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800000021

第21章 孟浩然(3)

竹露的脆响,仿佛是天籁之音让诗人不由地想起了美妙的音乐。于是诗人“欲取鸣琴弹”。来表达此时诗人恬淡安闲的心境,据传古人弹琴,先要沐浴焚香,除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已经进入了这种状态,正想要取琴来弹。

但是,由“鸣琴”牵引出了诗人“恨无知音赏”的谈谈哀伤,使平静的心情,掀起了一层涟漪。这里诗人引用了“知音”这个典故,据《吕氏春秋?本味》中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楚人钟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这是一句过渡性的一句,诗人由美景写到自己的休闲安适,由此想到弹琴,而由弹琴无知音,而自然转到了下边诗人对旧友的思念。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诗人因此感念起诗人的旧友,诗人此时是多希望有朋友在身边,弹琴吟诵,共享良宵啊,可朋友没有在身边,所以诗人自然心中惆怅,这种怀念朋友的心情一直到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停止,一直带入梦乡,竟然在梦中见到朋友了。该诗以梦结束,意韵深远,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没有深刻厚重的主题,只是诗人在休闲时因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安适心情,之后又感慨了一下没有知音。但是诗人却能在看似平常的景物中捕捉到诗意,将笔下的景色和心情写得细腻传神,趣味盎然。整首诗自然如行云流水,层次清晰明朗,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朗朗上口。

后人点评

《唐诗别裁》沈德潜:“一时叹为清绝”。

与诸子登岘山①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②。

水落鱼梁浅③,天寒梦泽深④。

羊公碑尚在⑤,读罢泪沾襟。

【注】

①岘(xiàn)山: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县南。

②复登临:对羊祜常登岘山而说的。登临:登山观看。

③鱼梁:鱼梁州,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渡口,此地曾是汉代庞德公隐居的地方。

④梦泽:古泽名,在长江南,湖南北部一带低洼水泽地区。

⑤羊公碑:晋人羊祜之碑。羊祜,是晋南朝人,晋武帝时,镇守襄阳,身不披甲,和吴陆逊对抗。

与诸子登岘山

这是诗人在凭吊岘首山羊公碑时写成的一首诗。羊公镇守襄阳时,常常登临岘首山,一次,他对同游的人叹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诗人吊古伤今,由羊祜(hù)想到了自己的境况。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诗人开头两句就开门见山,抒发作者心事。开始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生世事或朝代更替,或家族兴亡,或人生悲欢离合,或生老病死都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地上演着,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是古今之分了。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一联紧承第一联,分别承接了上联的“古”和“今”。这两句也点出了诗人所在的地点,表明诗人的感慨情怀,都是因为登上岘首山,触景生情而引发的。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这两句写的是登山时所见到的景象。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水面下落,曾经庞德公隐居处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天气寒冷,辽阔梦泽水域越发让人感到深远。这两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人登高望远,水落石出,寒气上升,草木枯萎的萧瑟景色。诗人抓住了当地特有的景物,烘托了自己伤感的心情。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公碑历经漫长时间仍然立在那里为世人瞻仰,羊公为国效力,替百姓主持公道,所以流传千古,流芳万世。诗人读完羊公的业绩后,不由地想到自己目前还是一介布衣,无所作为,想要报效国家、成就伟大功业的抱负还没有实现,和羊祜相比,自己可能默默无闻,了此一生,心中难免伤感,不由地泪沾衣襟。“羊公碑尚在”,中的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其中包含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该诗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在浅显平淡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开篇阐发一个哲理,奠定了深厚的基调,之后诗人用景物烘托了诗人内心深厚的情感,表达形象,诗文很有厚重感。

后人点评

清沈德潜评,“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②,渔梁渡头争渡喧③。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④。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⑤。

岩扉松径长寂寥⑥,唯有幽人自来去⑦。

【注】

①歌:诗体名,《文体明辨》中有:“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

②昼已昏:天色已经黄昏。

③渔梁:地名。《水经注?沔水》中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

④鹿门:山名,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

⑤庞公:庞德公,东汉末年著名隐士,隐居在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曾请他做官,他拒绝后携家人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⑥岩扉:岩洞的门。

⑦幽人:隐士。指庞德公,也是指诗人自己。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家叫“南园”又叫“涧南园”,在襄阳城南郊外,汉江西岸,岘山附近。诗中提到的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距离孟浩然家很近。因为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曾隐居鹿门山,因而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孟浩然早先一度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去长安谋取功名,没有成功,游历吴、越数年后返家,在鹿门山建别业,题为“夜归鹿门”,表示追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过隐居生活。这首诗就作于此时期,表达了诗人隐逸情怀。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开头两句写的是诗人傍晚渡江去鹿门途中的见闻,他听到山寺想起了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头有许多人在那里争着渡船回家。这里山寺的幽静和渡口的喧闹形成了鲜明对比,两相照应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字里行间中透露着诗人仿佛置这些景物之外,在船上抬首远眺,凝望远方沉思,神情闲逸脱俗。周围或幽静或喧闹,而诗人内心始终是一片平静。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这两句说的是争渡回家的人们,都赶向家的方向,而诗人自己也乘船回到鹿门。通过世人、诗人不同归途和不同心境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归隐的志趣。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诗人渡江来到了鹿门山,此时,月亮升起,照着烟雾朦胧的树林,格外的幽静和优美,不知不觉中诗人就来到了居住的地方,他想到曾经庞德公就是隐居在里的。诗人对幽静微妙的山景和自己陶醉其中感受的细腻描写,都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情趣和意境。

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写的是庞德公栖息处的环境状况,石门、松径,一片幽静。在这个与世隔绝,隐士自己独自生活,在只有山林陪伴。这里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暗指诗人自己。在这幽静的环境中,诗人自己找到了隐居的情趣和志趣,隐而无闷。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轻描淡写几笔,将沿途自己的见闻写得饶有志趣、清幽淡雅。诗人这条回归鹿门山的经过,实际也是诗人自己从尘世回归,隐居山林,超脱凡俗的过程,抒发了诗人隐逸山林的情怀。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自然平淡中表现的是诗人高洁脱俗的形象,深入浅出,准确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别有一番意境。

后人点评

《唐音癸签》徐献忠语:“语洒落,洗脱凡近。”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①,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②,遥隔楚云端③。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④,平海夕漫漫⑤。

【注】

①“木落”二句:出自汉武帝《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②襄水曲:又称襄河,是汉水在襄阳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所以称“襄水曲”。

③遥隔:指的是相隔遥远。此时诗人远在吴樾之地,所以有此说。楚:诗人家乡襄阳古时属楚国。

④“迷津”句:《论语·微子》中记,孔子命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津,却被这两个人讥讽为看若知津,实则迷津者的故事。这里诗人感慨自己彷徨失意,就像迷津一样。津,渡口。

⑤平海:指江水平阔似海。唐诗中常称江为海。

早寒有怀

这首诗是在孟浩然漫游长江下游的途中写作的。该诗抒发了诗人凄楚的境遇和烦闷的心情。当时正是秋季,天气非常寒冷。诗人睹物生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的感伤。再加上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写景。诗人抓住“木落”“雁”这些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木叶凋零,北雁南飞这些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这些是诗人看到的秋季的寒景,接着诗人从自身感受上再写深秋的寒冷,北风呼啸,吹得江面上异常寒冷。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心中悲哀,尤其是离家的游子定然产生这样的感伤,更何况诗人不仅仅是一个离开故土的游子,同时还是内心愁苦、孤寂潦倒的诗人,更容易产生愁绪。诗人在首联用“兴”的手法,先言秋景的萧瑟,然后在下文引起自己的咏叹。

作者面对眼前秋景,不免产生了思乡之情。“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诗人在这句里抒发了这种情怀,诗人写到自己的家乡在襄水曲,从江上遥望,远隔在楚天长云那另一端。“遥隔”两字,既表明距离家乡非常遥远,也表明了诗人和家乡两地隔绝,无法回去。一个“隔”字,含蓄地表明了诗人的乡愁,虽然隔去了和家乡的联系,却让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愁,绵延不断。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这两句着重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人深深地眷恋着家乡,家乡可望难即,所以诗人只能垂下思乡的泪水,但是泪水已经流尽,诗人就只剩下呆呆地眼望天际那头的家乡了。诗人将这种乡愁表达得一览无余,将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强烈。

“迷津欲有问”,《论语·微子》中孔子迷失方向所以问人前途,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现在前途迷茫,不知方向。诗人本来隐居山中,现在到处奔走求取功名,内心矛盾无法排解,所以最后诗人以“平海夕漫漫”为结,滔滔江水在苍茫的天地间漫漫无边,何处是岸呢?烘托了诗人迷茫的心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文朴素自然,感情真挚,以情对景,以景作结,结合自然,最后诗人将读者带入茫茫江海的意境中,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后人点评

清人王士禛:唐诗佳句,多本六朝,昔人拈出甚多。略摘一、二为昔人所未及者,如孟襄阳“木落雁南渡,北风江山寒”,本鲍明远“木落渡江寒,雁还风送秋”。(《带经常诗话》卷十五)

同类推荐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热门推荐
  • 九天狂途

    九天狂途

    大河如龙,群山如虎。一把魔刀劈开万丈天幕。长啸仰天,长歌当哭。纵然大帝睥人世,难向苍穹索光阴。终不信其天道斩,半盏韶华独斗天!
  • 仙念

    仙念

    【新作《洪荒奇门》,请大家火力支持!】修行,也离不开知识力量,这是一个意念力为尊的世界!·仙与神?原来只是强大一些的‘催眠师’而已!·‘石生!’一个掌握现代催眠理念的人,穿越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新作《洪荒奇门》,已完本《仙魔道典》,400万字从无断更记录。】
  • 纵宠之鬼妃为尊

    纵宠之鬼妃为尊

    女人善变,烟如丝为这句话做了完美的注解。见缝插针是生存本领,两面三刀是惯用招数,装无辜、扮可怜手到擒来…在这个武修为尊的世界,她是个特殊的存在。精通幻术,拥有无穷变化,一人万面;擅驭鬼术,常年跟牛鬼蛇神打交道…豢养了一只幻狐和三个小鬼,并以驱使吆喝他们为生活乐趣…可谁知道,贪财好色、心狠手辣、聪明狡猾…的背后,竟然有着蚀骨的折磨,和不为人知的身世。一次偶然的际遇、一道指婚的圣旨、一株救命的红莲,结束了她江湖飘荡的逍遥日子,从此她开始了鬼面王府主母之旅。她自觉太幸运,别的女人每天都要防着小妾升位、备着丫鬟爬床,可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浮云。丈夫的鬼面吓得女人不敢靠他的身,正合她心;王府没有对她挑三拣四的婆婆、也无横眉冷对的小姑子,恰如她意…闲来无事挑逗挑逗纯情的王爷,“王爷,给妾身空一把吧!”每次说这话时,她总是装出一副羞答答、娇滴滴的样子,她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许是她的生活太过清闲,连老天都看不过眼。才发现原来王府奸细多多、王爷危机重重,鬼面是人为的蓄意,夺权和谋害接踵而来,她这个王府的女主人总要做些什么。练异术、除内奸、御杀机、破阴谋…咒语念念,红绳铜钱捆绑,她敢跟鬼差抢魂魄;凭空而出,是幻息控制的冰剑,杀敌于无形之中;手一挥,嘴一动,大把大把的骷髅兵供她使唤,阴森森吓得敌军不战而败;手中的域戒随时储藏着各种紧急物资,救夫君于危难之中…(本文女主强大聪明,男主闷骚腹黑,结局一对一)--暧昧情浓时--挑逗他真的是人间一大趣事,她乐此不疲。“王爷,你看我们都已经成亲三个月了,可妾身…”她罗襟半掩倾城脸,媚中含羞地给了他一个遐想联翩的暗示。他嘴唇干裂,喉结上下滑动,坐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一双白皙的手缓缓地勾上他的脖子。“王爷,难道你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妾身吗?”她大半个身子都偎依在他的怀中,衣裙微开,胸前的白皙若隐若现。他吞了吞口水,粗糙的双手一下子扯开她的衣服。“啊…”她吓了一跳,想要逃离却被他紧紧地搂住。她真的只是想逗逗他,并没有想真刀真枪地实战呀!“那个,王爷…”她祈求地望着他,“可不可以放开我?”他邪魅一笑,“爱妃,你不是想圆房吗?今晚我们就来把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完成。”堵上她的红唇,抗议的话也被拦在了肚子内。红纱帐内,一片旖旎,春光无限,羞煞悄悄爬进来的几枝寒梅。
  •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乱臣篡位,江山易主。本想与国家共存亡,却穿为邻国王府的寡妇。指点江山、辅佐君王,却被迫陷入阴谋和争端。——等一切尘埃落定,何处是归鸿?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财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财课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本书教你如何成功理财。作者用寓言体和讲故事的方式,从十一个方面讲述关于节俭和成功理财的道理,让不计其数的读者从中获得了帮助。通过阅读本书可掌握一项生活技能——既会赚钱,还要会存钱,利用多出来的钱赚更多的钱。在所有以节俭,理财计划和个人财富为主题的励志著作中,它被公认为最伟大的。
  • 重生之女配的逆袭

    重生之女配的逆袭

    前世学业成渣的夏梓晴被人陷害致死华丽丽的重生到十年前。上辈子因自卑而胡作非为的夏梓晴过的稀里糊涂,把心如蛇蝎的堂姐当成女神,却对身边对自己好的男神视而不见,还误会他要抢夺属于自己的东西。重生一次,谜底揭晓,她要逆转所有人对自己的偏见,顺手虐虐贱男渣女,全当娱乐自己了。男神: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你……夏梓晴:尼玛,果然是个阴谋!
  •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