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200000010

第10章 激励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心里(5)

【经典事例】

上4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主动向妈妈汇报说她的数学考了70分。妈妈一听,当时就认为孩子学习退步了,因为以前孩子考试都是在90分以上的。一直抱着望女成凤之心的妈妈立刻火冒三丈,二话不说就把孩子好一顿骂,甚至还打了她一巴掌,孩子哭了起来。

等到女儿哭累了,妈妈的气也消了大半,当她正想过来给孩子讲一番“好好学习”的大道理的时候,女儿却说:“妈妈,我虽然考了70分,但我是全班第一。”妈妈听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认真询问后,她才了解到,这次考试是老师对孩子们智力的一次拔高训练,题目普遍偏难。

爸爸回到家,听说这件事后就问孩子的妈妈:“你有没有向女儿道歉?”

妈妈红着脸说:“我虽然冤枉了她,但教育她是应该的。我怎么能向孩子道歉,多没面子啊!”

爸爸笑了笑,叫来依旧不开心的孩子,问她:“你觉得妈妈应该给你道歉吗?”

女儿斩钉截铁地说:“谁犯的错误谁承认,这不也是你们教我的吗?”

在父女二人坚决的目光下,妈妈最终无奈,只好笑笑对女儿说:“好了,妈妈冤枉了你,我错了,我向你道歉。”

女儿立刻笑开了花,抱住妈妈的脖子,在妈妈的脸上使劲亲了一口,说:“这才是我的好妈妈!”

【教育启示】

勇于向孩子道歉的母亲,在孩子眼中不但没有丢了面子,反而更赢得了孩子的喜爱,一句“好妈妈”恐怕是天下母亲最爱听的话。

父母不该只是要求孩子“犯了错误就要改正,知错就改的是好孩子”,自身也要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对于家庭教育很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发现在某些方面犯了错误对孩子造成误解,都要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父母直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孩子道歉,还会让孩子感觉到:“啊,原来父母也会犯错,他们犯了错都能勇敢承认,那我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承认呢?”勇于向孩子道歉,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间的平等与信任。从某种程度上,还能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激励的作用。

那么,父母要勇于向孩子道歉,究竟该如何做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要放下自己的面子

在孩子面前,许多父母放不下面子,做错了事情也不承认错误。其实,向孩子承认错误对父母来说并不会失去尊严。恰恰相反,勇敢地对孩子说“对不起”,可以提升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着积极影响的。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为某些心烦的事情而迁怒于小女儿,还顺手打了尚未懂事的孩子一巴掌。而这件“打人事件”又恰巧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他立刻挺身站出来,为小妹妹打抱不平,他指责父亲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可你在家怎么能随便动手打人呢?”

闻一多先是一愣,随即走到了一边,静坐思考了片刻后,他站起身走到立雕面前,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错了,不该动手打小妹。只是因为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就是如此管教于我的,所以我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你们,这是不对的。我也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一定不要这样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

闻一多勇敢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谈,这些都让这位父亲的形象在孩子们眼中自然地高大起来。而孩子们日后也一定会谨记父亲的教诲,并且还会以父亲为榜样做得更好。

名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人。犯错在所难免,那么道歉也该是理所当然。父母勇敢地向孩子说“对不起”,让孩子懂得“道歉承认错误”并不是件可耻的事情,同时也能让孩子学会原谅别人的宽容心态。

建议二、不要因为事情小而忽略道歉

对于孩子来说,事情无大小,在孩子的世界里,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烙印。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道歉,不要因为事情很小而忽略,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孩子的反应,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小不用道歉,也不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阴影”。

3岁的心心中午经常不好好睡觉,搞得妈妈也很累。这一天中午,妈妈却发现心心很安静地睡着了,待孩子起来后,妈妈说:“心心今天中午乖乖地睡觉了,下午妈妈下班给你买3颗糖当作奖励。”

下午的时候,心心很早就守在门口,等到妈妈进家,孩子一脸的兴奋,可是妈妈却忘记了和心心的约定,自顾地去做晚饭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看心心一直闷闷不乐,连饭也不好好吃,本想发火,但转念一想还是先问问吧,于是妈妈抱过孩子,问她:“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呢?”

心心低着头,小声地回答:“妈妈中午说,我乖乖睡觉了就给我3颗糖当奖励的……”

妈妈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歉说:“对不起哦,妈妈忘记了,妈妈错了,明天我一定补给你。”

心心说:“妈妈也有错吗?”

妈妈笑笑:“当然!那心心能原谅妈妈吗?”

“能!”心心大声地回答。

妈妈说:“以后,心心和爸爸妈妈一起尽量不做错事好吗?”

“好!”心心不但响亮地回答了妈妈,而且还伸出小手鼓起了掌。

这是位诚实的母亲,自己没有遵守和孩子的约定,尽管是件看来很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她还是承认了错误。如此一来,既教育了孩子,又赢得了孩子的尊敬。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情,她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更加亲密。

事情没有大小之分,但有对错之别。对于父母来说,要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即便很小的错误也要向孩子道歉,因为小事情往往最能体现真诚,也最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建议三、向孩子道歉要诚恳及时

父母对孩子承认错误还要选对时机,一定要让这个道歉来得及时。有很多时候,经常是孩子已经发现父母的说法或做法与以往不一致了,父母也是迫不得已才道歉。而不少父母的道歉还会只有简单的一句,草草了事。这个时候就会让孩子感觉父母道歉的态度不够诚恳,反而会对孩子产生误导,让孩子在自己做错事情后不能很好的反思,从而不能真正地学会道歉。

因此,父母也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旦发现有与以往的指导做法相悖,或者自己犯了很明显的错误时,不要等孩子去问才去用一句很随意的道歉敷衍孩子,应该及时主动地承认错误,而且要用诚恳的态度,避免轻描淡写,避免找客观理由。

建议四、选择合适的道歉方式

父母要注意,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只要一句“对不起”就算是承认错误了。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道歉的形式也该有所变化。所以父母在向孩子道歉的时候还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南京一位父亲曾通过广告的形式给自己的儿子发了一封“道歉信”,里面的内容可谓是情真意切:

“……看到了昨天你给我的信,对我震动很大。反省我自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确性格变得很暴躁,漠视了你的感受。在此,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孩子,请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像朋友一样地说说心里话。看到这封信,就给我打电话好吗?永远爱你、惦记你的父亲。”

父亲的道歉信,言语诚恳,而且用广告这种大众传播的方式来发布,孩子该是能感受到父亲勇于承认错误的真诚之心。毕竟,广为告之的行为也的确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想必那位儿子也该为父亲的这种自责反省的态度所感动了吧!

当然,选用特殊方式来道歉的确让人记忆深刻发人深省,但简单的方式也不是不可以。比如,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写封道歉信,留个道歉便条等。父母需要记住一点,不论哪种方式,都应该能让孩子从“父母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中得到学习与启示。

至于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年龄小一些的,只要让孩子看见父母明显的行动表示,很自然地让孩子知道在某件事情上父母做错了,父母是在承认错误,这样孩子就记住了。而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就要求父母不仅要表明承认错误的态度,还要对孩子说清楚犯错误的原因,将来的改正也要让孩子清楚地看到。这样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成长教育。

建议五、不要为缓解孩子的情绪而道歉

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他也许会哭闹不已,也许会大发脾气,而这时候,很多父母会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马上就说“对不起”,甚至马上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若是只为了让孩子先平静下来就直接地去道歉,会让孩子产生误解——他会认为,很多事情只要他一哭闹,父母就会立刻道歉,而他的要求也能顺利得到满足。这样不但扭曲了父母道歉的初衷,也会对孩子造成一种纵容,甚至让孩子养成依赖哭闹解决问题的坏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遇到这种时候,父母需要先冷静下来,理解孩子的感受,并让孩子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完毕,在孩子较为平静的时候解决问题,或者需要道歉,或者需要解释。毕竟,尊严、诚实、明晰才是承认错误的关键,才是凝结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关键。

【教育箴言】

一位心理学曾经这样说过,孩子知道妈妈和爸爸有时会出错,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不是他所依靠和关心照顾他的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过失错误的时候,向孩子道歉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激励孩子成长。

14.与孩子一起玩耍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玩耍是孩子的工作。”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技能、发展创造力、开发智力、锻炼动手能力等等,总之,玩耍对于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父母来说,不论是想要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交流,还是想要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与孩子一起玩耍都是个不错的途径。

【经典事例】

7岁的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迷上了象棋,闲着的时候总喜欢说:“妈妈,来两盘。”于是,家中便经常能看见,在做家务间隙,妈妈和儿子摆阵对杀的场景。

妈妈的棋艺并不高明,儿子也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虽然那棋下得毫无章法,但母子二人倒也能其乐融融,下棋的气势也是咄咄逼人,落子有声的同时还伴随着口水仗。

“我要杀得你落花流水!”

“我要杀得你满地找牙!”

“我要杀得你片甲不留!”

“我要杀得你举手投降!”

若是儿子赢了,妈妈便会奖励儿子一个响亮的吻;若是妈妈赢了,儿子则抱着妈妈的脖子,一边亲着妈妈的脸一边嘴中还说着“小鸡啄米啄啄啄”……

这样的故事几乎天天在家里上演,快乐便也与母子天天同在。

【教育启示】

这是位明智的母亲,天天与孩子一起玩耍,既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孩子首先能感觉到的是幸福。因为通过一起玩耍,父母可以更多地和孩子进行交流,更多地了解孩子;而孩子也同时得到了父母的关注,他会自然地有一种满足感。

父母通过和孩子一起玩耍,利用玩耍时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对孩子进行恰当地引导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可以指导孩子如何处事。

而且,与孩子一起玩耍和父母自身的事业发展并不产生任何冲突,这需要父母认真协调工作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工作辛苦为事业家庭打拼的同时,还要多想想对孩子的责任。

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同时也是对父母自身的一种调节。在现今过于忙碌的时代里,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玩耍让自己疲惫的心得到放松,暂时抛开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唤醒久违的童心,找回已经丢弃好久的轻松与快乐。

那么,父母该怎样陪孩子一起玩耍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

游戏是一种投资,与孩子一起玩耍则是一种资本运作。如果运作得当,获得巨大收益的将不仅仅是孩子,也不仅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对父母来说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玩的过程中,你将会了解孩子更多。

妈妈工作很忙,但她又觉得不能亏欠孩子,于是就总是给女儿买许多的玩具、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她认为给孩子这些孩子就会感觉幸福。

女儿生日这一天,妈妈又给孩子买了许多礼物,晚上临睡前,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多幸福,有这么多礼物可以收。”

但女儿却说:“妈妈,我一点儿也不幸福,因为你都不陪我玩。”

女儿的话应该是震撼了母亲的心灵吧!可见,孩子的幸福感并不只是单纯地来源于物质的丰富,他更多的还是想要与父母进行感情上的沟通。与孩子一起玩耍,才是建立这种沟通的最好渠道。

当然,也不是要求父母将一整天的时间都投入到与孩子一起玩耍中去,合理地安排时间,恰当地运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去尽情享受和孩子一起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而且,孩子也不会总是无理地要求父母一定要一直陪伴自己,只要有和他一起度过的玩耍时间他就会觉得满足。所以,父母不要总是以“忙”为借口,从而忽略掉与孩子一起玩耍的重要性。只要有这份心并且行动起来,就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建议二、时刻保持一颗“童心”

和孩子一起玩耍,父母一定要分清概念,不是要父母简单地“陪”孩子一起玩就可以了,而是要求父母时刻保持一颗“童心”,让自己也变成孩子。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其实,孩了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本。
  •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调查机构,调查过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得出的是同样的结果——教育孩子问题。所以说,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又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教育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已经得到人们相当普遍的共识
  • 孕产妇健康生活指南

    孕产妇健康生活指南

    从优生学和生物学最新观念来讲,“座上喜”不利于优生。因为新婚蜜月期间,夫妻为筹备婚礼疲劳不堪,新婚佳期少不了陪酒吸烟,酒中乙醇、烟中尼古丁等都可间接或直接使发育中的精子和卵子受损害。加之蜜月期间性生活频繁,精子和卵子质量下降。这种受毒害而质量又不高的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容易导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后果。因此,新婚夫妇不宜在蜜月期间怀孕。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教育在学校,培养在家长!培养好孩子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首先向父母们分析了孩子的哪些特性是先天注定的,哪些特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先天注定的特性,如男孩女孩的区别,好动与好静的区别,才艺方面的区别等等,我们尽量不去违背而是引导。对于后天可以培养的,我们又从父母、环境、心理、德商、情商、智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争取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性格有特点有能力有智慧的好孩子。
热门推荐
  •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本书通过对圣经的解读,揭示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心灵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拥有只看到真善美一面的“独眼”,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善,这样的人生便会无敌!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使你的心态、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大部分的病因与精神压力过大有着直接关系。本书围绕着人生心理健康这一主题,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表现,介绍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方法。它试图用最恰当的方式,点亮人们的心灯;用最有效的办法,为人们的心海导航;试图通过心灵的呵护,减轻人的精神压力,构筑人的心灵乐园。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圣徒

    圣徒

    一生行善的神父,在除魔行动中不幸身亡,却转世成了贵族子弟,不但有超人的魔法天赋,还有高手作靠山、圣兽当小弟……让我们开始一段奇妙的香艳之旅吧!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