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000000008

第8章 陈一鸣之父陈鹤琴:当代幼教之父(1)

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淳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孩子,孩子也才能喜欢他。为什么他能对孩子那样诚心诚意,体贴入微,以致于能考虑周到,设想细致呢?因为他有一颗炽热的热爱孩子的心,他就是陈鹤琴。

陈一鸣,1920年12月26日生,是其父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实验性幼稚园的第一届毕业生。1937年10月在上海参加革命,长期从事学生运动。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团结留美学生的党的工作,获密歇根州立大学学士学位后,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长期从事领导宗教界爱国运动的政治工作。一直坚持学习绘画,并用所学绘画为父亲编的著作画插图,为很多刊物和文学作品也画了插图,绘画对他一生影响极大。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五四”运动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创业者,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创办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理论研究的实验园地。他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儿童教育结构体系,终身实践着自己“一切为了儿童”的思想,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他的教育论著近400万字,主要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我的半生》等。

积极暗示孩子

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是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的。1920年,他以自己的儿子陈一鸣为对象,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就每天对其身心的变化和各种刺激的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反复的实验,并做出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

当时,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特意请假在家,把孩子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做了摄影。并让孩子品尝酸的、甜的、苦的东西,以观察他的表情变化。他还把孩子抱到课堂上去,给学生当活教材。

陈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陈鹤琴就把孩子作画的日期、年龄以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并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具体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尤其是孩子,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而不愿意听恶言。作为父母,要懂得积极暗示孩子。

有一天,陈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陈鹤琴看见了。他想: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呢,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

于是,陈鹤琴就对孩子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孩子听见爸爸这么一说,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对孩子来说,来自父母的积极的暗示,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很多教育研究者和观察的实践已经证明,积极暗示的方法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积极的暗示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证实。他把一群孩子随机分成两个组,然后对老师说:“A组的孩子都很优秀,无论是在智力、意志品质方面,还是在特长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B组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受到这种暗示后,老师各自开始了相同课程的教学。一个学期后,A组孩子的成绩和各项测评真的比B组的孩子优秀很多。后来,又经过了几组实验,结果同样如此。

与此相关,马丁教授还有另一项调查: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中,其中几乎90%的人在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的暗示,最多来自母亲,有的来自父亲、老师、祖父母等等。

实践表明,对孩子越早进行积极的暗示,其暗示的作用就越明显。另外,对孩子进行暗示的人与孩子的关系越亲密,作用也就越明显。有一点必须父母必须明确,对孩子的暗示一定是积极的。否则,对孩子进行消极的暗示,结果一定是悲剧性的。

教子点睛: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时,应该把握几点:对孩子的暗示要发自内心,充满真挚的情感;积极的暗示要有原则,不能夸张,更不能把孩子的缺点暗示成有点,把孩子做错的事暗示成正确的;暗示时,应该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避免因为暗示不当,引起孩子的反感,结果自然适得其反。另外,父母还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这对他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

引导孩子探索究竟

陈鹤琴反对谢绝孩子的问难,也不赞赏有问必答,他提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陈鹤琴举例说:

有一天,一个5岁的孩子与父亲一起到郊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

到了,父亲对他说:“啊!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接着,父亲就领着他到街上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

陈鹤琴认为,利用孩子的问难,加以正确的引导,比“有问必答”来得好,因为后者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而前者则能让孩子得到许多快乐和许多有用的经验。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利用孩子的问难,来施行理想的家庭教育。

其实,做父母的都很清楚,自己的孩子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弄得自己都觉得麻烦。于是,就搪塞孩子,或者干脆充耳不闻。有时候,孩子的问题还会招来父母的斥责,甚至是大动干戈。

父母要知道,孩子之所以问这问那,是因为他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想了解这个世界,这时候,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引导孩子,让他自己探索究竟,探索他感兴趣的问题的奥秘。孩子探索究竟的过程,就是他主动学习,勇于进取的过程。

作为父母,不应该错过这个教育孩子的绝佳的机会;作为父母,更不应该盲目否定孩子这些所谓的稀奇古怪的想法,扼杀孩子的探索精神。同时,作为父母,还要关心那些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行为,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创造成分,及时肯定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引导孩子进入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保护孩子想象力和探索热情的基础上,父母还要不断扩充孩子的探索空间,尽最大力量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探索素材,鼓励孩子利用掌握的知识、信息、经验,再拿出实际的行动继续探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由于儿子把她的金表拆卸坏了,盛怒之下把孩子痛打了一顿。陶行知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等那位母亲平静下来,陶行知建议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将金表送到金表店,请求修表匠的同意,让你和孩子站在一旁看他如何修表,这样钟表店就成了课堂,修理费就成了学费……”

实际上,那位母亲在不经意间就把孩子的探索精神也给“枪毙”掉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父母在做“枪毙爱迪生”的事情。其实,那个孩子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去看个究竟,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损坏一些东西也很正常。

同类推荐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妈妈告诉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告诉女儿的悄悄话

    本书内容包括:爱的秘诀、上帝的苹果、无价之宝等流传于成功母亲之间的教子故事和教子感悟。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内容简介: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在这样一个细节决定命运的年代,那些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一生,改变着你的命运。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要从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和掌握孩子的性格培养。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影响深远。父母如果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启发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如果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会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千面娇妻,宠成瘾

    千面娇妻,宠成瘾

    平民家的女儿又怎样?她照样能将那些害她的人玩弄于鼓掌,那么现在你们就该加倍奉还。她蓝翎从来不是好欺负的主,她摇身一变,既然之前得了她厚重的宠爱,成了H市平民区一家小饭馆的女儿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境界:远离浮躁,淡然处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在跌倒时看到风景;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即使目标模糊也能在转角处继续前行;释怀过去,豁达大度,即使红尘纷扰也能在浮沉中延伸幸福。
  • 魔舞召唤师

    魔舞召唤师

    五岁那年,爱她宠她的爸爸妈妈还有哥哥死在她的面前,为了报仇,小小的她加入‘花开不落’组织,十几年后成为白黑两道的主子,却不想被信任的管家陷害,死去,重生三世,忘记重生的第一世,忘记曾经深爱过的人。她只知道,自己是来自异世的花芷,却不想,才重生几天就被哥哥逼下断崖,被莫名出现的男人杀死,而她,却没有任何的反击能力!这一生,除了寻找其他的姐妹,也要爬上世界的巅峰!只有那样,才不会受伤,才不会受人威胁!人生不就是吃喝拉撒睡吗?谁做不到,只是那样会死地更快,除非你更强,比所有的人都要强!只是,那个一直与她作对,破坏她好事的男人啊,你在那里捣什么乱子?
  •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

    本书内容包括:学识与才智的哲学、让利与得利的哲学、信誉与财路的哲学、远见与短视的哲学、时机与眼光的哲学、原则与价值的哲学、用人与财智的哲学、“舍”与“得”的哲学。
  • 宠妻万万岁:圣宠萌妃

    宠妻万万岁:圣宠萌妃

    她是现代的吃货一枚,穿越成丞相府的大小姐,刚穿越就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主。“莫染璃,你个吃货!”“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难道你不想让我吃?啧啧王爷你看这月亮像不像大饼?”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扁鹊的禁方

    扁鹊的禁方

    神秘的千年秘方,居然会引起诡异的杀机!? 千年前,医祖扁鹊将记载惊世医术的秘笈《禁方》传于弟子,溘然长逝。其弟子创立神医门,修建古城,将《禁方》深藏其中,世代守护,再不外传。数十年前,侵华日军占领古城,挟持神医门,疯狂寻找《禁方》,却丧生诡秘地穴。如今,遗失数十年的神医门……
  •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成功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