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07

第7章 文学常识(7)

铁凝,1957年生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著名电影编剧、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8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庄重文文学奖。其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多个奖项。

池莉

池莉,1957年出生,湖北仙桃人,当代女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池莉文集》(7卷)、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水与火的缠绵》《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等,长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红河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50余种,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有各种文字译本。

汪国真

汪国真,1958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当代诗人。1990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后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等杂志专栏撰稿人。其代表作有《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汪国真诗文系列》《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等。他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很有成就,大多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台山等名胜风景区。

余华

余华,1960年出生于,浙江海盐人,祖籍山东高唐县,当代作家,“先锋派”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黄昏里的男孩》《鲜血梅花》《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等,还有不少散文、随笔以及文论。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苏童

苏童,1963年出生,本名童忠贵,江苏苏州人,当代作家,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园艺》《红粉》《已婚男人》《离婚指南》《妻妾成群》《三盏灯》《肉联厂的春天》《米》《我的帝王生涯》《菩萨蛮》等,还有散文随笔集《苏童散文》《纸上的美女》等以及《苏童文集》。

海子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以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著诗集《麦地之瓮》。

中国作品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由《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合并而成。全书六卷,由荀勖校订。名为传,实际上属于编年性质,是先秦历史神话典籍之一。《穆天子传》记录了周穆王西巡的史事,书中详载了周穆王在位55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族分布、迁徙的历史和他们之间的友好交往,及先秦时期中西交通径路以及文化交流的情况。

《尚书》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尚书》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这些散文之中,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确切地讲,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九歌》

《九歌》是《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11篇,多数篇章描写的是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因此,它应当是屈原诗歌艺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晏婴(?—前50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齐国正卿,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世。《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中后期,作者可能出自众手。全书共8卷,215章,由生动的短篇故事组成,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是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晏子春秋》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价值,文学特点是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它以人物为中心,一事一记,故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独立,都是为了表现晏子的为人:目光远大,深思熟虑,具有深厚的政治素养,敢于直言劝谏。

《墨子》

《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是庄子学派著作的汇编,反映了庄子学派的思想。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并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逻辑缜密。《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全书分为13篇,详细介绍了军事中各种环境下的作战计划、部署,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相传是春秋末年史学家左丘明所作,取材范围包括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它形成了文史结合的传统,对《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

《五经》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即《书经》(又称《尚书》),为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相传为孔子编写;《礼》即《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多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易》即《易经》(又称《周易》)由挂、爻两种符号和挂辞、爻辞两种文字构成,是古代为占卜用的;《春秋》是编年体鲁史,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文字简短,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六经》

《六经》是《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春秋》等六部经典的总称。据说,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被焚掉,从此失传。其中,《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

《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地位崇高,影响深远。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孝经》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通过孔老夫子和其门人曾子,以谈话的形式,对“孝”的理解做了透彻阐述。《孝经》共18章,从爱惜个人生命和名节,到孝敬父母,到忠于君臣,到效力国家,最终到爱戴天下所有人民为主旨,以修身立德为根本,告诉后人“孝”的深广含义。所以,在唐代,它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首,是一部儒家伦理道德的系统化著作。《孝经》告诉人们: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家庭幸福的引导,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弟子职》

《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是由春秋战国的管仲所著。该书记录了为人弟子在事师、受业、洒扫、进退之礼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学生之道,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详明而完备的“学生守则”。它以四言对仗的形式编写成章,便于记诵,是一份真实、完整的中国教育文献。至今,《弟子职》中所阐述的培养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借鉴、继承和发扬。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20余万字。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此书类似于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的思想。《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另外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

《诸子集成》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的代表作28种.其中中学教材涉及到的有《墨子闲诂》(清孙诒让撰)、《吕氏春秋》(吕不韦及门客作)、《新书》(西汉陆贾撰)、《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著)、《盐铁论》(西汉恒宽撰)、《论衡》(东汉王允撰)、《潜夫论》(东汉王符撰)、《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撰)等。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辉煌灿烂的时期。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诸子在中国和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列子》

《列子》是战国前期思想家列子所作,先后著书20篇,10万多字,今天仅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8篇。其中的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在今天对人仍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其他8卷是宋玉的《九辩》、景差的《大招》、汉代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等。《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公羊传》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转》《公羊春秋》,作者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该书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始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叙述历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还是研究至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说苑》

《说苑》,西汉刘向撰。原书20卷,后仅存5卷。《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较强,以对话体为主,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

《后汉书》

《后汉书》,南北朝著名史学家范晔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该书继承了前代的纪传体制,但又有所创建。范晔以《东关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到了唐代,《后汉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和剪裁,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后汉书》再现了东汉的历史,是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陌上桑》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一首著名的叙事诗,描写了一个叫秦罗敷的采桑女子,巧妙地拒绝了太守调戏的故事。原诗分为“三解”(“解”是乐歌配乐演奏的音乐段落,“一解”就是音乐的一章,而不是诗歌内容的段落划分),作者以罗敷为中心,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展开故事,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非常生动感人。《陌上桑》取得的艺术成就,不仅影响着后来的诗歌创作,甚至连其他艺术形式也学习它的艺术手法。

《两都赋》

《两都赋》是赋的篇名,东汉班固作,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两都赋》的宗旨就在于批评旧的京都意识,确立新的京都观,它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淮南子》

同类推荐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旗

    战旗

    “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撤出华北,国民党高级军官金戈冒死回到东安城内,想要接走自己的母亲和新婚妻子柳文婷。但日军已然进城,柳文婷被逼自尽,金戈被抓。我党地下工作者救出金戈,希望他能前往根据地,运用自己的军事知识与八路军共同抗日。然而金戈对八路军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他选择独自留在东安城附近杀鬼子。一次偶然的不打不相识,金戈遇到了我敌后抗日游击队队长戴金花,与他们一起击退了鬼子。从最初的互相看不上眼,到一起浴血奋战,金戈从戴金花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抗日精神。他们成为一支活跃在敌后的抗日武装,极大地牵制了龟井的军事力量。1945年,日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龟井想要在东安城实施“死海”计划,全城百姓生命安危悬于一线,金戈与金花带领队员潜入东安城,最终成功制止了“死海”计划,共同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曹大牙的杰作

    曹大牙的杰作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真情始末

    真情始末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九岁失忆,忘记了前世的记忆,仅仅留下脖子上记忆的项链,我把一个美丽的梦从韩国带到了中国,从妈妈的口中我知道了自己身世,虽然我的亲身父母在那场意外的车祸中离我远去。当知道自己九岁时就已经订婚,才发现缘分从那时就已经牵起,此时身边的恶魔原来就是那个他?他是当年的那个他吗?为什么我会有个这么可怕的妹妹?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千万宝宝的替婚妈咪

    千万宝宝的替婚妈咪

    如愿的,她嫁给了原本要成为姐夫的男人,可是他对姐姐一片深情,却把所有的恨加在自己的身上。一份契约,一纸未签字的离婚协议书,她只是一个生子机器。挣扎着,想要找回原来的自己,却因为误会而遭受更狂暴的羞辱……
  • 萝莉公主大复仇

    萝莉公主大复仇

    她来自十八年后,为了改变妈咪的未来,必须要让爹地消失。可为什么,白辰溪这家伙总是在她要杀了爹地时冒出来,害得她不得不重新策划计划!下一次复仇计划必须成功,爹地必须从历史消失!纳尼,她不是爹地妈咪的真正女儿?而白辰溪和她又有着特殊关联!看来,她又要好好计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