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00000010

第10章 居住在城市(1)

打工者在城市居住的状况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一个是居住权;一个是居住条件;一个是对居住地是否有归属感。

中国的户籍制度限定了不同区域和城乡人口的居住权力。现在的政策规定是,户籍是农村的打工者可以在城市生活,前提是在城市就业并办理暂住证或者居住证。在和工友的交流中触及了居住权这个话题,比如有的工友说:“我是中国公民,在任何地方居住只要有身份证就应该可以,办暂住证和居住证都是歧视。”本书没有对居住权这一更加宏观的层次进行详细分析,而将居住条件及家庭团圆这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做为重点调研对象。

书中用比较详实的数据和描述介绍了北京、苏州和深圳工友的居住条件。由于绝大部分打工者在城市都是住宿舍或者住出租房,所以这里根本就没有触及打工者是否在打工所在地拥有住房这个话题。在城市长期居住,但是在城市却无法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房,这是大多数打工者最大的苦恼。“有个稳定的属于自己的地方住”是所有工友关心的首要问题。一个工友说:“动物都需要个窝,何况人!”我看到一个工友的飞信签名上说:“真想当一只蜗牛,走到哪儿都有自己的家!”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打工者有这样的感叹:真希望在城市有个家!在这里,家主要指的是住房。也就是说,如果在城市有了住房,那么在城市就有了家了。反过来讲,即使全家所有成员都在城市,但是没有一个住房,在城市还是没有家。住房和家的这种联系可以让我们得出一个判断,在一个地方是否拥有住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这个地方是否有归属感。当然,住房并不是归属感的全部。本章讲述了杜大哥的故事,他在城市拥有自己的高级公寓,但是他对城市还是没有归属感,也就是说,归属感由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决定,这两个层次会互相影响,不同人的体会也会不同。

一、下班之后“不能回家”

在和工友聊天的时候,当工友告诉我“家在哪里”的时候指的都是老家。下班之后说“回宿舍”和“回租房”,或者说“回去”,几乎不说“回家”。工友每天住在城市、生活在城市,但是每天都“不能回家”。也有的工友告诉我:“在城里都住习惯了,‘回家’反而不习惯了。”这种非常矛盾的叙述反映了打工者在城市居住的现实状况:打工者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在城市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因此不觉得城市有自己的家。

以北京的房价为例,2000年五环地带的商品房价大概平均每平米3000到4000元,到了2010年这个地带的房价涨到了每平米2万元以上。10年的时间涨了7倍。按照打工群体的收入水平,一年不吃不喝在北京也买不到1平米的地方。

在工友的帮助下,我在东莞铨讯厂的一个车间做了一个统计(见表3)。整个车间有34名员工,男性16名,女性18名,平均年龄30岁,全部已婚。在这34名员工中,有12名在老家的村子里盖了房子(占35%),有7名在村子附近的镇上或者市里买了房子(占21%),有1名在深圳买了房子(占3%),有14名没有自己的房子(占41%)。这个调查佐证了我们的判断,打工者在打工地无法安家。

这样的一个状况绝对不是靠打工者的个人努力可以改变的。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没有地方住是自己个人无能,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住有所居”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下面要讲三个工友的故事,老赵是重庆某建筑工地的厨师,喻格是重庆一家大型超市的业务员,杜大哥是石匠和工厂老板。老赵常年住在建筑工地,老家的土房子已经40多年了,对于老赵和很多建筑工人来讲,也许就没有考虑过在城市安家的问题。喻格非常精明能干,对现实和未来的分析也很透彻,她不像别人那样在老家建房,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在城市买不起房子,现在的出租房不是家,但是她的意志明确:一定要在城市立足。杜大哥是我访谈过的工友中最成功的一个,已经在重庆的高档小区买了单元房,在我看来他是唯一一个下班可以回家的人,但是在他心里,他还是想着将来要回老家,因为老家才是真正的家。

我盖的房子和我没有关系-和老赵的交流

老赵52岁了,重庆人,妻子47岁。在我访谈的时候,夫妻二人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老赵是厨师,妻子在工地老板开的小卖店里卖货。他们有一个儿子,24岁了,大学毕业,现在在北京打工。老赵告诉我:“我是45岁的时候开始外出打工的,当时儿子读书需要钱,家里人生病需要钱。老家的房子盖了有40多年了,是土的,上面是瓦。房子应该还可以坚持十几二十年吧。村子里有很多人盖新房了,有60%的人盖了,都是打工挣了钱回去盖的。一般要花六七万,盖两层。

“建筑工地小工日工资八九十,钢筋工、钢木工几百块钱,抹灰的那个两三百块钱。工人都住在活动房里面。几十个人住一个活动房。工人年纪多大的都有,小的三十、二十的都有,二十几岁的少得很,三十、四十岁的人多一些。我们在这里打工,房子盖好了就走,挣了钱就走了,盖的房子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又买不起这个房子。就是一直给人家盖。我没有什么落差的感觉,买这种房子都是几十万一套,我们又买不起。我打工没有遇到很难的事情。很容易找到工作。我们出来打工是从老板手里拿钱。如果你上班觉得不好就走好了。我会在外面打工到做不动的时候。”

动物也需要个窝-喻格的故事:

喻格是重庆人,1975年出生,丈夫也是重庆人。他/她们有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8岁。夫妻在重庆市打工,和另一户人家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两个女儿在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喻格告诉我:“重庆这地方消费很高,如果想有自己的房子,对我们打工族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期望。我现在租的这个公寓,是旧房,如果买下来差不多要35万左右。35万!我们可能一生都赚不了那么多钱。有一句话‘计划没有变化快’,你怎么计划?!变化来了还不是一场空!像现在的房价,本来计划一年存一万,或者一年存五千,多少年之后可以买一个房子,到时候房价一涨,什么都泡汤了。

“我们还没有想过在老家盖房子,盖了也是我们老了以后才去住,现在没什么用处。我不羡慕盖了房子的人。不要说在农村老家盖房,就是在镇里面买房我都要考虑一下。不要说我手头上没那么多钱,就是手里面有那么多钱,现在叫我用十万二十万在镇上买一套房子,我也不会买。买了有什么用?!在那里什么东西什么工作都没有。在这里,不管环境好还是不好,我要在这里立足。

“社会不会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也不可能对你有很大的改善,它改善也是一点一点来的。像我们这样的打工族来说,至少要考虑孩子上学的问题,要考虑我们的工资比不了白领,也许白领买了房子后能够剩下的也不多,但是至少他们用一生的收入能够买到房子,有他们自己的一个窝。

“我们打工族不管怎么样,应该有一个立足的地方,就好比动物一样。但是在这里,我们连二手房也买不起。二手房首付的标准不一样,一般付到百分之五十。比如我现在租的这个房子,首付最便宜也要15万。我们这样打工的话,多少年才有15万?!不吃不喝都要好几年。家庭要开支,要吃还喝。住房是最大的问题。”

城里有房老家也有房-杜大哥的故事

这次在重庆,我们先去了重庆洪湖镇坪滩村,找到一些有子女在重庆市打工的家庭做访谈,然后请这些家庭的父母帮助我们和在重庆市打工的子女联系,然后我们在重庆市做对应的访谈。在坪滩村,我们访谈了杜大哥的父亲。当我们从重庆洪湖坪滩村开车回重庆的时候,杜大哥的父亲也上了我们的车。我不知道是因为他担心他儿子在重庆不接待我们,还是他想随车去看看儿子。在村子里的时候,我们和他商量要访谈他儿子的时候,他和他儿子是通了电话的。估计那个时候就商量好了。

在我的想象中,我估计我们会去一个城中村或者一个打工者聚居区。到重庆后,我发现我们的车在城市中的一个花园小区里停了下来。面前是一座高档的高层住宅。我心里想也许我们要访谈的杜大爷的儿子在这个楼里干装修吧。车停下后,杜大爷从车后面扛出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的是刚从地里收的新鲜的农产品。杜大爷的儿子从楼里迎出来,从父亲手里接过麻袋,自己扛着。跟随杜大哥我们上了电梯。高档的楼层地面、电梯和我们的麻袋形成鲜明的对比。出了电梯,我们进了一个装修一新的公寓里面。杜大哥告诉我们,这是他的家,因为刚搬进来,家具还没有买齐全。

杜大哥是重庆人,47岁了,初中毕业。在重庆住了10多年了。有两个孩子,儿子24岁,女儿13岁。买了一套高档商品房,全家四口人都住在重庆市区里。杜大哥开了一个厂子,平时妻子照顾着厂子。给儿子买了一辆货车,平时儿子开车送货。女儿上初二,初中三年需要交5800元的赞助费。杜大哥告诉我:“我初中毕业后在家里务农。24岁才出来,那是1987年,我姑夫带我出来打石头。广西、上海等地方都去过,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出去干的第一个月是9块钱一天,一个月之后就涨到15块。干到后来一天是300元。一年一般有四五个月在外面。我现在还继续打石头,还继续做雕像。比如,做一个雕像的活,用8拓石头,承包下来是12万。2个人10多天可以完成。有的时候14万的活,2个人20多天可以完成。这个手艺要有传承的,不是亲人就不教你。

“我到重庆来以后,我媳妇才过来。我们一起在重庆有12年了。在重庆开了十年的涂料厂。我外出忙的时候,我媳妇照顾厂里的事情。涂料厂没有固定的工人,最多的时候会请两三个工人,一天可以有十多吨的产量。厂房有100多平米的地方。

同类推荐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热门推荐
  • 神级人生

    神级人生

    新书《剑耀星空》发布,书号3007928,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剑耀星空》:一把剑,一段神话,一个人,永远的传说,弹指间,众仙灰飞烟灭。 众圣林立,诸神争霸,傲三界,吾主沉浮。 神话,传说,从这里开始……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倾城王妃I

    倾城王妃I

    她,是一个想要去唐朝观光游玩的高三女生,乘坐好友的时空机穿越时空,却不慎误入风瑨王朝,成为当朝宰相之女上官子衿。却又因为父亲招人陷害。被诬陷为卖国求荣的罪人。无奈只有求政南王相助,为父洗清冤屈。政南王提出,若是救出她的父亲,就得答应做政南王妃,她救父心切。答应了政南王的要求。谁知道在册封王妃前的一个月,风瑨王朝与望旭国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战争的发出,风瑨王朝战败。俩国都元气大伤。无奈风瑨王朝只能用和亲的办法来缓战。然而望旭国的八皇子点名要上官子衿做王妃.....一场谋算已久的阴谋正式上演了,她到底会是谁的王妃。又会有怎样的命运?是去,是留。。。或爱或不爱!!江山!美人!何去何从!爱与不爱!一念之间!—————————————————————————————————<倾城王妃>和<珑花听>的群创建了……(雷贝尔小熊说:虽然小熊是无所谓啦~~)(梵的八音盒说:但是小音是受众人之托,其实小熊她很乐意建立这个群哦!她只是比较喜欢装酷了!哈哈哈~~)想来的快加啊,踊跃参加啊!!~~~这是群号:1497235推荐朋友的文:《王爷的逃妃》断弦之月《冷总裁的特工夫人》如梦若影推荐徒弟的文:《魅害众生》紫&公主.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道圣尊

    极道圣尊

    圣尊,横扫九天十地,纵横六合八方,无敌三千寰宇,逍遥鸿蒙天地,超脱永恒纪元,历万劫而不灭。三千大道,混沌为尊;无数纪元,众多道主都只为最终超脱。亘古宇宙,强者如云,群星璀璨;太古至尊,地狱主宰;荒古天帝功参造化,震慑万古无人敌。绝代天骄卫阳征战诸天万界,立大卫天庭,统无尽天地,证极道圣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年我若为天帝,再战荒古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