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100000009

第9章 股票的逻辑(3)

小链接1:

各种版本的财富神话也到处流传。据说一位女士拿出2万元钱在几年前买了股票,3年后变成了2000万,她用炒股赚来的钱买了4套别墅。又有人说,一个人听到“消息”去买股票,别人告诉他股票代码,他就去买了,没想到一不留神下错了单,买了另外一只股票。回来以后很懊恼,捶胸顿足:太倒霉了!没想到这只股票连拉三个涨停板。买错一只股票都能连升三个涨停,三天赚了33%。你不禁得感叹:这也行?!又有人说,南京一股民曾经以1厘钱的价格买到收盘价近0.7元的82万份海尔认沽权证。转眼之间,820元变成56万!那时一首流行歌曲《死了都要爱》的改版歌《死了都不卖》是相当的流行。“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就算深套也不卖,不等到暴涨不痛快……到顶了都不卖,做股民就要不摇摆,不怕套牢或摘牌,股票终究有未来”。

那时公司白领阶层上班时间都敢炒股,想想那也是必然,上午9点半开盘,中午中场休息,吃了饭下午接着上,可不正好跟上班时间重合嘛!其实咱们的白领完全没必要偷偷摸摸的,老板也躲在办公室看各种板块呢,哪里有时间来管你?等下午收盘了,大家相互看看,会心一笑,该干吗干吗去,明天接着炒!这就是那时中国股民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很快,那些前些天还唱着《死了都不卖》的兄弟忽然发现自己被股市卖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下跌幅度超过72%,市值缩水最多时达到22万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被蒸发掉的“财富”在1000亿元左右。2008年9月16日,沪指收盘跌破2000点,跌幅4.47%,工行、建行、招行、浦发、兴业、深发展等银行股全线跌停;9月18日,沪指盘中达到1802点新低。统计资料显示,上证指数6124点时所有A股算术平均股价20.45元,平均市盈率47.04倍。截止2008年6月19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20.72倍,8个月时间个股的平均市盈率下降了一半左右。如果把流通盘的8万亿平摊给每个人,每人就亏损13万元。

而大部分股民是在2007年入市的,A股开户的高峰期在2007年8月后的4个月中,每个月开户量超过300万户,也就是说,大部分新股民是在6124点前进去的,在几乎最高点被套牢了,真是惨不忍睹。

小链接2:

2008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笑话:

话说有一天,傻小子打电话向老婆报喜:我抄到股市的地板价了。老婆怒斥道:傻瓜,你不知道还有地下室吗?第二天,傻小子再次打电话报告老婆:这回我可抄到地下室了!不想还是被老婆暴骂:你真是傻到家了,你难道不知道还有18层地狱吗?第三天,傻小子狂喜地向老婆报告道:老婆,我终于抄到底了,这儿就是18层地狱了!阎王点点头,转身自言自语道:幸亏地狱通过再融资扩建到了36层……

当时还有一句顺口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买了中石油。

到2008年10月,因为受到毒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股市的段子也与时俱进了。华尔街和上海滩流行这样的段子:

假设去年你有1000美元,如果买了达美航空的股票,现在还能剩下49美元;如果买了房地美股票,剩下约2.5美元;如果买了1000美元啤酒,喝光后再把易拉罐送去回收站,还能换回214美元!

假设去年你有1000元,如果买了招商银行的股票,现在还能剩下250元;如果买了中国船舶股票,剩下约120元;如果买了1000元奶粉,喝光后再把空罐送回经销商,还能换回1000元!

当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50倍左右的时候,同时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俯拾皆是,你就应该问问自己,这个股票值这个价吗?“大小非”解禁近在咫尺,还有人接手吗?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自己了,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3000点问过,4000点问过,5000点也问过,它早就不值那个价了,但是事实上它还是在涨啊!说到底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了,而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这个时候经济规律早就不复存在了。不管它涨到多高,哪怕是涨到天上去,只要后面还有人接,还会拉高股价,只要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就行。总之一句话,你想在股市赚钱,行!只要你能找到比你更傻的人。

但是中国有这么多傻瓜吗?即使有,他们还有钱买那么高价格的股票吗?当一个蹬三轮车的老大爷都拉着你偷偷地说“我有消息”时,股价肯定也就涨得差不多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故事。

在1929年10月29日,美国爆发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大股灾。在股灾爆发前一个星期,有一个银行家在路边擦鞋,擦皮鞋的人一边给他擦鞋,一边跟他大谈股市如何赚钱。回到家他想,连一个擦皮鞋的人都知道股市能赚大钱了,这股市不是太热了吗?还可能有钱进来吗?于是他当机立断卖出手上所有股票。在这场股灾中,只有他这样的少数人“幸存”了下来,其他人都在股市崩盘中血本无归,心理素质差的都纷纷跳楼,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问题小散户可能看不明白,股市挣钱这么快,谁也不想错过这种捡馅儿饼的机会,他们总觉得有内幕,需要什么内幕,需要小道消息,毕竟能轻松赚钱还是具有很大诱惑的。但是对明摆着的事情却一直无动于衷,其实管理层早就多次警告了存在的风险,央行也紧缩货币,政府也在喊你出来,可是似乎没什么人听进去,被套了怨谁?“命苦不能怨政府”啊!可见政府的话咱老百姓还是要听一点的。

但是看明白问题的人终究会越来越多,首先便是那些大资本,还有那些曾经经历过股市风雨洗礼的老股民们,有人开始果断退场,而且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市场暴跌的时候基金会有赎回压力,不得不抛掉股票;那些借钱炒股的,还有抵押股票借钱的,当股票跌过某些临界点的时候要强制平仓卖出,这又会加剧股市的暴跌。这就是为什么跌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一路狂跌的原因。在那种情况下谁敢买?这种牛市向熊市的转变过程是任何泡沫充斥的股市的必然逻辑。

事实上,那次大牛市转折的第一个推手来自管理层。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经历了次贷危机的第一波冲击,中国股市仍很亢奋,于是管理层开始出台相应措施了:基金开始停发,大力推行QDII,并抛出港股直通车计划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资金流向其他地方,比如境外,减少股市的资金供给来给市场降温。紧接着,进入2008年后,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了巨额的再融资,比如2008年1月18日,中国平安董事会通过了A股再融资1178.52亿元的方案;此外还有“大小非”的问题。这些都是通过扩大股票的供给给股价带来了向下的压力。而2008年6月起,次贷危机第三波影响袭来,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演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俨然已经无可救药。美元持续走弱(贬值),所以国际油价上升(按美元计价),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至于为什么,我们后面的章节再谈)。所以,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困难已经很明显,但是央行仍不敢放松紧缩的货币政策(怕国内通货膨胀更加严重),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了上来。

俗话说“破鼓总有万人捶”,中国股市那时候的情况非常完美地验证了这个结论。内忧外患,各路神仙,该来的不该来的几乎都到齐了,这种形势下不暴跌才真是活见鬼了。总之一句话,暴涨暴跌都有着其内在的经济逻辑。如果你看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你只能感觉到股市上上下下真热闹;而如果你看明白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些事,至少今后被股市玩儿的机会能少几分。

小链接3: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QDII是一项投资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

小链接4:

中国股市的7次暴跌:

1992年5月——1992年11月,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

1993年2月——1994年7月,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4年9月——1996年1月,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997年5月——1999年5月,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

1999年6月——2000年1月,1756点跌至1361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22%。

2001年6月——2005年6月,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5%。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6124点跌至1665点,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72%。

面对股市,我们何去何从?

既然已经聊完了我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下面咱们就聊聊股市现在与未来可能的走向,以及咱们作为普通老百姓该怎样更加理性地看待股市的涨跌,面对股市应该怎么做?说到这儿我还是想再次澄清一下:下面的内容我不是掐指算出来的,也不是夜观天象拍脑袋拍出来的,我也从来不做算命先生误导国人。咱们这儿也不搞什么技术分析啊,谈各种技术指标什么的,这样的话大家肯定头大,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还是太复杂了。而且据我所知,那种所谓的讲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操作的书往往把很多人培养成半吊子专家,到最后使得很多人对市面上所有的书都丧失了信心,对社会诚信持极大的怀疑态度,实在是遗祸无穷。所以我只是以自己的逻辑方式谈谈自己的结论,至于正确与否就在于大家自己的思考判断了。

首先我们从2007年暴跌那会儿说起。很多人似乎认为那年的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自然是一个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前面谈到的,因为那时中国股市的泡沫实在太大了,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股市也差不多应该到了跌的时候了。事实上,即便是在次级债的发源地美国,它的股市也远没有我国股市跌得那么惨。

其实呢,也不是所有人都在股市的暴跌中悲痛得想跳楼,有人反而是很欣喜,说起来似乎很令人发指。中国股市还正在暴跌的时候呢,就有不少朋友来问我:你看中国的股市是不是跌得差不多了,大概多少点的时候能进去抄底了?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错过了前一波的暴涨而懊恼不已,在五六千点的时候又没胆子进去,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现在股市暴跌,那帮子人正弹冠相庆呢,估计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给关二爷烧炷香,心中默念: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每当被他们问起时,我总是说:这个可说不好,一旦这种暴跌开始,一时半会儿可停不了,思想有多远,股市就能跌多惨,你们现在还是先等等吧!后来,他们从07年底开始等啊等,等过了年,又等到了08年开春。眼看都快等到吃西瓜的季节了,股市也已经跌去近一半了,这帮人实在是熬不住,于是又跑过来问:这下总该差不多了吧,你看奥运会也快开幕了,总该有波行情吧?我听了直想发笑:奥运会什么时候开估计连外星人都知道了,这算什么消息啊?这个消息早就在之前的一轮暴涨中被市场消化了,他们居然还天真地指望能逆转行情!

于是我笑着告诉他们:这才到哪儿啊?不急不急,它还得跌。但是他们不依不饶非得问我跌到几点能买了,后来实在被他们逼急了,我就告诉他们(暂时兼了一下算命先生这个行当):据我基本的经济直觉,考虑到市盈率、一般的投资收益率等情况,中国股市比较公允的“价格”应该是两三千点左右,但是现在还是三四千点,不太值得;而且考虑到当时08年的特殊困难情况,我的估计还应该更加保守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暴涨暴跌中往往都会有“超调”的现象。“超调”是一个控制工程领域的词汇,所谓的“超调”通俗地说就是:上涨一般都要涨过头,下跌一般都要跌过头。在经济学领域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而且基本都有符合逻辑和现实的解释和证明,那是真正的“有图有真相”。所以综合看来,我当时估计股市跌到最惨的时候得破1500点。

但是事实又一次证明了算命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至少我这个“半仙”还是不能靠这个吃饭的,因为到了2008年的10月,沪指在1700点左右的地方到底了,从此缓慢而又坚定地往上涨。而且我这个人还比较迟钝,一直到过了2008年的春节,才最终确定行情已经再次逆转了,而这个时候沪指已经在2000点以上了。过了年我就赶紧告诉他们可以买了,当时是2100点左右,他们居然还埋怨我让他们少赚了400点——那可是将近25%啊!我大汗,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很多人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炒股是很危险的,任何一个想获取股市里最后一点利润的人终有一天要倒霉,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我要是在1700点的时候告诉他们买,而最后如果又跌了几百点,他们肯定得劈了我——对这个判断我还是相当有信心。所以,这个事情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啊,而且还是个危险工种,所以从此我就更加坚定了不当“半仙”的决心。

是不是已经跌过头了?大跌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当时,这样的问题其实一直困惑着很多被套而深感迷惑的股民,甚至还包括很多经济学家、政府管理者,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判断失当自然是相当的正常啦!这样的点数、这样的市场结构、这样的跌幅和成交量都是我们不曾碰到过的,我们基本上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因为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到预测而言,会跌到什么程度,历史的经验和外国的借鉴都无法给予我们准确的预测。虽然似乎已经跌破了“公允价格”,但谁也不敢说不会再跌了。虽然从长期来看,预测这个没什么大的意义,因为股市的长期走势必然与经济发展同步,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要揭开这个谜底。有一句比较有诗意的话说得好:

“也许股市的低迷只是天空中一片小乌云,但对于生活在这片小乌云之下的人们来说,这就是一切。”

同类推荐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阅读本书,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
热门推荐
  • 萝莉皇后很腹黑

    萝莉皇后很腹黑

    前有强势皇帝,后有温柔王爷。哼!先让你们爱上姐,姐再狠狠的复灭门仇!咦,为什么姐将剑刺入面前这位男人的身体时,心跳的那么疼,眼泪不停的滑落?莫非是这个机缘之下得到的“枭雄”眼角膜出问题了?本书腹黑无下限,看书请自备急救用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时隔三年,甫一见面,沈青山就扔了她的婚戒,毁了她的婚纱,堵了她的未婚夫,抢了她的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沈青山诞着脸笑,一派多情姿态,“跟我生个孩子!”
  • 大神爹地,妈咪不好追

    大神爹地,妈咪不好追

    这是一位单身妈咪投身网游中经商养家的故事。这是一个腹黑男人诱拐火辣甜心妻入局的故事。这是一只天才萌宝为自家小妈咪当红娘的故事。*单身妈咪夏天舞,二十三岁,网游工作者。某天,萌宝问:“妈咪,我能找爹地么?”“行!”某舞爽快的回应。于是,小萝莉开始了漫漫寻爹路……自此,某舞遭遇各种男人围堵,泪流满面。*于网游中,某舞为洗清白,诱拐大神入局,却不料,步步入局的那个人是她自己……从网婚到现实,她惊悚了——大神夫君竟是大学同学兼“男友”!从此,生活丰富多彩……◇*.◆*.◇*.◆*.◇*.片段一:【大神结怨篇】国家夺城战中,某女错把只剩一滴血的某大神当小号秒杀了……系统公告:不夜城盟主XXX被独尊XXX杀死!某高崖之上,某舞被大神亲友团虎视眈眈的围着。某舞哀怨:大神,我自杀成么?大神:从这崖上跳下去,再从复活点回来,来回一百次。某女吐血,哀怨的在国家打字:大神不是人!结果,一激动,错点世界频道,于是,全服动荡……*片段二:【同友相见篇】机场中,某舞正在等那个前来旅游的“网游夫君”。“喂,在想什么?”一个很好听的男声响起。她抬头,呆住,熟人啊!顿时木讷出声:“你怎么在这里?”某男拖着行李箱,往她面前挪了几步,笑言:“怎么?不是告诉你让你来接我了吗?”“啊?”她呆了,“你……你……”某男浅笑,抬手在她额前弹了一下,说:“几年不见,怎么都变结巴了?”有木有人来告诉她,她动心的那两个人真的是同一个人?某男深情款款:“我不是说过,我是你的男朋友吗?”……*片段三:【搞怪萝莉篇】“老大,我看见嫂子跟一个男人在咖啡厅!”某人通风报信。“嗯,没事先挂了。”某男握着手机漫不经心。“老大!你都不着急吗?那男人还跟嫂子勾肩搭背的。”某人不怕死的接着说。“嗯,我允许的。”某男说着,一旁的小萝莉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老大,那男人跟小欢欢长得很像,说不定是小欢欢的亲爹啊!”某人继续说。“嗯,可能是吧!”某男悠然说道。小萝莉抢过手机说:“赵叔叔,妈咪现在正在陪外公喝咖啡……不过,我刚都跟王阿姨说了,其实你是我亲爹!”“什么?”某人被打个措手不及。“真的!你仔细听,王阿姨应该到你那了!”小萝莉认真的说着。“你……”某人泪流满面,门被推开,老婆大人正虎视眈眈……◇*.◆*.◇*.◆*.◇*.
  • 这样工作没压力

    这样工作没压力

    能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就拿学生的学习来说,课业负担异常繁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家长也好,都已认识到这一弊端,大声呼吁并采取一定措施为孩子减负,但效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以极强烈的紧迫感,让你无法停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不居人后,人们拼命给自己增加压力。学习是这样,工作、婚姻、生活以及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