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100000024

第24章 MBA学得到与学不到的(1)

杨斌 2005年7月16日

杨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副教授。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样的时刻探讨这个问题,“MBA 之学得到与学不到的”还有一个副标题,是我在深圳做演讲时候的副标题,是“MBA毕业,一场悲剧正上演?”加了一个问号,是为了说明MBA的学生在就业,特别在职业生涯刚开始遇到的困难。

今天讲座的主要目的是招生说明,希望通过这样的讲座,让大家了解MBA的教学和发展动态;希望通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演讲,引发大家对MBA和管理者两个角色的不同思考。同样,引发大家思考,除了得到这样的学位,自己怎么样利用在MBA的项目花两年或者是更多的时间,怎么样把MBA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管理者,这里面有我的思考和体会,和大家来分享。

今天来听讲有我的学生,也有申请者、毕业生来听我认为有一定的益处。同样的内容也跟人力培训的经理,和我的同行来共同分享。今天也有媒体的朋友。我会谈三个话题,两个源起,还有一个是得到与得不到。

§§§第一部分问题的缘起:国际篇

为什么我们现在来探讨MBA之学得到与学不到?实际上在国际上有大背景,我们不时听到对MBA的评价,到底MBA怎么样?我需要用不同的例子跟大家来说话。

第一个来看看美国,美国的管理教育有什么新的趋势和动向吗?首先在MBA的项目中申请人数逐渐在减少是重要的现象,我们看2003年到2004年,美国的不同项目的管理申请者,实际上2003年到2004年度美国的管理项目中招生显著减少;两年制全职的项目,是78%,申请都减少了;1年制减少是67%;再减少的项目是在职项目,是48%;培训项目是26%,项目的申请者都减少了。越是要离开工作岗位,要全职学习的项目,申请项目减少得就越高;越是不需要脱产学习的项目,有增有减。这个是第一个数字。

第二个来看看国际上,我们看看人数上的变化,2003、2004年国际上的学生,我们今天会讲到,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的管理项目把全球作为重要的卖点或者是竞争优势,这股风是从欧洲吹过来的。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在典型的美国MBA管理项目中间,教师中有1/3—2/3是来自国际的教师。教学的内容中案例有1/3来自北美的部分。学生比例是怎么样?某个学院最多的是1/3的学生来源来自非美国。大家知道这个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达到的数字,这个不同于欧洲所进行的国际化。欧洲的国际化有自己的便利之处,比如说一个德国的项目,他可以说老师中有60%是国际化,50%的学生是国际化的。美国的学生申请德国的项目呢,都算国际化,但是对北美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北美的申请项目增加得多,申请人数减少得也多,是75%。申请人数显著减少。即便是哈佛商学院申请人数的下降也有1/3,有的学校下降幅度高达50%,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商学院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在商业周刊的杂志上说过MBA等于MRA,这专门是在美国的军队中,特别是陆军中惯用的术语。我们打着战役,突然发现了减员。这对于MBA的负责人来说,MBA的从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与此同时,MBA的学费不断地上涨。现在,顶尖商学院的学费在过去6年上涨55%,平均每年达33 774美元。而哈佛商学院2004年学费涨至39 100美元,申请的人数也是不断地减少,比2003年减少16%。

为什么在减少?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原因。其中有人认为人口结构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20世纪60年代初是婴儿潮的时期,生育的比例很高。这方面申请的人比较多,而对70年代以后就逐渐地减少。

第二个原因是成本增加。现在想申请美国MBA的项目,还要考虑到容易不容易拿到Visa,即便得到了Visa,在美国就业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以前美国一度说到西部去,因为西部有机会。而现在说的是到印度、中国,因为这些国家存在着重要的就业机会。清华的经管学院今年秋季入学的时候有33名留学生来自别的国家,有76名学生送到别的国家,还有74名别的国家的学生来学习。他们愿意到我们这儿来了,而且愿意把我们的人交换过去,来跟他们一起分享中国的MBA教育。

当然除了这样的普遍原因之外,其实管理教育存在着若干的问题,这也有不小的关系。为什么申请人数下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目前的管理教育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要求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中有社会,雇主、员工都是Stakeholder,主要的批评意见认为,目前的管理教育,传统的MBA教育,在以下方面存在着问题。

· 能否传授有用的管理技能

· 能否培养领导者

· 是不是建立道德行为规范

· 是不是引导学生找到好的工作

同时,MBA学费增长过快就没有逻辑性这是泛泛而言,特别是来自舆论。我从另外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现在认为对 MBA或者是管理教育批评和反思,是1959年和1984年变革以来的第三次浪潮。这个是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叫第三次浪潮?所谓1959年和1984 年是怎么回事?现在我手里拿的这本书《管理者而非MBA》是今年6月份出版的,至少在这个圈子里影响特别大。你既然选择接受管理教育,你就要了解管理教育的来龙去脉。我经常问一些学员,你知道不知道世界第一所管理学院是哪一所学院?是多少年诞生的?有多少年的历史?

实际上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百年复归,在1881年的时候,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商人,也是一个富有的商人,把他的积蓄捐给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成立了沃顿商学院,沃顿是个商人。100年之后,沃顿商学院在所有的商学院中排名第一,不管是哪儿的排名,沃顿一直排在第一位。这个学院有一个专长,是财务。它是在费城,和纽约离得近,可以找到非常好的财务工作。刚开始办这个商学院的时候,这个商学院教育集中在什么地方?在一些举止上、一些你的行为上,你的举止和行为怎么像一个商人,有教养的商人。这个是沃顿最早做的事情,还有会计。

1908年的时候,第一个MBA项目在哈佛商学院。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就是,如果诸位你们今年报考MBA,当你们毕业那一年,你们正好赶上全球范围内MBA的100周年了。MBA 100年了,但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跟大家说说历史。比如说整个管理教育发展中间,非常重要的兴起和成长,是1947年在北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哈佛商学院1949届》,这本书很值得读一读,我为这本书写了一个评论。在1974年的时候,封面就拿这班的毕业学生做封面,标题是“令美元失色的班级”,这个班级当中有很多人成了美国500强的管理者。为什么这一届这么厉害?原因是美国法案对教育的推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些有战功和退役的人回来了。回来以后为了鼓励美国的好男儿愿意再为美国效劳,政府决定为他们在教育上申请,只要他们被录取了,钱就是由美国政府来付。这样的政策把穷苦家的孩子都吸收了。美国好的学校是私立学校,你念书可以,但是付不起学费,怎么办?只能望门兴叹。现在好了,这些人最爱学的管理学就是商学院,他们在战争时经历的那些非正常的生活,将来对什么有帮助?从商。那几年哈佛商学院可挑选的余地特别大,最后的结果超过80%,将近90%招收的学生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兵,这些人入校以后每天睡觉只有3—4小时。他们说我们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没有睡眠不算什么。清华的老师也说,1977、1978、1979年学生,他们不睡觉,像海绵一样渴望吸收着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在美国,那一届也是这样,在工作上也表现非常优异,所以最后这个班那么多的学生都成为了世界500强的CEO,当然整个班的人数也多了一些,是700人。

这个是快速的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美国MBA的授予量到了7万人左右,这个是非常快速的发展。大家知道中国的MBA的授予量是多少?我们一共招生是18 000人。他们数量是多少?那个时候是7万人。

这7万人到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受到了不例外的抨击。美国人是有危机感的民族,在50年代,美国非常严肃地反思过他们的教育,原因何在?在5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觉得自己落后了,是比哪个地方落后了呢?觉得是比苏联落后。那个时候的苏联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一个把人送到太空中的是哪个国家?是苏联。所以美国从各方面反思,其中一个反思是卡耐基基金会,一个是福特基金会。所以要提到报告,少不了这两个报告。《管理者而非MBA》的作者明茨伯格教授不断地嘲讽啊,1908年发明的产品,1959年提出的战略,一直经营到现在。他说的是谁呀?是MBA。MBA那个战略是什么战略?在1959年的两个报告的冲击下,最重要的批评就认为MBA或者是管理教育太儿戏,太不够严肃了,各个学校和各个学校差别很大了,可以说其中缺少一些分析能力和定量分析的能力的培养。这次的冲击以后对美国的管理教育确定了什么?简单说起来,就是一个核心课的体系。不管是哪个学校办MBA,都要开核心课,这些核心课都是知识点的东西,要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一条,就是要求教MBA的老师具有博士学位,在1959年以前没有,有这个学位的教师达不到1/2。有的从董事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了,就教MBA了。1959年以后就没有了,而且成为了主流。

到1980年的时候,又一次反思,1984年也好,1988年也好,美国又觉得不行,这次认为比日本弱。在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日本企业狂热地收购美国标致性的建筑。很多标志性的建筑拥有者是谁呢?是日本。所以1984年美国说,美国的管理教育应该为美国经济落后于日本负主要的责任。在美国,MBA或者是相关的毕业生,是管理人员当中相当重要的人员。在1988年又做了一个报告,这次报告决定美国要做彻底的改革才能适应全球,而且这次最大的变化是全球化。美国发现之所以日本行美国不行,最重要的是日本有博采众长,融成一家的能力。大家的创新不是原创性的,而是模仿,最后组合在一起,能力更强了。最后聘请背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中加一些来自印度、中国、日本、拉丁美洲的案例。到这个时候,美国的教育到达了一定的顶峰。每年MBA的授予量达到了10万人,或者是11万人。每一年世界上生产多少MBA,大数可以跟大家说,美国占了大头,全世界是十几万的样子,美国占了10万人。有一些经济强国,长期没有引入MBA项目。比如说日本,德国都没有引入。

MBA继续发展,发展到了2002年到2005年。为什么是第三次浪潮?我介绍一下这个文献。

第一篇是2005年的5月,这个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有人如果看过《极客与怪杰——领导是怎么炼成的》,这个作者沃伦·本尼斯,领导力方面一个人叫(约翰·夸特),一个叫本尼斯。现在本尼斯主要在加拿大,南加大商学院教授,同时是哈佛领导中心主任,他写过一篇文章How Business Schools Lost Their Ways,叫《商学院如何迷失了方向》或者说,商学院怎么就走错了道。再看看2002年的9月,这个老师叫Jeffrey Pfeffer,他是大教授,在2002年的9月,他和他的学生合作做了一个研究,最后发表了一个论文,叫《商学院的终结》,说得难听点的是判死刑的意思。

最后说说我翻译出版的书,叫《管理者而非MBA》。这个是明茨伯格教授,他是管理方面的大师,重要的是战略方面的大师。有没有发现共性?他们都是来自商学院,他们都是在领域中的绝对的大腕。他们所进行的这样的东西,没有一篇是自说自话,都没有用断言,我们看这里面有数据,有事实,有严密的推理。这叫严肃之作,需认真对待。那么,他们都说什么了?

《商学院如何迷失了方向》最重要的批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认为是商学院方向走偏了。商学院的教师在对管理中间最重要的领悟和科学研究的严格性这两个东西的争夺中,商学院偏于后者。商学院的老师在被聘用,提升会严格被考核Tenure。由于这些研究要发表在杂志上,所以研究的内容过于狭窄和脱离实际。有一个教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公司中董事会的成员只有不到1%的比例的人曾经阅读过被教授们挂在嘴边上的文献。这叫A-list journals,有A有B。 像哈佛商学院评论是不是A-list journals?不算。

从办学模式上说,一个叫Scientific Model,一个叫Professional Model。他现在的模式过于科学了。现在管理方面很多不够科学,是经验,是不完全归纳,或者是很不完全归纳。德鲁克最有名的书是《管理实践》,他分析了几个企业?是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是斯隆控制的通用汽车。还有很多大教授做的研究都是在10个企业之内,这个从科学的角度看,不够科学。为什么?样本太少了。大家都知道《追求卓越》这本书,这本书中研究了40多家企业。还有一个《从优秀到卓越》研究了20多家企业。这样的研究是发不到科学杂志上的。彼得·圣吉教授啊,他写的是《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没有进入到教授的行列。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科学研究,为什么是五项,不是六项啊?所以他是高级讲师,不叫教授。所以这就是商学院如何迷失了方向。彼得·圣吉当过校长,现在也在从事教育事业。

同类推荐
  •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小店铺就是一个小企业,店铺的老板,不仅要懂经营管理,而且要懂财务。店铺卫生、店铺要害部位安全的管理工作、紧急事件的处理、发现偷窃行为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效的管理能力。本书针对创业开店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些疑惑,为你作出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和建议,使你能够一点一点进步,一天一天向成功者的目标靠近。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展现人格(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展现人格(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赢在变通(修订版)

    赢在变通(修订版)

    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资深职业规划讲师送给职场新人的最佳礼物。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员工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成就卓越。让你的头脑来一场思想风暴,闹一场思维革命吧。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日月江湖

    日月江湖

    由破月剑和残日剑这两大神兵天器引发出江湖中沉寂已久的冤案,传说中得日月神剑者便可得天下。这两柄剑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呢?主人公陈澜驯和独孤水月无意之中得到日月神剑,并练成天下第一的日月无光剑法。从此,两人联手破解了江湖中最大的冤案——少林方丈和丐帮帮主同日而死的前因后果。原来,这一切都是魔教莫无敌的惊天大阴谋,他想一统江湖,然后兴复北元,而最终……
  • 做最得力的员工

    做最得力的员工

    得力员工是近来人力资源管理中流行的一个概念。很多公司的老总和人力资源总监都认同这一概念,他们都认为得力员工很重要。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得力员工?对于这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只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是企业的得力员工,但在不同的时间,是很难衡量员工的价值。如技术人员开发出来的产品,在未产生效益时,你很难看出他比销售精英更重要,并且对他们加于奖励,结果大家会觉得不公平。
  • 绣针

    绣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幸福应该先从如何心疼自己开始。这本书从恋爱、婚姻、职场、身心调养等和幸福相关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诠释如何获得幸福的方式,唯美的文字精灵中跳跃着捕捉幸福的灵光,在梦幻与现实的迷幻中清晰地指出通往幸福的方向和道路。
  •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从商贾庶女到摄政王王妃的完美蜕变!)现代都市女重生于古代,成为大隋朝姑苏第一商贾温府庶长女。父亲道貌岸然,嫡母心肠狠辣,生母懦弱冷情,好在有同胞兄长真心爱护,又有过世祖母早早为她定下了一门婚事,日子虽然没有花团锦绣,但是却也自得安宁。然天有不测风云,未婚夫一朝高中,嫡母暗施手段,成功游说未来婆母,生生夺去了她的大好姻缘,随后更是痛打落水狗,欲送她与别人为第十七房小妾,将她赶尽杀绝。难道她重生一次便是为了再死一次?不!她活不了,那所有人也别想活!正在她走投无路欲同归于尽之时,一道懿旨从天而降,将她赐婚于京城安国公府三房大少爷为妻,拯救她于危难之际。原以为这是上天给她的一条生路,后来却发现她不过是走入了另一个更加波云诡谲的战场…且看一介商贾庶女,如何一步步地走过温家内的连连算计,走出国公府中的尔虞我诈,走过朝堂上的风雨飘摇,完成从商贾庶女到摄政王王妃的完美蜕变,从而觅得两世渴望的一心真情,演绎一场盛世荣华!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左边狂

    左边狂

    90岁的孙尧躺在床上,巴洛特利问他:“孙,想吃点什么?”孙尧摇了摇头:“没胃口!”“起来看球不?”“没兴趣!”“哎!听说曼联又崛起了一位出色的右边后卫!”巴洛特利叹息道。孙尧猛然睁大眼睛:“快,扶我起来试试,我去过过他!”~~~~~~~~~~~~~~~遥想当年,他行走足坛,左路成狂!【全书完结】
  • 嫡女有毒,将军别乱来

    嫡女有毒,将军别乱来

    【正文已完,番外进行中】她一身医术,好的家室,如意夫婿,喜得贵子,她本以为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女子;孰料,一朝夫君庶妹齐背叛,胞弟断腿,亲子惨死,被割舌断脉的她最终落得被白莲花庶妹一把烈火,连同柴房焚烧殆尽;再睁眼,她竟回到未出阁时,这次她蜕变成恶女,定要让害她的人百倍还之;属于她的东西,她要一一夺回,谁敢负她,配一剂毒药,哪怕是颠覆这天下也不放过!!祖母狡诈,送副棺材,慢躺不送;姨娘暗算,将计就计,看谁更狠;庶妹陷害,以牙还牙,看谁更毒;堂姐伪善,扒下面具,赶出族里,看谁更恶;亲戚极品,送其一剑,黄泉慢行!这世她一定要活得精彩万分!怎知,半路竟出现个绊脚石——传说中最神秘的定国少将军!听说他容貌俊美胜似女子,让京都闺阁千金都迷恋不已;听说他手段狠辣,心硬如铁,折磨起战俘来好似恶鬼,让人胆寒不已,可止小儿夜啼;听说他冷漠好似天山上的寒冰,从不出席宴会,也从不近女子身;又听说他身份高贵成迷,不仅仅只是定国将军府的公子……而一切的一切,却在她与他相遇后方知,这人竟是……片段:路遇劫匪,眼见庶妹非死即伤,恶女心中窃喜,“定国少将军到”,庶妹安然无恙,恶女气得黑脸又跺脚!赏花宴上,庶妹欲拖她下水,恶女勾唇一笑,想“湿”身请自便,她可不奉陪,谁知,“定国少将军又到”,庶妹岸上站,恶女水中游。三番两次,她终于忍无可忍,下决心要把绊脚石一脚踢开,岂知皇上一纸赐婚,竟把她与绊脚石捆在一起!“慕清染嫁予定国少将军洛北辰为妻!钦此!”……——少将军宠妻物语:你那么胆小,我好不容易让你走近我,又岂能让别人欺负了你。你要任何东西我都给你,哪怕是天上的星辰都为你去摘。……我曾站在昆仑天山寻尽雪落,我曾到过南疆遍寻花尽,我曾去至东临海尽头,却再也寻不到你时,我才方知,原来你竟藏在了我的心底深处,再不曾出来。————————————本文慢热型,男强女强爽文,宅斗宫斗官场斗江湖斗,各种斗,绝对的腹黑对碰双处宠文!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