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300000033

第33章 贝克尔农场

有时候我会漫步到松林里去,那些松树像是高耸的庙宇,或是海上升起船帆的舰队,浓密的枝条宛如波浪般起伏,又如涟漪般反射出闪闪的光芒,它们非常柔软、葱郁和繁茂,要是德鲁伊[709]看到了,说不定会抛弃橡树,转而奉它们为圣木;或者到弗林特湖以东的柏树林去,圆柏[710]结满了蓝色的浆果,一株更比一株高,很适合伫立在瓦尔哈拉[711],欧刺柏[712]则随处可见,枝头也是硕果累累;或者到沼泽地去,那里的须松萝像花彩般高挂在黑云杉上,颜色鲜艳的毒菌在地上铺开,宛如沼泽之神的圆桌,有些更为美丽的菌菇则妆点着那些树的根端,像蝴蝶或者贝壳,活脱脱是植物界的滨螺[713];沼泽地里还生长着粘叶杜鹃[714]和毒漆树[715],轮叶冬青[716]的红色浆果闪闪发亮,很像淘气儿童的眼睛,南蛇藤[717]到处攀附,最坚硬的树木也给它勒出了凹痕,山地冬青[718]的浆果美丽得让观赏者流连忘返,此外还有许多让观赏者目眩神迷的无名野生禁果,它们太过美丽,所以凡人不能品尝。我并没有去拜访某些学者,而是常常去探望几株特殊的树,它们是本地罕有的品种,远远地挺立在某些牧场的中央,在密林或者沼泽的深处,或者是在山巅;其中包括黑桦[719],我们有不少直径两英尺的标本,以及它的近亲黄桦[720],穿着金色的马甲,像黑桦那样散发着芬芳;还有山毛榉[721],它的树干非常光洁,有着苔藓般的美丽颜色,整棵树的每个细节都很完美;说到这种树,除了散落在各地的几株,据我所知,就只有镇上的一片小树林,有人认为那片树林是鸽子从附近衔来榉木的坚果而种下的;当你劈开这种木柴时,那闪亮的纹路是很值得欣赏的;另外还有椴树[722]、鹅耳枥[723],以及朴树,又叫假榆树,这种我们本地只有一棵,但长得很高大;最后是几株高大的白松,一株板条橡树[724],或者一棵出众的铁杉,像高塔般屹立在森林里;其他一些我就不提啦。这些都是我在夏天和冬天去朝拜的神龛。

我曾经非常凑巧,正好站在彩虹的拱脚处[725],那道彩虹填充了大气的最底层,给周围的青草和树叶染上了颜色,又照得我心驰目眩,仿佛我正在看着的是五彩的水晶。彩虹的光芒宛如一个湖泊,刹那间我变成在其中畅泳的海豚。要是持续的时间更久,它大概也会给我的事业和生活染上颜色吧。每当走在铁路的路堤上,我常常好奇我的影子周围怎么会有光环,从而幻想自己是上帝的选民[726]之一。有个来探望我的人说,走在他前面的几个爱尔兰人的影子并没有光环,那是本地人才有的殊荣。本韦努托·切利尼[727]在他的回忆录里告诉我们,他被囚禁在圣天使城堡[728]时,曾有过一个恐怖的梦境或者幻想,自那以后,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意大利,他脑袋的影子上总是笼罩着灿烂的光圈,光圈在青草被露水打湿时尤其明显[729]。这大概就是我刚才谈到那种现象吧,非但在早晨可以观察得到,在其他时候,甚至是月光下,也都能看见。虽然这种光圈常常出现,但人们通常是不会发现的,对切利尼那样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它足以成为迷信的基础。此外,他还告诉我们,他只向很少人指出这一点。但那些发现自己有光圈的人真的就那么特殊吗?

某天下午,我穿过森林去费尔黑文湖钓鱼,因为我的蔬菜所剩无几,必须补充点食物。我走的路经过快活原[730],毗连着的就是贝克尔农庄,曾经有个诗人[731]歌颂过这处幽僻的胜地,那首诗的开篇是这样的:

你的入口是宜人的原野,

几株爬满青苔的水果树,

欢快的小河潺潺地流过,

河里居住着溜滑的麝鼠,

还有那银光闪闪的鳟鱼,

在水面上跳跃此起彼伏。[732]

在搬到瓦尔登湖之前,我曾考虑到那里去生活。我“偷摘”过那里的苹果,跃过那条小河,惊动过麝鼠和鳟鱼。当年的午后时光总是显得特别漫长,似乎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那天也是这样,所以我决定到大自然里去感受生活,不过动身时下午已经过半。路上正好下雨,我只好到一棵松树下面躲了半个小时,折了几根树枝挡在头顶,又将我的手帕铺在上面;后来我站到齐腰深的河里,在狗鱼草丛[733]里垂下钓索,这时发现自己突然被乌云的影子罩住了,雷神敲响了他的战鼓,吵得我震耳欲聋。我想天上的神明肯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居然用这么多狰狞的闪电来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渔夫。所以我匆匆躲进最近的木屋,那里离任何道路都有半英里远,但比瓦尔登湖近得多,而且早就没有人居住——

这里是某位诗人所建,

落成至今已有许多年,

因为你看那座小木屋,

正在走向倾塌的终点。[734]

反正缪斯[735]的寓言是这么说的。但我发现那里面如今住着约翰·费尔德,是个爱尔兰人,还有他的妻子和几个小孩,其中有个是面孔很宽的男孩,已经能帮他父亲打下手,这时父子俩正从沼泽地跑回来避雨;还有个长着皱纹的婴儿,看上去宛如希贝拉[736],脑袋尖尖的,像宫殿里的贵族般坐在其父亲的膝盖上,从那个潮湿而贫穷的家里,带着孩子特有的天真,好奇地望着我这个陌生人,浑然不知道自己其实并非约翰·费尔德家饥肠辘辘的可怜孩子,而是高贵血脉的最后传承,是全世界的希望和瞩目所在。我们共同坐在漏雨最少的那部分屋顶之下,任由外面大雨瓢泼,雷声轰鸣。从前我曾在那里坐过许多次,当时远渡重洋把这家人送到美国来的那艘船还没造好呢。约翰·费尔德显然是个诚实、勤奋而又没有本事的男人;他的妻子也是勇气可嘉,居然能用四处漏风的破炉子连续烧了那么多顿饭;她的圆脸满是油光,胸脯裸露着,依然想着有朝一日能过上好日子;她永远拿着抹布到处擦拭,然而却没有丝毫明显的效果。几只小鸡也到这里来躲雨,像家庭成员般在屋内走来走去,我觉得它们简直太像人类了,都不是很适合烤来吃。它们站着看看我的眼睛,又用力地啄啄我的鞋子。这时主人跟我说起他的故事,他替临近某位农夫翻土的工作非常辛苦,用铁锹或者泥铲给草地松土,每英亩能获得十美元的酬劳,外加那块地一年的耕种权;那个宽脸的小孩高高兴兴地在他父亲身边干活,完全不知道后者谈下的交易是多么的糟糕。我想用我的经验来帮助他,于是对他说,我住的地方离他不远,我虽然来这里钓鱼,看上去像个游手好闲的人,但其实也像他那样自力更生;我住的是一座结实、亮堂和整洁的木屋,造屋的成本跟他住这座破房子正常的年租差不多;只要他愿意,一两个月就可以盖起属于自己的宫殿;我不喝茶,不喝咖啡,不吃牛油,不喝牛奶,也不吃鲜肉,所以不用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而卖命工作;反过来说,因为我不用卖力劳动,所以不用拼命进食,在食物上的花费因而非常少;但由于需要茶叶、咖啡、黄油、牛奶和牛肉,他只好努力工作,这样才能买得起那些东西;在拼命干活之后,他必须拼命吃东西,以便弥补消耗的体力——于是他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其实这简直算是绝境,因为他永远得不到满足,他的生命全浪费在那桩不合算的交易里了;可是他居然还认为到美国来是好事,在这里你每天都能享用茶叶、咖啡和肉。但真正的美国应该是这样的国家:在这里你有自由去追求一种无需这些东西也能过得很好的生活,政府不会想方设法强迫你拥护奴隶制,要求你为战争出钱出力,更不会让你承担各种多余的花销,那些因这些玩意而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费用。我跟他说这些话,是因为我把他当作哲学家,或者是愿意成为哲学家的人。如果大地上所有原野都处在荒芜的状态,如果那是人类开始拯救他们自己的结果,我会感到很高兴的。人不需要学习历史,也能知道什么对他自己的处境是最有益的。但可惜啊,这个爱尔兰人居然试图通过一把翻土的铁锹来开垦他的心田。我告诉他,由于如此辛劳地松土,他需要厚实的皮靴和坚韧的衣服,然而它们很快就会被弄脏和磨破,我反而只要穿轻便的鞋子和纤薄的衣服,价钱不到他的一半不说,他可能还会认为我穿得像乡绅(我当然不是乡绅)般气派;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花一两个小时,毫不费力地、轻轻松松地钓到足够我吃两天的鱼,或者挣到足够我花一个星期的钱。如果他和他的家人愿意过着朴素的日子,夏天时他们可以全家去采摘野果,那是很有趣的娱乐活动。约翰听完叹了口气,他的妻子则双手叉腰望着我,两个人似乎都在考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过上这样的日子,或者在盘算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可行。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凭借船位推算法[737]去航海,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如何才能抵达目标港口;所以我想他们还是会勇敢地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奋斗,竭尽全力地去生活,可是他们缺乏将生活这根大木头精雕细琢的技巧,只是想着随便应付了事,就像人们处理蓟草那样。但他们是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奋斗的——约翰·费尔德啊,你的生活缺乏权衡,所以过得如此凄惨。

“你钓过鱼吗?”我问他。“钓过啊,在我休息的时候,偶尔会钓到几条;我钓到过黄鲈鱼[738]。”“你用什么当鱼饵呢?”“我用蚯蚓钓闪光鱼,再用闪光鱼来钓鲈鱼。”“现在可以去钓啊,约翰,”他的妻子容光焕发、满怀希望地说;但约翰看上去不是很愿意。

这时大雨已经消停,东边的森林上空出现了彩虹,意味着当晚天气将会很好,所以我就起身告辞了。出门之后,我向主人讨杯水喝,想借此看一眼井底,完成我对这个地方的考察;可惜那口井啊,井水既浅,又有流沙,另外井绳断了,提桶也破烂不堪。在我察看的时候,主人选好了合适的器皿,水似乎是煮过的,经过漫长的讨论之后,终于送到了口渴者手里,还没有彻底凉下来,而且有点浑浊。他们喝的水居然这么脏,我心里想;于是我闭上眼睛,熟练地撇掉水里的灰尘,仰头将这份真切的热情一饮而尽。在这样的场合,我还是很有礼貌的。

我在雨后走出那爱尔兰人的屋顶,重新蜿蜒地迈向费尔黑文湖,在偏僻的草地和泥沼、浅坑中跋涉前进,经过许多荒蛮之地;路上我突然觉得如此急于去钓狗鱼,对我这样曾经念过中学和大学的人来说,实在是自甘堕落;但后来我走在下山的路上,前方是西天的红霞,肩上是雨后的彩虹,有些微弱而清楚的声音从清新的空气中传入我的耳朵,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仿佛是我的守护神在说话——去钓鱼打猎吧,尽管去更远的地方,尽管在许多溪流和炉膛旁边休息,完全无需担心。趁着年轻,你要纪念你的造物主[739]。尽管无忧无虑地在黎明醒来,踏上探险的征途。让正午在其他湖畔找到你,让黑夜随处为你安个家。没有比大地更宽广的田野,没有比渔猎更高贵的游戏。依照你的本性恣肆地生长吧,就像这些莎草和凤尾蕨[740],它们绝对不会变成英国牧草。让雷霆轰鸣吧,就算它毁坏农夫的庄稼又如何?那并非它带给你的口讯。当人们急忙奔向马车和棚屋时,你就托庇于云朵吧。别让谋生变成苦差事,而是让它成为娱乐活动。尽情地享受大地吧,但别去占有它。世人往往缺少冒险精神和信仰,所以他们忙于买卖经营,过着奴隶般的日子。

啊,贝克尔农场!

“你的风景是如此秀丽无双,

虽然只靠些许无邪的阳光。”……

“没有人会翻越围栏,

到你的草地上狂欢。”……

“你从来不曾与人争论,

不曾为任何问题所困,

依然如当初那样温顺,

穿着红衣那么的清纯。”

“来的既有热爱你的人,

也有那些讨厌你的人,

既有天真无邪的孩子,

也有那盖伊·福克斯[741],

把他各种阴谋和诡计,

公然挂上结实的树枝。”[742]

人们每天只去离家不远的田野和街道,到了夜里就乖乖地回去;他们的生命渐渐失去了活力,因为缺乏新鲜的空气;他们在早晨或傍晚的身影,比他们每日走过的路还要长。我们每天应该到遥远的地方去探索,到危险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经验和品德再回家。

我还没走到湖边,约翰·费尔德已经在那里,新的想法促使他改变心意,太阳还没下山就放弃了松土。可是后来我先钓上一条大鱼,这可怜的家伙还是一无所获,他说运气不在他那边;但我们在船上换过位子之后,运气也跟着换了位。可怜的约翰·费尔德——我相信他是不会读这本书的,这本书又不会给他带来好处——来到了这个荒凉原始的新国家,居然还想依照久已开化的旧国家的方式去生活,居然想要用闪光鱼去钓鲈鱼。闪光鱼有时也是好鱼饵,这我并不否认。周围大片原野都归他所有,然而他依然穷困潦倒,因为他固守着那些从亚当的祖母[743]传下来的拖泥带水的生活方式,从而继承了爱尔兰人的贫苦或者凄惨的生活;看来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后代,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是不会上升的,除非他们那些踩惯了泥沼的脚穿上了长翅膀的凉鞋[744]。

同类推荐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据首都图书馆所藏咸丰七年(1857)刊本校点。书中不题撰人,孙氏谓“作者广东人”当是据故事多发生在广东而推断。全书包括十二个故事,有一回演一个故事,也有数回演一个故事者。柳谓此是“小型的袖珍本。”
  • 清风剑之江湖累

    清风剑之江湖累

    我的朝廷跟武林。他们说朝廷跟武林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事物,朝廷有自己的规矩,武林也有自己的规矩。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剑逆

    剑逆

    一个墨族的少年,被传说中的西门家族的神秘强者带走。少年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用他的剑证明自己,问鼎天下!古老的封印,可怕的棋局,一切都可能是某个通天强者一手操控。这个墨族少年体内又会有怎样可怕的力量呢。血染天界,共敌魔界入侵,暗潮涌动,一阵阵腥风血雨尽在此时!诛仙斩圣!斗转轮回!逆转剑道!唯我独尊!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