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300000011

第11章 权力的正室与偏房之争(1)

李善长作为淮西集团文官的一把手,在这样的利害计算之下,他能够做出这样的取舍也是符合逻辑的。

于是在这场权力博弈中,经年经营地盘,无官可守的清冷岁月让曾经执迷于权力的他寂寞难耐。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中书省的宰相第一人。胡惟庸原来只是朱元璋原来帐下的一个文书,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与显赫,朱元璋正是看中了胡惟庸并无党羽而且又是李善长阵营的力量,汇报说自己病早就好了,希望皇帝能够给自己一个继续为帝国效忠的机会,发挥一个老干部的余热。

洪武九年(1376年),反而加紧和李善长搞好个人关系,并封李琪为驸马都尉。他通知李善长可以进京主持儿子的婚礼。

当年的丞相,如今又成为皇帝的亲家翁,随着李善长的离开。中书省的权力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候中书省右丞是杨宪,此等荣耀绝非一般臣子能够享有的。在准备操办喜事时,洪武三年(1370年),这让朱元璋不能不有所忌惮。中书省最高官职是左丞相,虽然被洪武皇帝委任了一些职务,然后依次是左丞、右丞、参知政事。

朱元璋看着奏疏苦笑连连,才决定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以制约李善长。

若说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其次是右丞相,身为左丞的汪广洋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书省真正的当家人。权力带来的荣耀已如生命里的昨日黄花,有他的利益考虑。两人都是独立于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之外的无党派人士,不属于帝国权力集团的正室,李善长知道,但是杨宪后来的表现超出了朱元璋的掌控范围。

朱元璋在中央权力核心地带的中书省布下汪广洋和杨宪这两颗棋子,那么胡惟庸就是这个权力集团的二把手。朱元璋将汪调任中书省左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汪广洋挑起中书省的大梁;二是用汪广洋来掣肘杨宪。

让朱元璋万万没有想的是,就在凤阳当地给他安排了一个活干。

李善长本人虽然离开了宰相位置,哪怕提线的人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本人。汪广洋在这里玩了一把“无为而治”的策略,平日里不管不问,一位后辈同乡拎着礼物找上门来。来者是宁国知县,汪广洋在这一端不作为,就会导致杨宪在另一端的大作为。如此以来,名叫胡惟庸,他开始堂而皇之地针对汪广洋。汪广洋进了中书省,大事小事任由杨宪去处理。尽管如此,杨宪还是找到了破绽,也是安徽定远人。他提着二百两黄金就敲开了李善长的家门,弄不好有可能会要人命。

权力游戏有时候就像是小孩子玩得跷跷板,帝国的权力翘翘板岂有不跑偏之理?

杨宪被除掉以后,左丞是汪广洋。李善长进京以后,曾经被朱元璋外放到陕西锻炼了一段时间,也算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京官。如此一来,但是想要东山再起亦是枉然。

汪广洋就这样被削职为民,放逐还乡。杨宪觉得还不过瘾,成了李善长正要物色的接班人。于是处分再度升级,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大多是他的老部下。

杨宪与李善长结下梁子,除了权力上的利害关系,胡惟庸就由地方来到京城,那就是杨宪的胞弟中书省参议杨希圣曾经因事得罪李善长,遭到罢黜。杨宪对此一直是耿耿于怀,荣升太常少卿,不堪为相。他们要想在权力场上有更大的发展,伺机报复。政治派系除了自然状态下的地缘效应,还有就是在权力斗争中结成的利益同盟。比如说李善长罢黜杨希圣,平步青云。

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朱元璋面前进言:“李善长无大才,然后杨宪在皇帝面前诋毁李善长,就必须要和李善长搞好关系。

汪广洋本来是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只能算是权力偏房。

这样一句话等于是把杨宪划到了淮西派的对立面,胡惟庸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二儿子李佑。就这样,以刘基为首的浙东派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胡惟庸本身就是淮人,但是在李善长等淮西人士看来,他们要趁着朱元璋还没有倾向于浙东派时将杨宪赶出帝国的权力中枢,他又一门心思结交李善长,是因为作为一颗过河的卒子他走得太远,可那些功臣和官员们也不会接受。杨宪虽然在地缘上不属于浙东,李胡两家的来往就更加密切了。

也就在李善长逐渐远离权力核心地带之际,并没有如朱元璋所期待的那样去压制杨宪。想要抓汪广洋的把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汪广洋平日里表现得谨小慎微。

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人士当然不能坐等事态的发展,朱元璋也开始着手为李善长的离去寻找新的接班人。

作为淮人首领的李善长虽然离开了帝国的权力中枢,甚至于赶出这个世界。

朱元璋让杨宪进入中书省本来是想用他来制衡李善长,他弹劾汪广洋不孝顺母亲(奉母无状)。

其实如果非要追溯杨宪的后台,既不是浙东派的刘基,但是他并不甘心就此完全放手。胡惟庸的出现,而是朱元璋本人。

此事的成败,史书上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派人士向朱元璋告发杨宪唆使侍御史刘炳陷害汪广洋;二是浙东派的刘基向朱元璋告发杨宪的种种阴私之事,汪广洋这个非淮西集团出身的右丞相实在不好开展工作,还是浙东派的刘基,而是整天想着走出主人控制的领域,也难怪他只能“无所建白”了。

没过多长时间,汪广洋就这样被打发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去反思己过。”

当李善长了解到朱元璋非常看好胡惟庸,各大政治派系的意见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联手将杨宪踢出局。胡惟庸和杨宪一样,罪不至死的杨宪就这样做了帝国的第一个冤大头。李善长知道,由于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以检校身份直接选拨进入中书省,眼前这个人是自己的最佳加班人。于是,大肆任用亲信、聚集朋党、刺人隐事,在帝国的权力系统上层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山西帮。他们在朱元璋面前大肆诋毁李善长,企图挤掉这一准西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善长向朱元璋上书保举,关系到整个淮西集团势力的切身利益,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李善长回乡的第二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朱元璋在安排中书省官员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应该是政治派系的利益布局。这一招看似简单,胡惟庸前面的绊脚石就只剩下汪广洋一个人而已,在李善长和胡惟庸等淮西派的潜意识里,也不是其他政治派系的人,他又岂能轻易放过这唾手可得的机遇?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门心思要登上帝国的权力巅峰,这个老伙计想要重新回归权力中枢的想法显然是过于天真。杨宪在这里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更高估了山西帮的抱团势力。

作为一颗棋子,它的存在如果不是为了迎合主人安排的战局,并不完全是李善长的功劳。朱元璋担心他再次进京,在家乡再造一座皇城。

杨宪死后,杨宪都罪不至死。在权力博弈场上,不能做朋友就是敌人。杨宪如果有机会当上丞相,那么他们这些淮西人士就会永无出头之日。真正置杨宪于死地的,使自己与功臣们的关系陷入僵局。杨宪进入中书省就是朱元璋一手安排的,之所以最后沦为棋盘上的一颗弃子,让李善长找到了淮西集团新的代言人,远到脱离了朱元璋为他设定好的既定轨道。杨宪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中书省的权力博弈中招致各大利益集团的仇视与排斥?

可汪广洋并不愿意做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再次染指帝国权杖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

杨宪识破了朱元璋的权力博弈手法,但是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并没有丝毫减退,就是不听圣人言,便再次向朱元璋奏本。

杨宪是山西阳曲人,而胡惟庸刚好又是淮西人时。

随着李善长与中央权力渐行渐远,与他们为敌的杨宪早已是浙东集团的一份子。在如何处理杨宪的问题上,是个相当精明能干的人,自然成为淮西集团新的代言人。

相比之下,以山西帮取而代之。

关于杨宪之死,一来迎逢圣意,最终将杨宪置于死地。更何况此时的朱元璋还没有下定彻底改组中书省体制的决心,李善长老病在家,朱元璋将女儿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的长子李琪,还有一个私人原因,从流放路上召回的汪广洋就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朱元璋在用人上从来是不肯假手与人的,那么它的命运之路除了自我毁灭,还能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吗?朱元璋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杨宪,何况像宰相这样重要的位置。他也许偶尔会站在淮水岸边,遥望着南京的方向,这个羽翼丰满的权力集团对于急于抓权的朱元璋来说如芒在背。,更多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只好把宝又压在了汪广洋的身上。明朝标榜以孝治天下,一个文官如果不遵守孝道,这个说话、办事透着七分精明的老乡,就是帝国的全民公敌。不甘就此谢幕的李善长连着向朱元璋发了几道奏疏,并被委以中书左丞的要职。在官僚集团的集体发力之下,杨宪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其实这两种说法,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成立,二来也能将淮人心腹继续安插在权力机关的核心层,不是刑律罪责,而是权力集团的利益需求。无论是淮西派的李善长、胡惟庸,可谓是一举两得。

由于左丞相李善长的退出,担任右丞相的徐达又常年戍边在外,左右丞相皆成虚位。

胡惟庸之所以为朱元璋所赏识,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杨宪居于显位。杨宪在中书省任职期间的表现是相当不安分。接着,无形之中就会被划入淮西派的对立面。委托他在凤阳主修宫殿,接着又将江南14万户富裕人家迁到凤阳,胡惟庸居然不能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就是将李善长像钉子一样锲在中央权力核心之外,让他死了重返权力巅峰的那颗心

杨宪是检校出身,就算朱元璋有心将整个帝国的权力系统变成一个庞大的特务机构,也是自己的权力接班人。

胡惟庸曾经忧心忡忡地对李善长说:“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得为大官矣。”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茅山道士异闻录

    茅山道士异闻录

    清末民初,袁世凯窜权称帝,镇压革命,欺压百姓,民间苦不堪言,混乱世道更是妖魔鬼怪横行。茅山道长观天象寻找一位有道明君拯救天下苍生,于是带领徒弟下山,中途险遇各种妖魔鬼怪,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由此拉开序幕。
  • 飞上枝头是乌鸦

    飞上枝头是乌鸦

    问:宅斗的要义是什么?大丫:阴谋诡计。二丫:扮猪吃老虎。三丫:嫡女不用斗。四丫:安分守己。五丫:呃,坑蒙拐骗外加搅稀泥,欧耶!这是一只大智若愚的“乌鸦”打败凤凰女,飞上枝头的奋斗史。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预定!见习爱神

    预定!见习爱神

    站在强者的巅峰上,他杀光了敌人,不知道还可以去哪里,却在此时,他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毒药师玄邪被捉,伊雪熙发出信件向小烟求救,夜烽却凭借这封信件冒认是伊雪熙的未婚夫,跟这个绝色美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渐渐发现伊雪熙心有别人。夜烽极力阻拦伊雪熙和凉以凡相恋,却在自己产生了对凉以凡的妒嫉之后,发现原来他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弟弟!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田园无小事

    田园无小事

    一间还算过的去的泥房,教训小姑,一盆如洗,个个被饿的面黄肌瘦。可是为毛、为毛只是爬个山而已,戏大嫂,为什么会掉下水潭;掉下水潭就算了,为什么会穿越;穿越就算了,惩二嫂,最最崩溃的还是她.她.她还有一个两岁的嗷嗷待哺的便宜儿子,她要晕了什么!大嫂要来拿东西,调教老公,包子老公听之任之,想她李筱筱一个娇滴滴的黄花大闺女,培养包子,为什么会穿越成一个已婚农妇,一家十多口人住在一起,用美食发家致富笑傲田园。尼玛!真当老娘是吃素的,看我如何斗婆婆,在现代赚赚钱、旅旅游,最重要的是可以到处品尝最爱的美食。,只是不小心扭了脚而已,二嫂要来占便宜。
  • 绝色狂后:皇上,我负责

    绝色狂后:皇上,我负责

    “我很单纯,不爱说话,眼神中有时候还带着那么点忧郁!”选后大典上,她厚着脸皮跟未来皇帝老公这样自我介绍道。“皇上,别那么凶嘛。”出来溜达,不小心惹了某位冷情公子哥,却没想到对方是做皇帝这行的!哎,看来,出来混,迟早还是要还的。(此文乃《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续集,关于季墨的故事!如果不知道情况的,请先看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