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49

第49章 宪问篇第十四(1)

“宪问篇”向世人讲明了信仰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做人要有信仰,要有为人处事的坚定原则。信仰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是我们开创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树立坚定的信仰,还要有为信仰献身的精神。无论人生当中遭遇什么不幸,都不可以动摇内心的信仰。只有将信仰至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人生之中,才会最终有所建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极其丰富,可是却有很多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信仰。人没有信仰,就如同植物没有阳光。缺乏信仰的生命必定毫无生机,容易枯萎凋零。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信仰,并且要坚定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开出最艳丽的花。

14.1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①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②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③伐:自夸。

译文

孔子的学生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吃俸禄;国家政治混乱时,做官的还拿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争强好胜,自我夸耀,怨恨别人,贪图私利,这四种行为都不做,算是做到仁了吧?”孔子说:“可以说做到这些是很难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清楚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使不行,斯亦难能也。谓之仁则未也。此圣人开示之深,惜乎宪之不能再问也。”或曰:

“四者不行,固不得为仁矣。然亦岂非所谓克己之事,求仁之方乎?”又注:“克去己私以复乎礼,则私欲不留,而天理之本然者得矣。若但制而不行,则是未有拔去病根之意,而容其潜藏隐伏于胸中也。岂克己求仁之谓哉?学者察于二者之间,则其所以求仁之功,益亲切而无渗漏矣。”

朱熹注:“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并言之,以广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进于有为也。”

张居正注:“原宪为人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盖已知之,至于际时行道,或短于设施之才,故夫子兼举以告之,乃因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又注:“盖仁者纯乎天理,自无四者之累。今但日不行,则不过强制其情,暂时不发而已。譬之草根不除,终当复生;火种未灭,终当复燃。倘操持少懈,宁无潜滋暗长,而不自觉者乎?是未可便谓之仁也。要之原宪之间,徒知制其流。夫子之答,是欲澄其源。惟能致力于本源,则天理渐以浑全,私欲自然退听矣,此求仁者所当知也。”

解读

孔子从从政者的角度回答“耻辱”的问题,并且强调“仁”难以做到。他认为,做官的人,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国家蒙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个人却安享食禄富贵,这是一种耻辱。真正的士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生死不渝,无论身处何种地位,无论国邦治乱安危,都不会丢失自己的良知,并且会为了国家和民族恪守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在谈到仁的问题上时,孔子认为在行为上没有表现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也不一定是做到了“仁德”。

其实,只要是从政做官,也就担负起了“以道事君”、“仁民爱物”的责任。

如果君王的言行政令符合“道”,那么为官者应该大有作为,勤勉为民。而天下无道,时局动荡、人心险恶,国家危亡动乱,为官者不能独善其身,应该跟君王一起担负起拯救天下的责任。

对于一个君子,不管是不是为官从政,都不能放弃仁义和责任,不能不加强自身的修养。逞强好胜、骄傲自矜与浮夸虚荣、怨天尤人、淫逸多欲这几种毛病不再出现在为人处世的一切言行中,是否获得了仁德的修养成就呢?孔子还不承认这是仁的境界。他说这是难得的,至于是不是仁的境界,那就不知道了。由此可知孔子所称的仁,中国文化所说的“仁”,就像道家、佛家所谓“得道”那样,不可知、不可测,是非常高,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所谓的“仁”,不但是外表言行举止上的克己复礼,也包括运用自身的智慧与坚定精神,彻底清除内心深处的那些恶习。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提供给我们多重的生活方式,为每个人都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无论是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需要加强个人的修养,从内心深处修炼自己高尚的情操。

14.2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①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译文

孔子说:“士怀恋安逸,就不配称为士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居,谓意所便安处也。”

张居正注:“怀,是思念。居,是意所便安处。孔子说:士志于道,则居无求安,为其所志者大,不暇为燕安计也。苟于意所便安处,即恋恋不能舍,或怀于宫室器用之美,或怀于声色货利之私。则心为形役,。而志以物损,处富贵则必淫,处贫贱则必移,其卑陋甚矣,恶足以为士乎?”’

解读

孔子认为“士”不应该贪恋故土安逸的生活,应当志存高远,行走四方。“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好男儿志在四方”是一个意思。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士”,是指培养有道的政治家而言。“士”所修的学业,在内为修心明德的仁德之道,在外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道。古代人崇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读书读好了然后去从政,这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是正途。有志的读书人,不务他业,专学政治,将来要出去办大事,为国民谋福利。如果只求个人生活安适,这就与他的志向相背,不会有所作为,所以不够资格为士。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人们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是选择安逸平稳,还是选择努力上进,放手一搏呢?虽然社会给予我们多元化的选择,但是一个真正想要做大事的人,是不会安于现状的。他们会不断努力上进,奋力拼搏,力争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14.3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③”

注释

①危:直,正直。②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混乱时,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名家注解

朱熹注:“行、孙,并去声。危,高峻也。孙,卑顺也。”

张居正注:“危,是高峻的意思。孙,是卑顺的意思。可见行无时而不危,君子守身之节也;言有时而可孙,君子保身之智也,然有国者而使人孙言以苟容,岂国之福也哉!”

解读

这是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虽然行为依然要正直,但是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

孔子一向不主张死打硬拼,“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衽金革,死而不厌者”,都不是孔子赞赏的人格。他主张“智直”,“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危言危行”即“直言直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行”不是指如暴力革命、以恶抗恶那样的危险行为,而是正直的行为,是一个君子不随波不媚俗的高洁品行。无论邦有道无道,“危行”都是必须的,而“危言”则只能对愿意听忠言的人才能发生作用。因此,“言孙”并不是怯懦,而只是为了确保“危行”的可能。同时,这也体现了儒家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在言语与行为之间,更重视行为及其后果。

孔子所说的这个方法巧妙机智,既保持了自己正直的人品,又保护了自己的生命。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面对不同的人,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采取婉转的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为人、做事一定要正直,这是做人的原则和根本。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名家注解

朱熹注:“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勇者,或血气之强而已。”

张居正注:“德可以兼言,言不可以兼德,仁可以兼勇,勇不可以兼仁。自修者固当知所以务本,而观人者亦鸟可徒取其末哉。”

解读@这是孔子谈论的关于“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一个有德行修养的人,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却不一定。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在孔子的理论里,“德”与“仁”通常是一个意思。“以德为政”就是“以仁为政”,德也通常被称为仁德。“言”与“智”也紧紧相联,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为智,这些都是说的言和智的关系。“有德者必有言”,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会有精妙的言论,这是言行一致;但有精妙言论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的人,因为生活中难免有心口不一的奸佞之人。

有些人,文章写得很好,口头上讲修养、谈道德还行,但是本人却不一定有很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虽然俗话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言之凿凿,却并无多少担当,可谓吉不符实。就像有些人徒有匹夫之勇,却缺少仁德智慧。所以我们看事物要看全面,要懂得去分辨甄别,不要被表面所迷惑。

14.5南宫适①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募荡舟②,俱不得其死然。禹稷哟弓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

①南宫适:适,同“括”,即南容。②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再力大,善于水战。③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译文

南官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募擅长水战,这两个人都没得到好死。禹和后稷自己亲自耕种而拥有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

“这个人啊,是君子!这个人啊,崇尚仁德!”

名家注解

朱熹注:“禹平水土暨稷播种,身亲稼穑之事。禹受舜禅而有天下,稷之后至周武王亦有天下。适之意盖以羿幕比当世之有权力者,而以禹稷比孔子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谓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心矣,不可以不与。故俟其出而赞美之。”

张居正注:“南宫适,即南容。募,是有穷国之君。异,是羿臣寒浞之子。荡舟,是陆地行舟。”

解读

孔子赞许南宫适,说他是尚德的君子。崇尚道德,不崇尚武力,这是君子最高的品德。

南宫适向孔子请教问题,他列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后羿和霁。在古代的传说中,后羿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凭他射箭技术和武勇,想称王而最后不得好死。奡是寒浞的儿子,力气很大,可以把在江海里航行的船,一手抓起来在陆上拖着走,后来被少康杀害。南容说这两个人,一个射箭技术那么好,一个力气那么大,最后都不得善终。他又举出禹王、后稷的例子。他们没有羿、奡那么大的雄心和本事,自己规规矩矩去种田,最后却都得到了天下。南容举出的两种人,一种人不择手段想成功:另一种人则是殷殷实实地做好分内的工作。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对呢?孔子听了以后,并没有答复他,因为南容的见解非常高明,无需答复。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凭借一技之长,仗着自己有点才华,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想获得自己想要的;而有些人则安分勤劳,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这两种人,谁能真正成功并且为世人所赞誉?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①,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注释

①矣夫:语气助词,无实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当中有不仁德的人,小人当中却没有仁德的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孔子说:‘仁者,心之德。心存则仁存,心放则仁失。然存之甚难,失之却易。如君子之心纯乎天理,固宜无不仁也。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人欲有时而窃发,天理有时而间断,间断即非仁矣。所以君子而不仁者尚有之也。若夫小人,则放僻邪侈之心滋,行险侥幸之机熟,纵有天理萌动之时,亦不胜其物欲攻取之累矣,岂有小人而仁者哉。’夫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则小人固当为戒。

然以君子而尚有不仁焉,则操存省察之功,盖不可一时而少懈矣。”

解读

孔子对君子要求极高,他眼里的君子,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仁德”。一个真正的君子,一定常怀仁德之心,所做仁义之事自是数不胜数。但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有时不仁也是难免的事。小人往往是无德无位之人,常常做坏事,以致形成了习惯,坏已经滋生到骨髓里,很难根除掉。凡事都是从点滴中积累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从身边小事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由好人变成坏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14.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让他勤劳吗?忠实于他,能不教诲他吗?”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劳,是劳苦之事。诲,是规谏之言。夫知爱之必劳,则为子者不可以惮劳,惮劳,非所以自爱也。知忠之必诲,则为君者不可以拒诲,拒诲,非所以劝忠也。君臣父子之间,贵乎各尽其道而已。”

解读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他“爱而劳之,忠而教之”的观点。爱一个人,就要顺应他的爱好,让他发挥潜能和特长,使他劳而无怨;忠于他,就要多加劝勉,而不能愚忠。

仁者爱人,就是让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让人爱劳动,任劳任怨;同时向专家请教自己不擅长的事,这样专家也会劳而无怨,诲人不倦。人人劳而无怨,人人发挥所长,人人诲人不倦,就是正义,就是干正事。“忠”在这里包括的是¨忠人”、“忠君”\“忠父母”、“忠子女”,当他做了错事坏事的时候,要及时提点、劝阻,做到了这些,才真正叫爱护一个人。比如在生活中,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但是父母对孩子却不能娇生惯养。所谓惯子如杀子,“自古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纵容孩子一个小错误,明天他就有可能犯大错误,就像俗话说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同样的道理,我们爱护我们身边亲近的人,也要多为他考虑,从他的角度出发想问题,让他做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事情;当发现我们爱护的人有错时,要做的不是“隐隐于亲”,而是及时地劝慰,让其迷途知返。这才是正确的爱人方式。

14.8子曰:“为命①,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寸论之,行人子羽④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注释①命:指国家的政令。②裨谌:人名,郑国的大夫。③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④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译文孔子说:“制定外交辞令,由裨谌起草,世叔研究,外交官子羽进行修改,东里的子产在文字上加工润色。”

名家注解译文朱熹注:“郑国之为辞命,必更此四贤之手而成,详审精密,各尽所长。是以应对诸侯,鲜有败事。孔子言此,盖善之也。”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仙路争霸

    仙路争霸

    屿轩,无意中获得了修真界高手的元神,元神传他至高修仙法决,凭着这法决,屿轩修成至高神功,最终达到至高点,成就不朽的传说。
  •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懂待人处世学问的人,一定会被各种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困扰。只要你掌握了这门学问,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处世高手。 本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如何待人处世,如何赞美别人、拒绝别人,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等等。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本书中所罗列的待人处世的技巧,那些摆在你面前的看似棘手的待人处世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你在以后的日子里,灵活运用了这些技巧,那么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就会顺风而行。
  • 仙缘

    仙缘

    劫难降临,盘古无奈,轩辕忧心。为炎黄子孙根苗,大鹏奉师命下界。天降大任于斯人,他们应天劫而生。逢仙缘,入仙道,路途漫漫。他们在劫难中成长,在涅盘中升华。若想知道大鹏在下界的作为,以及他弟弟妹妹的漫漫仙途,就请看《天劫仙缘录》......
  • 绝色锋芒

    绝色锋芒

    当冷漠腹黑的她穿越到一个花痴草包的贵族大小姐身上后会发生什么?花痴草包的大小姐因为追美男二皇子殿下不遂,跌落下马昏迷不醒。再度睁眼,冷冽逼人。不久后,锋芒展露,慑人心魄。在这个魔法为尊,斗气傲天的世界里,何去何从?且看绝色的她如何魔武双修,震撼天下,开辟出一条逆天之路。俊美的二皇子殿下受皇帝陛下的训斥,无奈上希尔伯爵府看望那跌落下马受伤的花痴大小姐。却被侍从告之,小姐没空。当他看到没空的大小姐正悠闲的在庭院喝茶完全无视他时,二皇子俊美的脸有些抽搐了。守护她的骑士,烬阎,一直以厌恶的眼光看待她。看着凌厉的她锋芒展露时,终于惊愕的怀疑,她,真的还是以前的她么?……………………………………走在校园的树林,被一绣花枕头男拦住。以前躲她都来不及,没想到现在的她居然是如此的让人心动。下一刻,树林中传来杀猪般的叫声,响彻云霄,惊飞了林中的所有鸟类。本文一对一!@@@@@@@@@@@@@@@@@@@@@@@@@@@@@@@@@@@@推荐我的新文:《盛世风华》当轻狂腹黑、决绝果断的她穿越到生性懦弱、说话都结巴的她身上…盛世传奇就此开始!丞相府白家三小姐白风华,说话结巴,皮肤黝黑,生性懦弱,资质低微,处处被人嘲笑欺负。却爱上了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南华王,甚至爱的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夜宴为南华王爷挡下刺客的一剑差点送命。当白风华再次醒来,面对这戏剧的一切,眼神中却充满了讥诮和冷笑。眼底深处更是闪烁着狂妄和不羁。南华王“好心施舍”准备迎娶白风华为侧妃作为报答,派去送定情信物的人却被白风华叫人打成猪头扔出了丞相府!接下来,白风华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纨绔子弟”。以前嘲笑她的,欺负她的,揍,全部揍。看不顺眼的,也揍!“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被揍的人昏天旋地,鬼哭狼嚎,却都忘记了一个资质低微的人怎么可以揍的他们像猪头!天才南华王终于与其对上,众人这才惊觉,原来,白风华才是真正的天才!以前白风华为了不抢心上人南华王的风头,生生隐匿了自己的光芒。而今日,她将光芒万丈,谱写一场盛世风华!¥本文不管是文名,简介,构架,人物,情节都是我辛苦想出来的,这是我的心血,所以——禁止借鉴和抄袭,谢谢合作。@@@@@@@@@@@@@@@@@@@@@@@@@@@@@@@@@@@@@@@@@@@@@@@@@@@@@@@@@@@@@@@@@@@@@@@@
  • 开溜皇后

    开溜皇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舞蹈家,却因失恋而惨遭横祸,穿越到宰相病逝千金蓝梦舞身上,这不还没有踏出府门一步好好观摩观摩这个朝代,又要下嫁给天下女人都想嫁的男人——皇上,唉!谁让自个摊上这个主呢,不过听说皇帝还是挺帅的,而且她做了皇后不用四出去演出挣钱,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进了宫才知道,皇帝冷冰冰,还要一切听命于他,她决定开溜不要这份职业了,和这个大男人皇帝say拜拜,去寻找自己在古代的真命天子…...本书结合时而迷糊+茫然+小白,如果不喜欢的朋友可以勿进!
  • 世界军事百科之非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非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