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100000021

第21章 商品的逻辑(9)

我们知道粮食的需求是非常缺乏弹性的,供需之间稍微有一点不平衡就会导致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所以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粮价飞涨,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吃低保的,低收入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会吃不饱饭。吃不饱饭会干什么?你能保证他们一定比我们的非洲大兄弟有更高的觉悟?宁肯饿死,也绝不闹事,绝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这是涉及社会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大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一开动机器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出来。粮食从播种到收获,周期至少得好几个月。你不可能对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说:你们再坚持几个月,我马上去种粮食,扩大国内粮食供应,把粮价压下来。估计粮价还没压下来呢,那些人就已经被生存的压力压趴下了。

其实上面情况还算好的,虽然价格高点,只要你出得起钱,毕竟还能买到粮食。但是实际情况绝不会是这样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完全竞争的市场通过自发调节能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这没有错。但是,国际上的粮食交易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啊。几个粮食的出口大国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市场的供应,它说不卖就是不卖,你半点脾气都没有。比如说,你向美国去买粮。他说,要粮可以,不过我们还是先谈谈台湾问题吧!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把十三亿人的肚子交给外国人保管,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茅于轼先生说,石油比粮食重要。我不否认石油对现代中国的发展的关键作用,但是没有石油,我们顶多就是不发展;而没有粮食,我们就不能生存。你不能说肚子饿了用石油泡了煤炭当泡饭吃吧?

其实本章最开头的故事已经给了我们启示:那些小国家都无法通过市场解决他们出现的粮食问题,更何况我们泱泱大国?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你现在想要让外国人充当救世主,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市场经济没有错,经济学理论也没有错,但是它们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我们在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时候必须考虑我们所关心问题的具体背景。盲目地推崇市场经济,迷信市场的力量,那是要出大笑话的。虽然茅于轼先生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出现这样明显的常识问题,还在媒体上高调亮相,实在是不妥当的。

所以我的结论很简单,中国不能由市场来解决粮食问题,政府在这里的积极介入是必需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至于茅于轼所批驳的18亿亩耕地红线,我想倒可能有一点参考价值。因为随着我国整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僵硬地划定一个所谓的“红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土地的产出,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土地利用率上。我们需要的是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地利用耕地,而不是绝对不再使用,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的。

当然我这么说的意思不是说可以随便侵占耕地,而是说在必需的时候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使用一部分耕地,不能让所谓的“红线”束缚我们的思想。毕竟,我们保护耕地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证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办事的方式方法还是可以做一定的变通的。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我国的商品是越来越丰富了,我们几乎可以制造所有东西,从纽扣、衬衫、皮鞋到冰箱、彩电、空调、电脑等,我们不但可以满足我们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且还大量出口,被称为“制造业大国”。前些日子,一本由一个美国人所写的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商品已经行销全球,“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确实是一个事实。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为代表的三大世界级制造基地。制造业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3块,17个行业,第一块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第二块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第三块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

但是如果你去问问那些制造业的企业主们他们的境况,应该会有很多人哭丧着脸告诉你,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特别在前一段时间的宏观调控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很多中国的制造企业纷纷倒闭。在去年,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温州中小型企业大面积倒闭”的传言,着实吸引了相当的公众注意力,温州——这个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活跃的先锋、市场化进程中的草根力量、拥有近30年来最脍炙人口的财富增长故事的城市,再次被聚焦和审视。

俗话说“三人成虎”,什么事情说的人多了似乎就有人信,忽悠永远都是会有市场的。其实这个流言的最初的版本是这样的: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在中央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中表示,温州共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可能有20%左右的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可是一些无良媒体纷纷对此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刻意突出“20%”这个概念,并以“倒闭”替换“停工或半停工”。对于这种偷换概念吸引眼球增加销量和点击率的做法,真的是很无聊,但是周德文同志还是坐不住了,在11月份他首次正面回应了这种流言:根据温州市经贸局的调查,约8%的企业倒闭,而不是像有些媒体宣传的那么离谱。

不管倒闭企业的比例是多少吧,反正中国制造企业前两年的情况很不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今年我国的制造业和出口有了复苏的迹象,整个世界也正在从危机中爬出来,未来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似乎可以预见到了。然而,我们的制造业的硬伤到底在哪里?如果再来一次危机或动荡,我们的制造业还能挺过来吗?我认为有些事情我们如果再不重视、不去认真做,总有一天中国的制造业要走向毁灭,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被击败,甚至被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所取代。

小链接1:

温州市的打火机企业数量已经从2006年、2007年的1000多家锐减到了70多家。来自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的消息称,现在还有2600家鞋类企业生存,2005年相关媒体报道,温州有鞋类企业近4000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在中国有纽扣、拉链之乡之称的桥头镇,纽扣厂家已经从鼎盛时期的560多家锐减到了现在的50多家。

位于珠三角的东莞市,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是,近两年来,这里出现了上千家外资企业的倒闭和外迁。现在仍旧有部分企业正在经历“生死劫”。企业的倒闭又引起了更多的副业濒临破产。这种倒闭的根源在哪里呢?

在东莞市几个乡镇的大街上,你随处可以看到“厂房招租”的字样,在一些工业区内,不时会遇到正在找工作的打工者。他们大多数曾经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里打工。根据相关调查,2008年东莞市招工的企业比往年减少了将近30%,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02%,出现了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那么我们的制造业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这种惨况呢?我想这还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我们在最近几年所经历的经济大环境实在过于特殊了,前面我也已经谈到过,基本上该来的不该来的都凑合到一块儿了,乍一看很容易把人搞迷糊。

首先是因为2007年中国实在太热,到处都热,迫使政府进行了严厉的宏观调控,银根被紧缩。这一个紧缩不要紧,什么东西都被卡死了,固然冻结了部分想去楼市股市的资金,但同时也让中小企业更难得到贷款。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中小企业融资本身就相当不容易,这下更是雪上加霜,成了没娘的孩子了。企业更加依赖民间拆借,融资成本大大上升了。而且原材料的涨价,《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雇佣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等一系列事件,都使得制造业的成本不断攀升,这使得本来就已经非常微薄的利润都被挤没了。

同时,我国那些制造业集中的区域一般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那些地方的要素资源——土地、能源短缺,这也导致了企业成本的急剧上升。我国的制造业又大都实行“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策略,靠量的扩张而非质的提升来进行恶性竞争,利润率被压得非常低。一旦外部宏观环境稍一改变马上就扛不住了,大家一起走向“同归于尽”。

以上是国内的因素,还有一些原因则来自国外。金融危机、经济低迷造成了外贸订单的直线下降。本来非常注重信用的老外,也开始说话不算数了,频频违约——这也是很自然的,人家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还怎么能有信用?信用很重要,但信用不能当饭吃,看来关键的时候老外的信用也靠不住啊!老外日子不好过了,自然惹是生非的劲头也更足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发生贸易争端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所有这些因素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仍然要问: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逆势成长,而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却都发生了不同情况的经营困难呢?我们的制造业怎样才能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呢?

关于这个问题,身为媒体焦点人物的郎咸平先生有过自己的鸿篇大论。我也曾经拜读过其这方面的言论和书籍,下面这一段节选自其《产业链阴谋》这本书:

小链接2:什么是所谓的产业链6+1?

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正是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九美金的价值,而它们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一环。不过在现在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少数中国企业意识到了,继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还没有觉醒!

那些没有觉醒的大多数在国际分工之下,被分派到哪一个环节了呢?事实上,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浪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不得不剥削劳动的——制造环节。而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基本上全部掌握在欧美各国的手中。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一块钱血淋淋的产品之后,我们同时就替美国创造出九倍的价值。当我们创造出一万美元的价值之后,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九万美元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2008年,英国的《金融时报》刊登了一个预测:由于美国经济的走弱,中国将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2007年,随着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中国已然承担起了“世界工厂”的角色。然而郎咸平先生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他的依据就是上面提到的“产业链6+1”,他认为制造业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我们只是掌握了其中的最低端、最没有利润的制造环节。对此,郎咸平先生开出的药方是,中国的制造业现在必须从那个“1”转向“6”,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有活路,而且他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表示悲观。

我拜读过不少郎先生的著作,虽然就我个人来说,对其很多观点不敢苟同,但是他的“产业链6+1”的论断我以为还是比较有启发意义的。我国今后要真正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强国,必须整合产业链,变制造环节的竞争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这一点我认为是毫无疑义的。然而,郎先生提出这一点应该是我国制造业的远景,在近期,甚至对近十几年而言,我们还没有能力做到那一步,我估计这也是郎先生悲观情绪的由来。但是,我们短时间内做不到这一点就一定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没戏吗?我们是不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还可以做一些工作呢?

我想答案是明显的。首先,我们在这里要抓住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制造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利润率低。如果我们的制造企业能把利润率提上去,那么即使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不会出现像前一段时间那样的倒闭潮。所以,目前想拯救我们的制造业,特别是制造型的中小企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利润率。大家可能会说了,你动动嘴皮子倒是简单,那么怎么提高利润率呢?

确实,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未必容易。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一个是政府,另一个就是企业自身。从政府方面来说,它能做的仅仅是最笨拙、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举措,比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啊、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啊,等等,这些确实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的——其实也就跟向企业发钞票差不多,但是这些东西是不能持续的,所以它只能解燃眉之急。

于是,这个难题最后就又被抛给了我们的企业。那么企业能做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再来谈谈商品的定价问题。商品的价格实际上是怎么决定的?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了,任何商品的价格说到底都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所决定的。需求方面来自消费者,我们暂时不考虑。那么供给方面呢?

大家应该很容易就能想明白,如果一个市场只有一个供应商,那么这个供应商就完全能从自身利润最大化来决定商品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垄断,而一般垄断者都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垄断自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情况,但即使我们做不到垄断也没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整个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我们就能拥有较大的定价权,那么就可能实现更高的利润率。那么我们的商品在整个市场(世界市场)上占的份额有多少呢?

看到下面的数字,我估计大伙都会感到很欣慰。比如我们的电风扇、节能灯等商品的份额占到了世界的90%以上,显示器、自行车、MP3等都占到了世界市场的85%以上。事实上,根据全球行业咨询机构TDC的统计,全球75%的玩具产于中国,而服装、礼品、电子等消费品领域,中国也是绝对值超过50%的出口大国。那么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我们应该能够掌握定价的主动权把成本的上升转嫁出去啊,为什么实际情况好像并非如此呢?

同类推荐
  •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本书选取了厉以宁今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阅读本书,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

    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

    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11月25创建云起测试作品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女鬼姑娘,我看你面犯凶煞,怕是大难临头。不过你不要急,先去我家避避风头。黑白无常那边跟我熟,他们是不会欺负你的……”天赋阴阳体质的李萧凡,除了是高中生以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抓鬼师。在因缘巧合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鬼住进了他的家。往后,又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 掌控万虫千兽:极品御妖女

    掌控万虫千兽:极品御妖女

    龙神的出世,引领各自的命运上了轨道。凤凰的重生,一时间谣言四起。皇室莫名的牵扯一时纷争不断,二十年前的真相逐渐清晰。妖典的出现引来无数的野心。鬼神之战,她为他险些坠入魔道,奄奄一息之际,万千的生灵为她咆哮!面对御妖之女那不可磨灭的使命,他愿为她放弃整个天下,而她又何尝不是!四大奇术真正的使命就此拉开,一曲御妖神曲使得魔神再次解开封印,眼看天下即将要陷入万劫不复……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田园喜事

    重生之田园喜事

    一朝重生为农女,死了爹,病了娘。孤儿寡母还落了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半袋粮,一破房,二只鸡,六张嘴,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哼,分家不给田怕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让你们看看本姑娘如何脱贫致富,一步一步奔小康!*一不小心捡回只戒指,竟是神仙的储物袋!家畜野味猛兽珍木,仙丹法宝神兵利器,各种奇珍异宝砸了她个眼花缭乱。金山有了,银窝有了,这下子亲奶奶、大伯娘、小姑姑全都上了门。就连那个死得不能再死的老爹都死而复生,带着太太姨娘衣锦还乡来了…*
  • 异界都市之神游

    异界都市之神游

    因为一次意外的空难,而降临到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大陆,在那个大陆,一个没有办法看到东西的人,要怎么生存下去呢?他那双天生的盲眼,在那个世界会不会好起来呢?他是怎么样从一个吟游诗人,一个盲人摔跤运动员,成为一位人人敬仰的大侠呢?他是不是可以在那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中国字,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随着明宇去看,啊,不对,是感觉一下这个新奇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