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500000021

第21章 国民党发出“皓电”

所谓“皓电”,便是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发给朱德、彭德怀和**的一份电报。因后来发生了皖南事变,使这份“皓电”变得名闻遐迩。

电报历数自8月以来中共军队的种种“劣迹”:

最近,十八集团军徐向前部,于8月11日分头向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村进攻。沈(鸿烈)主席以遵令避免冲突后撤。14日,徐部遂陷鲁村,又复继续进攻鲁省政府及所属部队,损失甚大,经统帅部严令撤退,并令于学忠总司令查报……

此外,苏北方面,新四军陈毅、管文蔚等部,于7月擅自由江南防区渡过江北,击袭韩主席所属陈泰运部,攻陷如皋之古溪蒋坝等地,又于黄桥及秦县之姜堰曲塘,到处设卡收税,收缴民枪,继更成立行政委员会,破坏行政系统,并截断江南江北补给线。统帅部严令制止,仍悍不遵令,复于10月4日向苏北韩主席部开始猛攻,韩部独立旅十六团韩团长遇害。5日又攻击八十九军,计掳去该军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旅长苗瑞体以下官兵数十人。5日晚又继续袭击,致李军长守维、翁旅长、秦团长等被冲落水,生死不明,其他官佐士兵遇害者不计其数。现韩主席部已陆续撤至东台附近,而该军尚进攻不已。同时,北面十八集团军彭明治部,复自10月6日起,由北向南夹击。查苏北鲁省皆非十八集团军与新四军作战区域,各该军竟越境进攻,似此对敌寇则不战而自退,对友军则越轨以相侵,对商定后提示之案则延宕不理,面以非法越轨视为常事,此不特为袍泽寒心,且直为敌寇张目也。

在详述八路军、新四军在鲁、苏打击沈鸿烈、韩德勤两个省府主席的“罪行”后,“皓电”露出杀机:

综观过去陕甘冀察晋绥鲁苏皖等地历次不幸事件,及所谓人多钢少之妄说,其症结所在,皆缘于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所属部队:一、不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二、不遵编制数量自由扩充;三、不服从中央命令破坏行政系统;四、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以上四端,实为所谓摩擦事件发生之根本,亦即第十八集团军与新四军非法行动之事实,若不予以纠正,其将何之成为国民革命军之革命部队?除苏北事件委座已另有命令希切实遵照外,兹奉谢将前经会商并奉核定之中央提示案正式抄达,关于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之各部队,限于电到一个月内,全部开到中央提示案第三问题所规定作战地境内,并对本问题所示其他各项规定,切实遵行,静候中央颁发对于执行提示案其他各问题之命令。

接到何、白“皓电”的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电告***,要新四军不能再攻韩德勤现驻地兴化,停止射阳以北地区的行动,让刘速告黄克诚、陈毅。同时,让朱德、彭德怀以**口吻发给蒋介石一份报告。为了先稳住蒋介石,再谋对策,这份报告没有急于反击,只是对国民党的指责逐一解释辩白。电报说:

职以内部相残,虽胜不武,为再三忍让计,迭令所部南撤,乃我节节退让、被节节进攻,5日直迫黄桥域外。职部伤亡累累,军心激愤,不可遏止。职亦以南滨大江,无地可退,为自卫计,始忍痛还击,战至6辰,将韩军击退……8日以来,韩氏所派代表及各县绅商代表纷集职部,要求和解,职以求仁得仁,立即答允。当事急时,曾请八路军彭明治部南下救援,现令所有职部及八路军部队一律停止,以待和解……职部但求生存抗日,毫无他望,对韩氏出此亲痛仇快行为,实深遗憾,惟有恳请转呈上峰,速令韩氏停止进攻,和平解决,以利抗日。

10月24日,身在国民党心脏的周恩来电告毛泽东:

蒋之宴会,何之报告,白之反共,汤恩伯、李铁军与马鸿逵等纷纷来渝,江南北部队亦在调动,对于华北进步报章之限制,对舆论反共之动员,对凡有共党左倾嫌疑者之加紧监视和逮捕,均证明反共高潮是正在节节上升。何、白19日电是表示了国方的决心。

10月25日,毛泽东一天两次急电周恩来,交换看法,商讨对策。

11月1日,周恩来一天两次致电毛泽东,同意毛泽东的分析,断言“反共局部战争会开始”,建议“用朱、彭、叶、项名义通电答复何、白”。电报反映了各方意见:“大家一致望我们拿出办法来,并望我们让步,以缓和破裂。”并转达了冯玉祥的建议:“要软硬两用,表面让步,实际自干。”

11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周的来电,决定采取表面和缓、实际抵抗的态度,宣言暂时不发。毛泽东同日致电周恩来:

此次反共是国民党发动的,投降危险是严重的,但各中间派纷纷议论揣测,我们在时机没有成熟以前不拿出积极办法,稍等一下再说不迟。现距何、白皓电限期尚有20天,拟日内拟好复电,待10号左右拍发,不必复得太早。对时局宣言,虽已有基本估计,并已拟好决定,但尚须看一看日苏谈判与美国大选后形势,看一看日蒋关系的发展,才能决定发表。

第二天,毛泽东再电周恩来:

望即刻开始作紧急布置,博古、凯丰即回;我们的炸弹宣言,已决定缓发,并先得你的同意,待时机成熟时发;复何白电内容决定取缓和态度,在彼方没有动兵以前,一切对外表示,均取缓和态度,不必着忙;军事方面正在部署。中央的政策是:一面极力争取好转避免内战,一面准备应付投降、应付内战,而把重点放在应付投降应付内战方面,这样方不吃亏,方不上蒋的当。立即准备对付黑暗局面,这是全党的中心任务。有了这一着,就不会重蹈陈独秀的覆辙了。

11月9日,毛泽东起草的以朱、彭、叶、项名义复何、白的“佳电”经过字斟句酌后终于定稿发出。此时,距何、白“皓电”限令新四军北上开至黄河以北的最后期限只有10天。此电洋洋两千余言,态度郑重而坚决,措辞委婉而恳切。首先叙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四年以来在抗战中取得的战绩,特别提到仍在进行之中的百团大战。接着,痛陈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之困苦艰难,“以十五万之众,领四万五千人之饷,虽有巧妇难以为炊”,但仍屡给敌以重创,“职军已十四个月未蒙发给颗弹片药,有一枪仅余四发五发子弹者,有一伤仅敷一次两次药物者”。然后就行动、防地、编制、补给、边区、团结抗战之大计这六个方面,对“皓电”的指责作出明确答复。

阵地问题是何、白“皓电”的中心内容,强令八路军和新四军限期北移。“佳电”则对华中敌后各部请求免调的理由,列举了四点:一、华中敌后各部,多属地方人民反抗敌寇保卫家乡而组织者,祖宗坟墓田园庐舍父母妻子所在,欲其置当面敌军奸淫焚掠之惨于不顾,远赴华北,其事甚难。二、华中敌后各部在现在防地坚持抗战,符合蒋介石庐山谈话和告沦陷区同志书的精神。三、华中敌后各部调离后,其家属及留守人员的安全毫无保障,甚惧平江惨案、确山惨案之重演。四、华北地区,水、旱、风、虫、敌五灾并重,该地军民以树叶为粮,实难容纳其他之部队。因此,“认为执行命令与俯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

接着表示,在不得已情况下,准备对江南和江北的部队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但恳中央宽以限期,以求解释深入,不致激生他故”;对于江北部队,则暂时拟请免调。

毛泽东在当天给周恩来的电报中说:“明确区分江南江北部队,江南确定主力北移,以示让步,江北确定暂时请免调,说暂时乃给蒋以面子,说免调乃塞蒋之幻想。”

然后,“佳电”又写了一段恳切陈词、柔中带刚的话:“目前正届奸伪思逞谣言纷起之时,亟宜协调各方,统一对敌,庶免为敌所乘,自召分崩离析之祸。切忌煎迫太甚,相激相荡,演成两败俱伤之局,既非中央之本心,复违德等之始愿。我为鹬蚌,敌作渔人,事与愿违,嗟悔无及。”

“佳电”最后写道:

德等转战疆场,不惜肝脑涂地,苟利于国,万死不辞,所祈求者惟在国内团结不能破裂,继续抗战不变国策,故于钧座所示各节勉力进行,而对部属弱点,则加紧克服。亦求中央对于时局趋向,明示方针,拒绝国际之阴谋,裁抑国内之反动,而于联合剿共内战投降之说,予以驳斥,以安全国军民之心。复望改良政治,肃清贪污,调整民生,实行主义,侮抗战重心,置于自力更生基础之上,此皆国家民族成败之所关,万世于孙生存之所系。心所谓危,不敢不告,敬祈转呈委座,采择施行,无任屏营待命之至。

“佳电”发出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中间势力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广泛的同情。

12月1日,毛泽东亲自为周恩来、叶剑英起草了12条和蒋介石谈判的条件,答应皖南部队北上,但要对方保证道路安全,并要求给八路军发放弹药,否则只能渡河南下。

8日,何应钦、白崇禧针对上月朱、彭、叶、项的“佳电”,再发一份长达4000余言的“齐电”。 此电不知出自谁手,写得汪洋恣肆,颇具文采,虽是“战书”,却把狰狰杀机深藏在奇言妙语之后。

来电不云乎?该军所有部队,莫不遵照国策,服从命令,坚持抗战,为唯一任务;倘事实恂如所言,是乃统帅之殷切期勉,举国之所共同仰望。然而兄等部队之实际行动,果为何者?第十八集团军,自抗战之始,即列入第二战区之战斗序列,新四军自成立之初,即列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均各有指定之作战目标与作战地境。乃对此命令规定之范围,迄未始终遵守,以求达成任务,始则自由侵入冀察,继则自由分兵鲁省,终则阴移新四军渡江而北;明派扰鲁部队,伺隙而南,俘鼓响应,夹击苏北;似此擅离规定之战区,夹击苏北之友军,究系遵何命令?而且所到之处,凡属友军,莫不视若仇敌,遍施袭击,苟非意存兼并,宁至一无例外;此种任意相残之战争,又系遵何命令?其尤可痛者:各该省区,原有各军,受命抗敌,对于兄等部队之突然袭击,事前既略无猜疑防范之心,临时更力避冲突为志;因之当受不意之夹击,竟由忍让而被创;及至事后又须格遭中央严禁阋墙之旨,未敢稍存报复之心,只有纷向中央呼号哀诉,佥谓:苦斗前方,不败于当面凶悍敌寇,而将之于并肩作战之袍泽。应钦、崇禧每览前方此类报告,既不胜一一上闻,更无词何以相慰,经经揽电踟蹰,咨嗟累日。

河北方面,自鹿、高、朱、孙等部,因兄等横施攻击,奉令调开以后,我军实力通行薄弱;敌遂得舒其喘息,部署军事,发展交通;故一面兄等部队方庆握手苏北暨正渲染宣传百团大战之时,一面敌人横断河北之德石铁路,自本年6月中旬动工,未受丝毫障碍,竟得迅速完成者,且于11月15日大事铺张,举行开车典礼。此即兄等排除友军,自残手足,养寇资敌,所谓团结抗战中实际行动之表现也。

“齐电”罗列了共产党在“政治方面”的“劣行”之后,接着说:

夫统帅部对于各军任务分配,均视其军队之素质与敌寇之情况,而规定作战之地区与作战任务。第十八集团军原在晋北作战,新四军原在江南作战,其性质装备,皆与规定地区悉相配合,乃兄等均不遵照命令,擅自放弃规定任务,而肆意越境略地,夺枪勾兵,自由扩编。故十八集团军遵令改编之始,原仅四万五千人,而至今竟称五十万人。今姑不问其人员武器有无虚实,亦不计裹胁成军能否作战,而事前既未照章核准,事后又不许中央过问,仅要求中央照数发饷。现在全国集团军总司令不下数十人,从未有未经奉准,而自由扩编者;敌后游击队,且不下百余万,亦未有不经点验编组,而自由领饷者。兹兄等所称人数,若未奉核准,而擅作毫无限度之扩编,恐再阅几时,势必号称百万。中央安有如许财力,地方安有如许民力,供给此核定数目以外无限制之兵源?

电报似乎抓住了把柄,颇有几分得意地反问:

兄等来电竟谓:十四个月未发颗弹片药,有一枪仅余四发五发者,有一伤仅敷一次两次药物者。倘果如所言,则此十四个月来,该军在河北连续攻击鹿钟麟、朱怀冰、高树勋、孙良诚各部,在山东连续攻击沈鸿烈等部,在苏北连续攻击韩德勤等部,以及其他各地攻击友军之一切行为,其弹药从何而来?

“奇文共欣赏”,何、白发此奇文,当然不是供人们“欣赏”,而是作为最后通牒和战书发给对手。因此,电文以不容申辩的口气要求“迅速遵令:将黄河以南之部队,悉数调赴河北”。并且杀气腾腾地声称:“军令法纪之尊严,必须坚决维持”,否则,“中央亦难遏其悲愤”,“深惟覆巢完卵之戒,切悟焚箕煮豆之非”,“时机不容再误,遵令乃见公忠”!

何应钦、白崇禧的“皓电”和“齐电”,成为蒋介石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热门推荐
  • 修仙鉴

    修仙鉴

    自古英雄出少年,成事必经多磨难!虽出身凡胎,最终却是不凡之命,两个身手了得的父母的强化训练让他通往强者之路,意外得到神仙赐予的法器,自是如虎添翼!逐渐退去懵懂的外衣,将修仙练的风生水起,且看主人公如何踏上仙界之路!
  •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

    ,我们谁不是遵从着某种习惯来生活的呢?有的人习惯“黎明既起。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小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就会愁眉不展;有的人节俭,洒扫庭院”,有的人铺张;有的人多话,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对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寡言,有的人则手忙脚乱;有的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如此等等,而有的人则习惯睡懒觉;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有的人则高声大嗓、唾星四溅;有的人做事井井有条,不一而举
  •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雇佣兵之首魅,铁血手腕,杀伐决断。异世重生,却成了众人欺凌的废物。为了手刃毒害兄长之人,脱胎换骨。戏皇子,平天下。一啸妖兽齐出,一怒九洲动荡。且看废物逆袭,狂霸天下。
  • 宅女的疯狂爱情记

    宅女的疯狂爱情记

    十年之前,乖乖女跟问题少年彼此相爱,却不会经营初恋,因而惨败收场。十年之后,大龄剩女跟高富帅再一次邂逅,摩擦出灿烂的火花。一别十年,却依旧还是当初,深爱着彼此!十年之前,我们彼此相爱,却惨败收场;十年之后,我们再次相爱,一定要弥补这空白的岁月,加倍、加倍地深爱彼此。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夫君请躺好

    夫君请躺好

    有一种爱叫做相濡以沫。有一种爱叫做相忘江湖。还有一种爱却叫作……为民除害。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暖床,谁先躺下,不可说,不可说……女主医术超群,性情淡泊,凡事均不在意————面瘫。男主绝色情深,性情纨绔,凡事均有算计————腹黑。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