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100000031

第31章 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4)

另外,实际上我们当代民间也有很多人能写草书,并且写得不错。但由于中国是官本位,加上其他复杂的原因,这些人被排除在正统的书家之外,这是不公平的。罗丹说过:“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第十个问题,谈谈我新创造的一个书体,叫“飞狂草书”。

“飞狂草书”是我起的名字,其历史源流主要是蔡邕的散隶,蔡襄的散草,以及张旭、怀素的狂草。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亲)在宫廷中因见人用笤帚蘸石灰刷墙而受到启发,创造了飞白书法,主要是引入隶书,称为“散隶”。这种书法的主要特征是,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白痕,给人以飞动的感觉。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到了宋代,蔡襄把飞白揉进草书,叫做“散草”。蔡襄创造散草时年事已高,只写到小草,不算太成功。再一个源流就是狂草。狂草应该说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但它有什么缺陷呢?它一般是用长锋足墨去写,否则很难连绕。但一足墨,又很难产生飞白的效果,没有丝丝白痕。连绕与飞白构成了一对矛盾,处理这对矛盾,是对书家的重大考验。所以狂草也有不足,是需要再提高的。中国书法经历了三个千年,现在又进入了新的千年,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宽松,生活稳定,历史不能停止前进。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来,我们这一代人只好上场了(鼓掌)。所以,我创造了“飞狂草书”这种新书体。我也是突发奇想,狂草的特点是横无行、纵有列,我这个新书体则不同(出示三幅飞狂草书作品,分别为“红旗漫卷西风”、“人自醉”、“地动山摇”,并借此解释飞狂草书的特点,听众发出惊叹声并鼓掌)。第一,这种书体的特征是横无行、纵无列,适宜于大字体、少字数作品的创作,横的行界限被打破,纵的列界限也被打破了。这个“红旗漫卷西风”的“红”字就占了两列。第二个特点呢?是笔法特征,就是将飞白引入狂草,第三个特点就是在用笔上中、侧、散锋并用,主要是敢用散锋,达到笔散神凝的效果。在审美特征上,飞狂草书更能体现动态平衡、虚实平衡、浓淡平衡。飞狂草书还具有时代特征,一是与民主社会相适应,体现自我;二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变化多样;三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大字体、少字数,适应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快节奏生活。

飞狂草书是继狂草后中国书法的又一飞跃,当然这种书体到底能否成功,也有待于实践、历史、社会去检验。

第十一个问题,讲讲书法与哲学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书法属于艺术范畴。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这样看来,二者都是社会意识形态,只不过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一般规律,而艺术,包括书法艺术,是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是一般性,一个是特殊性,哲学的一般性寓于书法这个特殊性之中,书法之中有哲学。那么,书法中有什么哲学呢?我认为,第一,就是全面地看问题。正如前面我讲到的,书法大致说来有四项要素,即笔法、结构、笔意和章法。其中的章法,就是讲的全局,讲的书法作品的谋篇布局,讲的如何实现书法的整体美。一幅作品,笔力再功、字的结构再准,如果谋篇布局不好,缺乏整体美,那这篇作品就失去价值,就难登大雅之堂;反之,如果谋篇布局得体、整体美观大方,疏可跑马,密不透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即使某个具体着笔或有缺失,也会瑕不掩瑜,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借用军事术语,这叫战略,战略永远高于战术。第二,就是变化。哲学讲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而书法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变化;反过来说,书法的最大禁忌就是没有变化。变化在书法中的要求是:笔画与笔画、字与字、行与行,都尽可能不重复。变化的本质是承认差异。书法诸体中,变化最大、书写最难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街头那么多造假的书法作品,什么这个名家,什么那个名家的,但就是造不出狂草作品来(如果造出来,也很难,也只是形似,根本不可能神似)。为什么?狂草实在太富于变化了。你看张旭、怀素、毛泽东等人的作品,忽而巨鲸吞海,忽而蚯蚓入泥,忽而电闪雷鸣,忽而微风细雨,参差错落,动静不定,看了让人心旷神怡,让人从心里感觉舒服。据好事者测试,欣赏这些大起大落、千变万化的狂草作品,不但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而且可以收到调节血压、愉悦心情之功效。第三,就是联系的观点。哲学上讲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书法则要求,一幅优美的作品,特别是书坛顶峰的草书必须气脉相连,当然可以数字相连、可以笔断意连,但其中的“气”必须贯通。这个“气”就是前面讲过的“精气神”中的“气”。它是蕴藏在书法作品之中由人意会而难以看到的东西,正是“道可道,非常道”。第四是重点。哲学中叫“主要矛盾”。书法中的重点是草书,草书中的重点是狂草。而两幅具体书法作品中,通篇中重点是气脉,诸要素中重点是章法,字体中的重点是若干起着擎天柱作用的着笔。以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为例,应当说,这是当代书坛最传神、最精彩的作品。当年,娄山关一役后,身负红军最高统帅之责的毛泽东,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拯救红军、拯救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国革命,可以说是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毛主席当时肯定是思绪万千,因此,挥笔写下了这首词。从遣字造句、音韵节律,到写景发意、色彩情感,都是苍茫悲壮的,以致后来每读到和写到这首词时,就会勾起他那历史的悲壮感。因此,以这样的感情积累,毛泽东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那一天再次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非常客观、毫不夸张地说,她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绝品,是毛泽东传世书法作品中的精中之精。全篇一共49个字,苍苍茫茫,无天无地,像残阳萧瑟,如长枪大戟,尤危峰叠起,似巨浪击空,骨全肉莹,光彩射人,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苍茫之内。其中重点一是起笔的“西风烈”三字,书法伊始,一改过去笔重字大的习惯,突然改用轻笔,从瘦硬开始,给人以飕飕西风刺骨之感。二是“马蹄声碎”四字,浓笔写出,使人感到感情的大门突然大开,仿佛听到马蹄碎响。三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铁”字,与“如”字连成一笔,顺势而下,真如屈铁盘丝,意寓着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更展示着毛泽东钢铁般的意志。最后“残阳如血”四字,沉着屈郁,奇拔豪迈,令人神迷心醉,读完之后,不忍释手……

说了这么多,你们也许要问我,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是搞金融工作的。那你们肯定要接着问,你是怎样开始练书法的?我最早是从抄大字报开始的,可以说,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这个光芒万丈,那个光芒万丈,其实只有毛泽东的书法才真正光芒万丈。后来书法就变成我休息的一种方式,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再后来就变成一种业余爱好,从被动变成了主动,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再到后来就成为一种需要,不能离开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在我眼里,一张纸就如同经济全局,书法中章法的横与列、字体的大与小、用墨的浓与淡,都成了贷款的不同分布,成了宏观调控的不同方式。我在工作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常常回家挥毫一通,就产生金融工作思路;在紧张工作的时候,又常常会产生书法艺术的灵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是这样相得益彰。我甚至认为,草书讲求变化多样,笔断意连,如同宏观调控中的软着陆,是市场经济的调控方式;其他书法,比如楷书僵化单一,每个字都是独立的,缺乏连带关系,如同宏观调控中的经济硬着陆,是计划经济的调控方式(听众笑)。书法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贝多芬说,公爵有千千万万,贝多芬只有一个。我觉得,一个人的物质生命终归要结束,活一百岁、两百岁也终究要结束,而人的精神生命可以无限延长。唐太宗我们现在还记得,唐玄宗因为他与杨贵妃的那段佳事人们也还记得,但唐朝其他的“宗”,人们早已忘记了。但李白、杜甫,人们永远会记得他们,连希拉克都知道(听众鼓掌)。

我再讲几点关于书法的体会。第一,我为什么喜欢草书?我认为草书是真正的艺术,而其他书法大抵都是文字工具;草书最能反映作者的情怀。我不反对《何日君再来》,但更爱听《义勇军进行曲》;我不反对《小路》,但更爱听《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二,关于练书法是否需要从楷书练起。我认为,可以,但不尽然,从楷书练起,是老祖宗的告诫。但往往这样做了,最后放不开,不能抒发自己,反映自己。欧洲工业革命是从圈地运动开始的,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先干起来再规范;“拥有了”再规范也不迟;“未拥有”规范也没有用。“规范”限制“拥有”,社会实践如此,书法艺术也如此。第三,关于天赋与练习的关系。就艺术而言,天赋第一,练习第二。练习可以更规范,可以提高得更快,但练习只解决技术问题,“才”解决“方向”问题,如同语法学得再好,写不了好小说:平仄再工也写不出好诗词一样,中文系毕业的往往只能当文学评论家。第四,读帖与临帖的关系。临帖是提高技法的手段,读帖才能掌握精髓。第五,关于哪来那么多时间、如何挤时间练书法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挤”,不在“练”。破百米纪录只需要十秒。另外,8小时以外,24小时以内,总能挤出时间,挤吃饭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应酬的时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第六,如何看待书法权威。“权威”是公认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不是自封的。“权威”要表现在书内功与书外功,技能与理论的统一上。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书法发展史就是不断挑战权威的历史,王羲之挑战卫夫人、钟繇、张芝,才成为书圣,张旭挑战陆彦远、二王,才成为草圣。只有挑战权威,打破传统,书法才能发展。现在人们迷信权威,甚至迷信假权威,实际上是由于自身审美水准的局限乃至人格不足所致。第七,如何看待当前的书法热。书法热总体上讲是好事,是生产力发展、人们物质需求相对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的表现。GDP是一个国家的血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灵与肉的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血肉而没有灵魂,就是一个植物人。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当前书法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社会上书法家越来越多,而书法家的素质和艺术水准亟待提高;二是对书法的艺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书法家的书外功夫越来越差,知识面亟待拓宽;三是书坛上各种创新越来越多,而艺术格调亟待提高;四是书法本身的艺术价值越来越高,而书坛中官味、铜臭味亟待根除;五是书法大赛、展览越来越多,而能打动观众的作品亟待出现。以上我讲的五个问题听上去似乎刻薄,也不一定准确,但终究是良药苦口。

最后,我讲一下我为什么提议建中国书法艺术馆。那是我参观中国美术馆,看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时突然冒出的想法。我认为,书法是世界艺术大家庭的一员,书法又是中国的独有艺术。中国有那么多的“馆”,唯独没有书法艺术馆。有朝一日日本有了,美国有了,我们没法向先人和子孙后代交代。所以我就专门给文化部领导写信,提出建中国书法艺术馆的倡议。孙家正部长很快对我的信作了批示。现在中国书法艺术馆的建设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

今天能借这个机会与清华的师生做这样一个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每一个人都是有天赋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希望清华的学子们不单在自然科学方面能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在文学艺术方面也能有你们的作为。我预祝,天将降大任于清华学子也!

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在做事中体会做人的真谛,在做人中感悟做事的奥义,做人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以心攻心、赢得好感、化敌为友、左右逢源、获得支持、八面玲珑、路路畅通。做事在于热情洋溢、眼光敏锐、灵活变通、工作到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以退为进、有礼有节、甘当责任。
  • 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天赋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天赋包括一般的能力,如音乐、数学或体育等方面的才能。天赋要转换成技能要经过训练和学习。
  •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当今女性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外表形象、说话方式 、做事技巧三个大的方面,详细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秘密。编者在每一小节前都精心总结出3条知识要 点,冠以“女人3招赢天下”,以便引导读者快速领 会掌握关键内容。《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人靓嘴甜会来事儿)》提 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捷径,为你指点迷津,使你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价值,助你踏上幸福生活之路。只要 你用心去读这本书,认真领悟并亲身实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就一定可以“人靓、嘴甜、 会来事儿”,从而魅力四射,左右逢源,大受欢迎。
  • 成就一生的10堂人脉课

    成就一生的10堂人脉课

    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你前进的道路就会畅通得多。成功要靠别人,而不是单凭自己。一个人有多成功,关键要看他服务了多少人,和多少人在为他服务。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大量的人脉资源,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

    态度决定高度,人品决定产品,能力创造价值!投资你的态度,拥有美丽“薪”情;亮出你的人品,拥有光明“钱”途;提升你的能力,拥有过硬业绩!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态度、人品和能力的重要性,为你带来提升自我的妙法,打开职场的“法门”,让你的职场之路走得更宽阔、顺畅。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全集)

    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全集)

    本书汇集了最经典的管理学、经营学和营销学定律,这些定律囊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员管理的授权、沟通、分享,创新管理,危机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等,通俗易懂,简单实用。这些著名的思想精华和智慧,帮助读者更快抵达事业成功的彼岸。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好心态成就美好人生,心态左右着人们的情感,决定着人们事业的成败。积极的心态是人生取胜的法宝,而消极的心态则是通向成功的严重阻碍。一个人如果持有良好的心态,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宽,从而拥有美好的人生。好习惯让你受益终生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你的人生和命运。好习惯带来成功,而坏习。质则会给人的命运笼罩上灰色的阴影。只有拥有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你受益终生。好性格帮你改变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最后产生不同的人生境遇。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我们应用得好,将性格优势的一面表现出来并加以运用,就会做好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 重在执行

    重在执行

    工作重在执行、难在执行、赢在执行。本书从目标计划、端正态度、言出即行、尽职尽责、服从命令、相互沟通、团队协作、统筹时间、不断学习、用对方法、排除万难等11个方面阐述了快速提高执行力的具体做法,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扼要。它能切实帮助企业的员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高团队和个人的执行力,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
  •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终于如愿成为她钟爱之人的王妃;她,她,为爱所伤,浮光幻影中,竟将孪生姐妹推下万丈深渊,被钟爱之人在新婚之夜抛弃,终于深陷迷离之境;她,由爱生恨,层层挣扎中,勾心斗角中,她一步步陷入为她而准备的精心迷局,步步紧逼,为爱所惑,步步成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在他的手上,六年的婚姻,全部的努力换回的既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再回首,她意外地回到了六岁那年,她平复心中的心情,努力想要重来,可看到他的那一刻,她发现真的要忘掉的一个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即使这个人杀了她。前世她活了二十八年,在遇见他的那一天开始,她似乎就没有为自己真正的活一天,现在,时间重来,她不再打扰他的人生,守着父母朋友的人身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此,他们不再有任何的交际,她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做真正的自己。辗转挣扎,只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