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6100000021

第21章 论帝王

帝王的内心常常对世界无所欲望而多感畏惧,这真是一种可悲的心境。他们高踞万民之上,至尊至贵,当然对生活无所渴望和需求。但是,他们正因此而倍加烦恼,因为他们不得不时时提防各种可能的阴谋和背叛。所以《圣经》中说:“君王之心深不可测。”当人心中除了猜疑恐惧便容不下其他事物的时候,这种心灵当然是不可测度的!

为了逃避这种可悲的心态,明智的帝王往往因为自己没事而找些事做,例如设计一座楼台,组织一个社团,选拔一个臣僚,练习某种技艺等。譬如尼罗王爱好竖琴,达密王精于射箭,哥莫达王热爱剑术,卡拉卡王喜欢骑马等等。这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是很奇怪的,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君王不关心大事,却爱好这些匹夫小术呢?我们在历史中还看到,有些帝王早年英姿天纵、所向无敌,到了晚年却陷入迷信和忧郁之境,例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德奥克里王就是如此。晚些的还有查理五世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一个已习惯于叱咤风云生涯的人,一入无事寂寞之境就难免会走向颓废。

现在再说帝王的威严。善于保持威信者,是懂得恩威并施这种驾驭之术的人。这意味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掌握平衡,却又绝非一件很容易的事。维斯帕思曾问阿波洛尼亚:“是什么原因导致尼罗王的失败?”阿波洛尼亚说:“尼罗王虽然是个高明的琴师,但在政治上却显然不精此道。他有时把弦绷得过紧,而有时又把弦放得太松。”毫无疑义,宽严两误是导致政治失败的契机。

近代论权术者,所注意的重点,常常是放在如何处置危机而不是如何防止危机上,这就未免有点舍本求末了。一方面固然不可因小失大——所谓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

但另一方面也不可见大失小——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帝王也难免有一些政治上的对手,但最可怕的对手却藏在他们自己心灵中。据塔西佗说,帝王不仅多疑,而且愿望往往自相矛盾。而权力之所以腐蚀人,也正是因为它提供了肆行无忌的种种可能性,使帝王不仅可以为所欲为,而且可以不择手段。

对于帝王来说,他的敌人似乎举目皆是——无论邻国、妻子、儿女、僧侣、贵族、绅士、盲人、平民还是士兵,稍有不测,都可能成为仇敌。先说邻国吧!与邻国的关系随形势而多变,但无论怎样变,却总有一条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要自强不懈,警惕你的邻国(在领土、经济或军事上)强于你。

所以在历史上,英王亨利八世、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和皇帝查理五世,曾经建立这样一种三头联盟。每当其中一位强过别人时,另两位就联合在一起抑制和反对他,例如那不勒斯的裴迪南王、佛罗伦萨的美迪奇王和米兰的斯福查王所组成的联盟。经院哲学家认为,如果一国没有侵犯一国,就不应该进行战争。这种说法是不可相信的。因为先期打击潜在的对手,正是预防被侵略的方法之一。至于谈到帝王与他的后妃,历史上是有过悲惨的事例的。里维亚王后毒死了她的夫君奥古斯都大帝。土耳其王梭利门一世的宠妃洛克莎娜,为了能使自己生的儿子成为太子,就暗杀了真正的皇太子穆斯塔发,扰乱了继承的大统。而英王爱德华二世的皇后,既是迫使他退位那一阴谋中的主角,又是最后暗杀他的凶手。这些悲惨事件之所以发生,不是由于储君的废立,就是由于后妃们有了私情。

至于帝王的子嗣,给他们带来的苦恼也不比别人少。一般来说,做帝王的父亲对儿子们很少有不暗怀猜忌的。

像前面已谈过的那个土耳其的事例,就使梭利门大帝以后的土耳其君统,一直都有非嫡派子孙的嫌疑。甚至有人认为梭利门二世可能是皇妃与别人的私生子。自从君士坦丁大帝杀死了他那秉性温柔的王子克里普斯后,他的家室就不复有安宁。太子君士坦丁和另两个儿子康斯坦斯、康斯坦修斯后来相继死于争夺继位权的家哄。马其顿王菲力普二世的太子狄修斯,受他的兄弟诬陷而被赐死。当菲力普发现了真相后,结果忧悔而死。类似的事例在历史上实在多得难以枚举。但大多数帝王对他们儿子的防范,事实上却很少是有充足理由的。当然,历史上也不乏相反的例子,例如叛变了父王梭利门皇帝的王子巴加札特,以及叛变了亨利二世的那三个王子等等。

再谈帝王与宗教领袖的关系。如果宗教势力过大,那对他的统治也会形成可怕的威胁。例如历史上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萨姆和贝克勒,都曾企图把教权与王权集于一身。他们用手中的权杖对抗君主的剑,如果不是遭遇到强有力的对手,他们几乎就得手了。教权的危险,并非来自宗教本身,而是来自与世俗政治势力的勾结——特别是如果有国家外部势力的支持,或者主教的出任并非出自帝王的旨意,而是来自民众自发的拥戴的时候。

至于贵族们,帝王应当对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如果过于压制他们,这虽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可能导致政治的危险。关于这一点,我在《亨利七世传》中曾作过讨论。由于亨利七世一直与贵族阶级对立,因此在他那一时代,王权始终是面临着危险的。贵族们对他保持着表面的恭顺,在事实上却不肯与他合作,使他的处境十分孤立。

社会上的绅士阶层,对王权的威胁要小得多。不妨让他们放言高论,但却不要让他们结成社团。他们既是贵族势力的制约,而且由于他们接近平民,也可以利用他们调和帝王与人民的关系。

关于国家中的富人阶级,他们好比社会的血脉。如果他们不繁荣,那么一个国家就可能营养不良,不可能强壮。

因此帝王不应企图用高税率压榨他们,这也许能带来暂时的好处,但从长远说,商业的不发达只能导致国库财富泉源的枯竭。

至于国家中的平民,需要注意他们中间的那种精英人物。若没有这种人的发动和领导,只要君王不对人民的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作粗暴的干涉,那么人们是不会闹事的。

最后再谈谈军队。这是一个危险的团体,尤其当他们产生了物质欲望的时候。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土耳其御林军和罗马近卫兵的叛乱。防范的办法是分而治之,并且经常调换他们的军官,更不要轻易用赏赐刺激他们的贪欲。

帝王好比天上的行星,他们的出没决定了人间的季节,虽然受到世人的崇拜,却周天运行不能休止。以上关于帝王之术的所有论述,最终可以归纳为如下两句话:

第一,“请不要忘记帝王也是凡人。”

第二,“但也请注意,帝王既是人世上的神,又是神之意志的体现。”

第一句话所告诫帝王的,是他们能力的局限。而第二句话所提醒他们的,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同类推荐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第一次见面,“是朕最喜欢的小笼包!”第二次朝廷大典,傻皇赋诗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傻皇还吮着手指,满脸无辜的看着她,“是皇后教朕的!”明月满脸面条泪!万年阴人专业户,却被一傻子给黑了!“月月,不要走好不好?”面对他的泪水,她终于败下阵来,却没想到兜了个圈,这傻子居然……又坑了她!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一个怀着血海深仇的少年,家人尽去。以一介半废之体,历经艰险,寻得机缘,血战皇都,报仇血恨......最强神术、人族大劫、永恒之界......且看永恒战帝武冲,逆战苍穹,破灭世界,遨游混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该文出世后。被多个国家选入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