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04

第4章 内篇(上)(3)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把它称作‘樗’。这棵大树的树干长着凹凸不平的大疙瘩,无法打上墨线,它的小枝又都弯弯曲曲,不合乎木匠的要求。哪怕长在路旁,木匠走来走去,也徽得瞧上一眼。如果按你的说法,大而无用,那么它会被丢弃的。”

庄子说:“难道你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身体匍匐在地上,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玩乐的小动物。它们东跳西跃,一会高一会低,一旦陷进猎人的圈套,必死无疑。还有牦牛,身体像天上的云,这样的个子够大吧,却不能捉老鼠。现在,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对它的用处发愁,怎么不把它种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或栽种在没有什么人烟的乡下,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惬意地躺卧在树下。使它遭不到斧头的砍伐而死亡,也没有什么东西来侵害它。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又有什么祸患呢?”

【品读庄子】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句话不仅骂了惠子,还骂了古今中外的天下人,“你心里乱作一团,大草包一个,是个大笨蛋。”后世的文学家经常骂人“蓬心”的典故正是出自这里。

本章节寓言里,同样的药膏,一个利用它得到了功名利禄,一个却无法摆脱家族世代漂洗的命运,悬殊的结局,判若天壤。又例如大樗,人以为无用,其实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正是其不用之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心思灵活的人眼里,物无弃物,人无弃人。所以物虽同一,而用则有异。境界的大小,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有智慧的人,自会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同理,惠子,作为当时的“名家”,博学多才自不必说。聪明如他,在思想和观念的局促下,会认为葫芦太大没有用,而把它砸碎。是啊,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聪明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地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学习,在知识上多而又多,更要竭力追求智慧。

丰富知识及不上独特眼光

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没有任何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给他带来了很多费用,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几年以后,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个“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此地,考虑到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有价值的树苗。这样,他就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修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人们看中了这里安静、幽雅的环境,很多人都来这里旅游。费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开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而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对于长时间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处,这个有头脑的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但是这个有远见及想像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要能巧妙地运用各种知识,立即可以取得成功。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大家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个人没有知识,是个傻子,花了很多冤枉钱,但大家都没有想到,他把他的所知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们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在生活中,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往往比教育和知识更重要,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一书谈理论最集中的一章,多是纯逻辑的辩论,抽象的说理。甚至可以说,《齐物论》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得道高僧释德清在《庄子内篇注·齐物论》总论:“物论者,乃古今人物众口之辩论也。盖言世无真知大觉之大圣,而诸子各以小知小见为自是,都是自执一己之我见,故各以已得为必是。既一人以己为是,则天下人人皆非,竟无一人之真是者。大者则从儒墨两家相是非,下则诸子众口,各以己是而互相非,则终竟无一人可正齐之者。故物论之难齐也久矣,皆不自明之过也。今庄子意,若齐物之论,须是大觉真人出世,忘我忘人,以真知真悟,了无人我之分,相忘于大道。如此,则物论不必要齐而是非自泯,了无人我是非之相,此齐物之大旨也。”

关于本篇的文学技法,清代诗人屈复于《南华通·齐物论》篇末这样总评:“通篇大势,前半顺提,中间总锁,后半倒应,千变万化,一线穿来,如常山之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也。”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②。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③?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④”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嚼,而独不闻之翏翏乎⑤?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机,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⑥,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⑤,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砜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注释】

①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②荅(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③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④籁(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籁”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籁”、“天籁”相对应,所谓“地籁”或“天籁”,即来自自然的声响。⑤翏翏(liù)的:大风的声响。⑥謞(xiào):形容箭头的声响。⑦宎(yǎo):深而沉。

【译文】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面朝天,慢慢吐气,仿佛神志不清的样子。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伺在跟前,说:“老师你这是怎么啦?你的外形像一块枯的木头,毫无生气,内心像死灰一样,冷冰冰的。你今天靠在茶几上休息的这个状况,跟从前的情形完全两样。”

子綦回答说:“偃,这个问题问得好。此时此刻,我已经没有我了,你知道吗?人境界的实在的音声你可以听得到,但是你却听不到地境界的音声,即使你能听见地界的音声,却不一定听见天空中的声响啊!”

子游我:“三籁是什么?”

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刮则已,刮起来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穴孔都会怒吼起来。你没听过长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参差不齐的地方,百围大树上的裂缝,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眼,有的像春臼,有的像很深的洼地。有的像平浅的水池;长风进入孔穴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湍急的流水声,有的像大火燃烧声,有的像怒喝声,有的像抽气声,有的像叫喊声,有的像嚎哭声,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悲切,就如同一唱一和。微风则相和的声音小,疾风则相和的声音大,烈风停止了,则所有的孔穴就都空寂无声了。你难道没有看见万物随风摇晃的情景吗?”

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竹管里发出的声音。那天籁又是什么呢?”

子綦说:“风吹万窍声音不同,它们发出声音或停止都是出于自身。这都是自然状态所致,发动它们的还能是谁呢!”

【品读庄子】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本阶段庄子提出来,形而下万有的现象里,自然界分天、地、人三籁,并用声音来比喻。这是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哲学上,尤其是宗教哲学上,最喜欢应用音声来表达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这个宇宙中的音声和光是范围最广的,是使人可以走到另一个世界去的引导力量。所以,庄子提出天、地、人三种声音。

万事万物生灭无常,不会永恒存在,“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吾丧我”的境界,“丧我”即去除“成心”(成见)、扬弃我执、打破自我中心。一个人要真正解脱困扰,解脱一切烦恼而到达真正的逍遥,唯有“丧我”,忘我。

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的种种限制,沉浸在自然本来的面目中。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技巧,而是心态。

有时候事情做得不好,阻碍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各自的学术修养,而是人对种种功利的考虑。庄子洞察到这一点,他教人按自然的原则,以一种自然忘我的状态做事情,这样人的自然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所以我们要按自然的原则来生活,从偏执的自我中超脱出来,而不是仅仅世俗地做事情、过日子。

心态决定成败

在一家公司的裁员名单中,有这样两位中年女员工,一位是大学毕业生,在公司里担任工程师。另一位只有初中文化。就起点和学历而论,这位拥有大学文凭的无疑超过了那位普通工人,然而,她们的结果却大不一样。

文凭高的女员工被裁员了!这成了车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议论纷纷。女工程师对这一变化深怀怨恨,整天闷闷不乐地待在家里,不愿出门见人,更没有想到要脚踏实地地做点事情,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另一位普通女工却大不一样,她很快就从阴影里解脱出来,乐观地接受了现实。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下,做起了小本生意。由于她尽心尽力、努力工作,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自己也过上了比在工厂时更好的生活。一个是高学历的工程师,一个是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女工,她们都曾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但被裁员后她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成就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不在于文凭,也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①。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②;其留如诅盟③,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④,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⑤,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⑥,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联,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⑦、六藏,赅而存焉⑧,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宁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⑨,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注释】

①觉:睡醒。形开:身形开朗,目开意悟。一说形体不宁。②司:主。“司是非”犹言主宰是非,意思是“是”与“非”都由此产生。一说“司”通“伺”,窥伺人之是非的意思。③留:守住,指留存内心,与上句的“发”相对应。诅盟:誓约;结盟时的誓言,坚守不渝。④厌(yā):通“压”,闭塞的意思。绒:绳索,用绳索束博。⑤相代: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⑥旦暮:昼夜,表示时间很短。⑦九窍:人体上九个可以向外张开的孔穴,指双眼、双耳、双鼻孔、口、生殖器、肛门。⑧赅(gāi):齐备。⑨苶(nié)然:疲倦困顿的样子。疲役:犹言疲于役,为役使所疲顿。

【译文】

大智慧的人宽广博大,小聪明的人梢致细腻;大道言论气焰凌人,浅薄言论喋喋不休。他们睡觉时心烦意乱,醒来后身体不安;与世事纠葛不断,用尽心机算计他人。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用词严谨。遇到小的惧怕心神不安,而大的惊吓就失魂落魄。他们辩论发言就像利箭一样迅疾,寻找他人的漏洞;他们有时什么都不说,就好像发过誓言一样,等待胜利的机会。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木,一派肃杀的景象;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的活动之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他们的心灵被贪念束缚无法自拔,沿着衰老枯竭的道路一意孤行,没法使他们恢复自我。他们喜怒无常,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故作姿态。犹如空洞的管箫发出的声音,又像菌类从地上的蒸气中产生出来一样。交互更替在眼前,而不知道它们是怎样萌发出来的。得了吧,还是算了吧!一旦懂得了这些情况发生的道理,就懂得了它们发生的根由了。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本文女强宠文,一对一,她是现代神偷,一朝穿越,却成了被送上祭台的祭品?废物?只能去死?她要让这帮孙子知道,什么是高智商人种,什么叫霸气侧漏!把她祭水神?对不起,水神被她收了,现在是她跟班小弟。封她太子侧妃?擦,正妃她也不稀罕!让那太子思想有多远就给姐滚多远!不过,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她不过就捡了把破烂匕首,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变萌正太钻她被窝?还有,那个病秧子美男宫主,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整个大陆的百姓敬他如神明?她不过劫持他一回,他便紧跟着她,向她逼婚,美其名曰给她面子。她不要这面子行不行?
  • 香殒泪

    香殒泪

    年仅十五,她痛失处子之身,只隔了两年,她却忘得一干二净。两相见,形同陌路,谁也不认识谁。二十芳华,她一朝成为名门贵将,费劲心思想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挡风遮雨,不料反被下了药,一夕之间,她妹妹成了妃,她却沦为奴!当她尽忠职守,努力为自家光宗耀祖时,一道满门抄斩的圣旨,把她逼入绝境!想报仇,却下不了杀手!了无生趣的她,心灰意冷悬河自尽,却被路人相救,以为他就是自己的良人,满心欢喜的与他喜结良缘那夜,迎接她的,竟然又是刀光血影!重出江湖的将门之女,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政变!========================================后续简介(看过公众章节以后再看):他是西夏帝王!从昏君到明君,又从明君沦为暴君!逼她撇下忠臣的名誉,起兵谋反!他是逆臣国舅,野心勃勃,但在看尽她辛酸苦辣之后,却含笑着束手就擒!江山一半一半,谁与争锋?他是一国首富!为她弃商从甲,却站在她敌人的背后,故意与她为敌!他是隐世王爷!无心无欲,一次偶然邂逅,他的身份尽数被她利用殆尽!却是那般甘之如饴!他是她最完美的军师,却在最后关头,弃她离去,成为敌国的猛将,处处与她争锋!到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夫?衣带解尽,面前的,却不是她心爱的男子!----------------------------------------------------------------------------他们是她的儿子,一个被封为太子,一个流浪在外,只是他们嘴里所喊的母亲,永远都不是她!她往日的贴身侍婢,霸占了她母亲的身份,也霸占了她心爱的男人!成了一国之后,逼她俯首称臣!她的双胞姐姐,直到她二十岁那年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却口口声声说要杀了她!她们姐妹,一个是佛,一个是魔,一个最爱兴风作浪,一个却努力治安平天下!好几次形势所逼,双胞姐妹身份互换,在朝廷与江湖之间,闹得沸沸扬扬!到头来,她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却成就了她姐姐的名号!------------------------------------------------------------------------------------这是一个凌驾肉欲之上的爱情故事!凡是看过一点文章内容的就会知道,简介里所写的人物身份,很好辨认的!
  • 回家

    回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典情爱电影大纪录

    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典情爱电影大纪录

    本书精选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爱情电影,通过对电影内容细致的剖析和解读,幕前幕后的介绍,及站在观众角度看电影的感受和从电影中得到的启示,全方位、立体式的将众多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爱情电影展现在读者面前。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陈团长和马天行被抓走后,罗欢、阿雪、何壮三人踏上了营救之路。当他们动用一切力量营救陈团长和马天行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被抓走。为什么他们要假装被抓?
  • 炎龙道

    炎龙道

    每一个宇宙在诞生之初,都会自然孕育一位宇宙之主。宇宙之主是整个宇宙管理者,宇宙的管理者不是一个人,他们通过宇宙之心代代相传。炎龙,一个世俗界的先天高手,意外得到宇宙之主的传承,成为下一届宇宙之主的侯选人。别开生面的修炼功法《寰宇圣典》,层出不穷的修真法宝,尽在《炎龙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懒丫头的穿越:九指王妃

    懒丫头的穿越:九指王妃

    她发誓,她绝没有要跟皇上抢女人的想法,虽然她真的抢了,而且抢的是他要明媒正娶的皇后,但是她是无心的,什么,这样子他就要下令将她苦心经营的怜花宫夷为平地?不是吧,他是皇上,应该讲个理字,横刀夺爱的事情,他应该不能做的啊,所以她是在帮他…但是拜托,这件事情一个皇上掺合进来已经够叫人头疼了,居然还半路杀出个王爷,天呐,她是不是跟皇家人犯冲啊,个个都跟她过不去?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就不信知恩图报也错了。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