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41

第41章 出世篇(5)

周娥皇有个妹妹,史称小周后,长得风姿绰约,风情万种,是弈棋的高手,酷爱围棋与象棋,因此而备受李煜的宠爱,二人常常布局厮杀,以此消遣时光。一天,李煜与小周后正在对弈,且杀得难解难分,为了不受任何干扰,李煜下令卫士守住宫门,对前来奏事的大臣一律不予接待;一位大臣向李煜奏报国家收支的状况已入不敷出,国库空虚,一位大臣奏报宋朝正在调兵遣将,随时来犯,提醒李煜应早做准备,但是都被卫士挡在了宫外。

开宝八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率几位大臣肉袒出降;开宝九年正月,李煜到达汴京,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后宋太宗即位,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初七,李煜被毒死。

飞蛾投夜烛,鸱鸮嗜腐鼠

原文: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竹,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译文:晴空朗月之下,何处不能自在翱翔?可是飞蛾偏偏要扑向人家灯火自取灭亡;清泉绿草之中,哪样东西不可以随意饮食果腹呢?可是鸱鸮偏爱吃腐臭的老鼠。唉,世界上能不像飞蛾、鸱枭那样犯傻的人又有几个呢?

解读飞蛾夜投火烛是自取灭亡,鸱食鼠是逐臭食腐。这都是为欲所迷,为欲所驱。

后梁末帝时,天下纷乱,出了个以掘墓闻名的节度使温韬。温韬本是京兆华原人,早年以盗墓为生,后来做了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的部将,投降后梁,又两度复叛。梁末帝时,他又做到了节度使。温韬为人,贪婪凶狠,目无法纪,在做节度使期间,唐代皇帝的陵寝凡是在他辖区内的,全都被他发掘盗窃遍了。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建筑十分坚固宏伟。温韬派遣军士费尽气力掘开了墓道,进入寝宫,看到里面宫室制作宏大华丽,如同人间的皇宫一样。墓室中间是正寝,东西厢布满了石床,床上石函中放着大铁箱,里面藏的是前世的秘籍图文、书法绘画珍品等等,特别是钟繇、王羲之的真迹,是唐太宗生前最喜爱之物,故嘱以随葬,由于保存恰当,此时纸墨还像新的一样。温韬知道这些都是稀世珍宝,于是就一件不留,全都掠为己有。就这样,唐代皇帝陵墓遭到肆无忌惮的破坏,随葬的大量金银玉器、奇珍异宝,全都被温韬洗劫一空。后唐庄宗灭梁,温韬求降,庄宗大臣郭崇韬就坚决反对接纳,说:“这是个盗掘陵墓的贼寇,罪不可赦!”

可见温韬挖掘皇帝陵寝,就像鸱鸮偏爱吃腐臭的老鼠那样,是多么为人所熟知而厌恶。俗话说:欲有尊卑,贪无二致,说的就是像温韬这样的人。

冷观观世人,冷情当世事

原文: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蝇聚膻,如蚁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有权势的达官贵人,像飞龙一般表现气概威武;英雄豪杰像猛虎一样征战,若以冷眼从旁观看他们,就像苍蝇聚集在腥膻上争抢,就如蚂蚁在血泊中争夺一样龌龊不堪;人间的是是非非就宛如群蜂飞舞一般纷乱,得失不断产生宛如刺猬竖起的毛一样密集,而以冷静的头脑去对待它们,就像洪炉熔化金属,又如同热水消融冰雪,化有为无。

解读古来权贵英雄的功勋伟业固然显赫一时,但以旁观者清的立场观之,他们也不过是如蚁聚膻,如蝇竞血。荣华易逝,好景不长,千百年后,不过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罢了。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做过两任知县,其书画艺术闻名于世,在为官之时,他刚直和不附权势的品格与他的书画几乎同样出名。郑板桥为一方知县时,常常将爱民之心、为民之举和对老百姓的眷顾之情融入题画诗词之中,当然无不与竹休戚相关,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做官以民为重,把关心民生疾苦作为己任,常用诗画抨击和揭露贪官酷吏对无辜百姓的无情压榨。因其坚定的为民之举与黑暗的时代格格不入,而得罪了上司和乡绅,无奈之余他愤然辞官回乡。在与百姓临别之际他画竹题诗表明心意:“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诗中将瘦竹的贫寒清高与自己处境心志相连,比喻贴切恰当,更有一番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情真意切,句句动心,感人至深。郑板桥自此弃官为民,他带走了两袖清风,留下的却是一身正气和百世英明。

今人看来,郑板桥绝不仅仅是一代才人,更是后世为民之官的楷模,为了百姓利益,郑板桥毫不顾忌自己乌纱的存留。现在赏阅郑板桥的竹之诗画,那纤纤素竹,枝劲叶密,不朽诗篇,字正腔圆,足以为其“拳拳为民之举,殷殷爱民之情”的艺术再现。

徇绝欲俱苦,听吾自修持

原文: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译文:不受任何事物的迷惑保留一片纯真,心中却无视排除所有物象;执著于事物外在形相并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同样的,破除事物外在形相也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请问佛怎样解释这个道理?置身于世又想超脱世俗,拼命追求欲望是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是痛苦,如何应付痛苦,就只能靠自己领悟修行了。

解读佛教说真空而妙有。《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天地万物各种形相所以历然显现,实在是因为各种因缘而显现的色相,原来根本没有实体。例如房屋是用土木竹石构成的,本来根本没有所谓“屋”的实体。我们人类的身体也如此,人生本来是由地火水风构成,地水火风一旦分散身体就立刻消亡,这不就是空迹象了吗?因此才有“色即是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屋和身虽然是空的,可是显现在眼前的却是屋和肉,又怎能说它是空而无有呢?所以才又说“空即是色”。

如此循环下去,万有都是空,空也就是万有。能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就不可不把这空和有很恰当地加以应用,但是空和有最容易偏于一端。所谓真空并非离开有的空,而是“色即是空”的空。执著于万物的形相,而认为有其实体的当然跟真理不相契合,但是如果破形相而坠入虚无的偏空,也是违背了真理。反之如果偏于空和有的任何一方,就都算是违背真理的邪见。然而世尊对这个问题持如何意见呢?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世而超世”,这乃是佛教中的最上乘教义。而放纵人欲固然是一种大苦恼,不过完全弃绝人欲也未尝不是苦恼。例如置身火焰之中就会被烧死,但是如果完全跟火焰隔绝也会被冻死,所以对火最好是不即不离善加运用。同理,假如从人欲陷入着相,那弃绝人欲就会堕入破相,两方都不免于苦恼,所以最好是不陷不弃不着不破,努力修持自己,由浅入深而悟得此真理。

好名利不殊,焦声思无异

原文: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一个忠义的人,能把千乘兵车的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文钱也要争抢。人的品德真是有天壤之别,而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治理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日三餐,身份地位确实天壤之别,但是当皇帝的焦思苦虑和当乞丐的哀声乞讨,其痛苦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

解读贫富有差距,但忙碌却是一样的。富商邑贾痛苦,所愁的是资金怎样周转,所担心的是公司的兴衰;穷人痛苦,所愁的是一日三餐的有无,两者苦的性质与程度在意义上却是完全相同的。同理好名之人跟好利之人,表面观之似乎好名之人品质较高,其实两者本质完全相同。孟子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人各有痛苦,追求有追求的失落,富贵有富贵的难处,安贫有安贫的烦恼。去掉私心杂念,保持平衡宁静,确非易事。

人生在世,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生存问题,大家在求生存的大前提之下,从事的行业固然各有不同,出发点则是一致的。因此,人不应有贵贱之分,谁也没有资格轻视任何人的职业不够光鲜,谁也不用为别人轻视的眼光而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性天须澄澈,心地勿沉迷

原文: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魄。

译文:一个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吃渴了喝,无非是为了调剂身心。一个心地沉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讨论佛经,谈论禅理,不过是在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而已。

解读一个真正信佛的人不一定要落发为僧,出家修行的人也不一定是好和尚,所以凡事不要拘泥于形式而应讲求实质。例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精神,就是表面生活虽然很清苦,实际精神却极为快乐。又如梁武帝萧衍虽然平日吃斋念佛,而且三舍其身于同泰寺出家,可是由于他沉迷于权力和声色物欲太深,最后遭侯景之乱而饿死台城。所以说,如果做什么事都只求形式而不讲实质不看结果,是很难见到成效的。

《列子·汤问》篇中,列子说:“可以出生便出生,这是自然的福佑;可以死亡便死亡,这也是自然的福佑。可以出生却不出生,这是自然的处罚;可以死亡却不死亡,这也是自然的处罚。可以出生,可以死亡,得着出生,得着死亡,是有的;但是不可以出生,不可以死亡,有的出生,有的死亡,也是有的。出生的出生,死亡的死亡,不是外物使它这样,也不是自己要这样,都是命运,人的聪明才力对这毫无办法。所以说,杳然没有边际,是自然之道,自己在聚会;漠然没有界限,是自然之道,自身在运动。天地纵大,对它不能触犯;圣人智者虽然有才有力,对它不能干涉;鬼魅无形而似乎有势,不能对它欺哄。只有自然不声不响使它成功,使它平静而安宁,使它得到欢迎。”

列子的话,旨在告诉人一个可循的门径,不可痴迷于形式。一个人只要能悟得真理,便能自见天机。反之,物欲不能扫除,心中始终为世相所迷,欲参任何圣贤哲理,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人心有真境,忘虑得以游

原文: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虚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人的心中有一个真实美妙的境界,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适愉快,不需要焚香烹茶也能使满室散着清香。只要能使心中有真实感受,而且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掉一切烦恼身无束缚,如此才能使自己逍遥游乐在这样的美妙境界当中。

解读人心是本乎天道的,应该心无阻碍,优游自得。老庄所谓的清静无为,古人所谓的放浪形骸,都是悠游这一妙境的法门。任何人在参禅悟道的第一步,断绝名利及物欲,然后才能得以现出真性。

一天,孟子和梁惠王在一个池塘边观景。梁惠王环顾着周围的鸿雁麋鹿,面呈得意之色,对孟子说:“有道德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孟子回答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享受这一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即使有这种快乐,他也享受不了。”——有德者方能有乐。人生的快乐有多种,但归根到底,真正的能使人感到充实的快乐,应该是那种无所挂碍的精神的舒展,是那种了无愧疚的心灵的放松,是那种胸怀坦荡的乐天知命。

俗眼观世异,道眼观世常

原文: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译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人世间的一切错综复杂的情感,以及世界上不断发生的种种事情,如果用世俗眼光去观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如果用超越世俗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又何必要有分别?何必要有取舍呢?

解读一般人看人都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而佛家说众生平等。一般人难舍爱恨情仇,佛家却教我们淡看爱恨。世间万物平等,不需区分,何来取舍。

《吕氏春秋·贵公》说:阴阳气候,甘露时雨,不择物而变,不私物而降,这才是公的气象。《汉书?张良传》上说: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先封了二十多个大功臣,其他的人日夜争功,很不安宁。有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看见下面的人,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在那里窃窃私议。刘邦把张良找来,问那些人在干什么,张良说他们正在谋反。刘邦大惊,急问为什么。张良说:陛下您一介布衣与他们一起南征北战,今天得了天下,您自己贵为天子,所封的都是萧何、曹参等与您亲近的人,而所杀的又都是您平时不喜欢的,所以他们既担心自己能否得封,又担心哪一点逆忤了您被杀,人心不安,才有反意。刘邦很担忧地要张良出主意,张良教刘邦把自己最不喜欢的人找出来,论功行赏,让群臣看到所有封赏都是无偏私的,都是秉公持正的。于是刘邦封赏自己最讨厌的雍齿。群臣见雍齿被封,原来的担心自然消解,就都一心一意拥护刘邦做了皇帝。

汉初人心、政治的安定局面,就是这样由一个“公”字奠定,看来众臣也不过是俗人而已。

缠脱在自心,心了见真境

原文: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译文:想解脱世俗的纠缠,关键是看自己的内心,如果心性清净了悟,即使屠宰铺子与酿酒家也是洁净的极乐世界。要不然,即使终日与琴鹤相伴,种花草竹木为乐,喜好虽然清净淡泊,但束缚身心,妨碍得道的魔障仍然存在。古人说:“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走俗家”,此言之意为只要能断除一切烦恼邪念,则不论身处何处,皆是真理存在的境界。要是不能了悟红尘是非,即使出家深修,仍止于俗人的境界。

解读人心的执念,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自尘俗诸苦中解脱,而觉得永恒祥和。只要能满心而发,真诚了悟,则不论外在环境为何,终可心静思澄。

隋唐时期,王绩很小便跟随兄长,常读《论语》、《周易》、《老子》、《庄子》等经典文著,结交天下有志之士。据传,王绩喝酒,五斗不醉。凡请他喝酒的人,不管其身份高低,只要他合意的,他都有请必到,从不拒绝。他对人品不好的人,并不贪杯,拒绝同饮。为了弄清酿酒的历史和酿制的方法,王绩居然走南闯北,收集了夏朝以来各种酒,尤其是杜康酒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写成一部关于酿酒史的书籍。

纵观王绩的一生,他两度出仕,两度归隐,做过隋炀帝的六合县县丞、唐太宗的太乐丞,唐高祖也曾召他到门下省等候任命。身在官场,心在醉乡,可见王绩极其厌烦封建礼教,不喜欢受礼节的束缚,所以他虽然当官数次,却是每次都以各种理由辞官归隐,追求得精神上的解脱。

以我转物者,大地尽逍遥

原文: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医妃冠天下

    医妃冠天下

    他,一字并肩王,绝色倾城,他们又将上演怎么样的激情?当他们一起褪去伪装,病弱之躯,废人一个,无人愿嫁。当她成为她,绝配!”他但笑不语一旨赐婚,站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时,她嫁与他为妻。盖头揭开,(文文已完结)她,看着传闻中的男人,医冠天下,毒霸九州。她,名门嫡女,语笑嫣然:“白痴配残王,外加白痴二货一个,没才没貌,没爹没娘,寄人篱下。大婚夜,王牌杀手,草包废物,草包废物?笑话!没才没貌?扯淡!白痴二货?乱讲!乱世风云起,又将是怎样的惊艳天下?,狠绝毒辣,一场羞辱,风华绝代。当杀手遇上魔王,金戈铁马来,乱世浮沉中,她华丽转身,当狡诈遇上腹黑,医术无双,毒倾天下。
  • 敛财儿子腹黑娘

    敛财儿子腹黑娘

    特工穿越成废物小姐,一手练功,一手敛财,顺便收几只神兽,再带着妖孽宝宝祸害人间,看谁还敢说她废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晨者为王

    晨者为王

    林晨以为,此生会永远在家宅下去,但一场意外却将她带入一个奇幻的魔法与武技的世界。在这里,她遇到了绝美的白翊,唠叨的神树遮天,而这巨大的绝命森林,仅仅是故事的开始而已......终于出了绝命森林,广阔的天地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一下子在林晨面前铺展呈来。神奇绚烂的魔法,强大的武技,林晨的天赋注定了她的生活将不会平凡。然而,白翊沉睡,遮天不知去向,林晨渴望低调平静的生活将注定无法实现。
  • 怪盗格里芬

    怪盗格里芬

    日本讲谈社镇社之宝,名列日本纪伊国屋书店top50;亚马逊五星图书。纽约的神秘大盗格里芬接到了一桩盗取珍藏在大都市美术馆里的梵高自画像的生意。委托人告诉格里芬,美术馆里的那幅画是赝品。怀着“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这样的信条,格里芬所接手了这项铤而走险的任务。然而这竟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胁迫大盗格里芬参与命名为“不死鸟作战计划”的机密任务——夺取波克诺共和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恩里克·帕斯特拉米将军保管的藏着国家机密的玩偶……
  • 霸道校草霸道爱

    霸道校草霸道爱

    “抬起头看着我!”一声很温柔的声音响起。这声音不大,却引来了一群同学的围观。“抬起头看着我!”见我并未抬头,他再次开口。为了能早点脱离,我慢慢的抬起头,一怔,天哪,怎么会是他,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校草级的男生宫陌涵,我撞到了他,我居然撞到了他,该怎么办……“我,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害怕的连说话都连串不起来。宫陌涵扼住我的下巴,让我的眼睛直视着他,然后眇了眇周围围观的同学们嘴角扬起淡淡的一抹笑意:“伊怜梦,做我女朋友,我喜欢上你了。”很简单的一句话,白痴都能听得懂。
  • 人生三道茶全书

    人生三道茶全书

    本书由清涟、雅瑟编著。饮茶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品茶的三种境界:一苦。人生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甜。当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砺,奋斗时埋下的种子便会发芽、成长,直到最后硕果累累。当我们在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由苦到甜的这份快意?三淡。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想“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就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润之后,方得平静恬淡的身心。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酒的相关文化:酒品、酒道、酒礼、酒出趣事、酒出幽默、品酒个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