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000000039

第39章 苏洵(4)

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由写树木的遭遇,转向写木假山,借写木假山山峰的品格来写人的品格,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敬爱的不单单是木假山的匠心独运的精美的雕刻艺术,而更在于爱山的中峰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爱其旁之二峰的“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爱其“岌然决无阿附意”的不卑不亢的姿态。这是作者傲岸不屈精神的体现,也是借物抒情的最好体现。

这篇《木假山记》,苏洵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遇,又由此而联想到当时一些社会情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体现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的秉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上来看,都可以说是他的独具特色的一篇佳作。

后人评论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二《跋子瞻木山诗》:“往尝观明允《木假山记》,以为文章气旨似庄周、韩非,恨不得趋拜其履舄间,请问作文关纽。”

仲兄字文甫说

洵读《易》①至《涣》之六四②曰:“涣其群,元吉③。”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④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⑤。”

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且兄尝见夫水与风乎?油然⑥而行,渊然⑦而留,渟洄⑧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⑨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⑩。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11}也,纡馀委蛇{12},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13}而知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14},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15},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16},{17}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遇,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18}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19}而文生之者,惟水与风而已。

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20}。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惟吾兄可也。

【注】

①《易》:即《周易》,古代占筮用书,《六经》之一,又称《易经》。②《涣》之六四:《涣》,卦名。六四,爻(yáo摇)名。爻是组成八卦中的每一个卦的长短横道。③涣其群,元吉:这是六四爻辞的上段。④仲:兄弟中排行第二称仲。⑤唯:应答声。⑥油然:水流丰沛的样子。⑦渊然:水深而静止的样子。⑧渟(tíng亭)洄:水积聚而回旋的样子。⑨荡:洗涤。引申为清除、廓清。⑩水实形之:意谓水使无形之风变得有形了。风本无形状,但风吹动水面,在水面上形成了波纹,就可从中看到风的形状。之,指风。{11}大泽之陂(bēi悲):大湖沼的堤岸。泽,湖沼。陂,堤岸。{12}纡(yū迂)馀委蛇(wēiyí逶迤):曲折向前的样子。{13}蹙(cù促):收缩,密集。{14}縠(hú胡):绉纱一类的丝织品。{15}绸缪(chóumóu愁谋):紧密缠缚。{16}逆折:指逆流和水流转弯的折流。{17}(fén坟):这里指水波涌起的地方。{18}二物:指风与水。{19}无营:不刻意经营。{20}口实:话柄,谈话的资料。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叫“杂说”。苏涣是苏洵的二哥,本文是记述苏洵要把公群(苏涣原字“公群”)改为“文甫”这件事的。在讲述改字文甫的理由时,苏洵借题发挥,阐述了为文贵乎自然的文艺思想,即文中所说的“‘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比喻好文章的写作,就如风吹拂在水面上自然形成的波纹一样,乃兴会所至,自然形成,无意作文而成文,不求其工而自工,刻意去琢磨或者模仿都是不成的。这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文学观。

文中用“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比喻为作家创作文章的过程。水,好比是一个作家的生活积累、艺术素养和真实体验;而风,更像是作家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冲动。一个有艺术素养和生活积累的优秀作家,一旦触发了灵感,有了创作的冲动,就自然而然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且有艺术魅力的绝妙文章,犹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苏洵认为作家喜怒哀乐怨五情的自然流露,是文人写作时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所以他反对为文而造情,赞成“为情而造文”。这种崇尚平易自然的文风,提倡自然美的文学观点,对后人的文学创作意义深远。

此外,本文构思之巧妙、结构之缜密也是令人称道的。文章写的是为二哥苏涣改“字”的事,叙述范围本来很窄,可是作者却从读《易》写起,二哥名涣,原字公群,正好同《易·涣》之六四爻:“涣其群,元吉”有关;再同涣卦的象辞“风行水上涣”相联系,演绎出大段的对风水相遭的状态的描绘,自然而然地得出了“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的结论,隐喻了文贵自然的作文要领。最后从为文要领归结到“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的为人准则,暗暗点出为二哥改“字”的原因,是由于原来的字公群“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要为圣人担当消除朋党小人的重任。这使得全文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从而造就了一篇匠心独具的美文。

后人评论

刘大槲评说此文:“极形容风水相遭之态,可与庄子言风比美,而其运词,却从《上林》《子虚》(司马相如的赋)得来。”

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①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②。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③、属对④、声律⑤,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馀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⑥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馀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⑦,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⑧,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⑨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⑩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11}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12}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13}使冒顿{14},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

①先府君:犹言“先父”,此处指已死去的父亲。府君,汉代称太守为府君,后来成了子孙对自己父祖的敬称。②啖(dàn淡)我:给我吃。③句读(dòu逗):断句。④属对:古义指对对子。⑤声律:声韵和格律。⑥摧折:犹言“折节”,指改变过去废学的行为。⑦两制:宋代以翰林学士掌内制,以知制诰掌外制,并称“两制”。当时石昌言任知制诰,因此称“官两制”。⑧旆(pèi佩):旗帜。⑨折冲口舌:指外交上以善辩而取胜。⑩富公:富弼,北宋大臣,曾于庆历二年(1042)出使契丹。{11}介马:披上战甲的马。{12}怛(dá达)然:畏惧、惊恐的样子。{13}奉春君:娄敬,因建议刘邦入都关中有功,赐姓刘,封号奉春君。{14}冒顿(mòdú默毒):匈奴单于,姓挛提。秦二世元年(前209)杀父头曼自立,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事政治制度,使匈奴空前强大。西汉初年,经常骚扰中原的边地。

本文是一篇赠序,作于嘉祐元年(1056)。石昌言名扬休,眉州人,与苏洵既是同乡又是亲戚。当时石昌言在京师任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和苏洵两人在京城得以相遇。后来石昌言将奉命出使北国,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洵于是写了这篇文章,为他送行。因为苏洵的父亲名序,为避家讳,不称序而改称引。

当时,北宋在北方的强大威胁就是契丹,在数次征战失败以后,北宋王朝长期对它采取输币纳款的屈辱妥协政策。石昌言出使敌国如何才能不辱使命,保持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呢?苏洵于是对他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既要委婉不使对方感到难堪,又要句句实用、中肯。

文章先是从叙旧情聊亲谊开始,两家是邻居又是亲戚。“从旁取枣栗啖我”,可见关系的融洽。后来昌言举进士,离乡在京做官,两人不再能经常见面,但一直互相关心。在苏洵“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时,“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这些文字看起来是闲笔,其实是为了说明两人关系非常亲密,相互之间十分信任,彼此说话可以推心置腹。

接下来,作者水到渠成地引入文章的正题:得知昌言要“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廷”,作者鼓励他“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希望他在外交上取胜回来。同时,作者将笔锋一转,举古今使臣出使的事为昌言示例,将文章深入一层。

契丹的骑兵马队经过,有的人“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吓得胆战心惊,“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苏洵用这些人的懦怯委婉地提醒昌言,决不可像这些人那样做出有损于国格的事。而西汉奉春君娄敬到匈奴后,经过仔细考察,识破了匈奴藏匿壮士、马匹的奸计,认为是“伏奇兵以争利”,匈奴不可击。而刘邦不听娄敬的劝告,出击匈奴,结果被匈奴围困在平城整整七日,险些丢了性命。这个例子又从另一角度建议昌言要谨慎小心,防范契丹的阴谋诡计。

两个事例一正一反,从两个方面向昌言作了嘱咐。那么,到底该持什么态度呢?作者最后掷地有声以孟子的话来激励昌言:“‘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也就是说,去见的是契丹王,更可以藐视他们,不要为契丹的虚张声势所吓倒,要长自己的志气和威风,要敢于“折冲口舌之间”,夺取外交上的胜利。苏洵的这番赠言,在当时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表现了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的来说,文章的前半部分,行文如兄弟相对促膝谈心,情真意挚,真切动人。后半部分列举史实,分条剖析。结尾处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全文情理兼胜,文质俱佳。

后人评论

刘大槐评说此文:“波澜跌宕,极为老成,句调声响,中寂合节,几并昌黎。”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②乎车,而轼③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④乎,吾惧⑤汝之不外饰⑥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⑦马毙⑧,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⑨乎,吾知免矣。

【注】

①轮辐盖轸:古代车子的四种部件。轮,车轮。辐,辐条,车轮中凑集于中心毂(gǔ谷)的直木。盖,车盖,车上的帐篷。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②职:职责,引申为“用处”的意思。③轼:车厢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其形如半框,有三面,古人用手俯按轼上表示敬意。④轼:此指苏轼。⑤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⑥不外饰:指不注意外在行为的掩饰。⑦仆:向前跌倒。这里指车子翻倒。⑧毙:这里也是仆倒的意思。⑨辙:此指苏辙。

本文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当时苏轼12岁、苏辙8岁。此时的苏洵经历了屡次考而不中的打击之后,心情郁结,于是借着二个儿子的名字缘由写了这篇文章,既有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和劝勉,亦有对仕途艰难、人生多磨难的感慨。

这篇短文很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诲。苏洵认为,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所以大儿子取名“轼”。苏洵的小儿子性格平和,他为其取名“辙”。只因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由此可见,“知子莫若父”。苏洵是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的,虽然当时两个孩子都还很小,但是苏洵可能已经从两人的行为举止上预感到了两人将来的命运,因而写下此文加以告诫。

他知道“大苏”从小生性旷达,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于是就提醒他要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轼乎,吾惧汝之外饰也”,故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果然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天下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其子苏轼的诗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讲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此外,纵观苏洵的一生的性情和遭遇,再来品读本文,更觉意味深长。

后人评论

当代有学者评论此文说:“虽短不足百字,但隽永有味,情思婉转;语言凝练,别具一格。”

同类推荐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热门推荐
  • 腹黑王爷的毒医丑妃

    腹黑王爷的毒医丑妃

    看着压在自己身上的王爷,倒腾倒腾毒药,千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但素,她肯定要把他绑在床上折腾几天,有件事情还得讲清楚:“咳咳!王爷!你看着我这张脸,你确定你下得了口?”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一个个要杀她的人是怎么回事?某王爷端祥片刻:“虽然你黑了点,没见过这么倒霉的吧?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丑了点,但是终究是个女人,算了,每天垂涎垂涎王爷,本王不嫌弃你!”王爷很俊美,但是同样也很腹黑,顺便抱上了王爷的大腿,没事占占便宜,顺便再装装可怜,我只是一个小丫鬟,水到渠成之时化身为狼,将小丫头吃干抹净!千夏:“.王爷!你不必勉强!真的!”《内容二》“王爷!不好了!千夏把莫侍卫拉去做实验了!”黑暗世界的妖娆毒医悲催穿越,一把匕首,想生不如死还是开肠破肚?“没事!莫棋皮糙肉厚,刚好!”管家为莫侍卫默哀两分钟!过一会又有人进来了:“王爷!千夏把侧王妃推进荷花池,她成了离王府里的丫鬟,还放了蛇进去!”今天刺杀明天暗杀,真当我是小白兔了?毒医出手,一手毒药,然后割掉他小JJ做标本!某王爷叹了口气:“快去把蛇捉起来!”两人以为王爷终于受不了这无法无天的丫头了,却听得他又道:“都说了叫她不要玩蛇了,喂喂,万一咬伤了怎么办?”千夏:靠!我该在上面!两人跪倒:王爷!这不是你该担心的啊!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超级牛叉且无敌的丫鬟鸠占鹊巢,如果千夏知道她会死在这个垂涎已久的美男手里,赶走一干情敌之后将王爷就地正法的故事!女主无良、臭屁,偶尔狗腿花痴,男主腹黑强大,然后顺便再红杏出个墙什么的,未达目的不择手段;两个都不是好人,强强联手,干嘛用抢了你男人的眼光看着我?再看?再看老娘就真的抢你男人了!《内容一》她只想做个本分的丫鬟,狼狈为奸,一起祸害天下!一对一宠文,而且还是一个勾引王爷未遂即将被推出去砍头的丑丫鬟,暧昧是有的,奸情是无限的,哪知道却招来无数的情敌,宝宝是悲催的,结局是不坑爹的!欢迎跳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怮

    天怮

    何为因?何谓果?何为缘?何若悲?十六年,一朝成空。既然,你说我为魔,则我便化身成魔!正魔之分已扭曲,那我便以我染血之手,重划修道秩序!
  •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并不容易,它需要承担义务、做出决策和努力工作。即使你具备这些素质,创业仍然不是毫不费力的!企业家们经常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成功的企业家是那些不管有多少困难仍继续前进的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