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600000022

第22章 揣篇第七(3)

正如乔经理说的:“你做主,还是我做主?”你做的也许是对的,但是千万不要让上司觉得你是在擅作主张。有时候,上司变来变去,你委屈死了,这都是正常的。自以为迎合了老板,替老板排除了后顾之忧,或许还能得到老板的“额外奖励”,可结果呢,却成了“大姑娘生孩子——出力不讨好”。这时候你不要顺着自己的情绪走,而是要对自己更狠一些,冷静地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让领导不安了?

大多数上司都会希望自己的下属充满活力与冲劲,而不会希望下属暮气沉沉,像机器人一样。而执行上司的决策,也并不表示你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下属,更不代表着你将失去工作中的活力。但你应该知道,表现在工作上的活力与冲劲,一定要符合上司的理想与要求。否则上司反而会认为你不够成熟,做事不经大脑,自然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了。

动什么也不能动领导的权威感。如果一个上司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有人不听话了,那么他就会像得了歇斯底里症一样变化无常,这也不能说不正常。办公室是一个团体,作为领导,一定有其管理原则和经营目的。下属的责任,就是要在这一管理原则下,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协助上司完成经营目标。如果下属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自认为揣测到了上意,那么即使做对了,也会使上司感觉不爽的。

所以,在现代职场中,作为一个下属,如果希望获得上司的欣赏,学会尊重上司的决定是第一要诀。不管你职位多高,你都不能忘记一点:你的工作是协助上司完成经营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因此,上司的决定,即使不尽如你意,甚至和你的意见完全相悖时,你也得低头服从,这才是职场上真正的“测深揣情”。

处世活用

如何看清人的本质

春秋时期,楚国的太子建因为在众王子争权夺利的斗争中不幸失败,终被其他王子取而代之。为了防止建东山再起,前来寻仇,新任太子便秘密派人将建杀死在郑国。建的家人也死的死、逃的逃。建的儿子胜,为了防止新太子斩草除根,便跑到吴国隐居起来,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让人觉得他已经淡泊名利,没有丝毫野心。

楚国的令尹子西对胜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胜还是个值得一用的人才,于是便想将他召回来为国效力。大臣沈子高听说事此,便前去劝阻子西。沈子高见了子西,问道:“听说您想要召回胜,有这回事吗?”子西说:“是啊。”沈子高又问:“那您准备怎么用他呢?”子西又答道:“我听说胜这个人为人耿直刚强,而且我也曾经和他接触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他是个人才,一定可以为国效力。”

沈子高连忙阻止道:“不行啊!我听说胜这个人心胸狭窄,为人狡诈,其父亲是被废黜后秘密谋杀的,他自己又是那样一个性格孤傲急躁的人,一定不会忘记父亲被杀的宿怨的。现在是他没有报仇的机会,以后一旦得了机会,他肯定会报仇的。”子西却坚持说:“不会的,杀胜的父亲的人现在已经不再世了,他还怎么报仇?”

沈子高继续劝说道:“虽然现在造成胜的旧怨的人已不在人世了,但是,如果他回来后不能得到宠爱与重用,他内心必然会不舒服,从而使他愤怒的情绪更加激烈;如果他得到了宠爱与重用,他就会贪得无厌,寻机报仇;而一旦我们国内出了什么事情,他一定不会老老实实待在边境,而会趁着内乱,伺机寻衅闹事。”即使说到这份儿上,子西仍不以为然。

沈子高最后说道:“我听人说,国家将要灭亡,必然会用小人。而现在赏识小人的,不就是您吗?再说,人谁没有灾病呢?智者不过是能早日将它除掉罢了。胜的父亲被杀的宿怨,是国家的一大隐患。如今我们本该是关上城门,防止他回来报仇。而像您这样公然把他召回,这不是引狼入室吗?我看您离死期也没有多长时间了。”

子西听了此话很不高兴,认为沈子高这是危言耸听,诬蔑好人。难道自己连人都看不清吗?他越想越觉得沈子高是无病呻吟,于是,毅然把胜接回了国,对他赞赏有加,并且让他掌管了与吴国接壤的边防军队,还封他为白公。胜当时对子西感激涕零,跪下来发誓要一生效忠于子西,一定会为子西鞠躬尽瘁的。说得子西心里暖洋洋的,禁不住两眼湿润,赶紧把胜搀扶起来,还赐给他很多牛羊、珠宝之类的封赏。

白公胜自从控制了边防军队后,就加紧操练,使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子西看着胜为自己这样卖命,就更加地欢喜,不断地给他奖赏。后来,胜带领自己的部队打败了吴国军队,子西大喜,胜借机要求回到都城向楚王敬献战利品。楚王同意了,还为他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胜就趁着这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部队发动了叛乱,并在朝堂上亲手杀死了子西和楚王,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这些全被沈子高言中了,子西可谓是自食恶果!

看一个人不能简简单单地凭其外表,而应深入分析他的性格,看到他的内心。外表的东西有很多都是假相,只有内心深处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我们要学会“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交友的过程中,千万不可以貌取人。子西坚决要胜回国就是因为他只看到了胜外表的刚强耿直,而没有看到沈子高所看到的胜的心胸狭窄、为人狡猾等。本来胜的父亲被杀,他心中就充满了怨恨,只不过不表现出来罢了。对于这样一个心胸狭窄、处心积虑的人来说,一定不会忘记杀父之仇,一定会伺机报复的。子西要胜回国,明显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看事物要看其本质,有时本质的东西是不容易被发掘出来的,但是,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观察、善于揣度分析的心,你就一定能透过重重迷雾而直达本质。

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故事,早已闻名遐迩,广为流传,脍炙人口。那些形形色色、离奇古怪的复杂案件,一经福尔摩斯的侦察分析,蛛丝马迹即刻显现出其非凡意义,很快就真相大白了。在作家柯南?道尔的笔下,福尔摩斯完全是一位学识渊博、观察力非凡、善于揣度人心尤其是罪犯心理的神奇侦探。

福尔摩斯塑像话说有一次,福尔摩斯同他的助手华生同时鉴别一块刚刚得到的怀表。华生的鉴别仅仅停留在怀表的指针、刻度的设计和造型上,不能发现一丝别的有价值的线索。而福尔摩斯仅仅凭借手中的放大镜,看到了表壳背面的两个字母、四个数字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再经过缜密的分析推理,便得出如下令人叹服的结论:那两个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个数字是伦敦的当铺的当票号码,表明怀表的主人常常沦落至穷困潦倒的境地;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则说明怀表的主人在把钥匙插进孔去给表上弦的时候手腕总是在颤抖,因而这个人多半是个嗜酒成性的醉汉……福尔摩斯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并没有顾及这只怀表的新旧程度和价值,而是紧紧抓住那些与案件有本质联系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收获颇多。

其实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看就行了,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它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等去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在这当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这个渠道进入人脑的。因此,也可以把“观察”理解为“观看”与“考察”。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与他的知识、经验以及职业兴趣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同一块怀表,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够比华生理解得更深,一下子就能抓住了那些不大明显,然而却是本质的特征,正是因为他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而且,人的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在确定任务时,可以把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和逐步解决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的最多,谁看到的就最多。”一位富有学识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乌龟壳(甲骨)上,发现不少重要而有趣的东西,而一个门外汉却懵然不觉,毫无所获。

第三,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而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要设法使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全方位的感性知识,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第五,观察时应当做好记录。这不仅对于收集和进一步整理分析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准确观察人的方法,凡事细加揣度,能让你进一步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你也就可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备受欢迎与关注的核心人物。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口才的魅力

    口才的魅力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做你从来都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因此,他在每次授课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开口说话。
  • 政道与商道

    政道与商道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政道与商道》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 真婚厚爱

    真婚厚爱

    【现代豪门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她不是公主,老天却给她配了个王子。顾墨笙,锦城五少之首,M集团的掌舵人,这个尊贵的男人,真心实意的对她好,把她视若珍宝。夏语,C大建筑系应届毕业生,她的人生理想很简单:找份过得去的工作,嫁个平凡的好男人。可顾墨笙的出现,却颠覆了她的所有!【情节一:】“顾墨笙,我不想参加商业宴会。”“嗯,不想去就不去。”说完,男人拿出手机,拨通了慕三少的电话,“老三,晚上的商业宴会你替我去。”“顾墨笙,我想吃酸奶蜂蜜冰淇淋。”“好,你等着,我现在去弄。”“顾墨笙,我不想早起晨练,我要睡懒觉。”“好好,你想睡到几点就几点。”.她有求,他必应,宠她如命。他愿为港,护她周全,而她愿成舟,为他搁浅。深情爱恋,宠溺无限。
  • 庶妻诱爱:误惹薄情首席

    庶妻诱爱:误惹薄情首席

    七年前,因为长得太雷人,内心自卑的她放弃了爱,但是,却不断的追寻着他的身影。可是,为什么,自己寻觅追寻的时候,你不出现。可是当自己嫁人的时候,却让自己以弟妹的身份出现在你的视野中。当遭遇丈夫惨无人道的折磨,身患癌症,对人生绝望的时候,你为什么不顾身份的再次闯进了自己的生命。
  • 总裁的复仇恋人

    总裁的复仇恋人

    爱情战火在次升级他们能否得到她的爱情她们能否守住自已的爱情。面对得雪,舒枫该何去何从。面对SOMNUS,凌晨是该固守承诺娶千寻,还是会去寻觅真爱。面对二个最爱的女人在自己面前争斗,俊尚又该做何选择。他们都在错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这个错误,能有幸福吗?本故事的经典语:有时伤害也是一种治疗。如果可以不爱,我早就不爱了。爱情是一把双刃剑,爱也伤人,不爱也伤人。当生命结束,爱也会永留,这就是爱情。69972403菊花梗上的剌书会69658235菊花梗上的剌总部此文属于慢热型的,要慢慢品味哦新书推荐:http://m.pgsk.com/a/131033/别让爱情主宰了青春。一个有点忧伤的爱情故事……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江湖之骆荆长风

    江湖之骆荆长风

    他是行踪不定的江湖游侠。他是被情所困的登徒浪子,他是亦正亦邪的武林神话;他,驰骋于山水之间;他,纵情于轮回之巅;他,扬长于是非之界。试问,苍茫大地,谁还有藐沧海之一粟的情怀?只有他,也唯有他……他就是苏骆荆,执手写意江湖的苏骆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