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00000032

第32章 清末改革为何失败?

袁灿兴

张朋园先生对清末15省的1643名立宪派进行了统计,分析的结果是:立宪派90%具有功名背景。他们曾在中央或地方担任过各种职务,最高为监察御史,最低为州县教谕。随着时代的转变,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入新式学堂就读,或负笈海外,其中留学日本者多达105人,占6.4%。立宪派大多家境富有,平均年龄为43岁。

这些背景形成了他们既保守又进取的性格。他们家境富有,又有功名,进可为官,退可为绅;前者可参与政治,后者可以为地方领袖。只要清廷不亡,有功名的他们可以保持既得利益。而家境富裕也使他们惧怕社会动荡,所以他们支持清廷,希望保持现状。他们受过新式教育,对国家与社会现实有着切身了解。他们很多人参与了系列新式企业的创建,对工商业有着亲身体验。他们意识到不变革则中国不能强,所以他们主张立宪,希望渐进改革。

立宪派以张謇、汤化龙、汤寿潜、谭延闿、蒲殿俊等为代表人物。他们主张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他们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在维持清廷统治的基础上,以和平请愿方式,促使清廷主动变革,达成开国会、行宪政的目标,走上君主立宪道路。

自庚子变乱,在内外压力之下,清廷不得不表态,将推行改革。清廷的表态,并不是统治集团自身执政理念发生了变化,只是大势所逼迫,唯有如此方能维系其统治。至于改革如何推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清廷不能预测。改革涉及到哪些实际内容,清廷也很模糊。拖到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国,这予中国以巨大刺激。“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清廷开始认真对待改革问题。

随后清廷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立宪,不想五大臣出国之前遭到了吴樾的狙击。在此之前,吴樾一直将暗杀的目标锁定在满清实力人物铁良身上。此年清廷宣布出洋考察立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兴高采烈,宣布宪政时代即将到来。吴樾认为这是清廷所施展的手段,以延缓革命,遂决定刺杀五大臣。吴樾持激烈排满态度,认为“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并称“我四万万同胞,人人实行与贼满清政府势不两立之行为,乃得有生之权利”。

1905年9月24日上午,吴樾换上了买来的官服,从北京正阳门车站混上了火车。火车上人多拥挤,吴樾挤到五大臣包厢前段的车厢夹道中,掏出炸弹准备投掷时,火车挂车,猛地颠簸了一下,炸弹引信触发爆炸。“惊天动地,石破城摇”,吴樾当场身亡,炸死三名侍卫,五大臣有两人受轻伤。次日慈禧召见未受伤的大臣,竟“凄然泪下”,感叹世事之艰险。

刺杀事件之后,五大臣继续出国,先后考察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回国后,他们认为推行立宪有“巩固皇位、减轻外患、消弭内乱”的好处,建议“宣布立宪”。

1906年日9月1日,清廷发布了“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谕旨肯定了当下中国“日处阽危,忧患迫切”,须及时“仿行宪政”。但同时清廷认为“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刻推行宪政,而要经过一系列准备,如改革官制、厘定法律、兴办教育、整顿武备之后,才可施行宪政。改革的核心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随后清廷就中央官制进行了改革,开始学习西方,创设了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部门。这些部门中分设尚书1人,侍郎2人,名义上规定高级官员不分满汉,但在13名高级官员中,只有4名汉人。次年7月,清廷又变更地方官制。改革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无非是将旧衙门换上新名字,再添设一、二新机构做点缀而已。借助官制改革之名,清廷又将实力派大员张之洞、袁世凯调入京师,削掉他们的实权。

这次改革的结果是,清廷强化中央权力的措施,进一步加深了满汉民族矛盾,也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立宪派所期待的政治目标无一达成,国会没有召开,军机处依然存在,责任内阁无从出现。立宪派对此大为不满,遂联名上书,要求开国会。这些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立宪派都开始离心离德,满清皇族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单,不得不进一步摆出改革姿态。

1907年清廷宣布,筹备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各省设立咨议局,并派达寿等三人分赴德、英、日三国考察宪政。又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同时着手制定宪法。但这番改革,锣鼓敲打的响亮,最后成果寥寥无几。《神州日报》1907年9月1日载民间反应是:立宪“如镜之花,水之月,可望而不可及也”。

1908年8月27日,为应对立宪派的改革呼声,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九年之后正式推行宪政。1908年10月,慈禧、光绪相续去世,溥仪继位,其父载沣担任执政。

从1901年至慈禧、光绪去世,此八年间,在清室主持下,所谓的政治改革进行了多次,但总让人失望。这些政治改革总归是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而阻碍改革的主要力量是满清权贵。

早在1900年年底,英国驻汉口领事在一封信函中谈到,张之洞曾私下向他表示:“憎恨满人,因为他们把持中国,搜刮民脂民膏。他们不顾自己的能力和是否胜任,总能升官发财。中国要想改革只有一法:废除满人特权,不论是旗人的俸禄还是仕途特权。”这种看法,在当时的汉人大员中普遍存在。

那么,废除旗人特权,清除改革的障碍,在当时行得通吗?

就一般旗人而言,他们的所谓待遇,到了清末已不敷生活。能够享有荣华富贵的,只是具有爵位的满清亲贵。清廷的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五种。王爵有“功封”和“恩封”两种,前者因为功劳而封,如清廷开国之后封的八家世袭亲王(铁帽子王),称“世袭罔替”。后者则因为出身而封,如皇帝的儿子被封为亲王。恩封的不可世袭,每一代降一级,直到降至镇国公为止。

清代亲王的年俸是1万两,郡王5000两,贝勒5500两,贝子1300两,公分为镇国公和辅国公,前者600两,后者300两,此外还有俸米等供应。这个俸禄的标准是在清初确定的,到了清末,靠俸禄已经不能满足贵族们的生活需要。他们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聚敛钱财,以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

在权力笼罩一切的时代,统治者手中的权力,对应必然是钱财,越高的权力,就能聚敛越多的财富。没有了权力,无能的满清亲贵自然要沦落到社会底层,为了生计而辛苦奔劳,他们如何肯放弃权力?

时代已经在进步,民族国家的观念开始普及,这国家,却不再是一姓、一族的了,而是所有人的。可在满清亲贵眼中,清国就是他们的。他们脑海中深深烙印的,仍然是昔日的那套王朝家天下、打天下坐天下的思维,他们固守着昔日的理念,把持着权力。

首席军机大臣历来由满族亲贵担任。庚子之后,由荣禄任首席军机大臣,荣禄是满人亲贵中比较能干的,又得到慈禧信任,尚有能力处理朝政。但荣禄做了两年首席军机大臣也就病死,此后由庆亲王奕劻担任首席军机大臣。

当时人评道“满员皆愚,惟庆亲王稍聪明更事”。可这个稍微聪明点的庆亲王奕劻,却以贪腐闻名。因为与大臣那桐合伙卖官鬻爵,被讥为“庆那公司”。

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不久,得知奕劻要入军机处,派人给奕劻送去一张10万两的银票。此后,每逢奕劻府上有活动,从儿女婚事到孙子满月,所有开支均由袁世凯负担,不费王府一钱。1907年盛宣怀一次就送给奕劻日本金币两万圆。奕劻收下钱后喜滋滋地回信说:“杨柳风前,忽好音之惠我。荷蒙厚赐,崇饰贱辰,百拜承嘉,五中增感。”

奕劻的儿子载振听天津名伶杨翠喜唱戏,一见倾倒。天津巡警道段芝贵为了拍马屁,就以一万二千金价格购杨翠喜献给载振。没多久段芝贵谋到了封疆大吏的位子,越级被提拔为黑龙江巡抚。不想此事被御使赵启霖弹劾,成为轰动一时的“杨翠喜案”。慈禧痛骂了奕劻一顿,但终究满人一家亲,还得袒护奕劻。处理结果是,将段芝贵和赵启霖一起革职。

对奕劻,慈禧虽有不满,但环顾满人亲贵,不是老弱昏庸,就是纨袴恶少,实在找不出可以替代的人选。此时已在军机大臣上学习的醇亲王载沣,“少不更事”,难当大任。在筹备立宪,进行官制改革时,慈禧曾问载沣有何意见。载沣磕头称自己年幼无知,不敢妄陈。慈禧失望地说:“你怎可如此,不懂没关系,但应该去征询一下意见啊。”

对载沣,“人人都说他忠厚,但忠厚实则无用之别名”。慈禧也知道满族亲贵中无人可用,为之叹息不已。庚子年之后,李鸿章、刘坤一、孙家鼐,鹿传麟、戴鸿慈等一批有能力且对清廷忠心耿耿的汉人大臣相续去世,清廷所能依赖的,只能是这些颟顸的满人贵族了。

溥仪登基时不过三岁,其生父载沣监国摄政。载沣独揽大权,将六弟载洵、七弟载涛破例加封为郡王。又让载洵掌海军,载涛掌近卫军,兄弟三人此时不过20多岁。“诸王贝勒皆少年寡学,遍树党援,排斥异己,勾通阉寺,广行贿赂。”黄毛小子当国,这自然让久经世事、阅历丰富的立宪派瞧不起。而载沣等亲贵对立宪派也心生芥蒂,怕立宪之后,虚位于君,尽丧实大权矣。

在满清亲贵当中,唯独肃亲王善耆赞同立宪。善耆是满清王公中的“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善耆以圆滑著称,摆出一副开明姿态,但善耆心中自有小算盘。现在是载沣监国,一旦正式立宪之后,由于善耆与各省立宪派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自然会推举他出任内阁第一任总理,掌控大权。1911年,各省咨议局代表联合提请立宪,载沣避而不见,唯独善耆接见。谈话时,善耆讲到兴起,将头上顶戴投掷于地,引吭唱了一段戏文:“先帝爷白帝城龙归天境。”意思是,如果光绪不死,早就实现立宪了。现在光绪死了,载沣摄政,自然不会立宪。潜台词为载沣是立宪的绊脚石。善耆的小心眼被载沣看穿,不久就将他的民政部大臣职务罢免。

总的说来,清廷的新政、立宪,并不是自发的一场政治改革,而是无奈的、被迫的自救行动。

对于满清贵族集团而言,绝对的权力带给他们的是无限富贵荣华,让他们放弃这一切实在太难太难。内外压力之下,他们会做出一定让步,以平息内部的不满,安抚作为同盟者的士绅阶层和实力大员。但让步只是姿态,退一步之后,他们要进两步。

满族亲贵及大员们陷于名利场中不能自拔。《民报》1906年第10期载:“凡人视盖棺美名,不若其切身利禄之重。故是非之心,恒不敌祸福之见。”现实中的利禄之重,让他们无力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只能将一些不痛不痒的行动,冠以“新政”的名号。新政举措主要有:“注重军事飞艇,倡捐海军经费,谕令核准报律,密查荒淫大员。”清廷将新政当作了自己的救命膏药,但这贴膏药,未能捂住清廷的创口,反而加速了它的溃烂。清末推行的新政涉及到诸多方面,如军队、户口调查、巡警、教育等。庚子之后,清廷背负了巨额赔款,财政吃紧,预算有限。新政的推行,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提高税收,并搞出名目繁多的税种,如房屋税、猪税、糖税、酒税等,民众不堪重负。于是,清末各地频繁爆发了民众反对新政的暴动,如捣毁新式学堂、新式警署、地方自治机构等。在农民看来,正是新政的推行,加深了他们的苦难。

1910年,一篇题为《革命党之光荣》的文章,虽然文笔晦涩,但读者不妨仔细领悟其中意思。文章说道:

“满洲政府常为不信之魁,非惟不为患,而且为利。姑无论加捐房税等,明明言以厘金相抵,而厘金之抽纳,且苛于前。又无论昭信票及国债票等之,全为欺妄,如招商局、电报等股票,有利则夺而取之。

“此等政治上之弊端,根本不能改良。总而言之,彼(清政府)绝不愿人民有好人,而后其灵祚乃长。故彼所选之官吏,苟非猥琐者敢信用之?至猥琐之官吏,而欲行整齐之政事?所以徒多文明之章程,实为纸上谈兵而已。”

概而论之,君主立宪的本质在于限制君主权力,保留君主名号,虚位于君,还权于民。清末立宪派所渴望的是英式君主立宪,即“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责任政府对国会负责,而不是对君主负责。但清廷政治改革所建立的却不是责任内阁,而是置于皇权(满清贵族)控制下的皇族内阁,根本目的是强化君权,保满制汉,这是立宪派和清廷的根本矛盾所在。

这样,清廷渐渐地将立宪派也推到了他们的对立面。当时稍有见识者均知清室已不可救药。到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宪派们摇身一变。立宪派领袖汤化龙表示赞成革命,“无不尽力帮忙”。湖南立宪派则与革命党联系,“握手共生死”,支持革命党人起义,并在事后拥戴谭延闿为都督。四川起义之后,以立宪派浦殿俊为都督。山西、云南、江西等地立宪派也附从了革命。

(作者简介:袁灿兴,1979年出生,江苏靖江人,苏州大学博士,无锡城市学院教师,著有《枪口下的北洋》。)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热门推荐
  • 恶魔冷少:呆萌娇妻难掌控

    恶魔冷少:呆萌娇妻难掌控

    那一日,她以为和自己最爱的人度过了人生第一次。那一夜,他为自己好朋友送来的礼物很合胃口而欢喜。黎明,一切答案揭晓,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自此,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人生闹剧……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这些名城中很多是千年古城,体味历史文化的美与自然。走近它们,本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就能充分感受它们所敞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历史文化气息浓厚,有着不朽的历史积淀,从而充实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同时又具备现代城市的风情。中国篇从国务院近30年来公布的四批一百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遴选出50座最具特色的名城
  • 悍凤戏邪皇

    悍凤戏邪皇

    男女通吃?荒淫好色?昏君的情趣能不能再变态些!与其失身给这样的禽兽,倒不如找个清秀俊逸的美男,献出自己宝贵的第一次。月黑风高夜,天雷勾地火。终于叫白染宁逮着了机会,化身野兽,将眼前柔中带怯,楚楚动人的绝色美男给霸王硬上弓了!“皇皇皇……皇上!”却不料,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望着身下被自己凌虐得气息奄奄,满身伤痕的美男子,白染宁刚飘上云端的心,就如那庐山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跌跌到深渊底。★☆★☆盯着男子俊美无匹的侧脸,以及刚毅性感的裸背,白染宁决定豁出去了,踏前一步,无比认真地说:“皇上,其实臣妾根本不是女人,而是人妖,原为男儿身。”停下脱衣的动作,萧祁夜转身,目光热切地看着她,“不管你是男是女,朕都爱你如命,此生不渝。”擦……你这大变态!★☆★☆白染宁:皇上,臣妾怕冷,不能脱衣睡觉。萧祁夜:来人,端十个火盆进来!囧……白染宁:“皇上,臣妾突感身子不适。萧祁夜:来人,传太医!我哭……白染宁:皇上,臣妾害羞。萧祁夜:害羞?你在捏朕屁股,摸朕龙鸟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害羞?乖,快把衣服脱了。不要啊……★☆★☆“听说了吗?皇上下旨,大燕国所有臣民,从今以后都不许吃猪肉。”“为什么?”“因为彘妃娘娘说,猪是天底下最聪慧有灵性的动物,人们应该尊敬它。”……“看到了吗?最近上京开始流行一种花蝴蝶妆,女人们全都身着彩衣,面施白粉,口涂红唇,满头珠钗。”“为什么?”“因为这是彘妃娘娘最喜欢的装扮,皇上觉得非常漂亮。”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娘子为夫帅不

    娘子为夫帅不

    人说倒霉的时候,连喝水都会噎死,我现在是彻底相信了。莫名穿越到这该死的古代,落后的要命不说,还让我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当起了奶妈!偏偏,这个男人还是个超级自恋狂外加大唐僧。镜头一:“娘子,为夫帅不?”某人手里拿着镜子,笑得一脸花痴。“帅,当然帅了,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啤酒见了都开盖…”“娘子,啤酒是什么酒?我怎么没喝过?好喝吗?娘子…”省略N字“…闭嘴!”镜头二:“娘子,为夫帅不?”某人趴在我床边看着我,笑得一脸灿烂。“帅,美过嫦娥,赛过貂蝉,胜过西施,拜托,行行好吧大少爷,让我睡一觉吧。”“娘子…你不要我了吗?你不喜欢我了吗?你已经讨厌我了吗?娘子…”某人两眼汪汪,可怜兮兮的看着我,好像我就是那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乖,不哭啊,娘子等会给你买糖吃。”镜头三:“娘子,为夫帅不?”某人声音低哑,两眼喷火的看着我,笑得一脸无害。“帅,非常帅,可是…你还小。”“为夫已经不小了。”“可是,你是人,还是男人。”我不死心的继续劝说。“当然,否则我怎么娶妻?”“既然如此,你就更加不能这样做,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信念一点一滴的远去,我的防线正在一点一点的瓦解。“娘子,这不能怪为夫哦…”就这样,那个不小心摸了我小手的男人被他打的鼻青脸肿,三天下不了床。【声明】因故事情节需要,本小说节选了部分历史背景与人物,但纯属戏说娱乐,请广大读者不要对号入座,砖下留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究!【更新时间:下午2:00——5:00之间,因工作在身,更新可能有时会比较慢,但是清风绝不是喜欢弃坑的人,亲们请放心看文!此文绝对会完美结局!】特别感谢舞轻寒给《娘子》一文做的视频,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做的很好:推荐清风已经完结的宫廷谋略文《绝色国师》免费滴哦,大家尽管看吧,那是小风第一次尝试写谋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飘雪的好文《驭妖》推荐风之孤鸿的好文《皇妃爬上凤凰台》推荐花花非公子的好文《嚣张丫鬟》
  • 我为君狂:绝色魔妃战天下

    我为君狂:绝色魔妃战天下

    妖孽魔王君主众她腹中降临于世不说,还狗血的落下了心脏在她的身子里。更背的还是黄花闺女穿越成了一个大肚婆。妖孽君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背吃个饭都能呛死,因为遗留在她身体里的心脏便欺她身,占她人。这魔王究竟是她儿还是她夫?
  • 在你的手心里凋谢

    在你的手心里凋谢

    三哥,人截回来了,怎么处置?”“伤了几个弟兄?”“没有,那个女人怕吓着孩子,没让那姓杨的动手。”“哼,她倒挺聪明,杨云霄给我拿刀片了,那娘俩活埋!”--你还记得自己的位置?你还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交易品,是我摆错了你的位置,是我不该把你捧在手心里,我今天就让你知道,谁才可以碰你,谁才可以趴在你身上为所欲为。”--畜生!从我身上滚开!”虽然嗓子又干又疼,但孟婷还是以最大的努力喊了出来鬼面人如一只受伤的野兽,哀嚎一声,掩面而去,只留下孟婷衣冠不整的躺在床上。--专案组那边有没有消息?”“没有,他们也是毫无进展,只是说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绑匪,应该是受过特殊训练的杀手,反侦察能力特别强,要查恐怕?”--“你很爽快,不过,为救她的命,弟兄们这些天都累坏了,这点钱太亏了,再追加一千万,账号发短信给你。”“你们不守信用?”随你!”电话挂断“混蛋,”朱三野兽般的咆哮。“三哥,怎么办?”“爸,不能再打钱了”“都给我闭嘴!”朱三大吼一声。众人不再说话,都看着他。朱三紧咬着牙关,从齿缝中挤出一个字:“划!”--”可我已经自由了,孩子已经被接走了,你手中没有任何可以要挟我的东西,我赢了,再也不用这么屈辱的活着了。”朱三一下子把孟婷的身子翻转过来,如困兽般的咆哮:“我有!我还有好多人质,你爸、你妈、你哥、你嫂--陆先生,事情是我做的,是我故意用自己做诱饵,诱你上钩,我可以在你烧红的铁板上跳舞给你看,放过李玉琪“孟小姐,你知道你说这句话,会带来什么后果吗?””知道。”“你想求死?””对!”孟婷爽快的说:“我既打了你,又设圈套害了你,你可以直接判我死刑,不过三哥看的紧,你可能没机会看我在铁板上跳舞,我会天天在窗口坐着,等你的阻击手来杀我,决不食言。””为什么?据我所知,朱老大疼你跟疼眼珠子似的,还花了五百多万,给你买了一套婚纱,想跟你结婚。孟婷凄笑“一个失去自由的人,看不见任何的美好。”--爸,把我妈救回来吧,我不想让她跟鲶鱼一样,把自己的头和尾巴放在锅里煮,换我不受伤--她喜欢白色,我就偏要把它变蓝,我要用杨云霄的人头,养我的蓝玫瑰,我让她天天踩在她丈夫的人头上,眼睁睁看着白玫瑰变异,变成蓝色,变成我姓朱的蓝色妖姬,但她却只有无可奈何的顺从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血族:神器与王座

    血族:神器与王座

    苗疆蛊术,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黑苗女为脱离家族掌控,使用换皮之术将自己改变成西方人的样貌来到英国。吸血鬼家族主人罗伯特·托马斯收留了她,为她改名安丽斯·乔·托马斯。在接受亲王认证之前的一次晚宴上,安丽斯接受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寻找二十七件血族圣器。若能完成任务,便能被宽恕她窥视血族世界的罪。从此,她告别古老民族的土地,成为神秘血族世界的新成员,带着亲王授予的使命,踏上了无法回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