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45

第45章 外篇(下)(10)

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安平陆而已矣⑥。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⑦,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⑧,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

【注释】

①踵门:亲至其门,不经人引见。诧:诧异而发问。子扁庆子:鲁之贤人。②谓:说。不修:没有修养,品格不高。③忘肝胆,遗耳目:如《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就是要抛弃形体和知识智慧,与大道融合为一。杆胆、耳目,代表形体和聪明。芒然:茫然,迷恫无知的样子。彷徨:徘徊游移的样子。尘垢:比喻世俗社会生活。④为而不恃,长而下宰,语出《老子》。施助万物而不自恃其功,作万物之长,又不支配和主宰万物,任其自然。⑤饰知:修饰自己的智慈,惊愚:惊醒愚昧之人。⑥平陆:平地,荒野。⑦款启:仅仅开一个孔,言其为一孔之见,所见甚。小款同窾,中空、空处。⑧鼷(xì):鼷鼠,为鼠类中最小的一种。

【译文】

有一个名叫孙休的人,亲自走到先生扁庆子的门前,告诉他说:“我住在乡下,从来不被人家说自己的品行不端正;遇到危难的时候,也没有被人说过自己如何的不勇敢;可是我种地却遇不到好年景,替国君办事却遇不到圣明的君主,得不到重用,又遭到乡里的排斥,被地方官长期放逐,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上天呢?我怎么会有这么恶劣的命运啊?”

扁子说:“你难道没有听到过得道之人的自然修养吗?他们堕其肢体,黜其聪明,无知无识地自得于尘世之外,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无为之中,这就叫做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其功,助长万物而不以主宰者自居。现在你有心文饰才智来惊醒愚俗,修养自身来显露别人的污秽,明亮的样子就像高举日月而行于世。你能够保全你的形体,具足你的九窍,没有在人生中途伤残于耳聋、眼盲、跛足上,而列于常人的行列,也就算幸运的了,又怎么会有闲功夫怨恨天呢!你还是走吧!”

孙休走出屋子,扁子回到房里。不多一会儿,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他:“先生为什么叹息呀?”扁子说:“刚才孙休来,我告诉他关于至人的德行,我担心他受到震惊以至于更加迷惑。”弟子说:“不会的。如果孙先生说的话是对的,先生说的话是错的,那么错的就不能使对的迷惑;如果孙先生说的话是错的,而先生说的话是对的,那么他来的时侯就应该是迷惑的,你又有什么错呢!”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祭祀的牛羊猪作为它的膳食,演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却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也不敢喝。这叫做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如果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就应该把它放回深林之中,浮游在江湖河泽,吃着蛇肉,就像生活在陆地上一样了。现在的孙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我告诉他至人的品德,打个比方说,就好像是用马车载着小鼠,用钟鼓的乐声使小鸟快乐,他怎么能够不感到惊异呢!”

【品读庄子】

不要主观行事

家雀只适宜于跳跃于枝头,老鼠只适宜于居于洞穴。在人看来,枝头、洞穴是那么简陋、寡淡,而对于家雀和老鼠来说,却犹如高堂、宫室。如果非要将家雀、老鼠请到高堂、宫室中来,待之以美味佳肴,闻之以高雅音乐,在人看来,那可是非常优厚的了,而家雀和老鼠却接受不了,它们会非常难受,以至死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人的这种行为违背了家雀和老鼠的真性,使它们脱离了最适合它们真性的环境。孙休本是市井粗人,扁子却以至人的道理去开导他,这就像让老鼠乘车,让家雀听乐一样,离开了本人的真性去对待他,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的了。所以扁子为之担忧,为之叹息。

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要顺应其原本真性,不要人为地造作。主观行事,往往会弄巧成拙,啼笑皆非。

山木

浅读本篇,表面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但是仔细读过之后,不难发现“与大道结伴,走无为之路”这个暗藏的主题。可以说,本篇的每一章都与世相有关,故事中所揭示的问题和蕴涵的处世哲理发人深思。

清人林云铭在《庄子因·山木》篇末这样总评:“此篇阐发全身远害之理,可以补内篇《人间世》所未备。大意以道德为眼,其所云虚己顺时,乃道德中事也。精议奥旨,可当涉世韦弦。”陆西星在《南华真经副墨·山木》总论中说:“此篇所论全身免患之道,最为详悉,与内篇《人间世》参看。其要只在虚己顺时而去其自贤之心。熟读此者,可以经世务矣。”

社会高速发展,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从各个方面张牙舞爪地袭击着我们。究竟人们该如何自处,才能减轻内心的焦虑不安,才能从从容容地立足于这人世间,平平安安地走过这一生不长不短的几十年?读讲如何处世免患的《山木》篇,或许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原文】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技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①,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②?”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③。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④,无誉无皆⑤,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⑧。一上一下,以和为量⑦,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⑧,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⑨,廉则挫,尊则议⑩,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注释】

①夫子,指庄子。②何处:如何自处。指在材与不材间选择哪种以立身自处。③未免乎累:不能免于受牵累。因为处材与下材间,即受材累又受不材累。④若夫:至于。乘道德:顺自然。浮游:茫然无心的漫游。⑤皆(zǐ):毁谤非议。⑥一龙一蛇:或如龙之显现,或如蛇之潜藏,随时而变化。专为:不主于一端。⑦和,中和,与外物相和谐。量:度量。⑧物物:按物本性去主宰支配物。下物于物:不被外物所支配役使。⑨人沦之传:人世伦理之传习。成则毁:有成就有毁,成必转为毁。⑩廉:刚正、有棱角。议:非议指责。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很大的树,枝叶长得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便上前问为什么不砍伐,他们说:“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裸树就是因为没有用才能享尽上天赋予它的寿命啊!”庄子从山里出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见到庄子非常高兴,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童仆问主人:“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就把那只不会叫的杀了吧。”第二天,弟子问庄子:“先生昨日在山中见到的那裸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现在主人的鹅,却因为不会叫而被杀掉,请问先生,你将怎样看待自己呢?”

庄子笑道:“我将选择‘有才’和‘无才’之间。处于‘有才能’和‘没有才能’之间,似乎是最妥当的中间位置,其实不然,这样最终还是不能幸免于难。如果能顺其自然地处世,就不是这样了。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蜇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情理和人类的变化就不是这样:有聚合也就有分离,有成功也就有毁败;锐利的就会受到挫折,崇高的也会被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偏执一方呢!可悲啊!我的弟子们,你们要记住了,处世若要免于物累,只有归向道德啊!”

【品读庄子】

在“有用”与“无用”间修身得道

本章节先写山中茂盛的大树,因为材质没有用而得以享尽天年,接着又写不会叫的鹅,因为无用被宰杀了。两者都是无用的,却有着完全相反的命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提出“散木尽天年,良木被摧折”,以无用为大用为免患之本的处世哲学,在本节中这个观点有了不同的重申。

鹅的例子,说明即使无用,也未必能全生免患。那么到底是“有用”对,还是“无用”对呢?社会中危险重重,很难找到一条万全的路,怎样才能避免祸患呢?难道是在有用和无用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吗?庄子给予答案:使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浮游于“万物之祖”和“道德之乡”。

修身得道,自然无为,以不变应万变。

苦难的痕迹

卢浮宫里收藏着一柄拿破仑用过的剑,这是一柄与敌人作战时砍缺了口的剑。一天,保管这剑的人心想,一柄缺了口的剑放在这儿多失光彩,他准备将这把剑拿去把刀刃上的缺口磨了。正要动手的时候,剑说:“先生,住手,你知道你美好的想法只会将历史歪曲。法国多少历史就写在这柄剑的缺口上。”

有时,一把生了锈、带着缺口的剑远比那崭新、光洁的剑所承载的东西厚重得多,那是苦难的恩赐。

《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历经磨难的人正如那把缺口剑,虽看似没有光彩,实则蕴含深厚,因为,只有它才懂得历史的背后有多少沉重、多少辛酸。

【原文】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①;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②,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③,犹且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④,定也⑤。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⑥,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⑦。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⑧,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⑨,与道相辅而行。”

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偶,无留居⑩,以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

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涯,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⑾。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之人不怒⑿。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⒀。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注释】

①须臾,片到。②丰孤:皮毛丰厚之孤。文豹:皮毛有关丽花纹之豹子。③隐约:困穷。④肯硫:与越趄义近,且前且却,犹豫不进的样子。⑤定:知止审慎。⑥罔罗,捕野兽之网。罔:同网。机辟:捕野兽之机关。⑦皮为之灾:它们的皮很珍贵,人们为了得皮,就设法捕杀。故而是皮给他们带来突祸。⑧洒心:把心洗涤干净。⑨去:舍去。捐俗:抛弃世俗观念之约束。⑩形:势,指鲁君所处之地位。倔(jū),傲慢。居留:留处原来的地位。⑧有人:把人民国家视为己有,必成牵累。见有于人:指敬鬼尊贤,厉精图治,以治理好国家为己任,则是为国家人民所役使。⑿惼(biǎn):心地狭窄。⒀张歙(xì),撑开或靠拢。

【译文】

市南宜僚去看望鲁侯,鲁侯脸上带着忧虑的表情。市南宜僚说:“大王为何脸色如此忧虑啊?”鲁侯说:“我学习先王之道,继承先王遗业;我敬奉鬼神,尊重贤能,身体力行,没有休息片刻,然而还是不能免除祸患,因此我感到非常忧虑。”

市南宜僚说:“你消除忧患的方法太浅陋了!大狐和身上长有花纹的豹子,栖息山林中,隐伏于山洞里,这是宁静;夜晚外出捕食,白天躲在里面休息,这是警戒;虽然饥渴难耐,但还是要到人烟稀少的非常远的江河去觅食,这又是稳妥,但还是不能逃脱罗网和机关的灾祸。这两种动物有什么过错吗?是它们自身的皮毛给它们带来的灾祸。如今的鲁国不就是给你鲁君带来灾祸的皮毛吗?我希望你现在就能抛弃权力的皮毛,荡涤心智,除去欲望,然后遨游在无人的旷野之中。南越有个城邑,名字叫做建德之国。那里的百姓纯厚而质朴,很少有私心杂念;只知道辛勤耕作而不知道私藏谷物,给予别人什么从不渴望报答;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合乎义,也不知道怎么做才算合乎礼;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竟能各自行于大道;他们活着的时候怡然自得,死去时安然而葬。我希望国君你也能舍去国政捐弃世俗,与大道同游。”

鲁侯说:“去南越建德之国,路途遥远且险阻重重,又有山河阻隔,我没有船和车,让我怎么去啊?”市南宜僚说:“你不要自傲自大,不要留恋王位,便可以作为你的车子。”鲁侯说:“那里道路幽暗遥远而又无人居住,谁跟我相邻相伴啊?我没有粮食,也没有食物,怎么能够到达那里呢?”

市南宜僚说:“减少你的费用,减少你的欲望,即使没有粮食也可以满足你渡过江河浮游大海,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越往前走就越不知道它的尽头。送行的人都从河岸边回去,你也就从此离得越来越远了!所以说统治他人的人必定受劳累,受制于别人的人必定会忧心。而唐尧从不役使他人,也从不受制于人。我希望能减除你的劳累,除去你的忧患,而独自跟大道一块儿遨游于太虚的王国。两条船并在一起渡河,突然有条空船碰撞过来,即使心地最偏狭、性子最火急的人也不会发怒;如果有一个人在那条船上,并船渡河的人就会大喊大叫起来。喊第一次没有回应,喊第二次也没有回应,于是喊第三次的时候,必定会骂声不绝。刚开始不生气而现在又生气,是因为刚才船是空的而现在船上有人。如果人能像空船那样虚己游于世上,那么还有谁能够伤害到他呢?”

【品读庄子】

远离灾祸的策略

本章节中的寓言承接上一节谈“有用”、“无用”的用意,市南子教鲁侯排解忧患、远离灾祸的方法,须舍弃人们所追逐的“有用”,即国君之位,而选择人们所遗忘的“无用”,即遥远蒙昧的太虚之境,与大道为伴,过清心寡欲的生活。

同时,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贪图权位必然会被蒙蔽引起争端,也必然带来祸患,惟有“虚己”才能除患避祸。让心灵保持空虚的状态,看待任何事就能有“明白心”,才不会受私念的左右。

人心容易受蒙蔽就如文中的人,假如被一艘空船碰到,再焦急的人也不至于生气,但假如对方船上有人,那就可能引起冲突了。将“船”比作“人”,将船上的人比作人心中主观固执的私念。内心充满私念的人,处在人挤人的社会中,到处都可能会与人冲突以致招祸。以道为心,使心灵纯白空虚,正所谓“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如此伤害怎么会不减少呢!

乐极生悲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上神太难逑

    上神太难逑

    不弃坑的七月表示:新坑已挖,欢迎跳入:http://m.pgsk.com/a/1297375/《醉君怀,妖妻不愁嫁》六界盛传,神界最最威严、最最冷情、最最帅气的司法神尊竟然被司预上神收服了!!!*他是上古金龙,唯一一只神力堪比天帝的神兽,天帝俱他,将其封为司法神尊,贬至人界,掌管凡间权势地位。她是人,却是异类,出生之时夏末降雪,一双琥珀色双眸,更被认定为妖物,惨遭丢弃,却很巧的遇到了他。*他与她朝夕相伴,他疼她、宠她甚至爱她。十八岁生辰,她大放异彩从异类少女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之母,土灵化身。却也成为妖、魔两界争相竞逐的向往。传闻,食之血肉可长生不老。*他奉诏入天,回来却只见一具僵硬的尸骸,第一次他慌了心神。为夺她魂魄,他入冥府,智斗四殿阎罗。她无肉身,他拔下护心龙鳞,助她成型。却不曾想她一飞冲天,羽化成龙,从此脱胎换骨。他为她逆天改命,天道谴责,罚下六道情劫。*魂入冥府,她悠然自得玩转四殿阎罗。离家出走,撞上一只邪魅的货。妖王挑起她的下巴,“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尊,本尊一定会比夜临风更疼你宠你爱你,如何?”“这个有点难度……”雨汐蹙眉沉思,想的入神。“在本尊眼里,不存在任何难度。”“好吧,只要你做到两点,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嗯?”妖王挑眉。“第一,变成女人跟我待在一起,第二,你要等我重新投胎,然后你再把我捡回去养个十八年……”“……”妖王挥袖,暴走。*五行宫外,石竹花精修炼成仙化成她的模样,与他纠缠不清。南海之滨,巧遇水族公主。赤海寻仙,误闯麒麟洞,惹上麒麟老祖独生女。人间除妖,救下才女,誓与他生死相随。神域密林,万年蛇精对他一见倾心。雨汐怒了!“说,你到底爱谁?!”*简介无能,正文有爱,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群号:133.122.358。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媚儿宝贝

    媚儿宝贝

    艾媚儿,娇艳美丽是她的容,蕙质兰心是她的情,如蒲苇般坚韧是她的性。从小被杜擎天当成宝贝呵护在手心里,深情地宠爱着。两人冲破层层阻力终于相爱了,他们的爱是禁忌的是缠绵的也是浓烈的。可是就在她以为一切挡在他们面前的阻碍都已消失的时候,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杜擎天,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第一次见到媚儿的时候,一颗飘泊不定的心沦陷了。他把媚儿捧在手心里疼着爱着,一直在等待媚儿长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性烟火

    女性烟火

    女作家空灵和她出狱的诗人丈夫来“西部一线天”采风时已是第二年的秋天。第二年的秋天是个什么样的秋天呢?这真是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个秋天埋葬了很多往事,又开始了很多新的故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萌徒成妻:误惹妖孽师傅

    萌徒成妻:误惹妖孽师傅

    (已完结)呆萌小徒卖萌耍宝,扮猪吃老虎,横扫六界。破血咒,寻秘宝,揭万年真相!。(推荐新书《呆萌甜妻:男神老公养成记》)捡个上古神兽做灵宠,赖上神界战神做师父,看她上演怎样一段爆笑的师徒之恋?什么?有人要抢师父?某小徒不屑:有我年轻漂亮吗?有我可爱无敌吗?没有?滚!某小徒人生格言:不准和婳儿抢师父,师父从头到屁股都是我的!某小徒自我评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暖得了被窝打得过流氓,某小徒毕生目标:搜刮天下至宝,赚钱娶师父!噢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