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300000009

第9章 换汤不换药的新时代(6)

其实对于朱元璋的一再征召,刘基内心还是有一番纠结的。

作为一名乱世书生,他心中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儒家的伦理道德、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政治前途等,都成为刘基所思考或决定他抉择的因素。特别是从元朝的官吏转而投靠自己历来所不屑的乱贼草寇,经历如此巨大的角色转换对于个人来说显然是困难的事。

帝国建立后,有人杜撰出西湖望云和陈说天命的故事。说的是刘基在做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时,曾经游览西湖,见西北方的天空飘起奇异的云彩,光映湖水中,同游的文人雅士都以为是庆云,准备分韵赋诗。刘基却在旁边大声说道:“这是天子气啊,应在金陵,十年后有王者起其下,我当辅之。”

此时的杭州城还是元朝的繁华之地,同游的人都以为刘基喝醉了酒,说的是醉话。这帮胆小怕事的文人吓得躲得远远的,抱怨道:“刘基,你这不是要连累我们抄家灭族吗?”

等到十年之后,朱元璋攻破处州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临行之际,刘基在家中大摆筵席,向亲朋好友陈说天象,说:“此天命也,岂人力能之耶?”于是与朋友叶琛、章溢应盛情之邀辅佐朱元璋。

处于各种势力纵横捭阖、互争胜负之际,早已声名远播的刘基想要安安稳稳地过一种半隐半仕的生活,显然是不可能的。形势逼迫着他必须做出抉择,才能于乱世求得生存。

刘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这时候已经控制家乡处州的朱元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投奔对象,尽管一时半会他还无法甩掉身上的道德枷锁。可是在纷扰的现实面前,道德只是挂出去用来忽悠人的羊头。

此时的朱元璋,也正想尽一切办法逼迫着刘基跟自己一起上路。

刘基投奔朱元璋后,不但为其制定了长远的军事战略规划,而且以其敏锐、准确的判断力,参与指挥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龙凤六年(1360),陈友谅攻陷太平后,率舰队从采石顺流东下,直逼应天。朱元璋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退守钟山,这令朱元璋极为失望。

就在这关键时刻,刘基提出了诱敌深入之策。朱元璋听从刘基的建议,将陈友谅诱骗至龙湾,一举将其击溃。还是在刘基的鼓励下,朱元璋亲自领兵奇袭陈友谅的老巢。打得陈友谅携家带口逃奔武昌,结果束手就擒。

像刘基这样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化之人,在战争年代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人才,但是放在和平时期,这样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权力博弈者的眼中钉。

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在帝国建制前后曾经有过一段水乳交融的蜜月期,就像朱元璋自己所说:三军所向,治国方略,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

然而等到帝国建制后,君是君,臣是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朱元璋用刘基参议决策多年,对其城府之深是有所忌惮的。龙湾大捷,奇袭江州,显示了刘基的过人智谋;拒绝救援安丰,将小明王别置滁州,展现了他的政治远见;至于那些传说中的占星术,更是让刘基的头顶上方环绕着一圈又一圈神秘莫测的光芒。

将这样一个人放在身旁,让他“看守”朱家的江山社稷,朱元璋又怎能做到高枕无忧。

其实对刘基这样的非淮人集团,朱元璋一直是怀有戒备之心的。他在南京时,朱元璋虽然优礼甚厚,但并不信任;虽然授于他们不同官职,但并未委以重任,给予实权。

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立二十一功臣庙于鸡笼山,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刘基居然不在其列。第二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勋爵,封公者三十人,刘基仍然被排除在外。

如果真是论功行赏,刘基的功劳并不在这三十六人之下。事隔半月之后,朱元璋只是象征性地给刘基加封了个诚意伯,同时受封的还有汪广洋,位次、食禄都在刘基之上,可见朱元璋在对待这位诚意伯时并没有拿出十足的诚意。刘基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足足多出了十几倍。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刘基只不过是做一些虚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而已,始终没有将其引为肱股,更没有像对待淮西集团李善长等党人那样倚重。

淮西与浙东两大权力集团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明争暗斗,朱元璋似乎很希望看到官僚集团内部上演这样一出好戏。作为帝国的一把手,朱元璋之所以会抱着看戏的心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元璋对帝国官僚除了有乡土之情外,还渗杂着他的驭臣之术,以及在使用人才方面,亦有不囿于乡党的观念。

两大权力集团的斗争,其实说白了就是刘基与李党(淮西集团)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刘基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没有一个类似于李党以皇帝为靠山的政治集团在背后为自己撑腰。

单枪匹马同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势力的集团相抗争,刘基从一开始就处于明显的劣势状态。要知道,在帝国权力集团的斗争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势力政治集团作为依托,又没有操有生杀予夺拥有至高无尚权力的皇帝的支持,单凭一己之力,去争取斗争的胜利,那简直是权力世界的天方夜谭。

洪武元年(1368年),算是刘基与李党(淮西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一年,朱元璋北巡,命刘基与李善长留守京师。

当时的刘基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是帝国监察机构的官员。他的职务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第三把手,一二把手是汤和、邓愈),其实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

引发双方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件涉及中书省都事李彬的案件,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因为犯了贪纵罪被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处死他。李善长连忙上门说情,可刘基还是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

巧合的是朱元璋的这份回复恰好落在李善长的手中,他心中愤怒却也不敢隐瞒。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生编硬造了一个理由。他以为只要自己说出这出口,刘基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

李善长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便以此为借口。如果刘基坚持要杀李彬,那就索性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刘基给出的答案是:“杀李彬,天必雨!”

刘基的态度是如此决绝,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李彬就这样被依法处死,李善长就这样被彻底激怒,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是这一次刘基的运气实在不好,过了很长时间天也不见一滴雨。等到朱元璋北巡归来,李善长的小宇宙开始爆发。他指控刘基在祈雨坛下杀人,才会惹得天怒人怨。

李善长还嫌自己的能量不够,指使众多对刘基怀有敌意的官员集体围攻,毋庸置疑其中以淮人居多。对于横行无忌的淮西集团的官员们而言,刘基就是他们捞取权力资本最大的障碍。这帮人对刘基是既惧且怕,一定要想办法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刘基一人独挑李党(淮西集团)的结果,就是以自己的黯然退离为代价。刘基在其时朝野上下,名望遐迩,如果他是一个心术不端的官员,是完全有能量在朝中搞一个浙东人的小圈子或小山头的,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李元璋对刘基虽有诸多不满,抱怨他为人死板,过于严肃。可是在制定治国之策时,他还是会与刘基商讨。刘基亦能一如既往,不避嫌恶,坦诚讲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就连朱元璋在刘基离开朝堂后,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是他一个不从”

同类推荐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道界之旅》简介弃婴李泰,无缘得到可以隐身的隐珠。被啄木认发现,带其到滞留在地球养伤的雷公身边,沉睡六年学得'病气化真诀',师傅死后,留下灵药园让他送回道界。啄木变身成大将,成俑为永守师傅墓。传驭灵术,可收宠物从小到大九名。察人等级求,比知高出自己三级。神农架路遇野人绑架,智救救赌城司空逸馨。出了森林,得死士龟甲,收服杀手,利用灵药园的特征,放到无人飞机上可以驾驶遨游天地……口头禅。请不要叫我医生:因为医生在古代是太医院的学生,我已经出师。请不要叫我中医我有自己的名字,请叫我疾医、医家我就是用针法,针是针,灸就灸,根本不是一回事“毉”请大家记住这个字,这才是最古老的医'匚'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矢',表砭石,就代表针法'巫'是指大巫沟通天地以上才构成一个“毉”医。请大家来大大雷泰怎样演绎自己的《道界之旅》不见不散。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如何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闯出一个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铸造一个新的盛世天朝!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热门推荐
  • 农女袭来

    农女袭来

    【正文完结】现代作家零点穿越,感受她在现代没有的温暖;种田?没问题,姐刚好是农科出生,这点问题不算问题。没吃的?没问题,不就是吃的吗?小问题。没银子?小问题,姐刚好培育出新的育苗,明天拿去卖了吧!小妹,有人来偷咱家的菜啦!神马?老虎不发威,你真当姐是吃素的?
  • 平淡的重生生活

    平淡的重生生活

    如果,可以重活一次,你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现在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 人生三经

    人生三经

    本书揉儒、佛、道思想于一处,熔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老道的处世经验于一炉,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聚财的妙术。治家的秘诀,堪称修养身心之典籍。
  • 豪门霸爱:爵少独宠麻辣妻

    豪门霸爱:爵少独宠麻辣妻

    --“爵少,小姐喜欢上亚洲小天王了!”--“收购他的经纪公司,封杀了!”爵少眉也不抬。--“爵少,小姐要和别人结婚了!”--“带人去绑了新郎,炸了教堂!”爵少眼含杀意。--“老爸,我妈说她要离婚!”--“没关系,我去和她‘深入’的谈谈!”爵少面带春风,眉目含情。他是江城的主宰,他的女人,谁敢动!!!新书《全球追妻令:腹黑老公轻轻亲》正在书城火热连载,谢谢支持!--新浪微博:墨墨九歌。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王妃很无良:代夫娶亲

    王妃很无良:代夫娶亲

    所谓的冤家路窄就是走到哪里都会遇上,她才不会忘记当日这位高傲的王爷在新婚之夜给自己的侮辱,看到他都懒得搭理他。可是他却阴魂不散地跟着自己,非得和她交朋友,居然还提出让她娶了他的女人,有没有搞错?让自己的王妃娶亲的王爷,真是史上的极品。行,娶就娶吧,不过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可别后悔!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灵武魔神

    灵武魔神

    孤儿穿越到异世,打破桎梏,灵武双修,不断成长,捉灵宠,拥美人,上天入地,与神争锋。
  • 老婆太霸道:特工狂妻

    老婆太霸道:特工狂妻

    【此文完结】她是国家机器,最棘手的蔷薇。近身博击强悍,无论用刀用枪都是行家里手。秘密任务中被同伴击杀,却借着一位花样少女的身体重生。没想到的是,这个少女竟然却是地下世界的公主。貌似无害的未婚夫、霸道冷血的黑道帝王、风流不羁的混血大盗……优秀男人,蜂涌而至,是真的动心,还是另有目的?!看蔷薇女狼“莫愁”如何翻云覆雨,继写另一个传奇。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