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4000000029

第29章 也曾评说几个作家(6)

重新发现一位诗论家——邵洵美的诗歌批评

这本诗论集,英文的,中文的,合起来是相当厚实的一本,讨论了中国诗外国诗白话诗传统诗的各种问题。但是按年代一排,可以发现邵洵美写这些诗论文字,前后只有5年时间:从1934年起断断续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1938年至1939年似乎是邵洵美诗论的爆发期,他在《中美日报》上连载了近一年的《金曜诗话》,然后就完全停笔,再也不谈诗。

邵洵美的其他文字,其他活动,延续岁月长得多:翻译,他做了一辈子,从1926年起,到1968年去世后依然有译稿等待出版;编刊物开书店更是这位文坛活动家的本色行当,从1924年他18岁时编辑《狮吼》到1950年去北京试图扩展“时代书店”未成才告结束;他的小说和散文写作也从年轻时延续到40年代。他也极多产,一年可以写15万,可以写80篇文字,延续多年。30年代,他一直保持了大致一星期发表一文的写作热忱。这些并不奇怪:邵洵美是文坛全武行,十八般武器全使得。他鸣于世的是诗,是诗评,偏偏这两种活动延续时间最短,诗只写了8年,从1924年19岁开始,到1933年27岁时他就放下诗笔;从1934年,他开始写诗论,直到1939年失去了发表的领地。作为诗人,作为诗论家,看来邵洵美珍惜羽毛,不得不写,才写。

而且,邵洵美写诗时不写诗论,写诗论时不写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个人性的。也许1931年底徐志摩的不幸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大,让他停笔写诗。也许年近而立,让他心性成熟,能够静下心来细看细评。不管怎么说,把这两种活动在自己生命中隔开,给了他的诗论一种气魄:写诗论诗评,本来就需要一个必要的批评距离,不至于为自己的作品吆喝,也不在自己心仪的路前打锣。邵洵美讨论许多人的诗,对许多当事诗人赞美有加,却从来不谈自己的作品,一行都没有引过,一首也没有提过,连他自己也写诗这句话都没有说过,最多只提到他作为编辑处理来稿的经验。这是他的诗论至今耐读的先决条件。

邵洵美的诗论是“为时而作”,是他生命中某个阶段有感而发,更因为是中国诗歌已经发展到了某个阶段,迫使他有感而发。到1934年,中国诗的发展的确到了一个关键点:早期反传统的战斗热情已经难以找到敌人,开拓新的语言方式的使命感结束了,各种“尝试”也到了检视成果的时候了。批评成了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这一点邵洵美看得很清楚:“现代中国文坛上,诗是被人用得最多的一种体裁……但是,我们都知道,小说与戏剧的进步却更其来的显明,缺乏批评不能不说是最大的原因。”

这个工作需要有人来做,邵洵美挺身而出来做这个工作,是顺应时代需要,也是他自己的使命感使然。而且这个工作也只有邵洵美才能做:他本人是诗人,学文学的留英学生,参加过多种社团,作为刊物的编辑,了解文坛动向,出版甘苦,“沪上孟尝君”也使他结交各方各派的诗人。30年代,是流派时代,是争论时代,流派之间的争论会忽然变成个人意气。要能超脱,就得有胸怀。

邵洵美拿起诗歌批评之笔,也是因为一批杰出诗人突然出现。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提醒人们“诗坛并不沉寂”,诗坛其实从来没有如此热闹,因为“他们的技巧是一天天成熟,他们的才能也一天天在发展”。“他们”是谁呢?是卞之琳、朱维基、方玮德、曹葆华、陈梦家,可以说这些都是新月派的朋友,但是他对臧克家、戴望舒、方令孺一样赞美,这些都是1933年出版了诗集的青年,这一批“30年代人”,无论左或右,这时候显现了异样的才华,3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新诗一次规模不小的星河爆发。他也注意到左翼诗歌,救亡诗歌,在他连续几年署名Zau Sinmay(“邵洵美”三字的上海音英文拼法)为英文刊物《天下》写“新诗年记”(Poetry Chronicle)中,介绍了郭沫若、田汉等。

但是邵洵美并不是没有自己立场左右逢源,他的诗论,应当说有偏爱而无偏见。他一直被认为是唯美派诗人,他的诗论却并没有追求唯美,他只是并不隐瞒对形式特别注意,这在30年代很不容易做到。他呼应梁宗岱的论断:“诗,最高的艺术,更不能离掉形式而有伟大的生存。”这话不是空话:他手里有形式美的最佳例子,卞之琳刚出版的《鱼目集》。他不无欣慰地说:读过此诗集,“我们便知道初期白话诗的秧苗已成熟地结实了”。他呼应陈世骧,称赞卞之琳诗是“内容与形式的绝对调和与统一”,甚至认为比徐志摩的诗“在技巧方面已经更进了一层”。他特地举出《距离的组织》这首诗,来与胡适对比。为了坚持自己支持的观点,他不惜与朋友对垒:为了捍卫卞诗“晦涩”的权利,他不惜反对胡适与梁实秋,指出梁实秋“缺少文学批评家应有的了解的能力与虔敬的态度”,而胡适要求新诗“人人看得懂,人人写得来”,被他一再嘲笑为荒谬之论。

更难能可贵的是,邵洵美没有手捧西方文学的饭碗,借熟悉西方新出诗派新出理论,一味拿“时新”唬人。虽然他1934年的长篇论文《现代美国诗坛概观》,令我这个大半个世纪后研究美国诗的人汗颜:他不仅对美国诗坛的扫描切中要害,许多基本文件,例如T·E·休姆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以及《意象派原则》在这篇文章中也是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但是他并没有被意象派对中国诗的热心过分趾高气扬,他冷静地指出:中国古典诗对意象派,就像指南针对现代科技,都是文化转化后的产物。他指出研究新诗应当用的方法之一是“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为此他写了长篇论文Confucius on Poetry(《孔子论诗》),详细比较了儒家诗观,与希腊人的立场。这是中国最早的比较文学论文之一,在中国尚无这个学科,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称之前,有此实不必有此名。

同时,邵洵美也是最早提出新文学对传统否定过多的批评家之一,他说他经常指出应当“补足新文学运动者所跳跃过的一段工作:即造一个‘文学的过渡时代’”。因为中国文学从旧到新,一步跳过了必要的过渡,应当回过头来补一补:要把过于“西化”的文学往回退一点。这样的号召,的确需要魄力。

特别要谈一下的是1938年11月到1939年6月在《中美日报》上连载31篇的《金曜诗话》,这是30年代最长最彻底的系统诗评,有四万多字,是一本书的规模。邵洵美是在避居租界时写作这批文章,这两年正是他与项美丽合作编辑《自由谭》的繁忙时刻。这部诗论显然是以普及为目的,拟想的对象是读报的大众,但是触及问题之全面,组织之缜密,按部就班有计划地讨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方方面面。诚然,30年代有过各种翻译的诗论,真正针对中国新诗的系统诗论专著只有个别例子。到1939年前,中国还没有过如此系统的中国新诗评论。可惜写成之时正值兵荒马乱,这个系列批评未能印成书,否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诗歌艺术专著之一。

这本诗论不容易写,不仅是因为必须对新诗全面发言,不躲避任何问题,而且整个中国已经被抗战的烽火吞没,中国诗歌,整个中国文学,在战争中动员起来。邵洵美本人也参加到抗战事业中,翻译《游击队歌》。奥登与依歇伍德在《战地行》(Journey to the War)一书中描写了秘密从敌占区潜往上海,会见邵洵美等人的情景,参与翻译出版《论持久战》。虽然战时宣传压力非常大,然而一旦回到诗歌理论,邵洵美的诗学观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在抗战中的诗和诗人》等好几篇专题中,他面对抗战时诗歌的任务这个棘手的问题,立场毫不退缩,措辞绝无含糊:“诗的确是可以深入人心的宣传工具,但是深入人心的宣传工具却并不只是诗。”

读邵洵美的诗论,有时恍然昨日,他讨论的问题,许多在今天依然是问题;他说的话,今天依然需要倾听;尤其当他仔细分析汉字发音对意义的作用,唇鼻音“腻性”,唇送气塞音“敌性”,舌尖边音“活性”,舌擦音“凶性”,唇齿擦音“动性”,不禁令人拍案称绝。我经常感叹中国文人说大话谈玄的多,做实事想问题的人少,对汉语发音的“像似符号性质”(phonetic iconicity)细致分析的有心人,至今我只看到邵洵美一人。

尤其当他提出黎锦晖“毛毛雨”等歌词创作,“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实在是不可抹杀”,把歌词与诗相提并论,恐怕半个世纪之后,今日的诗评家,还缺乏视歌词为重要诗体的眼光和胸襟。

尤其当他一再说:“我们今天只有写诗的人,而没有读诗的人”,我不禁莞尔。我们的确需要邵洵美来教我们如何读诗。他指出批评实际上是新诗最薄弱的环节,新诗缺少的是“中间人”,他看得很准。但是他不停留于指手画脚,他动手解决问题,而我们就有了这满满一本值得一读的诗论。许多人说邵洵美是公子哥儿,洋场阔少,自奉不菲耽于享受,散漫而无章法。但是请看这本诗论集:有几个诗人想问题如此系统周到,但是整个中国批评史几乎从来没有提到过邵洵美,他作为一个诗论家的成就一直没有人注意到,这是奇怪的事。

是的,还是他,这位著名的唯美诗人,但却是一位认真的、勤奋的、论述系统的诗歌批评家,写的诗论在70年后,依然值得我们好好读。

同类推荐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奋斗改变人生

    奋斗改变人生

    本书根据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改编,选取80后的知名人士,如商界的李想、茅侃侃、郑亚旗、林福广,投资界的戴周颖、苏禹烈,艺界的张伯宏、何云伟、曹云金、任月丽,金牌网络写手南派三叔以及男子击剑奥运冠军仲满,采用与嘉宾问答的形式,间插点评,再现80后的奋斗历程,与读者一起分享成功者的经验、智慧和人生哲学,诠释了“励志照亮人生 奋斗改变命运”的格言。这些80后的年轻人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各异的身世经历,但他们身上闪烁着相同的光芒,真实、坚韧与执著。80后的年轻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他们勇于展现完整的、真实的自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女成凰:修罗女帝战天下

    废女成凰:修罗女帝战天下

    草包?废物?瞎了你们的24K钛合金狗眼,她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强者之路。异世大陆,闻者动容:她竟是、竟是......,醒来却发现自己正身处蛇窟。风华绝代冠天下。降上古灵兽收万年菩提,上古神兽伴之左右,天才算什么?她斗元全系双修兼炼丹师,那是天纵奇才,天才对上只有被碾死的份沉寂千年的爱恨情仇慢慢浮出水面,她是21世纪黑道女王,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一朝时空交错。本该命归地府的她,一袭素白归来,受尽欺凌还以莫须有的罪名丢进蛇窟喂蛇?很好。蛇窟归来,废材嫡女灵魂易主,霸气重生。一代王者穿越成人人可欺的废材嫡女,欺我者:杀。毁我容?让你的脸变成车祸现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要上房

    嫡女要上房

    "我不嫁!"要嫁给废物官二代,她扼腕拒绝。"我不娶!"要招赘有名商六代,她愤然拍案。"我遵旨!"要入门闲置小王爷,她联想翩翩。结果一查,她捶胸跺足。这位比那官二代和商六代好什么,不就名声比他们更响亮?闲得都整日有家不归去青楼,名气大得天下女子都想嫁给他!瞧她要嫁的什么破罐子,其实就是一摊碎瓦片。------------自.【破罐子,碎瓦片】"你给我滚上来!"凌宇冥尹扫了眼趴在不远卧榻上敲打算盘的女人,他的忍耐是有限的,吃不到就算了,还要他整夜听着算盘声不成?放下算盘,皇甫佩喜撩起裙角一端,露出最是诱人的嫩白小脚趾,回头笑意连然,"滚上去我压你?""该死的,你别以为我不敢抗旨!"凌宇冥尹横了眼摆在床边凳子上的金黄色圣旨,有种撕毁的冲动。"你敢抗旨,我敢压你,不冲突。"------------自.【成亲夜,不眠夜】她是嫡女,可从小就依附在庶母的名下,连个庶女也比她强,自然是他人嘴中爹不疼娘不宠的赔钱货。堂堂皇甫家的大姑娘,却连一碗鸡汤都没喝过,活到这份上,还真的可以跳荷花池了,反正活着也糟蹋那些个残羹剩菜,所幸她已不是原来那个她。【一切皆有原!】她一个嫡女,就是要秉承着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争也要争的那份骨气,别被那些个不入眼的人踩着脖子往上蹬,那可是言不正名不顺的。到底是嫡女,自然比起那些个二妹妹四弟弟的要强,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她要出的是埋藏在肚子里的恶气加怨气!皇甫家宅子大,分家多,闹腾了十几年分出的还是她娘陪嫁的东西!领着嫁妆单子,这一抓就是一个共犯,不打还不诚招,活该被打死!当初逼死她娘,现在还想害死她?别以为庶母庶女姨娘什么的可以攀天!她嫡女不乐意,就上房揭瓦去!整了人,安了家,舒心的日子没两天,嫁了夫家,这家群芳乱舞,更乱!有个桀骜不驯的夫君又怎样,还不是肚子饿了找饭吃,没银子谁也不认你是爷!【本文种田,家长里短,一对一!喜欢的亲们求收藏~~】【推荐好友文文】《腹黑爹地坏坏坏》寒菲儿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死王爷,嫡妃要上房》
  •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一位65岁的美国老人,发现自己有一份无形的资产——炸鸡秘方,于是开始四处兜售。但迎接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然而老人没有沮丧,没有止步,经过1009次被拒绝之后,在第1010次,终于有入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也有了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快餐品牌——肯德基。1009次拒绝之后,肯德基的事业起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