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22

第22章 治家篇(3)

译文:人生没有比无忧心琐事可牵挂更为幸福的了,而最大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终日劳碌的人,会知道无事一身轻才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安祥平和的人,才知道最大的灾祸源于多心猜疑。

解读汉朝时曹参奉召入朝为相,一切事务都遵照萧何时期的旧规办理,日夜畅饮美酒,无所事事。每每宾客来拜访想要劝说他一番,都会被曹参以喝酒谢绝。宾客刚要张口说话,曹参就又敬上美酒,一直喝到他们酒醉为止,始终没有机会说话。

惠帝知道后,责怪曹参不管事,嘱咐曹参的儿子中大夫曹窑回家去问曹参这是什么意思?曹窑停职回家,劝谏曹参。曹参很生气,反而打了曹窑两百鞭。

惠帝责备曹参说:“这件事和曹窑有什么关系?是我要他去劝你的。”曹参脱下冠冕谢罪说:“陛下的圣明和高祖皇帝比较,自己觉得怎么样?”惠帝说:“我怎么比得上先帝?”

曹参又说:“微臣的才能和萧何比较,怎么样?”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

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祖皇帝和萧何定天下,法令已经非常清明,如今陛下以无事治理天下,参等谨守职务,遵循前规,不是很好吗?”

富贵嗜欲猛,宜带清冷气

原文: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炎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焚。

译文:生长在豪富权贵之家的人,不良嗜好的危害有如烈火,专权弄势的脾气有如凶焰;假如不及早清醒,用清淡的观念缓和一下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至粉身碎骨,终将会让心火自焚自毁。

解读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财富还希望有权力,有了权力还希望满足其他想法。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水准,没有一定的理智,那么就容易胡作非为,任性胡来。从这个意义来说,欲念好比是烈火,理智好比是凉水;凉水可以控制烈火,理智可以控制欲念。

钟会、邓艾以两路大军攻灭西蜀,而钟会心生反意,想要据险自守,做个刘备第二,进而兵临长安灭魏,再起兵灭吴,一并天下于自己一人之手,但是担心邓艾为敌与自己作对。怎么办呢?钟会想到告伪状的方法,几次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心存反意。司马昭毕竟是谋略场中的老手,他虽然担心邓艾逆反,对钟会却也有疑惧之意。接到钟会的密报,他对钟会真正用意就了如指掌了。他写信告诉钟会说:“邓艾有可能据兵自守,所以我派贾充领兵一万入斜谷,屯兵城,前去援助你。我自己领兵十万在长安,随时准备接手。”司马昭另派新兵之意当然不是为了邓艾,而是为了钟会。钟会也不是呆子,他见司马昭信便知是司马昭对自己起了疑心,便仓促行事,拥兵而反,最后被杀身亡了。本想告假状陷害邓艾,使自己阴谋得逞,不想被司马昭察觉而自陷死地。这正如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人的欲望好比是烈火,理智好比是凉水,凉水可以控制烈火,理智可以控制欲望。当火势与欲望达到一定程度时,物就会枯焦,人就会粉身碎骨,所以人必须加强道德修养,缓和自己的强烈欲望,使自己健康地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念虑差毫末,人品星渊别

原文: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译文:用积聚货物财产的心思积聚学问,用求取功绩名誉的意念追求道德,用爱护妻子儿女的心意敬爱父母,用保持爵号官位的策略保卫国家,走出这里进入那里,意念思虑只是差别毫毛末端,但是超脱凡俗进入圣界,人的品质几乎判若天壤之别了。人何不猛然转变念头呢!

解读凡事要想成功,最关键的就是有一份责任心。若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当作是自己性命攸关的事情,还会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做不好的呢?积累学问是件艰苦的事情,但若能像积攒钱财那样处心积虑,就会知道自己该怎样具体去做才能积累更多的学问了。道德修行看起来空洞,但若能像求取功名那样目标明确,追求道德修行的行动就会有动力了;把对妻子儿女的那份爱心用来孝顺父母,用保持官位的那份策略之心来捍卫国家,还有什么是不能做到最好的呢!放弃私利的、个人的、渺小的,而致力于大事、公务,这些想法、打算,在人的内心也许只有微小的那么一点差别,但这一转念的事情对于人品来说却是天壤之别。

耳闻逆耳言,心有拂心事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耳中常听一些不顺耳难听的话语,心中常想着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才是使人修养身心、培养良好德行的磨刀石。如果每句话都顺耳好听,每件事都能称心如意,那就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浸泡在毒酒之中了。

解读有一位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写得非常好。当他肯招收学生时,有很多家长争着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学习。其中有一个叫蓝冰的孩子,非常聪明,悟性很高。书法家的妻子问丈夫,蓝冰将来能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书法家。书法家回答说不太可能,因为蓝冰家有几亿家产,他是家中唯一男孩,父母宠爱如珍宝。舒适的生活环境,往往难以产生有为的青年。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名将戚继光自小受到父母良好教育,父亲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戚继光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学习武艺。父亲常给他讲一些保家卫国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每天早晨,天刚一亮,父亲就把戚继光叫起来,让他练习武艺。每天跑步练剑,为了练臂力还要举石锁,这样一天下来,戚继光经常身体酸疼。父亲虽然心疼孩子,对他的要求却没有放松。练习武艺之外,父亲为他布置了学习任务,各种经书兵书,历史典籍,都是戚继光学习的内容。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戚继光自小就培养了良好品质,吃苦耐劳力求上进,成为一代名将。对少年人严格要求,那他们成年之后面对世界的各种艰难能够较从容面对。如果过于溺爱他们,不肯让他们吃点苦,那么将来社会是会让他们吃苦的。

天地有和气,人心有喜神

原文: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狂风暴雨中,各种飞禽鸟类都感到忧愁恐慌;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草木欣欣向荣长势茂盛。由此可见天地之间没有一天可以没有和气,人心也没有一天可以没有喜气。

解读《智囊》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地有一个姓尤的老翁,他家开了三个典当铺。有一年年底的一天,尤老翁听到自家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他就出去看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原来是一位邻居,与伙计们争执。柜台前的伙计告诉尤翁说:“这个人把衣服当了钱,今天空着手来,非要取衣服。不给他,他就破口骂人。竟然有这样不讲理的人!”那人仍然不肯善罢甘休,气势汹汹不认为自己有错。尤翁从容地和他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是年关难度。为了这些小事,也不值得争执。”尤老翁派店里伙计把这个人典当的东西拿出来,有几件衣服和蚊帐。尤老翁指着棉衣服说:“这件衣服现在正用得着。”又指着那件道袍说:“这件留给你过年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你现在也不急着用,可以先留在这里。”那人拿到衣服,没说什么,转身走了。当天夜里,他死在了别人家里,他的亲属就与那家人打官司。

原来这个人借了很多债,无力偿还。那天他服了毒药,知道尤家富有,就想死在尤家,好敲一笔钱。结果尤老翁宽容大度,使得他无法继续闹事,就转移到另外一个人家去。有人问尤老翁,为什么能预先了解情况而容忍这个人的无理。尤老翁回答说:“凡是来无理取闹的人,大概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在小事上不让人,那么就有可能惹来大祸。”人们听了他的话很佩服他的见识。尤老翁的和气待人,使他免了一场祸事。我们想长久保持家庭和睦,生活安稳,就需要有宽容的度量,和气待人。自己家人之间,不过于计较一些小事情,与别人交往时,也不斤斤计较。天地之间少不得和气,何况于人呢!我们更需要时常保持和悦喜庆,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

清冷受享薄,和暖福泽厚

原文: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心暖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译文: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春夏气候温暖,万物就获得生长,秋冬气候寒冷,万物就失去了生机。所以,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人,他的表情毫无生气,就像秋冬的天气那样冷漠无情无人敢接近,因而他所能得到的福分自然就淡薄。只有那些个性温和而又热忱的人,他所获得的福分不但厚,他的利禄也能长久。

解读范仲淹出身贫寒,年轻时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后来做了宰相以后,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着从前穷秀才的习性。不仅如此,他接济贫苦的人,用自己的收入救济那些穷苦的人,受过范仲淹帮助的人有百人之多,他的行为也由此受到老百姓的称赞。

古人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至理。俗语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恶报降祸,善报赐福。明白人都知道,这报那报,最终还是人报。从世道的运行看,顺天随势,便可得福,逆天违时,便会招祸,即使暂时得福,最终福也会变成祸。这一点,明白人也都知道。譬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也许可以收获更多一点的粮食。曾有人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冷静想想,那是没到着慌的时候。从长远看,生态平衡被打破,气候恶劣,受罪的还是自己,这祸想逃大约也是逃不了的。

念头存宽厚,春风育万物

原文: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克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译文:一个胸怀宽宏忠厚的人,好比温暖的春风化育万物,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生机;一个胸襟狭隘斤斤计较的人,好比寒冷凝固的冰雪,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杀气。

解读孔子认为:宽是人的五德之一(恭、宽、信、敏、惠)。为人宽容,能得到众人爱戴,为政宽容,能使有才干的人各尽其力。如果没有宽宏的气度,不论为人或为政,都会受到影响。而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汉书?班固传》说班固为人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骄人,深得大家喜爱。一个领导者气度宽大,才能使众人归心,为之尽力。《吕氏春秋?爱士篇》有一个故事:秦穆公丢了一匹拉车的马。找到的时候正被人煮了在吃。秦穆公叹一口气说:吃骏马肉不喝酒是不好的。于是给每个吃马肉的人一大碗酒。一年之后,秦晋大战于韩原,穆公被枪刺投中,战马已被晋军抓住,眼看就要成为俘虏。这时那曾经吃了马肉的三百多人冲了出来,个个舍生尽力,在穆公车下与晋人作殊死搏斗,终于大败晋军并俘虏了晋惠公。可以说,秦穆公转危为安,反败为胜,靠的是宽大容物的德行。

寒灯敝裘下,不失本来真

原文:寒灯无焰,敝裘无温,不失本来面目;心似死灰,身如槁木,未免堕落顽空。

译文:一盏微弱的孤灯燃不起火焰,一件破旧的大衣穿在身上毫不温暖,这是造化在玩弄世人;衰败的身体像是干枯的树木,而空虚的心灵也犹如燃尽的死灰,这种人就像是行尸走肉,必然会陷入冥顽的空境当中。

解读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荀子也在《非相》篇中说:“观察一个人的容貌、体态,不如研究他的思想,研究他的思想,不如看他选择的思想方法。”

历史上,西周时徐国君主徐偃王的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额头;孔子面如凶神恶煞;周公身如直立的枯木;舜时掌管刑法的皋陶面色青绿,好像刚被削去皮的瓜;西周大臣闳夭满脸胡须,看不见皮肤;殷王武丁的大臣傅说脸上没有胡须和眉毛;大禹瘸腿,汤王跛足,尧和舜的眼睛里重叠着两个瞳仁。人们没有记住他们的容貌,但是人们记住了尧舜的仁政,大禹的治水,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人们记住了孔孟的仁义道德,老庄的自然无为,六祖的佛学与禅理;人们记住了张衡的地动仪,蔡伦的造纸,黄道婆的纺织技术;人们记住了李杜的诗,苏东坡的词,曹雪芹的小说;人们记住了伯牙鼓琴,王羲之的书法,唐伯虎的绘画……至于他们的相貌无人知晓,他们的生平只能猜想,他们的生卒年月尚待考证。但后人却记住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创造发明、思想意志、文采风流,从中吸取智慧的养料,力量的源泉,创造的勇气与魄力。再美的花也会凋谢,再美的容貌也会消逝。只有灵魂不朽,只有精神长存!

肯休当下休,觅了无了时

原文: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译文: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想要罢手时,就要当机立断结束。如果犹疑不决,想要找个更好的时机,那就像男婚女嫁一样,虽然婚事办完了,以后的家务和夫妻儿女之间的琐事却会接踵而来。出家当和尚和道士虽然不被人打扰能获得暂时的清净,他们的七情六欲却未必能够全部清除。古人说得好:“现在能罢休就赶紧罢休,若想再找个机会罢休,恐怕就永远没了罢休的机会。”这真是极高明的见解啊!

解读范蠡追随越王勾践二十多年,苦其心志,运筹谋划,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辱。勾践称霸诸侯后,范蠡也被封为将军。但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于是急流勇退,携妻将子,扬帆过海,秘密离开了越国。范蠡辗转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为鸱夷子皮,在海边定居下来。从此,率子整治家业,开发经营。没多久,就在海边积累了数十万财产,富甲齐国。齐国人看他贤能,又善于理财,便请他出来为卿相。范蠡喟然长叹:“在家能积聚千金,外出能官至卿相,对于普通人这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但长久地享受这些尊荣和名声并不吉利啊!”于是,又辞了卿相,把大部财产分给亲朋好友和邻里乡党,只随身藏着些珍贵的珠宝,秘密离开齐国,到达宋国的都城陶。范蠡看到陶位于天下的中心,与诸侯各国四通八达,来往货物都在此交易,认为此地经营很容易致富,便在陶定居下来,自称陶朱公。从此,父子刻苦节俭,亲自耕种畜牧,兼营商业。由于他们对商品的囤积或脱手,善于看准行情,把握时机,在贩进卖出之中,获取十分之一的利润,没几年,又积累了上亿的家产,天下都知道陶朱公了。

热闹出冷言,寒微用热心

原文: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译文:在喧闹争吵的场合说几句清醒冷静的话语,便可消除无限争斗杀伐之心;对贫穷困苦的人多用一点火热的心肠,必然能培植出许多生存下去的意念。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热门推荐
  • 极品仙师

    极品仙师

    市一高新丁黄景耀因得罪骨干教师被恶意针对,不堪受辱辞职后意外得到仙家至宝。重新执教县一高,左手录运簿册掌天下文章,可查看每一个学生学习天赋,提升天赋。右手文昌大印掌考场气运,财富官运。教师以教育水平和升学率为本,黄景耀渐渐发现他的本钱雄厚的有些令人发指,一次次撼动整个教育界,又远不止单一的教育界。<!-- end 作品内容简介 --><!-- start 作品荣誉、状态 --><ul><li class="honor" id="honor"><b>荣誉动态</b...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丧尸之城

    丧尸之城

    当进入到一个鬼屋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睁开你的眼睛,否则……在这里,现实一片废墟,满世界都是行尸走肉的僵尸,世界各地出现宗教暴徒,神棍……所有人为了权力与欲望,利用这个疯狂的世界,而我,正是这个世界的始作俑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其实很简单

    其实很简单

    总以为自己的爱情与自己的人生一样——平平淡淡。但是一颗小小的石子也能把这份平淡打得粉碎。爱情是什么?也许真正美丽的爱情只有在童话中才能拥有。于是,我茫然游走于红尘中,却不知,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这都市的童话中,成为其中一个角色。我不是公主,也不是好运气的灰姑娘,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只是当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其实很简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开花落两不弃

    花开花落两不弃

    (完结文!)“当年,我也是个痴情的种子,结果下了场雨……淹死了。唉!”她摇头叹息,无耻中!终于惹某爷发飙了,邪佞警告:“女人,敢再和别的男人说话试试看?”她讪然一笑,回道:“爷,我不敢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笨妻,宠你成瘾

    笨妻,宠你成瘾

    一个手机,将她带到他身边。一份假婚契约,把他们的命运牢牢绑定。她和他,各取所需默契配合。明明只是一场游戏,她和他却情不自禁地深情演绎,浑然不觉自己早已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成为伤害彼此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