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200000026

第26章 第8种方式 让孩子真正信服你(2)

父母要注意,批评孩子应简明扼要,要批到点子上,只要孩子领会了批评的意思,就应该适时而止,千万不能喋喋不休,穷追猛打,否则,孩子就会反感。

总之,只有客观地批评孩子,不要故意处罚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诚恳、关爱与尊重。这样,孩子才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批评,听进父母的意见。

亲子沟通小贴士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曾说:“母亲对孩子们的批评,同父亲一样,总是建设性的,从来也不是压制性的。父亲和母亲是我们最大的支持者,总是出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是的,只要对孩子的批评是合理客观的,是建设性的,孩子就会心服口服,从而比较乐于接受。

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

有一位农民,没上过学,但他的女儿考上了一所著名外国语大学,儿子考上了一所重点理工大学。当有人问起他的教子方法时,他说,他没有什么教子方法,他只是每天都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知识太少,所以要抓紧时间提高自己。

这位父亲说,白天他在田里干活,晚上就在家里与孩子同步学习,他先让孩子给他讲习一遍学习内容,然后孩子们开始写作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解答的方法。这样一来,他提高得很快,学到了很多知识。让这位父亲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提高得更快,学习劲头也非常大,成绩竟然也一直名列前茅。

他还说,这样不停的学习,让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人,他种的田收成就比别人好。更重要的是,在不经意间,竟然也教育了孩子,而且他与孩子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这位父亲的“不教之教”之所以成功,就是他给孩子做出了学习的榜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习型”父亲。他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却也在身体力行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一举两得。

今天是信息时代,一味模仿陈旧的教育方式,当“警察式”父母,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而解决之道就是要做“学习型”父母,学习和掌握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想当“学习型”父母谈何容易。

其实,“学习型”父母并不是要求父母拥有渊博的学识,或是成为家庭教育专家,也没有必要掌握非常系统完备的家庭教育知识,而是让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广泛而健康的兴趣、懂得为孩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所以,做“学习型”父母并不难。

事实证明,做“学习型”父母的意义不仅限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更有利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全面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时代要求父母与时俱进,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学习型”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做学习型父母,要时时想到学习,勤奋学习,持之以恒;要多读一些家庭教育的名著,要注意把握其中的教育方法,鉴赏比照自己的家庭教育,并适时修正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才能与孩子做无障碍的沟通。

亲子沟通小贴士

研究表明,父母爱学习,就会建立“学习型”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会相互影响,而且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比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这样,父母与孩子就会共同成长。当然,亲子沟通也就不会有任何障碍了。

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有一个外国的妈妈领着8岁的女儿到中国朋友家做客。朋友准备欢迎客人的晚餐,告诉大家,晚餐准备的是西餐。8岁的女孩一听:吃西餐吗?她觉得中国人做的西餐肯定不好吃!她就说:“今天我不吃冰激凌。”因为按照惯例,吃西餐最后上一个甜点,一般是冰激凌。

没想到朋友的妻子做的西餐很好吃,冰激凌也很诱人。一端上来,8岁的女孩眼睛都亮了,直嚷着:“我也要吃冰激凌,我也要吃冰激凌。”但是主人在做的时候是按份做的,做的份数正好,并没有女孩的份。朋友的妻子就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孩子。

没想到外国妈妈说:“NO!我的女儿刚才说过她不吃冰激凌,她今天就不能吃冰激凌。”可8岁的女儿一个劲地说:“我要吃冰激凌,我特想吃冰激凌。”朋友的妻子心软了:“给她吃吧!孩子嘛,经常说话不算话。”

可是外国妈妈仍然坚持说:“NO,她自己说不吃,她必须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今天她不能吃冰激凌的。”

这位外国妈妈非常理智,可以想一下,当孩子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后,记忆就会很深刻,他以后说话就会很注意,就会很慎重,不会再随便乱说。孩子在体验中长大,而不是在说教中长大,说的就是这这个道理。

所以,父母应该向这位外国妈妈学习,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让孩子自己承担做事的后果,不能轻易让他否定自己说过的话。只有切身的体验才会难忘,才是对孩子深刻的教育。

不可否认,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到了纵容的地步,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会说一声“不”,而会一味地满足,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一位母亲曾发出这样呼喊:“中国的父母哪一天能学会对子女说‘不’啊?这一天早点到来,人间的悲剧或许会少点。”今天有多少孩子能为父母着想,又有多少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呢?也许,这就是不对孩子说“不”的结果吧!

一位教育专家曾指出,父母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在培养孩子独立理性生活以及对家庭责任感方面的完全失败。今天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实际上是在扭曲孩子的人格。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是不能做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威廉·达蒙曾说:“娇惯的危险在于会让孩子产生自我中心和自我关注,这是导致他心理疾病的诱因。他会坐在那里焦虑,而不是想方设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以,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要通过勤奋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延迟满足,面对挫折有韧性,要诚实,有同情心。

所以,为了孩子能真正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学会平静地对孩子说“不”。当然,在对孩子说“不”时,一定要给孩子说明真正的理由,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能随便编造借口骗孩子。另外,父母也要注意,说了“不”就应该坚持,不能对孩子妥协或让步。否则,父母就会失去威信,还会让孩子染上不守信的坏习气。

亲子沟通小贴士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父母说“不”比迁就孩子更有影响力。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与爱护。对孩子说“不”可能会招致孩子大哭大闹,但他在反抗的同时会意识到父母的尊严与权威。

有时候需要向孩子学习

“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著作中写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过50岁生日那天,儿子送我一件礼物——他亲手将我家的电脑升级,装入语音录入软件。

在儿子的指导下,我乖乖地坐在电脑前,学习语音录入。

“专心,别走神!”

“自然点儿,就像平常说话一样……”

“不行,您感冒了,鼻音太重。妈妈,您需要重新录……”

面对电脑,我是一个小学生,儿子却俨然是一位严格而耐心的老师。

想起几年前,我还可以做他的老师,而今,他利用知识的优势以及所享有的信息、技能,使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不得不老老实实拜他为师。

能者为师。拜孩子为师,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卢勤认为,拜孩子为师,好处很多。一是能使大人变得年轻。好像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激活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是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够做父母的老师,让父母听自己的,这是多么神气的事情!孩子自然会从心里发出“我能行”的正信息。三是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父母拜孩子为师,就自然会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受到大人的尊重,反过来会更尊重大人。这样,家庭气氛会变得更加和谐。

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学习十分重要,所以都要孩子好好学习。但遗憾的是,父母却在很多方面落后了,比不上孩子了。尽管这样,很多父母也不愿意向孩子学习,他们甚至认为向孩子学习就失去了家长的威信。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孙云晓曾这样说:“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可见,如果父母不会向孩子学习,则是不明智的表现。

傅雷先生是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就特别善于向孩子们学习。他的长子傅敏这样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亲也在不断改进他的教育方法,他说在我们两个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和我们之间的融洽交流:‘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里得到的少。尤其是近3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现代社会,孩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知识、懂得的道理甚至比父母懂得还要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父母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思想灵活、反应快,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时,就需要父母在某些方面虚心向孩子学习,这样,不仅父母能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还能通过向孩子学习的过程,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时候,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老师,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人格上与父母是平等的,会更加自信,也更加愿意与父母沟通。

亲子沟通小贴士

父母应该注意,向孩子学习,应该是在与孩子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真正承认孩子的长处与优势,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已经落伍,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儿子,教我用用这个MP3”、“孩子,这个电脑怎么用”等这种简单的“讨教”上。有一位父亲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就非常坦诚地说:“孩子在许多方面做得都比我好。”这样的家长才会真正虚心向孩子学习。

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诗人、民主战士。有一次,他因为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在外屋的二儿子立雕看到了,他就挺身出来,说父亲不应该打小妹,而且还上纲上线地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

开始,闻一多只是一愣,静坐沉思了一会儿后,他走到立雕的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想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你们,我错了。不过,我也希望你们以后能够记住,将来千万不要再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的孩子。”

闻一多敢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使这位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确,在漫漫人生路上,谁能一点错误不犯呢?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犯错误,这时,父母要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正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遗憾的是,今天很多人在家里做错了事之后不承认错误,尤其是做父母的,做错了事情之后,更不愿向孩子承认错误。这些父母认为,如果向孩子承认错误,就会纵容孩子,就会失去家长的威严与面子。

其实恰恰相反,当父母错了却要强迫孩子服从,或是孩子受到父母不公正的对待时,他们往往会出现反抗行为,孩子也难免会对父母的教诲产生疑惑。久而久之,对父母的正确教诲,孩子也会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害了孩子。

实际上,父母如果能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向孩子道歉,正是父母的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他就能学会明辨是非,而且因为父母敢于承认错误,孩子就会产生对父母的信任,就会谅解父母,也会更加尊重与佩服父母,同时也能体验到与父母平等相处的美好,从而愿意与父母亲近。

父母一旦做错了事,一定要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真诚道歉,这也是显示父母与孩子做知心朋友的真诚一面。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受到父母的错怪或冤枉。因为孩子的世界往往敏感而脆弱,对待事情时总显得比较较真,何况是被父母冤枉!冤枉孩子时应该道歉,这样才能安抚他委屈的心情。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真诚,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与父母做朋友。

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则说:“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会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因为愤怒和不平占据了他的心灵;而被感动的孩子则常常反省,因为感动增加了他内心的勇气和智慧。”父母向孩子承认错误并道歉,就会感动孩子,可见,这也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亲子沟通小贴士

父母如果错了,向孩子承认错误并道歉实在是一件好事,除了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与自尊外,也会更容易与孩子相处。如果父母做错了,冤枉了孩子,或误解了孩子,还给自己找理由开脱的话,就会违背做人的原则,也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阻碍亲子沟通。当然,父母承认错误也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小题大做,也不能大题小做,要把握好“度”。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甘地的母亲不爱说话,但她懂得用行动教育孩子。每到节日,她就带着小甘地到寺院去,寺院外面挤满了贫穷的人们,他们在等待富裕人家的布施。

母亲把钱递给小甘地,再由他送到那些等待布施的人们手中。甘地接过钱,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把钱给他们呢?”

“孩子,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妈妈,可以用这些钱给我买玩具吗?”

“帮助别人是件大事,买玩具是小事,你愿意做大事还是小事呢?”

“当然是大事了。”小甘地很听话地把手中的钱送给了那些贫苦的人们。当接受布施的人们向甘地道谢时,小甘地内心充满了喜悦。母亲看到小甘地很高兴,又担心他会因此而自我陶醉,就对他说:“孩子,当别人感谢你时,你千万不要居功自满,不能因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骄傲。”

“为什么呢?”小甘地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

“因为帮助穷人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只不过是把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东西还给别人而已,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在母亲身体力行的教导下,甘地学会了平和、谦逊,这些对他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身为父母,有一种与孩子沟通的好方法,不是整天唠叨着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也不是给他讲一些大道理。而是直接用行动与孩子沟通,这是最直接而且也是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下,身为父母,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骗过孩子的眼睛,要求孩子做到时自己首先要做到。

同类推荐
  • 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小公主”,是每一位女孩家长最大的心愿。女孩与生俱来的特性,要求女孩家长必须要有一套针对女孩的教育方式。常言道:“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现如今许多父母越来越提倡“富养女孩”的教养方式。一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父母片面地认为“富养女孩”,就是尽可能地为女孩创造优越的条件,满足女孩的一切物质要求。于是很多父母只是一味满足女孩儿在物质上的需求,认为这样便可以培养女孩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可是到头来,往往事与愿违,培养出的却是一个霸道任性、自私自利的“刁蛮公主”,这让许多父母伤心不已。其实,所谓“富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教育的富足。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的事件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

    你是孩子的好朋友吗? 你的孩子喜欢跟你玩耍吗? 你是否知道,你,比任何玩具都让孩子喜欢?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智力玩具或者电动游戏,他们需要的是你!他 们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你了解、被你重视,需要和你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就吃你这套》结合现 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会父母 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怎样陪孩子玩耍,如何赞美孩子,如何改正孩子的缺 点等,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喜欢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吃你这套》的作者是温旻盈。
热门推荐
  •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成功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
  •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天定风华之懦弱世子妃

    天定风华之懦弱世子妃

    她是白府唯一的嫡女白茉尘,空顶着天朝第一美女的头衔,却是懦弱、草包、无能的代名词;百花会,未婚夫当场悔婚,惊怒之下,万念俱灰跌落荷花池;一命呜呼。她出身于中医世家,亦是商界传奇,年纪轻轻便叱咤商界,翻云覆雨;话说商场如战场,一着不慎,便生死殒命。当商界奇才成了懦弱嫡女,又将会有怎样的人生?……小剧场:(一)纳兰锦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但是曾经悔婚的未婚夫又找了回来:“白茉尘,我可以许你正妻之位,你要想清楚了?否则后悔都晚了。”某女深思:“不用想”某男激动:“你答应了”某女一脸真诚:“别人之蜜糖,我之砒霜。”某男暴走:“你,……”顿了顿又道:“若是在死和我之间让你选呢?”某女:“那我宁愿去死”同时腹谤:“笑话,好不容易出手的残次品,概不退换?”
  • 下堂王妃的翻身手册

    下堂王妃的翻身手册

    “想跑?”。进错狼窝找错人,她本想拍拍屁股潇洒走人,却被生死威胁,“本王给你一个选择死法的机会,凌迟,火焚,活埋,你挑一个。”,去你的混蛋选择!千辛万苦逃出狼窝,肚子却一天天大起来。半年后,妖孽从天而降,“凤临雪,你胆子不小,竟敢偷偷怀着本王的孩子。”她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眼神妩媚,笑意冷然,“王爷若是不喜欢,打掉便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九型人格的我自我说明书

    九型人格的我自我说明书

    九型人格是一种能够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最卓越之处在于能穿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的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能够帮助我们洞察人心,用有效的方式对待他人,获得人生的幸福。通常,我们并不知道别人的看法,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判断他人的思想。《九型人格的自我说明书》通过“九型人格”的理念告诉人们,要走出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 鬼王的金牌宠妃

    鬼王的金牌宠妃

    一朝穿越,竟成了古代版的灰姑娘,不但被妹妹抢了未婚夫,还被父亲推出去——笑话!从来只有她宰人,何时轮到他们嚣张了!打她?行!一针让你再也抬不起右手!骂她?成!一脚把你踹下冰湖喂鲤鱼!暗杀?好!让你们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没问题!她可是黑白通吃的“混世魔女”,她倒要看看,他们俩到底谁更嗜血!谁更狠!嫁入王府,她才知道这鬼王竟与外界传闻完全不同。不但身中奇毒,日日服药,而且每逢月圆之夜都要承受蚀骨锥心之痛。那男子羸弱模样,竟让她渐渐放下防备,心生怜惜。她发誓,谁让他如此,她要千倍,不,万倍地偿还给对方!只是,这男人似乎,和表面看到的不太一样…———————————————————————————————【片段欣赏一】“王,靖王爷纠缠王妃——”“阉了。”“上官少爷送情书给王妃——”“砍了。”“皇贵妃刁难王妃——”“废了。”“魔域抢我们的地盘——”“找出他们的主子,男的,灭了;女的,送军营。”“王,魔域的主子是王妃…”“噢?让路,把地盘送给王妃!”“是…”“告诉王妃,我的就是她的——”“这…”“我的人都是她的,更何况身外之物——”“呃…”“之前王妃不是看上了无极宫么,端了给王妃送去!”“噗…”“问问王妃还喜欢什么,要皇位,本王也夺了!”“轰——”某侍卫栽倒,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片段欣赏二】“小姐,有人出重金要姑爷项上人头。”红罗帐,帘外,黑衣人恭敬站着,帘里,女子亲昵地依偎在男人怀中。“多少钱?”女子轻笑。“五千两黄金。”“真便宜…爷,要不你给我一万,这事儿就罢了——”女子的纤纤玉指在男人身上点燃一串串火苗。“如果我说不——”男人握住女子柔荑,放在唇边轻啄。“无情,发出‘追命符’,杀鬼王者赏黄金万两,外加‘年度最佳杀手奖’。”“七儿可是要谋杀亲夫?!”“你敢!”新人新文,多谢支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