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000000035

第35章 中外文化交流(6)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冯桂芬、薛福成、王韬和郑观应等人。他们的这类言论众多,诸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取西人器术之学,以卫我舜、汤、文、武、周、孔之道”,“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后来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实质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根本前提下,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尽管这种思想有着明显的守旧色彩,但和全盘拒绝与盲目排外思想较之,它仍有着不容忽视的进步作用。

(三)“全盘西化”

国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时候,曾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极端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曾提出“废止汉字”。胡适则更为极端,他说:“只有一条路,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不怕模仿,……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就连陈独秀在当时所发表的一些文章中,也表现出“全盘西化”的思想。“全盘西化”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在一个富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搞“全盘西化”也就是搞“民族虚无主义”,这是不可想象的。

(四)“洋为中用”

中国人在经历了若干年的痛苦探索以后,终于找到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观念,这就是“洋为中用”。毛泽东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后来他又在《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我们必须“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下,中华民族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勇敢地吸收着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独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文化。

(第五节) 近代中国学者对日本的影响

近代以来,日本不仅是中国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媒介,而且在明治维新以后成为中国学习的对象,成为接受近代中国出洋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之势颠倒了。然与此同时,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在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文化方面仍走在日本的前面,对日本认识和吸收西方文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魏源《海国图志》和王韬《普法战记》。

一 魏源《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启蒙

魏源曾协助林则徐抗击英军。林则徐被革职后,魏源受托继续编写《四洲志》。在此书的基础上,魏源广泛搜集中外有关著述,按区分国,增补整理,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图志》50卷。全书共计57万字,另有地图23幅,洋炮图示8页。1847年,他又补充成60卷,1852年增加至100卷,共计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图示42页,范围囊括五大洲几十个国家。此外,该书还有总结鸦片战争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4卷,堪称当时内容最丰富的西方知识文化和海防的百科全书。

《海国图志》最初传入日本是在1851年。因为书中有“幕府禁止之文句”,所以皆收于幕府中。1854年又有15部传入,7部为幕府专用,另8部拍卖,始广为流传。此书深受日本各界重视和欢迎,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日本国内很快便出现《海国图志》的翻刻本和适合普通民众阅读的日文译本。日本幕末时期的一代知识分子都深受此书影响。可以说,该书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首先,《海国图志》使日本人扩大了视野,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德川幕府采取锁国的政策,自1639后,除荷兰人被允许在长崎诸岛从事贸易活动外,其他欧洲国家全部被禁止通商贸易。德川幕府200多年中,只有少数学者和高级官员通过荷兰商人了解到关于西方史地人文的少许信息。魏源《海国图志》对西方各国的史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宗教、科学技术等诸领域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使日本人对西方的认识豁然开朗。日本学者尾佐竹猛说:“幕末时期,海外知识多由译自横行文之汉字书传入日本,其于新文化之介绍,贡献殊大。”杉木达在《海国图志·美理哥总记和解跋》中高度评价道:“本书译于幕末海警告急之时,最为有用之举。其于世界地理茫无所知的幕末人士,此功实不可没也。”美国是最先迫使日本订约通商的国家,因此日本知识分子对美国的兴趣特别浓厚。一年之间,《海国图志》中有关美国部分的译本竟达十多种。《海国图志》在帮助日本人了解世界形势方面,远胜于荷兰人多年的传播。

其次,《海国图志》启发日本人加强海防,抵抗侵略。19世纪中叶,日本和中国一样,也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本自1854年开始和美、英、荷、俄等国签订第一批通商条约后,1858年受美国所迫又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并承认了领事裁判权。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加强海防、抵抗侵略成为日本最迫切的任务。《海国图志》系统、详尽地总结了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提出了诸多加强海防、抵御外敌的战略战术建议,对于境遇相同的日本来说,其启发和帮助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1855年,日本学者赖醇在《海国图志训译》序中说:“清魏默深(魏源)《海国图志》六十卷,纂述赅博,择取而用之,其于海卫边备,必有裨益者矣!”他期望全部译出,迅速刊印,“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备之一助矣”!

第三,《海国图志》给幕末维新志士以启迪,从而推动了明治维新。《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前,日本的开国论者和坚持锁国者两派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海国图志》传入后,著名的有识之士包括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横井小楠、桥本左内等都争相阅读。开国论者读了此书后,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念。攘夷论者读了此书,受到极大启发,很多人在思想上向开国论转变。横井小楠原本是坚定的攘夷论者,在读罢《海国图志》后,转向赞同开国论,成为与佐久间象山齐名的洋学者。在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受到《海国图志》启发的日本有识之士从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认识到锁国政策不能挽救危亡。于是,日本掀起了一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变法维新以抵制西方侵略的滚滚浪潮,有力地推动了倒幕维新运动的到来。

二 王韬《普法战记》对日本的影响

王韬(1828-1897),初名利宾,字紫诠,江苏吴县人,近代中国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与林则徐、魏源远隔重洋了解西方世界不同,王韬走出“天朝上国”,实地了解西方文化。1867年,他随回国的英国传教士理雅各从香港启程“往游泰西,佐辑群书”。遍游英、法、意大利、土耳其、埃及、新加坡、锡兰(斯里兰卡)等国,考察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王韬的欧洲之行是中国文化知识精英第一次以自由身份对欧洲的实地考察。在这期间,他主要旅居英国和法国,1870年1月始离欧返港,著《漫游随录》。两年零四个月的欧洲之行,使王韬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科学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变法改良的思想。1879年,王韬应日本学者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游记》。王韬的改良主义思想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以《普法战记》最盛。

《普法战记》书中,王韬力求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探究法国战败的根源,涉及普、法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其中有许多为当时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闻所未闻之事,如巴黎公社、马赛曲、议会君主制、气球侦察、360度转炮、行军地图等等。王韬在书中以夹叙夹议的手法对许多事件进行了画龙点睛的评点,使人读后深受启迪,获益良多。1871年,王韬完成此书的撰写,在香港《华字日报》上连载,战争结束后,才汇集成纪事本末体14卷,1886年增至20卷。

《普法战纪》一书,使王韬名声轰动遐迩,“其书虽未付手民,而钞本流传南北殆遍。”曾国藩称王韬为“未易之才”;李鸿章“许以识议闳远,目之为佳士”。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和《史学书目提要》中对《普法战纪》也是加以大力推荐。

《普法战纪》在日本引起的轰动效应更巨。日本人士将《普法战记》与魏源的《海国图志》相提并论,然而相对于20年前的《海国图志》而言,《普法战记》所提供的世界新知识更为准确、丰富。如果说《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日本人认识西方、变法维新的潮流,《普法战记》则激发了日本人深入观察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探索国家命运和振兴民族的热情。王韬《普法战记》在日本学界、军界产生极大的反响。该书传入时值日本开放之初,日本知识分子急于了解西方世界的真实情况,可国内一时又缺乏这方面的著作,于是,《普法战记》被日本学界视为瑰宝而倍加推崇。明治军部则认为该书所述欧事条理分明,识见宏远,有必要让日本朝野研读。因此,明治十一年(1878),陆军文库翻刻了《普法战记》并颁行全国。此后,加上从香港和上海流入的中国版《普法战纪》及明治二十年(1887)日本军部的第二次翻版,日本社会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普法战纪》热”。1879年,日本学者还盛邀王韬访日。王韬(又称王紫诠)在当时日本军学两界几乎成为无人不晓的名字。总之,王韬的《普法战记》对于推动日本人士深入认识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军事科学技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阅读书目:

1.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2.冯家升:《火药的发明与西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3.李寅生:《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巴蜀书社,2001年。

4.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5.徐振保:《中外文化交流记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魏秀春:《中外文化交流史逸闻趣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7.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8.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华书局,2009年。

思考题:

1.简述四大发明西传欧洲的过程及其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试述儒家文化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影响。

3.古代中国产生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文化,但这些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却是在西方,原因何在?请谈谈你的认识。

4.近代中日两国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先进文化成果为何态度各异,谈谈你的看法。

5.简述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6.《海国图志》和《普法战记》为中国人所著,也问世于中国,为何在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如此不同?

同类推荐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热门推荐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或还似懂非懂,生发开去,我先看目录。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杜书瀛兄嘱序于我,说有的是“友情出场”,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有的是为了“促销”,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我的疯狂游戏史

    我的疯狂游戏史

    本人98年开始接触电脑,并被这神奇的电脑给吸引住,先后学会了上QQ,玩红警,打星际。电脑游戏简直就是精神鸦片,之前年年拿三好学生,曾经是班主任看好考一中的头好苗子就这样堕落了。游戏要玩,书也不能不念,既然考不上好的大学,那咱就上个大专吧。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境界取决于理想,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便不可能有美丽,也缺不得爱心。应该是,人生得追求境界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韶光贱

    韶光贱

    付秀莹,女,河北无极人,1976年生,现居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毕业。知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爱情到处流传》、《旧院》。曾获首届中国作家出版奖等多种奖项。供职于《小说选刊》编辑部。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龙傲天因庶出从小失宠,洗礼的时候更被查出是九阴绝脉无法修炼武技,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当他的血激活了拣来流星里的神器戒指,拜神为师并修炼超级功法血法,从此开始不断变强,参军征战屡建奇功,统领大军横扫大陆,挑战最强武者,屠神灭佛。
  • 公关办事有心计

    公关办事有心计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参考了众多有关公关办事的专业书籍,力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通过简单、客观的表现方式将各种抽象的内容具 体化,真心希望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性内容,为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注重形象,别让仪表丢分;好事多磨,心急难成大事;因势利导,找准方法者赢;因人而异,根据性格沟通;打造关系,发挥人脉作用;交际应酬,恰到好处最佳;选择环境,把握办事时机;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本宫代号007:王爷,有种就单挑

    本宫代号007:王爷,有种就单挑

    世上排行001的人有很多,蓝羽并不是其中之一,她的代号是007!但不管任何时空,蓝羽都绝对是独一无二第一人!一个修罗般冷硬绝情的女佣兵穿越到异时空,取代蓝家废物大小姐之后,颠覆了谁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