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800000007

第7章 谷神不死

原典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大道空虚开阔而又变化万端,它永远不会消亡。这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有个出口,可以称做天地的根源。它如丝如缕、连绵不绝又难觅行迹,其作用却无穷无尽。

名家注解王弼: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之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河上公: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

朱元璋:王有道不死,万姓咸安。又以身为天地,其气不妄,为常存于中,是谓天地根。若有所养,则绵绵不绝,常存理用,则不乏矣。

经典解读老子用简洁的文字描写了形而上的“道”,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他认为,“道”在无限的空间中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老子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老子这种对“道”的与众不同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源于他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因为,他所关注的“道”是宇宙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个部分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

在对母体的认识方面,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而这种本性又曲折地表现为对自然的依赖,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的眷恋。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使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种植树木,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我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在希求寻回业已失去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智慧典例

立身,当以孝为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句话是说,大道清虚空灵、变化莫测、永不寂灭,是缔造生命的神秘的母体。老子借此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的赞美,对于母性的赞美。与《周易》上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相合。

“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它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源源不断地从它身上获取能量,不断成长,有所作为。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这种奉献而不索取的品质恰似一位母亲。

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当孝敬母亲。应当时时刻刻谨记一句话:立身应以孝为先。何谓孝?洁身自爱,力争上游;孝敬父母,侍奉师长;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最后发展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很多人都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当年老的乌鸦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一直到老乌鸦死去。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流传千古。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时常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尝过冷热之后才亲自端给母亲服用。

《朱子家训》言道:“刻薄成家,理无长久。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想要社会和谐,家庭必先和谐;欲家庭和谐,必须先行孝道,以孝为先!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就说了这个道理。

古时候,有个叫孙元觉的人,他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可是,他的父亲却不孝敬老人。元觉的爷爷年迈多病、不能劳动,他的父亲便对其极为厌恶。

一日,其父忽然把病弱的老人装在筐里,放到车上,要把老人扔进深山里。元觉放声大哭,跪在地上请求父亲不要这样做,但父亲一把推开他,推起小车就进山了。元觉跟在后面哭劝,可是父亲一点也听不进去。到了山的深处,其父将老人连人带筐从车上扔下来,老人艰难地从筐里爬出来。元觉哭着把筐子捡起来,放在车上。

其父斥责道:“这是晦气之物,你拿它做甚?”元觉认真地说:“等你老了,我可以用这个筐来装你啊。”其父大吃一惊,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对自己的父亲说这样的话呢?!”元觉说:“我这是跟你学的啊!你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难道我就不能这样对待你吗?”

其父感到万分震惊。最后,他羞愧地把老人拉回了家,从此悉心地加以照顾。

王祥卧冰求鲤孝继母孝道思想也广见于佛教诸经。例如,《忍辱经》中说:“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大宝积经》中说:“汝等常应孝养父母。”《心地观经》中则说:“于诸世间,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为最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月明,悲母死时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让人终身受益的美德。在国外很多企业中,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那他的人际关系是很难搞好的,同事都鄙视不说,还极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考察干部也应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不孝子孙焉能勤政爱民?

生养人类的伟大母亲就是“道”,我们要体贴她、领悟她。在我们成长壮大的同时,需要把我们自身积聚的能量回报社会、回报自然,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美好!而且,行孝需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才悔恨万分!

同类推荐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热门推荐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爆笑种田:报告王爷,绑错了

    爆笑种田:报告王爷,绑错了

    她本是高材生,却穿越到了一个偏僻的渔村,手贱捡回了一个帅哥。“那个帅哥,就是你,别东张西望了,晚上跟我一起进洞房呗。”几个月后,“报告王爷,你要的妞给你绑来了!”俊美的男人扫了一眼,摇摇手指,“绑错了,我要的那个身材要比这个好很多,哪里这样水桶腰。”某女振臂怒吼,尼玛,老子肚子里面还有个小的,腰自然粗很多啊……
  • 魅姬一笑倾城

    魅姬一笑倾城

    她,穿越异世,成一国之公主!既来之则安之,难得来这么一遭,不好好见识见识那真是对不起自己。易钗而行,玩转江湖。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到了桃花。…妃子要杀她,大家小姐要杀她,皇帝要杀她,使臣要杀她,江湖一些人对她动杀机,还有…。终于,她不再忍,尼妹的,别把本姑娘的低调当成懦弱,她好欺负了是不是?于是,什么皇帝,本姑娘让你江山易改,玩死你们!什么江湖,她放话出去,本姑娘的出现就是让江湖身不由己!一路走来,三国鼎立,从皇宫到江湖,她又到底迷了多少人的眼?请大家支持,求收藏,求人气,求宣传推荐!喜欢的朋友可点击页面‘加入收藏’一项,能随时看到更新,随时找到文文!注意注意:台风的文不会坑,童鞋们可以放心收藏看!!!在此,台风厚脸皮再推荐自己的两本文文。“女皇,给我名份吧。”将要完结。
  • 恋上你的宠:狐狸王爷俏王妃

    恋上你的宠:狐狸王爷俏王妃

    (正文已完结)黑帮公主洛子涵原本带着一帮小弟找敌对帮派的堂主PK,却意外遭遇天生异象九星连珠,被一道惊雷劈到了另一个朝代,并以“神女”之姿从天而降,压死渣男一枚,救下了一个帅哥王爷,于是一场腹黑王爷VS野蛮公主的戏码正式开演……“上官云狄,你有人格分裂吗?为么你对别人都能走高冷路线,唯独就只会欺负我?为么?”“因为你好欺负啊。”某男答得理所当然。“啊啊啊,死妖男,你是皇二代了不起啊,姐还是黑二代呢,有本事你到我的地头试试,姐把你腌了当醉虾……”“可以,那等到了你的地头再说。”某男继续好脾气的从善如流。
  • 嬗变

    嬗变

    从下海经商热到感情危机,从红庙子炒股到北海淘金,市场经济的狂潮,冲击着所有人的灵魂。小说通过一群中学同学的不同际遇,勾绘出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风情长卷……
  • 八鬼闯校园

    八鬼闯校园

    父亲被捕,母亲离家,原本幸福的白素一夜之间除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一无所有。她守着空荡的老宅,辛勤打工,刻苦读书,只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她与两个性格完全相悖的男主相遇,不自觉卷进一场爱情的争夺战……【不要忘记收藏、订阅和投票哦~!】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一舞倾人城

    一舞倾人城

    她,只因身上存有对前世的记忆,从小就远离繁华被送入清静的寺庙。原以为20岁过后便可以回归幸福,却不料被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莫名的绞入仇恨和争夺帝位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