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900000006

第6章 中国篇(中)(1)

●大文豪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代文坛领袖。

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曾做过官,但在欧阳修四岁时就去世了。失去父亲的欧阳修,家庭生活非常贫苦。母亲郑氏不得不带着他离开家,到今天的湖北随州去投靠在那里做官的叔父。因为家里很穷,不但没有钱供他上学读书,甚至连纸笔都买不起。他母亲就用荻草枝儿在地上写字来代替纸笔亲自教他识字。这件事后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成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画荻教子”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产生。

欧阳修长到十岁,就开始到当地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还把借来的书从头到尾抄下来。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经过母亲的辛勤教育和自己的刻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文化知识基础。

有一次,他到一个藏书很多的李姓人家去借书。他从一只废书箱里偶然发现了一部残破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他向李家把这部书借来,带回家反复阅读,越读越有味。当时他虽然年纪还小,对这部书的思想内容还不能完全领会,可是却被韩愈文章的那种不平凡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了。他感觉韩愈所写的散文不仅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而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有很强的说服力。从此以后,欧阳修就把韩愈的文章当作他心目中的典范,立志要做一个像韩愈那样的文学家。同时,他越来越觉得当时流行的那种只讲究辞句华丽而内容空洞的所谓时文是一种毫无意义、不值得去学的文章。

欧阳修在写作方面以勤学苦练著称于世。他说:“为文有三多。”即看多、做多、商量多。他还善于利用零星空闲时间进行构思。他曾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生花妙笔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天才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很活跃的时代。那时,天下虽然也不是完全太平无事,但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战乱发生。于是,人们都沉下心来思考,出现了苏轼等一大批人物。王安石也一样,小时候就心怀大志,希望能学得满腹经纶,为天下百姓做很多好事。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王安石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读书。据说他为了找到一个好的老师竟然不惜步行上百里拜师。听说宜黄(今湖北)鹿岗书院的杜子野有大学问,远近闻名,他就背负上自己的书籍,带上自己的行李,从家乡步行来到宜黄。在那里,他日夜苦读,每至深夜而不去睡觉。王安石读书不仅刻苦,常有所得,而且因为他生性严谨,有疑必问。

这一日,王安石翻阅《开元天宝遗事》(主要记载唐明皇时代的一些旧闻杂事),得知李白曾梦见自己所用的毛笔上长出一朵美丽的花,而后便才思横溢,以至以天纵之才名闻天下。他很是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于是便拿着书问老师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一听非常郑重地说道:“当然有啊!实际的情况是有的笔头会长出美丽的花,有的笔头则永远不会长出来,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看到老师如此的郑重,也认真起来,就向老师说:“先生,你能给我一枝生花笔吗?”杜子野也不说话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抱来一大捆毛笔,笑着对王安石说道:“这里总共有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一定会有一枝是生花笔。具体究竟是哪一枝,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在使用的时候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有点儿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就躬身俯首再请教老师。杜子野捻着下巴上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枝就换一枝,如此一直写下去,你能写出惊世文章的那枝笔就是你要找的‘生花笔’。你就将这些笔拿回去自己找去吧。”说着就摆手让王安石离开。

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王安石开始了更加刻苦的学习。每到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王安石便会高高兴兴地拿出老师给的那些毛笔在纸上写下来。苦读勤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快磨秃了一捆的毛笔时,王安石发现自己写的文章还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后来他终于受不了了。所谓的“生花笔”看样子还是踪影全无。他带着有点儿沮丧的心情来到老师的屋里,去问杜子野先生道:“先生,我都用秃了这么多笔了,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能生出美丽的花朵的毛笔呢?”

杜子野看着弟子那认真的表情,没有说什么,只是顺手拿起书桌上的毛笔,饱蘸墨汁,挥笔写了四个大字:“锲而不舍”。王安石看到这四个字便没有说什么,心中反而责怪自己没有耐心。他返回自己的书屋,继续苦读勤练。

一晃几个春秋过去了,春花开了又谢,树叶长了又落。这些似乎和王安石无关。他只是在读书,写文章。终于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的文章可以拿出来让师友看一看了,觉得手中的笔似乎有点儿感觉了,但是,那文章仍然没有惊世骇俗的威力。那就再回到书屋,再读再写。

这时的王安石开始慢慢地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希望自己能够刻苦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为天下的百姓实现幸福生活的人。他也就慢慢的不再去想“生花笔”的事情。王安石再写文章的时候也不再一味的求惊人,而是多了一份成熟的思考。又过了几年,王安石终于写出了自己的《策论》。写作的时候,他只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杜子野看到文章时也拍手称快,赞不绝口。

之后,王安石辞别老师,参加选拔人才的考试(当时是科举考试)。用他在几乎整个青少年时代所练就的笔法连连高中,也是他手中的笔写出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写出了变法的各种方略。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发动了中国少数几次巨大变法中最大的一次变法——王安石变法。尽管这次变法没有给腐朽的封建专制社会带来什么长远的变化,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几千年专制的统治,但是它是一种精神,让我们能够在想起它的时候而振奋,面对任何成见和任何思想的时候有一种自己思考的勇气。

●科学家沈括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沈括就出生在这地上的天堂之地。那里的灵山秀水培养了聪明好学的科学家兼学者。他出生在一个小官的家庭,不是很富裕,但为沈括提供了稳定而幸福的童年生活。沈括的父亲在现在的镇江、泉州、开封、南京等地当过一些小官。这一方面使少年时代的沈括能够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见识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另一方面使沈括在少年时能够读到大量的典籍和资料。两个方面都对沈括的兴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沈括长大以后的研究和学习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沈括的一生也是相对平和与稳定的,二十多岁任小官,三十几岁成为进士,进京编校昭文馆(当时的一个图书馆)的书籍;后来改任提举司天监,一生中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在开封研究天文,改革历法;晚年在南京居住写作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

沈括的一生以精细的观察、严谨和求实的科学态度而闻名。传闻有人曾经嘲笑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写错了。他们认为这首诗写于四月九日,桃花肯定都已经谢了。可是,沈括却认为深山里气候比较寒冷,桃花比平原上开得迟,而白居易这两句诗正好符合这种情况,并没有错。对于诗歌这种可以虚构的文学作品尚且如此,别的事情更加不用说了。事实上,他的这种精神和态度也曾经为宋朝外交立下过汗马功劳。

宋朝虽然国家富裕,但是力量却比较弱小,时常受到周围国家的侵扰。这些国家中,辽国是最强大的,也是最富有侵略性的。宋朝的皇帝为了能够更加安稳地过骄奢淫逸的生活,就每年向辽国送大量银钱和绢(一种华贵的丝织品)。辽国的掌权者是国家的太后。她也看到了宋朝不愿打仗的弱点,于是往往漫天要价,经常故意制造事端来向宋朝要更多的钱,甚至侵吞宋朝的土地。

1075年,辽国派大臣萧禧到宋朝来要求划定边界。宋神宗就派了一个大臣和他进行谈判,争了几天也没有结果。萧禧说黄嵬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一带三十里地方应该属于辽国。而谈判的大臣明明知道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不了解那里的地形也没法反驳他。

宋神宗知道了这事情。他听说沈括比较通晓地理知识,平常又喜欢做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考量,于是便派人将沈括召到京城来,派他去谈判。沈括知道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知道一定要有充足的证据才能驳倒辽国的使者。他先到枢密院(相当于国家管理中心),从档案资料中把过去议定边界的文件都查清楚了,证明那块土地应该是属于宋朝的,然后去谈判,最终驳倒了萧禧。

但是,宋神宗仍然怕辽国出兵,便又派沈括出使上京(辽国的京城)。沈括便让随从的官员在路上将证明的资料都背熟,应对无错,以防止辽国的人再说起边界问题。

到了上京,辽国果然再次提到了边界问题,仍然认为那块地是他们的。辽国的太后知道沈括掌握了很详实的材料和证据,不容易被驳倒,便另派了一个得力的大臣来和沈括谈判。她派的大臣是宰相杨益戒。

以杨益戒为首的辽国谈判团以为自己只要多问问题一定就可以将沈括等人驳倒。谈判一开始,辽方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但是,沈括和官员们早已料到了这一点,对于辽方的问题对答如流,有凭有据,可以说无一丝偏差。杨益戒一看既是佩服又是生气,就板起脸来蛮横地说:“你们宋朝连这一小块儿土地都斤斤计较,难道你们想跟我们断绝友好关系吗?”

沈括却一点儿也不怕,反而理直气壮地指责辽国背弃过去的盟约,想用武力来胁迫宋朝的野心。最后,沈括还表明了真正要打起仗来辽国未必会占到什么便宜。看到沈括坚决的面孔,又没办法驳倒他的证据,杨益戒只好放弃了他们的无理要求。

沈括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还特意在边境巡视了近一年画出了当时中国的大致地形图。经过十二年的游历和修改,他的地图最终就成了当时最准确的一本全国地图——《天下郡国图》。

上面只是沈括在地理方面的典型例子。事实上,沈括的科学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他在天文、算学等方面都曾经取得很大的成果。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一生兴趣广泛,博学多才。他的科学贡献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医学、生物学、工程技术、文学和音乐等诸多领域。他的《梦溪笔谈》一书更是中国科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系统而全面的著作。

●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在唐宋八大家中,被人们并称为“三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其出色的散文、词、赋格外引人注目。苏轼的诗词文章尤为洒脱豪放,波澜壮阔,别具一格,开创了豪放词派。

《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传世绝唱。

翻开中国历史的画卷,父子三人能够在文学界同时拥有如此高的造诣,并不多见。苏轼兄弟二人自然从小就深受其父的熏陶,一步步成长为才子。出身在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的苏轼,从小就对诗词、曲赋特别感兴趣。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早春的夜晚,温柔的东风吹拂着长长的细柳,溶溶的月色映衬着淡淡的梅花。苏轼随着父亲在园中游玩,如诗的夜色开启了苏轼孩童时期的丰富想象力,他真希望能将眼前的美景如实地描述出来。但试了几次,均未能尽如人意。于是,他向父亲请教写文章的秘诀。

看着苏轼那稚气的样子,同时也深深被眼前夜景所陶醉的父亲苏洵,想了想对儿子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你能在这两句中各添一字,使这两句诗的意境更具有动态美,并且更有韵味吗?”

苏轼思索了一会儿,说:“前一句加个‘摇’字,后一句加个‘映’字,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行吗?”

“太平淡,少韵味。再看看,再想想。”父亲摇了摇头说。

苏轼又观察了一阵,思考了一番,念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父亲听了,微微点头说:“比刚才强了许多,但还不够好。别急,一定要多多观察,细细揣摩。”

苏轼依照父亲的吩咐,冥思苦想着。夜深了,微风轻拂,丝丝垂柳摇曳着身姿。月光透过细细的柳枝,若有若无。月影仿佛被筛碎,如乳的月色中,朵朵梅花也若明若暗。垂柳、月色、梅花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苏轼看得出神,两个字不知不觉间跳入他的脑海,他情不自禁地吟咏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多美的句子!一个“扶”字,既绘出了杨柳的轻盈多姿,又传出了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了月色、杨柳、梅花相溶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般的现实美。

父亲听了,连声称妙。他顺势启发苏轼说:“佳句妙语,看似出于自然,妙手偶得之。其实不然,不花费一番心血反复琢磨是不成的。写诗做文,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还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反复研究。这也许就是写好文章的秘诀吧。”

苏父的话不仅给了苏轼写作的诀窍,也给后人提供了技巧。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向书本求教,还要学会观察揣摩,向生活求教。最好的写作素材都在自然生活中,这就需要有意地去挖掘、去创新。

苏轼因为其才情出类拔萃,在科举考试中被皇上选为进士。他先后在杭州、徐州等地为官。苏轼在徐州做太守时,遇上黄河决堤,眼看就要困住徐州城。苏轼知道情况危急,一方面与官民们一起努力防堤筑坝。另一方面又镇定自若,安抚民心,以免大家乱了方寸。城南住的多是一些富户,害怕大水庵没徐州,急忙要乘船逃跑。苏轼见状,把他们聚在一起,好言相劝:“你们一走,就会让民心动摇。就算大家都走了,房屋田产家具都带不走,出外谋生也比较困难。况且现在风急浪高,船少人多,万一翻船,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家还不如和我一起努力,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样岂不是更好。”听苏轼分析得有理,富人们决定和苏轼一起守城。后来苏轼的真诚感动了朝廷,朝廷调动了一大批官兵,徐州城终于保住了。

苏轼虽然在文章上豪放不羁,但在政治上却倾向于保守。他多次在诗词中流露出对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中出现的一些毛病的不满。这使得本来可在京城做大官的他处处被新政者排挤。后来由于有人借此对他进行陷害,他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每年拿很少的俸禄。

为了缓解生活中的困难,苏轼带领家人开荒垦地,种粮种菜。生活倒也悠闲自在。他想到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城东坡开荒种树,写过很多以东城为题材的诗。想到自己境遇和他差不多,居住和耕作的地方也在山坡东面,就给自己起了一个“东坡居士”的雅号,这也就是苏东坡这个名字的由来。

●出身寒门的良将岳飞

同类推荐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邻班的漂亮女生

    邻班的漂亮女生

    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画:人类、动物、植物、风光。人类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或不和谐地相处着,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给予,也忍受着自然的磨难。
  • 小猪弗莱迪:弗莱迪与火星来客

    小猪弗莱迪:弗莱迪与火星来客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热门推荐
  • 完美恋人:会长大人是冰山

    完美恋人:会长大人是冰山

    她是众人眼中最完美的人,人们只看到她人前的光鲜,却没人看到她背后付出的辛酸。她(他)们是众人眼中最佳的情侣组合,却不知,他男装下面娇小的身子,多年来的换装,只为了那一刹那的守候。他是众人眼中的冰山会长,多年来无人接近,却只为她笑的温柔。他是被压制着的问题学生,爆发的边缘被她那一瞬间的笑容救赎。他是她多年来寻找生活中唯一的支柱。千里寻亲,只为了那一句“虽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他给予你什么时,必定会收回你的另一样东西做为替换。它给了我们完美的面容,却收去我们的亲情,给了我们友情,同样收去了我们的安逸生活……已经过去的洛肖无力改变,洛肖只希望将来,当老天复予你爱情时,它必须收回的替代品,由我来出。”
  • 尘缘(全集)

    尘缘(全集)

    仙界天河边的一块青石,因为听得一巡界仙人颂读天书九卷,得以脱却石体,修成仙胎。刚刚化成人形的青石,无意中纵走一只天妖,被降罪打入浊世,而那位巡界仙人也因此被清退仙班,在堕入轮回之前,两人相约百世。
  • 魔发

    魔发

    当你为自己那美丽头发赞叹是时候,可曾想过,它会是你致命的一击。我只是个普通的市民,普通到如果我剃光头,和男人站一起都不会有人觉得有异样。只是我的头发,很美,美到令人犯罪。我被牵扯其中,其实我只想要安定,虽然我的身体里都是不安定的分子……喜欢被欺骗,虽然我也不对人说多少实话。自己种下的恶果,终还是要自己来偿还。当年埋下的祸根,最后还是要自己来解决……
  • 逃不开的桃花

    逃不开的桃花

    前世,她被当成报复爷爷的棋子,一命呜呼,醒来却发现自己奇迹般的成了刚刚离开娘胎的婴儿,呃,错了,是离开爹胎的婴儿,女尊,这么恶俗的穿越就这么没打一声招呼的找上了她,好,没关系,重生代表年轻了几十岁,是她赚到了,身份显赫,她接受,这个以后就没人欺负了,娘亲奸诈,她无视,她不相信自己一个高智商的现代灵魂斗不过一只狐狸,女皇阴险,她无语,人家是最大的头目,自己要谦让,让她救人,她同意,积善以后就可以上天堂,摆平危机,她义无反顾,朋友就是有难之时可以伸出援手,但是,可是,为什么每次都会冒出一个娇滴滴的男子一脸痴情的看着她,她应该,好像,大概什么也没做吧,她深知做人要低调,她也把这种低调风格贯彻到底,坚持低调就是幸福,再一次,老天显然还是没有玩够,低调的结果就是每每让她高调到不行,她头痛,她怒吼,可是没用,桃花不断,而且都是一些不简单的桃花,压的她比古代的童养媳还要委屈,水灵灵的大眼微眨,小嘴可怜兮兮的撇下,呜呜,她要低调,她不要这些桃花啦~~~~~女主凤雪灵,慧王之女,时而天真,时而狡诈,时而聪慧,总之就是花见花开,人见人爱啊,无意中收服众多男主,可是这样的艳福可叫女主大呼头痛;风野浩,间接害死女主的人,可是发现错误后,以死来求得女主原谅;凤雪歌,双生子哥哥,一双魅惑人的紫眸,妖艳而蛊惑;凤雪颜,双生子弟弟,一双寒潭般的绿眸,清冷孤傲,两人均为她痴狂;凤雪情,娇小柔弱,女皇最疼爱的十三皇子,意外落水为她所救,从此一颗心就这样掉在她的身上,为她几乎送命;水若尘,从小就不被女皇注意的皇子,在他即将被侍卫凌辱时,是她救了她,给了他救赎,就只是醒来的第一眼,已注定了一生的纠缠;影,女主的暗卫,从小就只是默默的守在女主身边,替女主挡去一切磨难,不求回报的付出最终获得女主的青睐;风,本是女皇身边最出色的暗卫,奉命保护女主,可最后却被女主的善良温柔迷惑,至死不弃;浅隐,凤亲国三皇子,出使凤颜的万寿节,在见到女主的第一眼,就注定为她魂牵梦萦;临梦寒,凤临国左相,从小男扮女装入朝为官,只是想证明自己不必女子差,可是在凤颜的万寿节上,那个精灵般的小人的出众才华让自己甘拜下风,继而为她着迷;
  • 钢铁巨人

    钢铁巨人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九六〇年下半年,我国某地“北方机器厂”的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先进人物——铸钢车间工段长戴继宏、老工人张自力、青年技术员杨坚等人的带动下,贯彻党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勇敢地承担了制造我国第一台大型轧钢机的艰巨任务……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本书倡导了“细节决定健康”这一理念,提出了人一生当中必须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这些健康细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接触最多、同时也最容易忽略的,而正是这些小细节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甚至影响到一生的幸福。本书带领读者认识忽略健康细节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 余生怎如初见

    余生怎如初见

    十五岁的凌初画,救下了一个神秘的男人,没有想到男人恩将仇报,将一枚戒指套在她的手指,霸道的宣布五年后要回来娶她,然后无影无踪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五年后,他带着承诺回来,却看到了一座坟墓上面贴着她的照片,得知她在四年前一场爆炸中失去了生命。他全世界的寻找她的影子,她早已经忘记了当初,姐姐却拿着她的信物,成为了他的女人,得到他全部的宠爱。豪华的游艇上,他与她的姐姐订婚,她意外中了豪华七日游的大奖,兴奋的追随而来,只是为了自己爱慕的男神,谁知不小心进错了房间,却再次惹上了这个恶魔。
  • 缉毒先锋

    缉毒先锋

    三名特种兵战士,为切断进入我国的毒品运输线,秘密潜入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金三角,身陷绝境之中。凭借对祖国的铁胆忠魂。不仅铲除了所有的武装毒枭,而且改变了当地老百姓沿袭了百年的生存方式。使罂粟在金三角彻底消失,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
  • 我的爱与你无关

    我的爱与你无关

    年轻的辽大心理学女老师沈沉渔,一次在酒吧中,她兴起给同住的小女生雷丝表演勾男术,却不料招惹的男生是辽大新入学的研究生谢超。开学后,沉渔最不想遇见谢超,却偏偏狭路相逢。雷丝的老师温明轩传说为情跳楼自杀,这个举动一下子俘虏了沉渔的心,使她对温明轩未见便已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