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00000022

第22章 曾国藩和两个妓女的风花雪月(2)

那么,这个谜一样的女人,到底是湘乡粉头,还是金陵的妓女?

这两种可能都不存在。理由有二:

其一,先看曾国藩年轻时的履历。

据《曾国藩年谱》记载,曾国藩入住湘乡县城次数不多。一次是道光六年,16岁的曾国藩参加长沙府试,得了第七名,这一次算是他第一次出远门,途中肯定要经过湘乡县城,但是此时参加童子试的曾国藩年纪尚小,对男女之事处于懵懂期,应是童子之身。第二次到湘乡县城,则是道光十一年,这一年他在县城的涟滨书院读书,到冬天才肄业离开,从时间上具备了条件。第三次是道光十三年,他前往县城参加湘乡县试,考取了秀才,在县城待了些时日。这几次在县城,曾国藩前往花楼柳巷的可能性很小,当时他的心思主要放在功名上,再说县城离他的家荷叶塘也没多远,加上家教甚严,他是不敢去青楼寻花问柳的。一方面,那时并不宽绰,另一方面,这种事情万一传到父亲耳里,自然吃不了兜着走,绝对没有心理安全感,缺乏寻花问柳的胆量。23岁那年冬天,考取秀才的曾国藩与欧阳夫人结婚,新婚燕尔,虽多次途径湘乡县城,应该也不会去青楼寻欢。

其二,金陵嫖娼之说更不可信。

曾国藩自从拜理学家唐鉴、委仁为师之后,即以礼教严格约束自己,处处以道德立身,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妓女自毁苦心经营多年的君子形象,再说,曾国藩非凡的自控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效仿的。

这个什么的大姑既不是湘乡粉头,也不是金陵花魁,那她是何方神圣?

这个大姑应该是长沙城里的妓女。

曾国藩与大姑相识的时间应该在道光十四年至道光十七年之间。

道光十四年春,曾国藩入长沙岳麓书院进学,是年秋,参加乡试中了第三十六名举人。曾家出了个举人,四十三岁才中了秀才的老父亲曾麟书欣喜不已,曾家上下更是欢欣鼓舞,连续几天大摆筵席招待亲朋戚友。之后,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又在长沙待了一阵。道光十五年,25岁的曾国藩会试落榜,留在京师备考。道光十六年,恩科会试再次不第,落魄由长沙返回湘乡。道光十七年,与刘蓉、郭嵩焘在省府的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这段时间,曾国藩在长沙逗留的时光颇多。而那时的读书人,大多有文人骚客喜好寻花问柳的嗜好。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有文字为证。

湘潭人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里记录了挽妓长联一事:“吾友湘阴徐海宗茂才,名并庾,骈文即学徐、庾,诗多作香奁体,兼工度曲。道光初年,与予读书岳麓书院,时偕过江作狭斜之游,眷一妓号云香者,益阳人,侨寓省城。回家数月,迟之不至。后闻其死,作联挽之,多至二百五十字。”

这些文字记录了岳麓学子徐海宗逛窑子的经历。这位徐才子为妓女云香撰写的长联更是铁证——

试问十九年磨折,却苦谁来?如蜡自煎,如蚕自缚,没奈何,罗网频加。曾语予云,君固怜薄命者,忍不一援手耶?呜呼,可以悲矣!忆昔芙蓉露下,杨柳风前,舌妙吴俞,腰轻楚舞。每值酡颜之醉,常劳玉腕之扶。广寒无此游,会真无此遇,天台无此缘。纵教善病工愁,怜渠憔悴,尚恁地谈心深夜,数尽鸡筹,况平时袅袅婷婷,齐齐整整。

不图二三月欢娱,竟抛侬去!问鱼尝渺,问雁尝空,料不定,琵琶别抱?然为卿计,尔岂昧夙根者,而肯再失身也?若是,殆其死乎!至今豆蔻香销,蘼芜路断,门犹崔认,楼已秦封。难招红粉之魂,枉坠青衫之泪。少君弗能祷,精卫弗能填,女娲弗能补。但愿降神示梦,与我周旋,更大家稽首慈云,乞还鸳牒,或有个夫夫妇妇,世世生生。

无独有偶,清代的湖南茶陵状元萧锦中也给妓女写过200余字的超长对联。

欧阳兆熊的笔记,大致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当时的长沙是有青楼的;二是曾国藩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对逛窑子饶有兴致;三是学子们逛窑子大多是结伴而行。不过那时,长沙的繁华地带在湘江东岸,而岳麓书院却在湘江西岸,如要做“狭斜之游”,有些麻烦,还得不辞辛劳坐船过河,不过这种事情,同学们还是很乐意的。

曾国藩在长沙读书或逗留时,年龄为24岁至27岁,这种年龄是男人最容易冲动的年龄,加上已经结婚,慧根初开,云雨之欲尤盛,在同窗学友的邀约之下,去烟花柳巷寻访一番,可能性是很大的。读书人与一般的嫖客不同,喜欢动真情,见到自己心仪的青楼女子,总是难免要生出些缠绵悱恻之情,以为人尽可夫的妓女只对自己钟情,又幻想着留下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不怕嫖客没银子,就怕嫖客有文化。

读书人做嫖客,不像猎色的大众嫖客那样讲究实惠,总是免不了卖弄自己的才情,玩玩文字游戏,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撰送对联。旧时文人喜作赠妓联已经成为一种风尚,颇为流行,大多采取隐名嵌字的形式,以达到“以雅掩俗”的目的。

大才子纪晓岚在醉月轩为翰林陈半江赴南昌饯行,就送了一副对联给陪酒歌伎凤燕:

凤枕鸾帐,睡去不知春几许;

燕歌赵舞,醒来莫问夜如何。

在狎妓文化颇为发达的大背景下,有文化的嫖客都以给妓女吟联为时尚。自诩为楹联天才的曾国藩自然不会放过卖弄自己才情的绝好机会,写下几幅对联也在情理之中。而妓女们也以能得到达官显贵、才子骚人为自己吟诵的楹联为荣,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年轻时的曾国藩应是个风流才子,关于他写给妓女的楹联记载并不罕见。台湾出版的《晚晴楼联话》还收录了曾国藩送给妓女“如意”的楹联:

都道我不如归去;

试问卿于意云何。

也有楹联家举证出曾国藩的另一副撰赠给妓女“马掌”的楹联:

马上琵琶千载恨;

掌中歌舞一身轻。

马掌其名,俗不堪耐。但曾国藩以“马上琵琶”、“掌中歌舞”两个意象之营造,把出塞之昭君与汉宫之飞燕这两位古代美人的形象刻画出来,联语顿时变得鲜活生动。

根据这些联语所描写的内容,结合曾国藩中了进士之后潜心学问与道德修养的事实,再以《曾国藩全集》为旁证,可以推断出,与妓女的来往应是曾国藩早年所为。

再来看曾国藩与妓女春燕的故事。

“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有人分析,认为曾国藩这幅追思妓女春燕的对联,是写给自己小妾陈氏的,显然是荒谬的说法。

根据联语所描写的情境来判断,曾国藩与妓女春燕相识于灯红酒绿的烟花巷,而其小妾陈氏是他的警卫韩正国所寻访到的一个湖北女子。再说,曾国藩也绝对不会愚蠢到纳一个烟花女子为妾。

坊间的说法是,金陵“光复”之初,曾文正邀钟山书院山长李小湖微服同泛秦淮,有妓名春燕者,温柔儒雅,吐属尤佳,曾文正奇之,后为人量珠聘去,不复得见,曾公慨然有叹,故作此联,算是对春燕的思怀。

关于曾文正与春燕的赠联,还有一个版本:

“报道一声春去也,似曾相识燕归来”。

坊间版本不一,说法之多,全因曾国藩是名人。大凡名人的轶事总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难免空穴来风,以讹传讹。何况是一本正经的朝廷重臣曾国藩呢?平时从无绯闻的道德家曾国藩,其八卦传闻自然更能激起人们议论与传播的兴趣。

与曾国藩同游秦淮的李小湖,倒是经常出现在曾国藩的日记里,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把玩字画古物,私交甚为不错。

不过,也不能以这副对联就断定曾国藩与妓女有床笫之欢。

古代之妓有妓女与歌妓之分。妓女卖身,可以提供全套服务;而歌妓只卖艺不卖身。曾国藩作为一方封疆大吏,为了重振江南经济,带头去秦淮烟花楼看歌妓表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绝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是自身道德修养到达了很高境界,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简浅道理。另一方面,按照大清律法规定,官员嫖娼一经发现,将会停职查办,开除官职,本就清心寡欲的曾国藩怎么会大张旗鼓地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曾国藩对春燕的“未免有情”,说明这个一本正经的老头,毕竟还是个平常人,见了春燕这种艺色俱绝的美女,还是难以按捺住心中的春情。一句“一别竟伤春去了”,道出心中何等的惆怅哀婉。“何时重见燕归来”则流露出对春燕的无限眷恋。可见,春燕是与曾总督心中的标准美人形象相吻合的,也许,是春燕的才情打动了这个心如止水的老头。从联语的字面来看,曾国藩对春燕的眷恋更胜于大姑。

曾国藩首先是个男人,然后是个才子,最后才是重臣。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倒也觉得这个正襟危坐的老头有几分可爱了,变得真实生趣起来。

时过境迁,曾国藩与妓女的浪漫故事,我们实在难以还原真实的历史现场。当事人留下的疑团,或许永远无法揭秘。不过,我倒真的希望曾文正偶尔也犯过天下男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这样的老头似乎更为可爱。

(作者简介:朱金泰,独立学者,自由作家,湖南双峰人,现居长沙,著有《落魄秀才赶尸记》、《老爷子》、《湘军之父罗泽南》等。)

同类推荐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鹰扬三国

    鹰扬三国

    血与火的洗礼即将降临!战与乱的序曲已经奏响!潜伏在深渊之下的蛟龙,是为了等待时机,静候那翱翔天际的时刻!盘旋于云雾之间的雏鹰,是为了磨尖利爪,展现那雷霆一击的雄姿!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即将来临!留给后人的,将是数不尽、道不完的评述和追忆!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热门推荐
  •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共有十二篇小说包括《老人与海》《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乞力马扎罗的雪》《世界之都》《世上的光》《先生们,祝你们快乐》《大转变》《你们决不会这样》《一个同性恋者的母亲》《向瑞士致敬》《三天大风》和《永别了 武器》,其中《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独特风格的代表作老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他的宽厚仁慈,以及对男孩饱含的爱,都象征了人类的美好品格。而1929年出版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在当衬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同时也给海明威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 上神太难逑

    上神太难逑

    不弃坑的七月表示:新坑已挖,欢迎跳入:http://m.pgsk.com/a/1297375/《醉君怀,妖妻不愁嫁》六界盛传,神界最最威严、最最冷情、最最帅气的司法神尊竟然被司预上神收服了!!!*他是上古金龙,唯一一只神力堪比天帝的神兽,天帝俱他,将其封为司法神尊,贬至人界,掌管凡间权势地位。她是人,却是异类,出生之时夏末降雪,一双琥珀色双眸,更被认定为妖物,惨遭丢弃,却很巧的遇到了他。*他与她朝夕相伴,他疼她、宠她甚至爱她。十八岁生辰,她大放异彩从异类少女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之母,土灵化身。却也成为妖、魔两界争相竞逐的向往。传闻,食之血肉可长生不老。*他奉诏入天,回来却只见一具僵硬的尸骸,第一次他慌了心神。为夺她魂魄,他入冥府,智斗四殿阎罗。她无肉身,他拔下护心龙鳞,助她成型。却不曾想她一飞冲天,羽化成龙,从此脱胎换骨。他为她逆天改命,天道谴责,罚下六道情劫。*魂入冥府,她悠然自得玩转四殿阎罗。离家出走,撞上一只邪魅的货。妖王挑起她的下巴,“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尊,本尊一定会比夜临风更疼你宠你爱你,如何?”“这个有点难度……”雨汐蹙眉沉思,想的入神。“在本尊眼里,不存在任何难度。”“好吧,只要你做到两点,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嗯?”妖王挑眉。“第一,变成女人跟我待在一起,第二,你要等我重新投胎,然后你再把我捡回去养个十八年……”“……”妖王挥袖,暴走。*五行宫外,石竹花精修炼成仙化成她的模样,与他纠缠不清。南海之滨,巧遇水族公主。赤海寻仙,误闯麒麟洞,惹上麒麟老祖独生女。人间除妖,救下才女,誓与他生死相随。神域密林,万年蛇精对他一见倾心。雨汐怒了!“说,你到底爱谁?!”*简介无能,正文有爱,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群号:133.122.358。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一个人的出身无法改变,但命运毕竟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靠自己去改变。《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从惯性生存、重建人生、拒绝抱怨、激发雄心等诸多方面来深入探讨我们该如何去工作和生活,如何去争取成功。通过《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我们可以认识到:成功没有捷径,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
  • 金色

    金色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解学士诗话

    解学士诗话

    《解学士诗话》分下上层,佚著者。本书主要叙及明名士解缙的轶事,解缙的事迹在民间流传甚广,后也各有关于他的小说传世。
  •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抓信男人的心?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展现自己的魅力?本书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通过大话貂蝉的故事以及她与甘夫人、小乔等人的交谈娓娓道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多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一个女人如何去做,才能获取一生幸福”这一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