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500000004

第4章 第2种能力 质疑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苏格拉底

在科学的研究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

——(美国)爱因斯坦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法国)巴尔扎克

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首儿歌在小学课本中使用了几十年,但在今天却受到了六七岁孩子的质疑。

据报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这首儿歌的质疑是:“蓝蓝的天上根本不会有星星,蓝蓝的天上只有圆圆的太阳和白白的云彩!只有黑黑的天上才能看到小星星。”我们不能不佩服这名小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所以要肯定孩子的质疑,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行。

所谓质疑,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疑问,是探究事理、科技发明的起点。孩子能时常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是多思好学、求知探索的一种具体表现,父母对此应该多予肯定和鼓励,并循循善诱。要知道,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新知识、新观点,还要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不可否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能力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这也是在告诫父母切莫忽视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一些小学生对《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也提出了疑问:“邱少云是参加战斗去的,能不背弹药吗?邱少云被烧死,为什么他背的弹药不爆炸?课文说,邱少云的战友就在他身边,拉一拉就可以救他。距离那么近,为什么邱少云被烧死了,他的战友却没事儿?”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在生物课堂上听老师讲到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断成两截也可以活下去,并可能分别再生长出完整的蚯蚓。小女孩决定要弄个明白。于是,她挖来蚯蚓断开两段,放在窗台上养起来。她母亲发现后非常生气,狠狠打了她一巴掌,并把蚯蚓扔出窗外。

对于这件事,教育部一位领导沉重地说:“这位母亲完全没有想到,她这一巴掌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觉得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一个女科学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女孩的质疑精神应该得到父母的肯定。因为喜欢质疑的人总是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

希尔伯特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善于提出各种问题。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做了题为《数学的问题》的报告,一举提出了当时数学领域中的23个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后来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数学发展的进程。后来,希尔伯特总结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明朝著名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宋朝教育家朱熹也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可长进。”可见,先有疑问,才能产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内驱力。所以说,孩子学习需要质疑。父母必须有这种教育的战略眼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

孩子只有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他才能促使他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才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学习认知能力。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呢?

培养方法一:不让孩子迷信专家权威

有人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质疑与自信密不可分,因为自信才敢质疑,不质疑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自信。目前学校的“应试教育”导致孩子“尽信书”,不敢质疑,这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思维。

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敢于对一些习惯的传统怀疑,不迷信专家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对事物的存有怀疑精神;敢于提出各种问题,甚至包括一些当前看来近乎“荒唐”的问题。父母要重视对孩子质疑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质疑能力的养成。马克思的“怀疑一切”的精神,就是对传统习俗和落后观念大胆批判的质疑精神。

19世纪末,一位物理学界的权威断言:向地球的远方发射电磁波完全不可能,理由是:地球是球形的,电磁波是直线传播的,它至多只能到达与地面成正切的范围之内,不可能被地球另一面的人们接收到。然而意大利人爱尔莫·马可尼却对此提出质疑,他开始倾心研究。1901年,他终于不用导线成功地把信号送过大西洋,使英美两国建立起电讯联系。这一创造为电子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父母要注意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和认识事物的不同程度,鼓励孩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去钻研、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质疑、求知、探索过程中慢慢培养质疑能力,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质疑,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培养方法二: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

在美国家庭,孩子放学后一回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今天在课堂上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有不理解的事而没有提出疑问的话,父母将会严肃批评他。可以说,这种教育方式很有借鉴价值。

要想让孩子质疑,父母就应该鼓励他大胆提出问题。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学问”这两个字中,第一个字是“学”,第二个字是“问”,意思就是一个人要学着怎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

李政道在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师生谈话时曾说:“同学们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有没有提出疑问?比如对牛顿力学会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不对呢?……你老师讲牛顿力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这样年纪还没有这样的态度,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工作。”他还说:“爱因斯坦的那三篇论文就是问了几个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自己作了回答。”

美籍英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

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孩子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会真正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是主动的,才能真正深入思考。

培养方法三: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无论孩子提怎样“千奇百怪”、“钻牛角尖”的问题,父母都要耐心给予解答,都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无论如何,也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耐烦;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

父母如果对某些问题一时也弄不清楚,千万不要顾面子,不要敷衍、欺骗孩子。否则,孩子一旦发现父母是在糊弄他,他就再也不会质疑了。要懂得放下架子,和孩子一起研究,并准备一些百科类的书籍以备随时查阅,以支持孩子的新见解、新尝试。当然,这也会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的疑问很重视。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会在无形中会提高孩子提问题的兴趣。

培养方法四:善于向孩子提问

除了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提问外,父母还应经常主动向孩子提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激发孩子的质疑兴趣和欲望。孩子只有经常性地处于被提问的情境中,才会形成经常性思考的习惯,才会经常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每一位父母都要做善于向孩子提问的父母,善于提问题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传达一种示范效应,孩子因此会想:“爸爸妈妈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我也应该多提一些问题。”当然,父母还可以通过与孩子比赛提问的形式,提高孩子提问题的兴趣,进而培养质疑的能力。

注意,父母在向孩子提出问题时,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知识范围,问题提得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会挫伤孩子思考的积极性。

培养方法五:引导孩子在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在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引导人类学习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问题意识”是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以及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这也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切入点。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如果没有了问题意识,天才也就会走向平庸了。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问穆尔:“谁是你最优秀的学生?”穆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维特根斯坦。罗素问为什么,穆尔说:“因为在听我讲课的时候,只有维特根斯坦有迷茫的神色,而且有一大堆问不完的问题,他总是喜欢探究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果然在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超过了罗素。于是又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退步了?”维特根斯坦回答说:“因为罗素没有问题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让孩子明白,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一定是一个有着强烈问题意识的人。也就是说,他一定能够发现那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问题,然后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总能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不容易发现。这里所谓的“发现”,主要是指要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的不寻常之处。

告诉孩子,培养问题意识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而是需要孩子持续的努力和专注的精神。

培养方法六:教给孩子质疑的方法

父母也要教给孩子一些质疑的方法,让孩子把这些方法运用于学习之中,将会大大提高他的学习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质疑,可以让孩子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质疑,也可以让孩子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提出质疑。

在孩子学习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孩子针对文章的题目、文中的关键词和语句、文章的重点难点、文章的文体特点和结构特征等提出质疑。

孩子只有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能增长自身的探究能力,才能激活他的思维,让他的思想动起来取己所需,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会变得更强,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类推荐
  •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本书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热门推荐
  •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她是国际刑警组组长,在一次行动中误入时光隧道回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王朝,为了生计女扮男装的她进宫当了近身侍卫。可是,这个长的好看的皇上好像是有了恋男的倾向。不会吧!“我是男人!皇上,别爱我!”“就算你是真男人,也要拐你来爱朕。女人,别想逃!”龙傲天一脸的无赖相……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战族传说系列(七)

    战族传说系列(七)

    小草拥着自己的双膝,道:“其实,以我的武功,并不会那么轻易受伤,当时我的受伤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至于为什么将四颗药丸留存,其理由与你为何要保存苦叶儿的方糖。”顿了一顿,又轻声道:“也许,还不仅因为这一点……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宇宙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宇宙篇)

    浩瀚宇宙,我们所生存的太阳系不过是沧海一粟。太阳、月球和太阳系中其他众多星体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动都会对地球造成重大影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的星球,所以,作为宇宙中的智慧生物,我们人类并不孤单。
  • 我家太子妃超腹黑

    我家太子妃超腹黑

    前生她被庶妹陷害,丈夫抛弃,儿子被害,最终落得万剑穿身而死;老天垂怜,竟使她重生回到十岁。姨娘庶妹几番陷害,父亲万般不信,她也不是任人欺凌的小绵羊!发誓决不让人欺忠与她之人,欺她之人,不得好死!负她之人,碎尸万段!前生的恩怨,今世她要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 重生之悍女青叶

    重生之悍女青叶

    魂牵异世,上有软弱爹娘,下有嗷嗷待哺小弟。极品亲戚,时时刻刻打秋风。看她如何做尽恶女,痛打欺人者,手持异能,带领家人奔小康。身为高官双生嫡女,却去姐留妹,惨遭遗弃。且看她如何从农家一步步华丽归来。呼风唤雨知天象,京中贵人便自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