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500000005

第5章 3岁,孩子上幼儿园了(4)

4.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妈妈的话

有些妈妈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眼看着他一天天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变得爱上学了,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孩子喜欢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把老师的行为当成效仿的对象,却把妈妈的话当成耳旁风,有时还故意反驳妈妈“老师就是这么说的”、“老师就是这么做的”。很多妈妈对此感到很苦恼,也很失落,为什么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呢?遇到这样的情形,妈妈又该怎么办呢?

建议一:认识到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事

一般孩子在2—5岁的年龄段进入第一个心理反抗期,性格比较执拗,主要表现为不听妈妈的话,但却听老师的话,这样很容易造成妈妈的心理上的不平衡。事实上,一般老师专业知识比较强,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所以也能够比较平稳地引导他这个时期的个性和能力。所以,孩子在这段时期听老师的话是一个正常现象,也是一个好现象。妈妈要多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对他加以正确引导,相信他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林林刚刚进入幼儿园,视老师的话为“圣旨”。老师说不能浪费粮食,林林则会吃到碗里一粒米都不剩,有时,吃撑了也绝不倒掉,坚持把它吃完;午休时,老师不让随意下床走动,也不让随便说话,想上厕所的他因为不敢违抗老师的命令,结果尿在了床上;看节目的时候,老师说要保持安静,林林则坐得笔直,不会发出一点声音,甚至都不敢笑……在老师看来,他是个乖孩子。可是,妈妈却很担心。

事例2:

一位妈妈和别人抱怨自己3岁半的儿子:“现在的老师说一句话比得上我说10句。不管幼儿园老师说什么。我的儿子都听,连他平时最怕的吃药、打针,他都能照着去做。可是,回到家,我说什么都不管用,偶尔教训他几句,他还发脾气,要么就用老师的话来压我。真是太让我太伤心了……”

教育感悟

一些孩子对老师的话100%遵从,就像事例1中的林林那样,这种情况在刚入园的孩子身上尤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刚接触一个新环境,很紧张,也很容易因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获得成就感。其实,严格要求自己对他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都是有益处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会慢慢从那种紧张的状态中走出来。

事实上,一般老师在孩子心目中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老师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值得他们尊敬的。所以,孩子愿意听老师的话。孩子也只有听从老师的话,对老师存有一定的恭敬心,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

可是有一些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妈妈的话,像事例2中的情形,其实这也是好事,他最起码还听老师说的话,如果既不听妈妈又不听老师的话,那样岂不是更不容易教育?因此,妈妈要辩证地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同时也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妈妈妙招

1.不要吃老师的“醋”。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妈妈的权威多少都会被老师替代一部分。尤其是当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妈妈的话时,很容易造成妈妈心理上的不平衡“这个小没良心的,怎么能背叛我”。其实,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吃老师的“醋”,而是要正视这种行为。

一般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需要走出完全依赖妈妈的心理发育阶段,跟更多的人亲近和交流,其中听老师的话就是一种交流方式,这个阶段,妈妈要鼓励和引导他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2.审视自己的教育态度。

过于娇惯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而过于严厉又容易让孩子与妈妈产生距离感。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保持爱而不娇、严而不厉的教育态度。

在面对孩子的执拗和反抗时,妈妈不要盲目采取粗暴强制的态度,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强烈地反抗,当然,妈妈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尽量避免与他硬碰硬地发生冲突,因势利导,对好的行为多鼓励、多表扬,从而引导他作出正确的行为。

3.引导他正确理解老师的指令。

听老师的话甚至崇拜老师对孩子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行为,但是当孩子对老师的话理解有偏差或者太偏执的时候,妈妈就应该以委婉的形式,告诉孩子老师的真正意图。

比如,事例1林林尿床的行为,妈妈就应该告诉他,老师之所以不让学生随便走动、随意说话,目的是不打扰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有人想去厕所,可以悄悄地告诉老师,然后再去,只要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就可以了。

当然,妈妈不能告诉他,老师的那句话不是说你,你不用听。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让他不知道老师的哪些话该听,哪些不该听。

建议二:借助老师的威信传递妈妈的愿望

孩子喜欢听老师的话,说明老师已经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种威信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妈妈也可以把老师的威信带回家,利用老师曾说过的话或者悄悄地与老师建立教育联盟,让老师传递自己的愿望,进而让孩子和自己合作。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祥祥和家里的小狗贝贝一起玩儿,总是喜欢拽着它的尾巴“欺负”它。妈妈也曾纠正他的行为,但没有收到太好的教育效果。

一次,妈妈和老师聊天,无意中说到了他的这种行为。后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告诉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从此,祥祥改变了对贝贝的态度,不再“欺负”它了。

事例2:

3岁半的明明最近早上起床不愿意穿衣服,无论妈妈怎么劝说都没用。于是,妈妈生气地说:“周老师说什么你都听,妈妈说什么你都不听。”听了妈妈的话,明明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接着,妈妈又说:“你要是喜欢周老师就让她给你当妈妈吧。”没想到明明顺口回了一句“好啊”,然后跑开了。

当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妈妈见到了周老师,和她谈起了儿子早上不配合穿衣服的行为。后来课间的时候,老师就对明明提出要求,让他听妈妈的话,早上乖乖地穿衣服,他答应得很好。第二天,妈妈再帮他穿衣服时,他果然配合了,嘴里还念着“周老师让穿的”。

教育感悟

在事例1和2中,有一个相似的情形,即,在孩子不配合妈妈或者家庭教育中收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时,妈妈都采取了向老师求助的方法。尤其是在事例2中,明明在穿衣服时还念着“周老师让穿的”,明显可以感觉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分量。

一般孩子在三四岁阶段进入第一个心理反抗期,表现为很执拗,凡事都想亲自试一试,而在家里的限制有很多。相反,在幼儿园里,老师会鼓励他大胆尝试,而且好的表现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在孩子心中,有时老师威信要强于妈妈。

其实,孩子把老师当成权威人物是一件好事。当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时,妈妈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进而请求老师的帮忙。

妈妈妙招

1.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孩子正是因为尊重老师,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妈妈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否定老师,更不能在他面前说老师的坏话,相反,应该维护老师在他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当然,老师不是圣人,有时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妈妈可以婉转地向孩子解释正确的观点,并私下和老师沟通。

2.引用老师的话,偶尔可以“假传圣旨”。

妈妈可以利用老师的权威性和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特点,适当的时候,引用老师的话,引导他作出正确的行为。比如,孩子浪费粮食,妈妈纠正不起作用时,就可以说“××老师说过要珍惜粮食,碗里不能有剩余的米粒,那我们要不要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好孩子呢”。有些时候,妈妈也可以“假传圣旨”,如,“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这样既说服了孩子,也巩固了老师的威信。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时,妈妈的态度要温和,不要机械地重复着老师的话,否则次数多了,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

3.与老师保持联系,请老师帮忙教育。

对于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如果妈妈没有好的纠正方法,可以求助于老师,请他帮忙教育,比如像事例3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妈妈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时,孩子一定不能在场,否则孩子会认为妈妈在打小报告,也很容易把老师当成是和妈妈一伙儿的,影响老师的教育效果。

此外,妈妈也可以建议幼儿园开展《弟子规》经典读诵、“在家做个孝顺的孩子”、“我帮妈妈捶捶背”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孝心。这样,他就自然尊重妈妈,也听妈妈的话了。

4.不能用老师的威信威吓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时,一些妈妈动辄就说:“你再不听话,我可就告诉老师了啊,让他批评你。”这种方法可能短时间内,纠正了孩子的行为,可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拉远了孩子和老师间的距离,也更加激起了孩子对妈妈的逆反情绪。所以,妈妈不要用老师来威慑他。

建议三: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些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里表现得判若两人,这不仅和环境有关系,也和教育的态度和方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调整自己的和家人的教育态度,使得孩子在幼儿园好的表现也能够在家里得到延伸。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半的小小是个文明的“小绅士”,从来不说脏话。但是一天从幼儿园回来,他竟然冲着爷爷喊:“臭老头,你快点儿走啊!”可是,爷爷非常宠爱这个孙子,还对他笑。此后,妈妈总能听见小小说一些脏话。

妈妈认为他的脏话应该是在幼儿园学的,便主动和老师沟通,把小小的这种行为反映给了老师。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园里开展学习文明礼貌活动,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使用文明语言。同时,老师还布置一些给爷爷捶背、捏肩等家庭作业。在这个期间,妈妈经常和老师沟通,全家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最后小小的坏行为彻底改掉了。

事例2:

李文上幼儿园大班,一般妈妈接送他上幼儿园时,会询问老师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每次,老师都说“挺好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李文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时,总会出现矛盾,有时他还霸占别人的玩具,把别的小朋友弄哭。这种情况不止出现一次,妈妈心想:“难道老师只是说好的,不说坏的吗?”

教育感悟

一般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的表现是有细微差别的,这种差别会导致妈妈的教育出现盲点。比如,事例2是一个典型的孩子交友的问题。一般在家里,大人们都让着孩子,所以这种情况不容易出现;而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是平等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发生。如果妈妈不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也就不容易发现他身上的问题。

而像事例1的妈妈就是位细心又聪明的妈妈。当她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老师反馈,还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最后纠正了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当然,事例1与事例2的表现,也可能与孩子的敏感期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讲述。)

一些妈妈在实际生活中也懂得和老师多交流,但只是泛泛而谈,如问老师“我的儿子今天乖不乖?”“有没有进步?”等等类似的问题。老师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一般像这种问题,他大多会选择“报喜不报忧”。结果导致话题还没有充分地展开,就已经草草结束了。因此,妈妈要想了解真实的孩子,不仅要经常和老师沟通,还要找到沟通的好方法。

妈妈妙招

1.和老师的沟通一定要具体。

如果妈妈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能和老师泛泛而谈,而是要多问一些细节,像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与小朋友间相处的情况等都是和老师沟通的话题。然后,妈妈可以在这些细节中,慢慢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他身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妈妈才能进一步和老师讨论相关的教育方法。

2.采用多种方式和老师保持联系。

妈妈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妈妈平时很忙,接送孩子的事情是由保姆或者老人代劳的,妈妈则可以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和老师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短信、电话、网络等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也是沟通的好方法,妈妈也可以采用这些方式,和老师保持频繁的交流。

3.和老师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有些妈妈喜欢在幼儿园领导面前或者其他妈妈面前谈论孩子的问题,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如果建议和批评通过其他渠道传达到了老师耳朵里,这样很容易造成老师对妈妈的不信任感,最后导致老师“报喜不报忧”。

其实,当妈妈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不一致或出现其他问题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直接沟通,妈妈应该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当然,如果老师的品德或者教育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时,妈妈可以考虑向幼儿园领导反映。

4.向老师请教教育方法。

妈妈和老师沟通的目的不在于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老师更能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这些方面,妈妈要多向老师“取经”,向他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并请教适宜的教育方法。

5.客观、坦诚地看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有些妈妈听到老师夸奖孩子,就盲目地认为孩子“一好百好”,当听到孩子哪方面能力欠缺或者发展得慢时,又很着急,这种过度紧张的情绪只会给自己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孩子在发展阶段变数很大,所表现出来优势和劣势也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怎么样。只要妈妈对孩子抱有信心,从正面引导他,孩子自然会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同类推荐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比如老是催促他。因此,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要改掉孩子的毛病,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别急,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别急,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
热门推荐
  • 帝御山河

    帝御山河

    宇宙轮回,纪元幻灭!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不断毁灭,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不断消失,周而复始,始而复周,从不更改。无论甘与不甘,愿与不愿,在这恢宏的命运面前,无数慷慨激昂的英雄和心有不甘的巨擘都汇入了滚滚的时间长河,灰飞烟灭!到底,是谁在幕后掌控一切,又到底是谁在主宰神魔?在无数个纪元轮回之后,天帝陨落,一个心怀不甘的少年走出了大汉皇朝的边陲地带,一往无回的奔入了这浩瀚的历史长廊之中……——“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我这一生,绝不碌碌!”——杨纪。
  • 领导与口才知识(全集)

    领导与口才知识(全集)

    国口才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有许多人,因为他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由于说话艺术。” 鉴于此,本书涵盖了领导口才的所有内容,分为下面几个部分:领导口才的魅力、领导口才与心理,领导口才与行为细节、领导口才与自我训练,领导口才与人际关系、领导口才与激励,还有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说话艺术以及说话技巧。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生活品味

    生活品味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当她重新活过来又将展开怎样的报复?背叛她的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一场灭国的屠杀,身为将军之女的她不堪受尽折磨和背叛。五年前她是位嬉皮在父亲和哥哥膝下的无忧小女孩。且看落魄的将军大小姐是如何变成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