报》的主编是加尔文·麦克肯兹,他的出色工作和对老板的依顺得到了默多克的赏识。默多克非常满意《太阳报》的经营状况,他常把《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相提并论,这足见默多克对《太阳报》和加尔文·麦克肯兹的厚爱。

长久以来,人们对《太阳报》的这位主编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蠢才,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绝对的天才,因为他与默多克一样,对“读者”的理解超乎常人。作为主编,麦克肯兹的做法极大地迎合了读者的口味和需求,也能彻头彻尾地满足读者的期望和担忧。难怪默多克这样赞赏他的这位主编,并称他和美国尼克松总统对读者的理解一样,是“沉默的多数”。

90年代,地球上艾滋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在同性恋者之间传播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此时的《太阳报》却大幅报道关于同性恋者的文章,误导大众,对同性恋者没有丝毫同情心,虽然这种做法曾受到“新闻委员会”的指责。

麦克肯兹敏感的直觉告诉他,在这个时代,性、丑闻和皇室内幕才是读者们想要的东西。因此,他时常要求他的编辑们,无须避讳用粗俗的语言来写作。麦克肯兹说他不想也没有刻意地拿什么去“教育”他的读者,他的报纸中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东西。除同性恋外,麦克肯兹的另外一个宣传对象是工党和贸易联盟,对于他们的任何负面影响从不留情。在对待皇室方面,麦克肯兹同样没有心慈手软,一些皇室秘闻和丑闻经常出现在《太阳报》的头版。为此,英国女王曾多次有针对性地批评麦克肯兹的做法,但似乎对他没有任何作用。

默多克经常说,他非常喜欢麦克肯兹“嗜赌”的性格。对此,麦克肯兹似乎从不避讳,他也经常说是从默多克那里学到的。事实上,麦克肯兹的本性决定,他有时候甚至会比默多克走得还要远。自从接手主编以来,麦克肯兹不负重托,对《太阳报》苦心经营和悉心指导。现在,《太阳报》已经逐渐赶上了《世界新闻报》,并削弱了它在英国作为首届一指的流行报纸的地位。《太阳报》尽力展示名人的性秘密,这是它发行量很大的“原料”,但同样也冒有很大的风险。在1987年到1988年,《太阳报》总共涉入几十起法律诉讼。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英国流行歌星约翰·伊尔顿指控新闻公司说他是一个同性恋者。此前,《太阳报》曾经以大字标题在头版刊登“伊尔顿的故事”,就是这段插曲引起了这场官司,新闻公司为此支付了150万英镑作为法律赔偿。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她就是《太阳报》的一个编辑——温迪·亨利。亨利是麦克肯兹手下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编辑。《太阳报》能够取得如此的轰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她。

《太阳报》的良好业绩让默多克非常满意,他私下表示不希望改变目前的这种办报思路。为此,默多克曾经多次奖励了亨利。尽管当时她还只有30岁,默多克还是提拔她担任《世界新闻报》的主编。亨利不只是对明星们的性生活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其他各种隐秘的消息也都不会放过。在她担任主编后,《世界新闻报》逐渐改变了往日的风格,在亨利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了。当有人向默多克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默多克本人也让亨利考虑是否将口味多少提高一点儿,但亨利没有做多少改变。在她担任主编的时间里,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40万份。但一年后,默多克还是不得不让她离开了。事后,还是麦克肯兹出面,才多少扭转了《世界新闻报》的这种局面。

150万英镑的赔偿并没有对麦克肯兹产生任何影响。就在与伊尔顿的官司完结后不久,麦克肯兹就将他的手下召集到他自己的办公室里,商议如何庆祝圣诞节,这不得不令人佩服。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向默多克询问有关《太阳报》的专门披露敏感问题的事,默多克的回答却极富有挑战性,他说:“英国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并开始落伍了,但它的影响还在。”

此后,人们对《太阳报》的攻击越来越多。1989年,当足球场惨剧发生后,默多克在公开场合下对他的报纸有关此次事件的报道表示了“深深的遗憾”,而麦克肯兹则在电台采访中表示,头版的报道只是我个人的决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不关默多克的事,他对此并不知情。

进入80年代,默多克大张旗鼓的扩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姿态和心气让来自各地的银行家们心服口服,+他们纷纷赞扬他在瓦平决战中取得的胜利。当瓦平工厂进入平稳运行之后,他们几乎开始乞求默多克,让他通过他那神奇的机器,周转他们的金钱。现在来看,80年代中期那愚蠢至极的金融气氛中,银行家们似乎都失去了理智。在他们眼中,默多克就是“救世主”。1987年10月发生股市“大崩溃”后,金融界一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乌云。现在,默多克赶走了这些乌云,他是无敌的,是难以被战胜的,默多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到80年代末,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集团之一,它拥有大约250家子公司。除了报纸、杂志、书籍、电视之外,公司的业务还涵盖航空运输、石油、铝矾土、羊毛和赌博业等。瓦平决战胜利后,新闻集团的营业额和利润急剧增长,它们分别上升56%和83%。不过,公司债务也开始显露出来。截止到1986年,新闻集团公司的债务将近30亿澳元,但这些债务不到它的收入的25%,根本不用担心。确实,默多克新闻公司的债务通过报纸所赚得的现金就足以弥补,尤其是在瓦平开始印刷报纸以后。

智慧锦言

《太阳报》的“三版女郎”一度备受人们争议,批评之词不绝于耳,但就是在这种争议中,《太阳报》销量猛然上升。作为一个商人,默多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默多克说:“报纸的高贵和善良是使读者有趣并满足他们的欲望。”不得不承认,默多克能够准确地抓住客户的内心需求,这可能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毒女卖萌:逆天魔医

    毒女卖萌:逆天魔医

    睁眼闭眼,重生异世,杀手魔女沦为待宰羔羊。说我是废物?戳瞎你那狗眼!太子未婚夫悔婚?叫你江山美人两手空!阴狠后妈毒算计?叫她凄凄切切去沉塘!毒辣妹妹设陷阱?送你进去尝恶果!刁蛮公主嫉心重?左右耳光扇她回金星!什么?这般恶毒,还能招来温润如玉如圣宫圣子,邪魅高傲如狼族魔王,俊逸出尘如大陆医王齐齐痴情以待?某女仰天长叹,天理何在!姐对男人没兴趣啊!武者横行,摩擦不断,注定由她素手搅动!江山为棋,翻云覆雨,谁主沉浮?舍我其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总裁,玩够没

    总裁,玩够没

    生活所迫,她将自己廉价出卖,金主却是冷血无情的黑街总裁,千丝万缕的关系,注定两人纠缠不休。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让她安生,要让她生不如死,他对她夜夜无止境的索取,却都无关爱情,只为羞辱;她说她要让他为各种恶行付出代价,他对她带来的伤害,她将加倍奉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真的很有料

    历史真的很有料

    是智趣历史首席讲师雾满拦江集数十年历史写作的精华之作,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幽默、智趣的风格,在历史的边角料和碎片中,剥丝抽茧,阐释权力、人性、情爱、处世、歧见、风雅、轶闻……历史在细节处,人性在细节处,988条有料而又多味儿的历史,据说每一条都能稍微改变一下你的世界观。
  • 微途辰缘

    微途辰缘

    “尽管我微小,但也有资格思考!”司徒辰突遇怪鱼,变小落于微世界。这是微途,有美景,有美女,像童话世界,也像魔法世界。这也是危途,有蚁族大军,有洪荒野兽,像受制于人,又像命运捉弄。辰醒来,24岁大学生忽然变14岁中学生。冒险是否存在,回忆该以何种形式上演,微小的爱情,最后能否修成正果!灭世科技危机,辰又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冤家路窄遇上你

    冤家路窄遇上你

    她芳龄双十缺三,正儿八经的打架斗殴强项,好好学习不会。他‘高寿’二十有八,有头有脸的不学无术,留恋花草从中。当原本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天雷勾地火,宝塔镇河妖。火花四溅,激情四溢。然而,不学无术,风流无度皆是伪装。他真实的身份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