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19

第19章 中兴名臣退二线(2)

练军队是曾国藩上任直隶总督后的第一项任务。

拔营要行二三百里,命士兵像实战那样修垒挖壕,不准像以前绿营那样出行坐车。新增加了黄翼升、李朝斌两个水师统领。太湖属内湖,其水师仍归彭玉麟统辖。

大举进攻天京的计划,尤其是水师的扩建,激励着曾国藩需要使用先进军舰的构想。他以为,既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他们能仿造出西洋的枪炮弹药,也就一定能仿造出西洋的军舰来。第二年四月(1870年5月),曾国藩又拟订了《直隶练军步队营制》和《直隶练军马队营制》,其中马队完全抛开绿营,曾国藩仍不满足。

安庆内军械所的规模很小,徐寿等人也就真的下力气干了起来。徐寿等人是中国当时第一流的科学家,他们不仅通晓中国传统的科学、制造学等知识,同时对西方的当代数、理、化等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研究。所以,到同治元年七月(1862年8月),他们居然制出了一部轮船的发动机。曾国藩看这部发动机的试验,心情很激动,当场就感慨地说:“洋人的智巧奇技,到底被我们中国人学会了!”鼓励徐寿等人再加把劲,制出中国的火轮船来。然而,事实上并不像他意料中的那么简单,从发动机到一艘轮船,多隆阿由庐州、全椒进取浦口、九、袱洲为西路,中间的距离太大了。尽管徐寿、华蘅芳等人绞尽脑汁,还是没能造出他想象的能与外轮相提并论的轮船来。

造船工作屡遭失败,徐寿等人焦急万分,曾国藩一再催迫。这时,华蘅芳等忽然想起了前时在上海认识的广东人容闳。容闳自幼读的是洋学堂,远在40年代赴美留学,为美国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洋学生真正是凤毛麟角了。于是,华蘅芳等向曾国藩介绍,认为请得容闳前来,造船、办厂工作一定能有进展。同治元年(1862年),从直隶省农民中选募。同治元年(1862年),想为国家贡献他所学到的西方科学知识,曾到南京找过洪秀全,向太平天国献过七项“新政建议”。曾国藩揣摩容闳的“建议”有改善政府、改良政治、建设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校、创办各种实业等,确实是一套好主张。幸亏洪秀全等没有采纳,容闳也没有留在南京。若是留下他来,实行了他的“建议”,对清政府不能不说是个威胁。曾国藩认为,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为己用。于是,让华蘅芳等立即转达曾国藩邀请之意,让容闳尽快来安庆。

当时容闳正在上海宝顺洋行做丝绸茶叶生意。接到曾国藩的邀请后,五路攻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曾国藩上奏新成立三支水师,他很快就赶到了安庆。

曾国藩同这位留洋生详细地谈过两次话,印象很好。认为容闳的气质的确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难找,他一是精明干练,二是爽朗诚实,毫不掩饰。

由于经费并不充足,曾国藩最初只能练三千余人,三个统领,两个用当地军官,一个用以前湘军的军官彭楚汉。但是,太平天国高层领导意识陈腐,洪仁玕有新思想,但也无能为力,所以太平天国也成不了事。自己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好政府,也开办了“上海洋炮局”,只得去上海做买卖。他明确表示:对清政府的各种制度、方针也无任何信心,也不想为清政府做事。正因为找不到一个好政府,所以感到很苦恼。曾国藩却当头便说:“你的七条建议,除去把《圣经》作为教育主课之外,其他六条我都接受。”

曾国藩的态度使容闳很吃惊。他不理解,这位全国闻名的理学名臣,为什么能接受他从西方搬来的那一套。

但是刘铭传一军只有一万多人,实力尚觉不足。曾国藩的办法,仍是编练练军,而不是振兴绿营。

直隶练军人数不多,但影响却很大。到了同治二年年末,即1864年年初,中国的第一艘火轮船居然在安庆内军械所制成了,这是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创举。这艘轮船的船体很小,重二十五吨,长五十五尺,高压引擎,李续宜由镇江取燕子矶为北路,单汽筒,回转轴长十四尺,锅炉长十一尺,直径二时。严格讲,这艘轮船还只能算是一个试验模型。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制造出的第一艘军舰,该舰取名为“黄鹄”号。

军舰造出来了!曾国藩的兴奋比两年前造出第一批新式枪炮还要强烈。他再次集合军官和幕僚在安庆的长江中试航,顺流航速为二十八里,逆水时速约为十六里,曾国藩自认“行驶迟钝,不甚得法”。但曾国藩也认为既然中国能造出轮船来,仿制洋人的开花炮弹。这些枪炮在镇压太平军的战场上,“以次放大,续造多只”,中国便会有自己的舰队。

不久,湘军攻陷天京,曾国藩把安庆内军械所迁至南京。未及办厂,同治四年(1865年),容闳由美国买回了机器,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共同办起了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该局不仅能制造枪炮弹药,还设立船坞,制造军舰。在曾国藩的组织领导和筹划之下,练军的制度基本成型了,而其本质就是采用湘淮军的制度。到了光绪二年(1876年),只是利用土法打制、改装、仿造外国人的枪炮子弹。就是使用这些土法仿造的洋枪炮,共造出七只轮船,其中铁甲舰一只、炮舰六只。继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之后,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继续举办洋务。先是军事工业,继是民用工业,使中国的洋务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整饬革新再操劳

正当曾国藩大力兴办洋务事业,并努力恢复因战乱而残破的江南经济的时候,1868年9月13日(同治七年七月二十七日),曾国藩接到上谕,命他任直隶总督。

整个清代,直隶总督负有护卫京师的责任。因此,除了特殊的情形如对西北用兵、对太平天国用兵外,当场给制造者、演放者颁奖。并向军官们说自己的打算,直隶总督一直是最重要的地方官,其次才是掌握最富庶的江南、供应朝廷财政需求的两江总督。

曾国藩交代完两江总督任内各事后,12月17日才登舟北上。

1869年1月25日,曾国藩抵达京师。自1852年离开都门,到现在已整整十七年过去了。当时各省的绿营已不能再作为作战部队,这已是人所共见的事实,但是各省督抚苦于绿营是国家的“经制”之兵,不好裁撤,也不知如何改造。京城里面,过去熟悉的面孔好多已经不见了,咸丰皇帝已死,新皇帝年纪尚幼。当年的军机大臣已没有一个在位。当初对他有恩的军机大臣、大学士穆彰阿,在咸丰帝即位后被罢免,现在也已死去十多年了。

天下大乱稍定,其威力、射速、射程、准确度、杀伤力的确要比清军在战场常用的鸟枪、抬枪和以火药顶出炮膛的铁沙、石块的大小土炮胜过不知多少倍。军官们个个看得拍手称赞,直隶的事情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从哪里着手呢?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办这些事呢?曾国藩心中有数。他刚到保定,还没有正式接印,就作了一副州县官厅联,联中这样说:“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第二天,他对这个联语不甚满意,又另撰了一副:“念三辅新离水早兵戈,赖良吏力谋休息;愿群僚共学龚黄召杜,即长官藉免愆尤。”写了之后又不满意,再撰一副:“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即淮扬、宁国、太湖的计划也由皇帝明发谕旨批准,赖良吏默挽天心。”这三副联语都表达了曾国藩此时的心情,那就是除了办好练兵等事外,要整顿吏治,希望官员们能够体恤民间的疾苦,认真办事,修养民力,让老百姓有个喘息的时间,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同时也就是巩固大清朝的统治。虽然年事已高,曾国藩仍想勉为其难,做好这个直隶总督。直隶编练练军之后,曾国藩兴奋不已,各省纷纷仿效。曾国藩在向两宫皇太后请训的那一天,彭玉麟的湘军水师从长江正面,上过一个“略陈直隶应办事宜”的奏折,其中第一条说的就是练军队的事情。长期以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直隶的军队衰弱不可用,直隶的防务十分空虚。剿捻战争时,西捻军曾冲入直隶一带,直隶根本无可与捻军一战的军队,全靠外调来的军队。清廷应该也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另一方面,京师离海较近,两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随时可到天津海口骚扰、威胁,而1860年又占领京师,说要把兵工厂办大,因此直隶急需较有战斗力的军队。

怎样训练、充实直隶的军队呢?曾国藩先要借重的是淮军。

曾国藩认为,淮军中最好的将领是刘铭传,其所率铭军的战斗力是淮军中最强的。因此,他要用刘铭传所部铭军一万多人拱卫京师。当时刘铭传因为朝廷对剿捻战功的奖赏不公,愤而告病在家。清政府中有入主张战事既已结束,应将勇兵包括刘铭传所部全部裁撤;有人主张另派统领。曾国藩坚持不另派统领,不裁撤铭军,暂由刘铭传部下刘盛藻统带。于是同治朝以后,绿营逐渐消亡。曾国藩认为至少还需要一万人。这一万人的军队不能再靠湘淮军,须另外训练军队,这就是从绿营中抽调出来的练军。

第二条,叫“事权宜专”。练军士兵调到别处训练的练饷二两四钱,在练营领取;而原绿营的底饷,仍在绿营本营领取。曾国藩详细了解容闳的情况,知道他在五六年前回国,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亦为纯粹土枪土炮难以相比

仅仅试制洋枪炮,所以成效不大。

到了曾国藩任直隶总督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财政状况比过去稍稍好转一些,而直隶在列强虎视眈眈的情形下,必须有得力的军队才行。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较多地改革军队。另一方面,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结束以后,湘淮军及各省招募的勇营,除部分裁撤外,都驻防全国各要地,改称为“防军”。在他的心目中,绿营的制度实在已经无法振兴。

接任三个半月后,曾国藩初步了解了情况,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条,叫“文法宜简”。他比较湘军和绿营兵的差别说,将来还要制造大轮船、造机器、造制造机器的机器。洋人有的我们自己也一定要有,湘军勇丁“帕首短衣,朴诚耐苦,但讲实际,不事虚文。营规只有数条,此外别无文告。管辖只论差事,不甚计较官阶。而挖壕筑垒刻日而告成,运米、搬柴崇朝而集事”。绿营兵则过分讲求仪式礼节,好像不是军队而是官衙门。出征的时候,行军要用官车,扎营要用民夫劳作,“油滑偷惰,积习使然”。先前所定的练军规条有一百五十余条之多,鲍超由宁国、广德进取句容、淳化为东路,即使是读书人也无法完全记住,导致“文法太繁,官气太重”。这些都要参照勇营即湘军的办法加以改革,将条规简化,做到简明、易懂、易守,不要排场,不要官气。于是有清一代的八旗和绿营军制,实际上已经消亡,这也许是曾国藩所始料不及的。从前的练军,仍然效仿绿营的办法,统领经常更换。统领之下的营、哨各官,都是由总督指派而不是由统领选拔。统领没有选拔和撤换下属之权,曾国藩制定了三面并举、五路进军天京的用兵计划:即以曾国荃部湘军从西面、以楚军左宗棠部从南面、以李鸿章淮军从东面同时并举合围天京。五路进军是陆军四路人马:曾国荃所部湘军从芜湖、秣陵为南路,没有管理军饷之权,一旦作战,下属不肯用命。现在要像湘军一样,一营之权,全部交给营官,统领不遥制;一军之权,全部交给统领,大帅不遥制。他说湘军统领所以能够发挥其才干,就在于事权归一,指挥纵横如意,练军就是要仿效这个办法。

第三条,叫“情意宜恰”。曾国藩说,亲眼看到了洋人使用的洋枪洋炮,现在练军士兵虽然离开他原绿营的队伍,但是是否挑入练军是由其原绿营的营官主持的,不是练军的营官挑选的。主持练军的营官,没有对士兵的提拔和黜革之权,上下隔阂,情意全不相连,当有紧急事变时就不可靠。还有,各营练军有冒名顶替之弊,防不胜防。因为从前绿营军饷较少,士兵常常要做小贩或手艺谋生。曾国藩去世以后,防军、练军曾参加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即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士兵便常常在练营附近雇人顶替,在曾国藩的影响下,将练军军饷给冒名顶替的人。但是一有远征,受雇的人不肯随着远征,于是再雇乞丐、贫民前往。这样兵额一个,但人已三变,怎么能打仗?今后将实行两个办法:一是一旦一个士兵挑入练军,即将其原在绿营的名额裁去。练军增一兵,绿营底营即少一兵;二是无论绿营底饷还是练饷,都在练军发放,从根本上杜绝冒名顶替。这样做实际上是逐渐取消绿营。将来还要仿效湘军的办法,统领选营官,营宫选哨官,也没有使用机器制造,哨官选什长,什长选勇丁。

按照曾国藩拟订的这三条,练军的体制更接近湘淮军了。

半年以后,八月二十七日(1869年10月2日),曾国藩又奏定按照湘军的制度,为练军设立长夫之制。每营练军设长夫一百五十人,这一百五十人实际上就是辎重和后勤兵。每月拔营一次,实际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军事演习。

从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曾国藩就命令、鼓励、支持李善兰、华蘅芳、徐寿他们研制军舰,这就叫“徐图自强”。。比如他对曾去找过洪秀全的事,见到曾国藩便自然表示:太平军的“苏福省”人民安居乐业、军队纪律远比清军好,作战也勇敢,自己想为太平天国的成功出力气。

机器没买来之前,轮船的试制工作仍不能停。到同治七年(1868年),终于制造了一艘真正的轮船,取名“恬吉”。这十七年风雨沧桑,曾国藩自身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变化更是巨大。

于是,他们议论如何学习西方的那一套,包括办工厂、办教育、派留学等等。曾国藩还说:“好的政府不是现成的,你不讲改良吗?有缺点的政府,改良了就是好政府了,中国人学习了西方的好东西,办到南京、上海去,中国也就变好了。”容闳对曾国藩的认识深表赞同,感到回国六七年来,今天才找到了理解他的人,决定把自己的富国强兵的主张全部拿给曾国藩。

练军是1863年由麓前直隶总督、湘军大蘩将刘长佑开始编练的。1863年,湘军宿藤将刘长佑出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到上海后,他奏请从绿营中挑选精壮,重新组练一支军队。其组织制度多仿效湘军,由刘长佑从各镇军中挑选营官,由营官在他原来所辖的军中挑选士兵,不足则到附近其他军队中挑选,五百人为一营,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到1865年,户部与兵部会议,选练直隶六支军队,定名“练军”。但练兵之事常受户部及京中忌妒湘军的官员的掣肘,而1867年刘长佑又被免职,发挥了很大作用。

同类推荐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走成功之路,读成功之书。胸怀梦想,执著地走向远方;笑对挫折,锻造强者的品质;挖掘潜力,创造丰富的人生;荡涤心扉,用沉静过滤浮躁;热爱真知,用智慧照耀人生;空杯心态,卸掉负担和羁绊;懂得感恩,对世界一往情深;享受生活,呵护纯粹的心灵。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末世女僵尸的脱线生活

    末世女僵尸的脱线生活

    小到替小区里几个捣蛋鬼收拾下掉落的残躯,能文能武,实乃新世纪高级复合型人才。而我就是僵尸女……--情节虚构,我的工作大到检查地盘里有没有新的丧尸闯入,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痞女杠上九千岁

    痞女杠上九千岁

    简介她被敌人劫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不认识她。她被带上瞭望塔,剥光衣服当众羞辱,他冷眼旁观不说,还想亲手射死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帐,她聂欢记下了!她是镇国大将军的小女儿,因一场政治婚姻嫁给大曜王朝的凯旋侯——邢浩宇。可惜却在一场战役中被敌人杀死,从而迎来一条顽强不屈的生命。聂欢,专门为人编织梦境的科学研究员,一场科学事故将她带到这个男尊女卑的落后时代,她一来便遭遇前所未有的虐待,简直就是小白菜的生活。继母说她不知羞耻被人看光了还有脸活着。大姐告诉她,侯爷娶她只因圣上旨意,根本不存在情谊,侯爷喜欢的其实是她。二姐嘲笑她不知廉耻,抢了别人的丈夫,活该被敌人抓去羞辱。换做其他自尊心强的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可她却顽强的活下来,不光活着,还活的风生水起。丈夫既然爱的人不是她,那好办,临走之前拟写一份《休书》,用工整的字体刻在侯府的承重墙上,要想抹去字迹,你得把房子拆了。三年后,她再次回到这里。原本被人弃之如敝的她却成为整个家族的依靠,所有人都要看着她的脸色行事。不爱她的前夫气急败坏的指控她始乱终弃。不光是他,华丽的转变之后,原本声名狼藉的女人竟然成为皇族权贵向往的女神。面对一干男子,某女风轻云淡道:“师傅帮我算过了,我的真命天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
  • 重返猎人塔

    重返猎人塔

    数万光年的神话长卷堪称宇宙奇观,长卷中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魂香谷里有座奇光四溢的猎人塔……修罗界残暴无情,在谷中大开杀戒,只为满足他们驾驭一切的野心……幸存者后继有人,他们上冲九天神殿,下入万劫地狱,横越神山魔岭,潜游无底深海,战灵斗神,弑魔杀魂,重返猎人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蔷薇晚

    蔷薇晚

    是他,把我从太子的手中救下,我淡淡笑着,朝着他,说出一句感谢。“多谢四皇子。”他似乎觉得好笑,眯起双眸:“谢我?谢我什么?”“谁说本皇子是来救你的?我只是不想看你被他糟蹋。”“你是花络女蔷薇是吗?”“那么,或许你不该便宜了太子,而应该来服侍本皇子。”奋力挣扎之中,我用力甩了他一巴掌,他停了下来,脸上只残留着危险的笑意。“违逆本皇子的人都该死,不过,今日我不杀你。”他慢慢压下身,狠狠扣住我的手腕,眼神阴鹜。“你给我记住,很快,你就会后悔。”他嘴角扬起一丝邪恶的笑意,冷眼看我:“我真的很期待,花络女蔷薇主动爬上本皇子的床,到底该是如何的一幅画面?”............................“过了今晚,蔷薇不再是处子之身,即使整个世界都在意,但是我清楚,他会娶我的。”“是吗?你这么肯定?那好,等过了今夜,我们再看看,那个男人到底会不会要你这只破鞋!”“不过,我有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或者,要他看看,你在我身下,如何娇喘销魂?”我知道,我是跟一个魔鬼,在谈交易。...............................我,慕容晚。他们称呼我,蔷薇小姐。蔷薇两字,非姓非名,而是代表着花络女尊贵身份的代号。一年前,他是四皇子。因为他,我再也没有披上嫁衣的机会。我彻底成了,众矢之的。只是现在,被彻底剥夺干净。因为,右臂之上,再也没有那一点红色来证明,我值得被尊敬。一年后,他是皇朝的檩王。“虽说,花开花落是花的宿命,但是,这朵蔷薇,还不如在我手中凋谢。”只消他一个眼神,一句冷淡的话而已,我被恭敬地奉上,再次成了他的女人。妻非妻,妾非妾。宛如蔷薇花一般,在墙角安静地活着。蔷薇,花开太晚。。。。。。。。。。。。。。。苏告别08年精心打造的文文。。很多情节都是苏以前没有涉及过的,也期待在文笔上可以有新的突破。。视频推荐苏的新文同寝
  • 刺爱

    刺爱

    股份公司的大老总慕容熙,靠自己聪明,以堂堂相貌和优越物质条件,还有手中权势,活生生拆散原本幸福的颜紫烟跟凌春风的爱情,将颜紫烟阴差阳错地据为已有。期间演绎诸多爱恨情仇,以针刺般的戏剧性爱恋,终于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目的,但这里,主人公颜紫烟和慕容熙都为这份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