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000000022

第22章 文艺评论卷(5)

但是前面讲到旧词曲的音节,并不“全”是词曲自身的音节。然则有一部分是词曲自身的音节吗?是的,有一小部分。旧词曲所用的是“死文字”。(却也不全是的,词曲文字已渐趋语体了。)如今这种“死文字”中有些语助辞应该屏弃不用,有些文法也该屏弃不用。这两部分删去,于我们文字的声律(prosody)上当然有些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能及于词曲音节的全部。所以我们不好说因为其中有些语助辞同文法不当存在,词曲的音节便当完全推翻。总括一句,词曲的音节,在新诗的国境里并不全体是违禁物,不过要经过一番查验拣择罢了。

现在只要看在《冬夜》里这种查验拣择的手段做到家了没有。朱序里说道:“后来便就他们的腔调去短取长,重以己意熔铸一番,便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音律。”我倒有些怀疑这句话呢!像这样的句子——

“看云生远山,

听雨来远天。”——《孤山听雨》

“既然孤冷,因甚风颠?

仰头相问,你不会言!”——《仅有的伴侣》

“皴面开纹,活活水流不住。”——《春水船》

径直是生吞活剥了,那里见出得“熔铸”的功夫来呢?《忆游杂诗》几乎都是小令词。现在信手摘几段来做例——

“白象鼻,青狮头,

上垂袅袅青丝萝;

大鱼潭底游。”

“到夕阳楼上;

慢步上平冈,山头满夕阳。”

“野花染出紫春罗,

城郭江河都在画图;

霎眼千山云白了,

如何?如何?”

“瓜州一绿如裙带,

山色苍苍江色黄,

为什么金山躲了水中央。”

这些不过是几个极端的例子,还有那似熔半焙,半生不熟的篇作,不胜枚举了。《归路》《仅有的伴侣》可以作他们的代表。至于《冬夜》的音节好的一方面,朱序里论“精炼的词句和音律”一节内,已讲得很够了。除要我订正而已经在上面订正了的一点以外,我还要标出《凄然》一首,为全集最佳的音节的举隅。不滑,不涩,恰到好处,兼有自然与艺术之美的音节,再没有能超过这一首的了。

上面所讲的这一大堆话,才笼统的说明了一件事——《冬夜》与词曲的音节之关系。在词曲的音节之背地到底有些什么东西衬住他,或是词曲的音节到底有些什么条件同限度,或是他同诗中别种元素有些什么相互的因果的关系同影响。——这些都是我要在下面详细地讨论的。

像《冬夜》里词曲音节的成分这样多,是他的优点,也便是他的劣点。优点是他音节上的赢获,劣点是他意境上的亏损。因为太拘泥于词曲的音节,便不得不承认词曲的音节之两大条件:中国式的词调及中国式的意象。

中国的词调和意象是怎样的粗率简单,或是怎样的不敷新文学的用,傅斯年君的《怎样作白话文》里已讲得很透彻了(《新潮》一卷二号)。我们知道那些,便容易了解《冬夜》该吃了多大一个亏。如今我们先论词调。傅君所说“横里伸张”,真当移作《冬夜》里一般作品的写照。让我从《仅有的伴侣》里抽一节出来作证——

“可东可西,飞的踪迹;

没晓没晚,滚的间歇;

无远无近,推的了结;

呆瞧人家忙忙碌碌。

只瞧忙碌!

不晓‘什么?为什么?’

飞——飞他的;

滚——滚他的;

推——推他们的。

有从来,有处去,

来去有个所以。

尽飞,尽滚,尽推;

自有飞不去,滚不到,推不动的时候。

伙伴散了——分头,

他们悠悠,

我何啾啾,

况——踪迹,间歇,了结,

是他们,是我的,

怎生分别。”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我不知道十九行里到底讲了些什么话。只听见“推推”“滚滚”,啰嗦了半天,故求曲折,其实还是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但是不把他同好的例来比照,还不容易觉得他的浅薄。

我们再看下面郭沫若君的两行字里包括了多少意思——

“云衣灿烂的夕阳,

照过街坊上的屋顶来笑向着我。”(《无烟煤》)

我们还要记着《冬夜》里不只《仅有的伴侣》一首有这种松浅平泛的风格,且是全集有十之六七是这样的。我们试想想看:读起来那是怎样的令人生厌啊!固然我们得承认,这种风格有时用的得当,可以变得极绵密极委婉,如本集中《无名的哀诗》便是,但是到“言之无物”时,便成魔道了。

以上是讲他的章的构造;次论句的构造。《冬夜》里句法的简单,只看他们的长度就可证明了。一个主词,一个谓词,结连上几个“用言”——或竟一个也没有——凑起多不过十几个字。少才两个字的也有。例如,《起来》《别后的初夜》《最后的洪炉》《客》《夜月》,等等,不计其数。像《女神》这种曲折精密层出不穷的欧化的句法,那里是《冬夜》梦想得到的啊!——

“啊!我与其学做个泪珠的鲛人

返向那沉黑的海底流泪偷生,

宁在这缥缈的银辉之中,

就好像那个堕落了的星辰,

曳着带幻灭的美光,

向着‘无穷’长殒!”(《密桑索罗普之夜歌》)

傅斯年君讲中国词调的粗率是“中国人思想简单的表现。”我可不知道是先有简单的思想然后表现成《冬夜》这样的粗率的词调呢?还是因为太执著于词曲的音节——一种限于粗率的词凋的音节——就是有了繁密的思想,也无从表现得圆满。我想末一种揣度是对些。或说两说都不对。根据作者的“诗的进化的还原论”的原则,这种限于粗率的词调的词曲的音节,或如朱自清所云“易为我们领解,采用,”所以就更近于平民的精神;因为这样,作者或许就宁肯牺牲其繁密的思想而不予以自由的表现,以玉成其作品的平民的风格罢。只是得了平民的精神,而失了诗的艺术,恐怕有些得不偿失哟!

现今诗人,除了极少数的——郭沫若君同几位“豹隐”的诗人梁实秋君等——以外,都有一种极沈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关于幻想的本身,在后面我还要另论。这里我只将他影响或受影响于词曲的音节者讲一讲。音节繁促则词句必短简,词句短简则无以载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这便是在词曲的音节之势力范围里,意象之所以不能发展的根由。词句短简,便不能不只将一个意思的模样略略的勾勒一下,至于那些枝枝叶叶的装饰同雕镂,都得牺牲了。因为这样,《冬夜》所呈于我们的心眼之前的些图画不是些——

“疏疏的星,

疏疏的树林,

疏林外,疏疏的灯。”(二四二页)

同——

“几笔淡淡的老树影,”(二四二页)

便是些——

“在迷迷蒙蒙里。

离开,依依接着,

才来翩翩忽去。”(四三页)

同——

“乱丝一球为蓬蓬松松着”(一○二页)的东西。

换言之,他所遗的印象是没有廓线的,或只有廓线的,假使《冬夜》有香有色,他的

“香只悠悠着,

色只渺渺着。”(七四页)

我们试拿一本词或曲来看看,我们所得的印象,大体也同这差不多,不过那些古人的艺术比我们高些,就绘出那——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的仙境,

“一个绮丽的蓬莱的世界,

被一层银色的梦轻轻锁着在,”

但是我总觉得作者若能摆脱词曲的记忆,跨在幻想的狂恣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大着胆引噪高歌,他一定能拈得更加开扩的艺术。

西诗中有一种长的复杂的Homeric simile。在中国旧诗里找不出的;在词曲里,因为他们的篇幅同音节的关系,更难梦见。这种写法是大模范的叙事诗(epic)中用以减煞叙事的单调之感效的伎俩。中国旧文学里找不出这种例子,也正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叙事诗的结果。假若新诗的责任中含有取人的长以补己的短之一义,这种地方不应该不特加注意。

我们若再将《冬夜》的音节分析下去,还可发现些更为《冬夜》之累的更抽象更琐碎的特质,他们依然是跟着词曲的音节一块走的些质素。

破碎是他的一个明显的特质,零零碎碎,杂杂拉拉,像裂了缝的破衣裳,又像脱了榫的烂器具,——看啊!——

“一所村庄我们远远望到了。

‘我很认得!

那小河,那些店铺,

我实在认得!’

‘什么名儿呢?’

‘我知道呢!’

‘既叫不出如何认得?’

‘也不妨认得,

认得了却依然叫不出。’

‘你不怕人家笑话你?’

‘笑什么!要笑便笑你!’

走着,笑着。

我们已到了!”(七五页)

再看——

“仔细的瞅去,再想去,

可瞅够了?可想够了?

可来了吗?……什么?

想想!……又什么?”(—四八页)

《冬夜》里多半的作品,不独意思散漫,造句破碎,而且标点也用的过度的多;所以结果便越加现着象——

“零零落落的各三两堆,

……

碎瓦片,小石头,

都精赤的露着。”(一二六页)

标点当然是新文学的一个新工具——很宝贵的工具。但是小孩子从来没使过刀子,忽然给了他一把,裁纸也是它,削水果也是它,雕桌面也是它,砍了指头也是它。可怜没有一种工具不被滥用的,更没有一种锐利的工具不被滥用以致招祸的!《冬夜》里用标点用得好的作品固有,但是这几处竟是小孩子拿着刀子砍指头了——

“一切啊,……

牲口,车子,——走。”(一四七页)

“一阵麻雀子(?)惊起了。”(一○七页)

“你!你!!……”(一八一页)

“‘我忍不得了,

实在眷恋那人世的花。’

……

‘然则——你去吧!’”(一九五页)

我总觉得一个作者若常靠标点去表示他的情感或概念,他定缺少一点力量——“笔力”。当然在上面最末的两个例里,作者用双惊叹号(!!)同删节号(……)所要表现的意义是比寻常的有些不同。在别的地方,哭就说哭,笑就说笑,痛苦激昂就说痛苦激昂;但在这里的,似乎是一种逸于感觉的疆域之外的——

“Thoughte hardly to be packed

Into a narrow act

Fancies that broke throlanguage and escaped”

在一个艺术幼稚的作家,遇着这种境地,当然迫于不得已就玩一点滑头用几个符号去混过他,但是一个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的健将,偏认这些险隘的关头为摆弄他的神技最快意的地方。因为艺术,诚如白尔(Clive Bell)所云,是“一个观念的整体的实现,一个问题的全部的解决。”艺术家喜给自己难题作,如同数学家解决数学的问题,都是同自己为难以取乐。这种嗜好起源于他幼时的一种自虐本能(masochistic instinct,见莫德尔‘Mordell’的《文学中爱的动机》)。在诗的艺术,我们所用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是文字,好像在绘画中是油彩和帆布,在音乐是某一种乐器一般。当然,在艺术的本体同他的现象——艺术品的中间,还有很深的永难填满的一个坑谷,换言之,任何一种艺术的工具,最多不过能表现艺术家当时的美感三昧(aesthetic Ecstasy)之一半。这样看来,工具实是有碍于全体的艺术之物;正同肉体有碍于灵魂,因为灵魂是绝对地依赖着肉体,以为表现其自身的唯一的方便。

“无端的被着这囚笼,

闷损了心头的快乐,——

哇的一声要吐出来了,

终于脱不了皮肉的枷锁!”

但是艺术的工具又同肉体一样,是个必须的祸孽;所以话又说回来了,若是没有他,艺术还无处寄托呢!

“Spite of this flesh today

I strove,made head,gained ground upon the whole”

文字之于诗也正是这样,诗人应该感谢文字,因为文字作了他的“用力的焦点”,他的职务(也是他的权利)是依然用白尔的话“征服一种工具的困难”,——这种工具就是文字。所以真正的诗家,正如韩信囊沙背水,邓艾缒兵入蜀,偏要从险处见奇。下面是克慈(Keats)的一段神奇的战绩——

“Obstinate,Silence came heavily again,

Feeling about for its old couch of space,

And airy cradle”

在这个场合,给《冬夜》的作者恐怕又是一行“……”就完了。临阵脱逃的怯懦者哟!

再一特质是啰嗦。本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要反复地尽“耍”半天;故作风态,反得拙笨,强求深蕴,实露浅俗。——这都由于“言之无物”,所以成为貌实神虚。《哭声》的第二节正是这样;但因篇幅太长,不便征引。现在引几个短的——

“不信他,还信什么?

信了他,我还浮游着;

信他又为什么?”(二八页)

“这关着些什么?

且正远着呢!

是的,原不关些什么!”(五九页)

“……

错是错了,

不解只是不解了!

不解所以错了,

不解就是错了,

这或然是啊。

我错了!

我将终于不解了!”(二二三页)

还有一首《愿你》同《尝试集》里的《应该》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不过徒弟比师父还要变本加厉罢了。——

“原你不再爱我,

愿你学着自爱罢。

自爱方是爱我了,

自爱更胜于爱我了!

我愿去躲着你

碎了我的心,

但却不愿意你心为我碎呵!

好不宽恕的我,

你能宽恕我吗?

我可以请求你的宽恕吗?

你心里如有我,

你心里如有我心里的你;

不应把我怎样待你的心待我,

应把我愿意你怎样待我的心去待我。”

作者或许以这堆“俏皮话”很能表现情人的衷曲;其实是同东施效颦一样,扭腰瘪嘴地故作媚妩,只是令人作呕罢了!新诗的先锋者啊!“始作佣者,其无后乎!”

又一个特质是重复。这也可说是从啰嗦旁出的一种毛病,他在《冬夜》里是再普遍没有了。篇幅只许我稍举一两个例——

“虽怪可思的,也怪可爱的;

但在那里呢?

但在那里呢?”(二二七页)

“这算什么,成个什么呢!

唉!已前的,已前的幻梦,

都该抛弃,都该抛弃。”(一七页)

这是句的重复,还有字的重复,更多极了。什么“来来往往”,“迷迷蒙蒙”,“慢慢慢慢的”,“远远远远地”,——这类的字样散满全集。还有这样一类的句子,——

“看丝丝缕缕层层叠叠浪纹如织,”(三页)

“推推挤挤往往行行,越去越远。”(二三页)

“唠唠叨叨,颠颠倒倒的咕噜着。”(一七八页)

“随随便便歪歪斜斜积着,铺着,岂不更好!”(一五八页)

叠句叠字法,一经滥用到这样,他的结果是单调。

关于《冬夜》的音节,我已经讲得很多了,太多了。诗的真精神其实不在音节上。音节究属外在的质素,外在的质素是具质成形的,所以有分析,比量的余地,偏是可以分析比量的东西,是最不值得分析比量的,幻想,情感——诗的其余的两个更重要的素质——最有分析比量的价值的两部分,例不容分析比量了;因为他们是不可思议,同佛法一般的。最多我们只可定夺他的成分的有无,再多许可揣测他的度量的多少;其余的便很难像前面论音节论的那样详殚了。但是可惜得很,正因为他们这样的玄秘性,他们遂被一般徒具肉眼——或竟是瞎眼的诗人——诗的罪人——所忽视,他们偿了玄秘性的代价。不幸的诗神啊!他们争道替你解放,“把从前一切束缚‘你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打破”;谁知在打破枷锁镣铐时,他们竟连你的灵魂也一齐打破了呢!不论有意无意,他们总是罪大恶极啊!

在这里我们没有工夫讨论情感同幻想为什么那样重要。天经地义的道理的本身光明正大有什么可笑的呢?不过正因为他们是天经地义,人人应该已经习知,谁若还来讲他,足见他缺乏常识,所以可笑了。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冬夜》里这两种成分到底有多少。先讲幻象。

同类推荐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逃婚王爷追逃妃

    逃婚王爷追逃妃

    她,本是军情处的最惊世骇俗的存在,却在一次任务中发生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并不存在历史上的朝代,还是龙临王朝丞相的宝贝女儿。却突然被皇上下旨指婚给了听说是龙临王朝最俊美无双,最才华横溢的轩王爷。他,是龙临王朝最俊美无双,最才华横溢的王爷,最讨厌的就是娶王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尤其还是娶一个整个京城都有名的刁蛮小姐。在丞相府内,她贼贼地笑,听说那个什么轩王爷竟然消失了,也就是说他竟然逃婚了!于是,她假装非常的伤心,几乎到了寻死觅活的地步,然后有一天,她留下一封信,带着身边的丫鬟随从离开了相府,理由是她要离开这个伤心地,要出去到外面散散心……
  • 苍月叹

    苍月叹

    不周山,战神古战采集女娲补天遗石铸造屠龙,自身不敌共工魇气和高伤武功的侵蚀入魔。女娲为拯救世人传召上天隐元仙子携倚天下世以抗屠龙。故事以热血传奇早期地图和道具为线索,展开了人心善和恶的交织,情与爱的交错。一个毒誓让万年的天宫迷恋敌不过人间千年的宿缘……一个祈祷让大地重生了神力,逆狂澜于江山之间……兄弟情谊,谁能执掌真正的屠龙之力,历经多少内心的挣扎,才领悟到这十六个字:兵为至凶,武为最凶。屠龙非刀,刀非屠龙。
  • 夫人们的香裙

    夫人们的香裙

    当主角醒来,发现变成了宋青书,还发现这是一个融合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大乱世; 姑娘,你的笑容好甜; 夫人,你的裙子好香;  一样的人物,却构成一个不一样的江湖</p>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全文事理结合,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释放忧郁、焦虑,排解烦恼、苦闷,剖析了人们工作、情绪、生活失衡的种种现象,游刃有余于工作和生活之间,同时提供了一系列掌控工作、情绪、生活的高效方案,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告诉大家如何改变现状,本书从当代人的生活状况出发,在生活中获得幸福,为广大读者提高工作效率、调控思想情绪、优化生活秩序指明了便捷的通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居里夫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居里夫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