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700000004

第4章 出阁

按照习俗,女子出嫁的花轿抬到新郎家院门前,轿门要向着堂屋,厨师走过来念《回车马赞词》。念完后把一些米撒向花轿及前后左右四方,然后杀死一只雄鸡,提着鸡,将鸡血绕着花轿淋一圈,一直淋到新房。有的还要将少许食盐、茶叶、大米、绿豆(或黄豆)撒向花轿及四周,由抬花轿的轿夫说一些吉利话,并向新郎讨要“红包”……云姑出阁那天,汤家的迎亲队伍有六七十人之众,前有一礼仪先生,瘦高个,头戴瓜皮帽,鼻梁上架一副细腿眼镜,身穿长袍,显得斯斯文文,他是汤家塾师学堂的本姓师爷。师爷的身后,是个有几十名鸣金奏乐人的吹打班子,唢呐、锣鼓上都挂着红带,一个个鼓着腮帮,把个唢呐吹得“呜呜哇哇”震天响,锣鼓奏的是“呛才、呛才、呛呛才”,是民间耍锣的“太平调”,不疾不徐,曼声悠调。吹打班子后面几乘大轿,彩舆华盖,煞是好看。前面两乘黄色轿子,是坐媒公、媒婆的,中间一乘大红花轿,当然是新娘无疑。后面的几乘轿子,略小一些,坐有送亲的长辈。花轿后面,有骑马的,有走路的,大凡是一些不要紧的送亲客,或汤家派去的杂役、下人。

这迎亲的队伍朝汤家走来,便有看热闹的顽皮小儿,一面跟在队伍后面跑,一面“哧溜哧溜”吸回掉下来的鼻涕,大声唱:

菜子开花满田黄,接个婆娘好在行;白天煮饭喷喷香,晚上困到暖洋洋。又煨脚来又煨肚,煨得丈夫忘了娘!

到了汤家院门口,师爷先生停下来,回转身,眼镜片后面的鼓眼睛朝后面的队伍望了望,将手中的玉棍往天上一指,再往地上一顿。于是,锣鼓不响了,唢呐也无声息了,所有的轿子和人马都全部停了下来。那媒公、媒公笑着,从轿帘下钻了出来。接着,几个送亲客也出了轿。唯有云姑在花轿中没动,两个女傧相走到轿边,站住。这时,汤家大厨子苏明春,怀抱一只大红公鸡,手执一把明亮亮的菜刀,向花轿跑来。驼背胡义顺,头顶一掌盘,盘内装有盐巴、茶叶、五谷等东西,也向花轿跑来。

苏厨子来到花轿边,两位女傧相立即闪开。苏厨子提起雄鸡,举起菜刀,手起刀落,一颗雄鸡头“骨碌碌”滚在地上,一注红艳艳的鸡血涔涔而出。苏厨子提着鸡身,绕花轿一周,算是为花轿中的新人去了妖孽灾病,免把不利的东西带进汤家深宅大院。

苏厨子将雄鸡鲜血绕花轿滴了一圈后,就离开了花轿。师爷先生就走过来,抓起胡驼背头顶掌盘中的盐巴、茶叶、五谷,一边向花轿顶上抛撒,一边口中高声念道:

新姐生得白如云,玉骨天仙下凡尘;十指尖尖如嫩笋,赛过团转远方人。新姐生得白漂漂,穿起衣服好抽条;瓜子脸儿弯眉毛,桃红嘴儿好美貌。八匹绫罗拴在腰,拴在腰来裹得小;头上鲜花戴一朵,朱红罗裙颜色好。左手提的金成对,右手提的银成双;金成对来银成双,快扶新姐拜花堂!

师爷先生最后一句说完,两个女傧相便立即过去,轻轻撩起轿帘,伸过手去,扶云姑走下轿来。

人群一阵涌动,众人都伸长脖子,想一睹新娘为快。新娘子身穿大红露水衣,头盖红头巾。众人只看见了她姣好、苗条的身段和一双穿着绣花红鞋的三寸金莲。

女傧相扶着云姑走进大门,沿着院子中的青石板走向汤家大堂。师爷先生跟在新娘子后面,一边继续向空中撒着五谷杂粮,一边抑扬顿挫地唱:

桃子幺幺,七月争争,架花大姐,赞我婚姻!

到了大堂之上,女傧相扶着新娘子站住。这时,下人刘妈从外面引来一个年轻女子,女子也穿红衣红裤红鞋,过来搀住新娘的胳膊站住了——原来是汤敏斋的千金、汤玉麟的胞妹,她是来顶替哥哥和新娘子拜堂的。

姑嫂二人在堂前站定,早有人点燃了条案上红烛。师爷先生手执玉棍,走至案前,又念了起来:

黑漆桌儿四角方,一对红烛摆中央;好儿好女来相配,夫妻双双拜华堂!

念毕,就扯起声音高声叫道:“一拜天地——”

姑嫂二人立即双膝跪地,朝神龛上的牌位磕了一个头。

师爷又叫:“二拜高堂——”

新娘子被头巾遮着,辨不清方向。顶替汤少爷拜堂的汤家小姐,便扶着她的胳膊,转了半个圈,跪下去,又磕了一个头。

师爷再叫:“夫妻互拜——”

姑嫂二人相对磕了一个头。

三拜过后,师爷又一手执玉棍,一手抓起身边胡驼背头顶掌盘中的五谷杂粮,走在前面,汤家小姐挽了新娘的胳膊,后面两个女傧相跟着。师爷叫了一声:“进洞房——”叫毕,师爷在前面走,后面新娘子和代替拜堂成亲的汤小姐及女傧相,就走出大堂,从左边巷道往汤王麟的厦屋新房走去。师爷一边走,一边撒五谷杂粮,又一边唱:

好郎好女好风光,好女今朝配好郎;好日好时生贵子,好亲好眷好鸳鸯!新郎新娘新又新,一对鸳鸯结成亲;今时良时成婚配,明年定产文曲星!

唱着,就走到汤玉麟房前。师爷推门进去,刚才的药汤味还没消散,地面被药水洇湿得像一个狰狞的魔鬼图案。汤玉麟此时仍十分疲惫,见新人进屋,他睁了睁眼,又重新闭上。

汤家小姐扶新娘子在汤少爷床头的椅子上坐下。

这时,师爷先生抓起紧随其后的胡驼背掌盘中的谷物,往屋子四角、帐顶撒去。并边撒边念:

八步牙床亮晶晶,上面雕刻尽嵌金;左开房门凤凰叫,右开房门金鸡鸣。夏布帐子亮沙沙,哔叽铺盖又扎花,夫妻二人同床睡,明年生个胖娃娃!

越往后念,师爷先生的嗓子越沙哑,气也续不上了。好不容易念完,师爷先生喘了一会儿气,定了定神。洞房中一套属于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他歇了一会儿,朝床上闭着眼的汤王麟少爷打了一个拱道:“少爷,这里没老朽的事了,老朽告辞!”说着,手执玉棍与胡驼背相跟着走了出去。

两个女傧相也离开了洞房。现在,这洞房中虽有三人,却应该说是新婚夫妇二人。汤小姐要顶替汤少爷,虽然做完了前面整套繁文缛节,但还要继续做一回不带“把儿”的丈夫。坐了一会,汤小姐对床上的哥哥说道:“哥,该给新嫂子揭盖头了!”

听了这话,汤玉麟打起精神睁开眼,伸出哆哆嗦嗦的手,拉下新娘子头上的大红盖巾。

新娘子眼前立即一片明亮。可是,还没容她看清室内的景物,刘妈和苏厨子一人端一只掌盘走了进来。刘妈的掌盘内,放的是两只酒杯;苏厨子的掌盘内,放有一只青花白瓷小汤碗,两双象牙筷。

刘妈先把掌盘放到床头柜上,端出两只酒杯,一只让新娘子接了,另一只却没人接。她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汤玉麟,汤玉麟闭着眼,胸脯一起一伏。隔了一会,还是汤小姐接了。

刘妈道:“请少奶奶、少爷喝交杯酒!”说着,只拿眼瞥了瞥新娘子,兀自脸就红了。

汤小姐和新娘子愣了一会,才将各自的半杯米酒,举到对方嘴边,喝了。

喝这酒时,刘妈也本应在一旁唱一首“四言八句”,以示祝贺。这贺词是这样的:

一把壶儿圆又圆,里面装的是惠泉。我今前来祝贺你,吃个双杯好团圆!

可刘妈没唱,刘妈唱不出来。她又看了看鲜花样的少奶奶,再看看说不定什么时候蹬腿的汤玉麟,泪水就忽地在眼眶里打转。汤小姐和云姑喝过交杯酒后,汤小姐正要去掏赏钱,刘妈却急忙转过身,端着掌盘走了出去。

这儿苏厨子端着掌盘走了过来,端出汤碗,汤碗中是两只用线穿起的红蛋。苏厨子道:“请少爷、少奶奶吃红蛋!”

隔了一会,汤小姐和新娘又一人拿起一双象牙筷,从碗里夹起一只蛋,举到嘴边吃着。

苏厨子就唱“四言八句”讨赏钱:

红蛋一对筷一双,在此操烦不可当。今日房中龙配凤,明年麒麟产成双!

唱毕,苏厨子忽地觉得自己唱漏了嘴。这喝交杯酒、吃红蛋的都是两个女人,怎么能产下麒麟?这不是寒碜小姐、少奶奶吗?想到此,苏厨子忽然害怕了。他惶恐地看了看少爷、少奶奶、小姐,却只见少爷躺在床上,只顾呼气、吸气,小姐和少奶奶只顾吃蛋,似乎没往心里去。苏厨子一颗悬着的心方才放了下来。

吃完红蛋,洞房的一套程式宣告结束,此时外面就有人传进话来:

“请新人出去拜茶!”

汤小姐听了,忙打发了苏厨子几个赏钱,拉着新娘子,又出去拜会诸亲及宾客了。

大堂里,八仙桌已经有序摆开,桌上摆着瓜子、糕点、茶水,客人都已围桌而坐,人声哄哄。小姐陪着云姑进入大堂,堂内顿时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飞到貌如天仙的云姑身上,都觉得眼前顿时亮了。新娘子一张鸭蛋脸,绞了汗毛的脸上,施了淡淡的脂粉,白里透红,光光生生,深潭似的一对眼珠朝大堂漫不经心地一扫,弯弯的细眉不知是因为看见这么多客人,还是因这显赫的气势而惊讶,微微一皱便产生出无限的妩媚和幽怨。

端正小巧的鼻梁下,小小的樱唇淡淡抹了口红,和脸上的脂粉十分协调。

头上绾了一个猪腰发式,左边别着一朵红花。穿的露水红衣虽略显宽大,可仍把上半身的凹凸部分,给恰到好处地衬了出来。腰肢细软,走起路像风吹杨柳,可浑圆的臀部却显出了全身肌肉的丰腴。这一屋子几百爷们,仿佛从没见过女人一样,都屏声静息地把目光尽情地在这新娘子身上凸出的地方,滴溜溜转着。

这新娘子拜茶,本该由新郎陪着,去一一介绍亲友和来宾。可如今汤少爷卧床不起,充当新郎的汤小姐,又认识不了几个人。这时,恪守“男女之大防”的汤敏斋老爷,不得不来担当这项大任,引着才上门的儿媳,去拜见各位宾客。

“这是知事胡老爷!”汤敏斋从上席开始介绍,像是要故意显示身份和地位似的,他的声音提得很高。

新娘子就双手抱腰,向知事老爷行了一个礼,轻声道:“拜见胡老爷!”知事老爷一双眼在新媳妇脸上转着,起身笑着还了礼,就从长衫袖中掏出一把大洋,“哗哗”地丢进跟在新娘子后面刘妈手中的茶盘里。

汤敏斋继续介绍:“这是商会会长王老爷!”

新娘子又行礼,说:“拜见王老爷!”王会长两眼也在新娘子一张粉脸上忙碌一阵,也还礼,撩起衣衫打发拜钱。

拜了半天,新娘子行了几百个礼,腰也弯得酸痛了,才拜完满堂宾客。拜完茶,新媳妇就该回房休息了。没想到汤敏斋走到高台上坐在虎皮太师椅上,大喝一声:“汤唐氏!”

新媳妇刚想和顶替拜堂的汤小姐一道回洞房,听了这一声喊,身子颤了一下,停住。

但她没答应。她想,她的名字叫唐云姑,这“汤唐氏”肯定不是叫她。

“汤唐氏!”汤敏斋又威严地大喝一声。

刘妈忙凑在新媳妇身边,提醒她说:“少奶奶,老爷喊你呢!”

云姑猛地一惊,方才明白过来,忙含糊地答应了一声。

汤老爷在椅子上板起面孔,怒气冲冲地问道:“刚才为啥不答应?”

云姑脸红起来,嗫嚅着:“我……我……”

汤敏斋道:“你第一次来,便不讲妇德,本该按家法重重处罚你!念你初来乍到,这回免了!下次再这样,严惩不贷!”

云姑一张薄施胭脂的面孔,顿失血色。

本来,这娶亲的一套繁琐礼节,至“拜茶”已完全结束。至于训诫媳妇,这是以后的事。可是,汤敏斋刚刚受了知府老爷的旌表,又值知事大老爷在场,便有意让知事老爷等人,看看他的严谨家风。于是便把云姑留了下来,来个当场训诫。

“你为寒门之女,玉不琢,不成器!今既为我汤家媳妇,就该古淑媛凤!女人的三从四德,你可知道?”

“知道。”云姑怯怯地回答。

“何为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汤敏斋听了,略略息了怒气,说:“你知道就好!从今以后,你生是汤家人,死是汤家鬼。上孝公婆,下事君姑,全忠孝,守贞洁,不可稍有越礼教之举。如不能保清风之名,必重重处罚!”

云姑唯唯而答:“是。”

汤敏斋又问:“何为四德?”

云姑说:“妇德、妇容、妇言、妇功。”

汤敏斋道:“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止有耻,动静有法。如有违背,重重处罚!”

云姑心里打起鼓来,她觉得身上皮肤一阵阵发冷,又唯唯诺诺地应道:“是。”

“性和善,寡言谈,不好嬉笑,如有违抗,重重处罚!”

“是。”

“素淡洁静,不事艳丽!”

“是。”

“专心女红,事亲相夫!”

“是。”

云姑连连答了一通“是”以后,汤敏斋又突然问:“‘七出’,你知道吗?”

云姑茫然了,半天回答不出。

汤敏斋一字一句说出“七出”内容:“不顺父母,为其逆德,出!无子,为其绝后,出!淫,为其乱族,出!妒,为其乱家,出!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其粢盛,出!口多言,为其离家,出!偷窃,为其反义,出!”

云姑经过拜堂、拜茶一番折腾,已觉身疲体倦。现在站了半天,听了一番汤敏斋这不准、那不准的严厉训诫,只觉得有一股晕眩感袭来。她强打精神听着。

汤敏斋又大讲了一通有关“七出”的道理后,自己也感到疲乏了,这才让汤小姐领着云姑回洞房去了。

果然,云姑一走,知事老爷等便站起身,向汤敏斋抱拳打恭,称赞说:“达夫(汤敏斋字达夫)兄治家有方,果然名不虚传,钦佩!钦佩!”

汤敏斋听了,心中十分舒坦。

顶替汤玉麟拜堂的汤家小姐,把云姑领进新房后,就觉得自己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事她办不到,也没法去办,便朝云姑微微一笑,说了一声:“我去了!”话完,闪身出了屋。

这里剩下云姑,她只觉得自己此时像虚脱了一样,身子打着寒战,酸软得不行。她也无心思去看床上躺着的郎君和新房的一切,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她不知等待自己的,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选自长篇小说《豪门少妇》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同类推荐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小米开花

    小米开花

    既为女孩,打落地,就有一颗种子被播进心田,默默地埋好了。直到有一天,小米睡不着了。同龄的“二霞”已经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胖涛”的小雀子“可怜巴巴”,还是压着咚咚的心跳看清了;“建设舅”的草叶抽动的游戏让她怕了,恼了;“嫂子”硕大的乳房被孩子衔着也被人们馋馋地觑着让她羞了——终于它“来了”,小米却怅怅的了。寂寞的,小米开花了。在成长的每一步,小米们怯怯地大睁着双眼,惴惴地试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对无知懵懂的孩子,每一步都险象横生,她们走得跌跌撞撞。
  • 当老师遇上学生

    当老师遇上学生

    高三的时候,阿娟所在的班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他叫富冬,他很有成熟男人特有的风度,特别是他那双眼睛,总是微微地眯着,但却透射出一股迷人的光芒,在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一向不认真听课的阿娟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师生恋就这样开始了。
热门推荐
  • 我的男人两千岁

    我的男人两千岁

    林艾第一次见到时涵,她的车撞到了他,他却突然消失了;第二次见到他,他竟然是她新来的上司;这第三次见面么,她拉起他就走!多年后,林艾感叹道:实践告诉我,遇到好男人要趁早下手哦!尽管他不是人!
  • 王牌乖妃

    王牌乖妃

    前世,他用生命换她重生。今生,就让她还他一世柔情。而那些像毒蛇狠毒般置她与地狱的人,她会狠狠把他们踩在脚底下,在他们张开毒牙咬向她时,毫不留情的扼断他们的喉咙。一世重来,她小心翼翼,如惊梦初醒,走的步步惊心,唯有他,是她唯一的心软。幡然悔悟的她说,“聂从寒,浣儿此生宁负天下不负你。”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早安之老公大人

    早安之老公大人

    午夜两点,夏小米哼着不成调的歌摇摇晃晃的回到了自己在半山区的别墅,一进门,她就一脚踹掉了脚上十公分的黑色高跟鞋,然后赤着脚往二楼走去。果然是欧洲原装进口的顶级木地板,走在上面一点声音都没有,而且踏在上面还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叶耀奇这家伙还算厚道,拿了她两百万的装修费,整出来的东西好歹也能入眼。真要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这里呢,去年她二十四岁本命年生日,老爸江郎才尽想不到有什……
  • 乾隆皇帝:日落长河

    乾隆皇帝:日落长河

    《日落长河》是系列长篇小说《乾隆皇帝》的第三卷。 乾隆一面撤将换相,倾其国力,企图在继续惩讨大小金川的战事中,以重惩莎罗奔的全胜结局,来挽回体面;一面派刘统勋、刘墉父子企图在珍灭女教主“一枝花”的斗争中,安定国内局面。他根据孔子的仁政思想,重用傅恒、刘统勋、阿桂、纪昀等人,继续推行以宽为政繁荣经济的政策,以此努力开创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可是由于他战略指导思想错误,加之讷相无能,金川战事一败再败,以高恒为代表的宫廷内外朝野上下的腐败势力,同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助澜推波,愈演愈烈。乾隆虽宵吁勤政,严厉惩腐,可无力挽救乾隆盛世落人江河日下的尴尬局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代嫁庶女:丑妾要休夫

    代嫁庶女:丑妾要休夫

    你也穿越我也穿越,可为何别人不是穿成公主就是穿成小姐,夏紫婠却只能穿成一个受尽欺负的丑丫头?还是一个丑得惊天地泣鬼神、闻名整个金城的丫头!!好吧,成了丑丫头不要紧,大不了安安分分过日子呗?可为何老天爷你就是不长眼,姐姐们不愿穿的衣裳她穿,姐姐们不愿吃的食物她吃,姐姐们不愿嫁的纨绔……她嫁!!!这个纨绔,年年轻轻,花心过多,女人不少,那正妻小妾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相公更是嫌弃她长得丑,看都不愿看到她!!什么?笑她丑,还笑她丑,再笑她丑!!!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真拿不发威的老虎当病猫呢!!!
  • 欢喜田园之彪悍小娘子

    欢喜田园之彪悍小娘子

    一觉醒来,身边围满了人老实巴交的父母,饿得面黄肌瘦的弟妹身心受虐的大哥一双双眼睛满含悲伤的看着她一家六口人,住着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上无半片瓦,下无一分田。更加悲催的是,每个人竟然只有一套破旧的衣服,连换洗的都木有!要不要这么穷啊?老天爷,你有木有长眼啊?!好吧!看她如何带着家人发家致富,扬眉吐气调教包子爹娘弟妹,教训贪婪可笑的二婶点醒妻管严二叔,反击势力张狂的堂兄堂姐拨开迷雾,让迷信又势力的奶奶,擦亮眼睛大丫的奋斗目标:吃饱穿暖,住上青砖大瓦房!大丫的斗争方针是: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不怕你来闹,就怕你不闹!只要敢来闹,就打到你怕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