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000000026

第26章 古典文学(3)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宋代。当时北方早已沦落,北宋政权已经灭亡,南迁的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出生在北方的辛弃疾从小受到家族爱国主义的精神熏陶,具有强烈的抗金愿望与热情。辛弃疾曾参加过北方的起义军,以杰出的能力和超人的胆识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二十三岁便步入仕途。但是,辛弃疾所倡导的主战言论与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弃战言和的统治政策大相径庭。这不但造成了他仕进的不畅,而且还使他多次受到排挤和陷害。仕途的失意与理想的破灭使辛弃疾将自己心中的愤懑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赤胆忠心抒发在大量的词作中,成为南宋最著名的爱国词人。

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中不但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而且还突破了苏轼词的范围。他以强烈的政治热情和豪爽的英雄本色,开拓了词的广阔天地。辛弃疾的词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化,除了具有强烈情感以及洋溢着强烈爱国热情的《贺新郎》、《兰陵王》、《破阵子》等豪放词风的词作外,凡是诗人在生活中能感见的事物,如朋友之情、民俗民风,以及田园风光、日常生活等题材,辛弃疾都能作用于词作中。他的《鹧鸪天》、《西江月》以寥寥简朴的笔调,描绘了清新、盎然的农家生活,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风格婉媚,用笔细腻。此外,辛弃疾还打破了诗词的界限,达到了诗词、散文合流的境界,形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词。在辛弃疾的词作中,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由,既有通俗浅易的民间俗语,又有经、史著作中的历史典故。无论是俗、是雅,辛弃疾都能随心所欲、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词的创作中。在辛弃疾的努力下,词的创作完全摆脱了各种羁绊,进入到全面自由的境界。

五 明清诗歌

明清时期,由于政治上的高压政策,以及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使得这一时期的文人陷入了拘谨与紧张的状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则是缺乏唐宋诗文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新。同时,由于清王朝的大兴文字狱,以及清中叶考据之风的兴起,使得诗歌的创作远离现实斗争,而崇古、尊古之风大盛。总体而言,明清时期的诗歌处于衰微的趋势。

(一)明代诗歌

在经历了唐诗宋词辉煌灿烂的年代之后,中国古代社会的诗歌创作不再呈现出耀眼的光芒,明代诗坛也没有出现杰出的大家。但总体而言,明代的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明代前期(1368-1478),即从明初到成化末年,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高启和刘基。在他们的诗歌中还能感受到对社会政治和对民生疾苦等的关怀,内容还比较充实。但随着高启的腰斩,由元入明的自由活跃文风嘎然而止。到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以对皇帝的阿谀奉承和道德说教为创作题材,虽号称词气安详、雍容典雅,实际上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明代中期(1488-1572),约从弘治到隆庆年间。此时,明代诗坛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文学流派,在彼此的冲突与融合中,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官方的政治约束。其中重要的派别有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以高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推崇汉魏盛唐唯古人是尚,提出复古的文学主张。他们的复古运动对扭转当时的文学风气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明朝晚期,明代诗坛上出现了公安派和竟陵派。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由于不利于用于创作,所以公安派影响虽大,却无法持久。竟陵派接受了公安派的主张,但却追求“深幽孤峭”的诗境,多以寂寞荒凉,以及阴深的景象入诗,使其诗作中充满着幽塞、寒酸、尖刻的感觉状态。

总体而言,明代诗歌没有取得较大的发展和成绩,倒是明末诗坛在国破家亡之际陈子龙、夏完淳等写出了不少具有激昂之气的诗歌。

(二)清代诗歌

清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总量超过历代,但是诗歌的总体成就却不高。在清代前期的诗歌创作上,大量由明入清的诗人活跃于清初诗坛。具有较大影响的诗人有被称作“江左三大家”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此外还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他们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中经历国破家亡,目睹清军入关后的残酷屠戮,写下了大量关心民族危亡和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诗篇。吴伟业创作、流传较广的《圆圆曲》、《扬州》四首等诗就是其中较有名的代表作品。清代中期,由袁枚所倡导的“性灵说”对乾隆时期的诗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里的“性”即性情、情感,“灵”即灵机、灵趣。袁枚主张抒写个人的性情遭遇,认为人的性情是诗歌的本源,在写诗中必须讲求自我个性,不能因袭他人。此外,他还强调在具体创作中需要有才、灵机,在创作中还要学习古人。但是,袁枚的诗歌创作虽有特色,却没有成为大家。他的诗以新颖灵巧见长,却没有厚重与奔放的特色。除袁枚外,这一时期较有成就的诗人还有赵冀、蒋仕铨、黄景仁等。

(第二节) 古典散文

我国古代的散文是仅次于诗歌的一种主要文学体裁,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又一珍宝。古典散文与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有着很大区别。现代所谓的散文则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国古代的散文则有广狭二意:狭义的散文是指不重声韵,不讲对偶,写作自由,单句散行的文章;广义散文既包括上述单句散行的文章,也包括基本上是对偶的骈文。本章所说的古典散文,指广义散文。我国古代的散文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后,商代的甲骨卜辞与稍后的铜器铭文是记叙散文的雏形,而《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散文的勃兴。秦汉以后的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和骈文两大类。魏晋六朝是骈文形成并逐渐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而自中唐古文运动以后,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并于唐宋达到最高峰。

一 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典散文勃兴的时期。该时期的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代表作有《春秋》、《左传》和《战国策》;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代表作有《论语》、《墨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一)历史散文

在夏、商奴隶制社会时代,古人就已经在龟甲兽骨上刻字记事。这些文字今天被称为甲骨卜辞。甲骨卜辞记载了关于古人祭祀、畋猎、农业及战争等内容。虽然所记载的事件,文字简单、篇幅简短,但它们却是记叙散文的雏形。随着先秦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古代文人开始运用散体文的形式来记叙历史,评断历史事件,并用恰当的文字暗寓褒贬,逐渐形成了历史散文。

1.《左传》

《左传》原称《春秋左氏传》。它是在《春秋》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叙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它的作者过去都认为是左丘明,但多有异议。现代一般都倾向于《左传》是战国初年作品。

《左传》是一部断代体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左传》还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它的文学成就很高。在叙事上,《左传》的叙事方法多种多样,有顺序、倒叙、补叙、插叙、明叙、暗叙等。在描写战争上,《左传》常围绕某一主题选材,组织材料,使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且往往穿插细节材料,描写生动,如“晋楚邲之战”中对晋兵逃溃时的情景描写就十分生动传神。此外,《左传》还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人物,在矛盾中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左传》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有了较大发展。它的叙事方法,对人物的刻画手法,以及简练丰润、含蓄畅达的语言表达,对后世的史传文学和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了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策谋的著作,曾有《国策》、《国书》、《事语》、《长书》等名称,后经汉代刘向汇编整理为三十三篇,最终定名为《战国策》,而作者已无从考证。《战国策》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史学价值不够高,但它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善于以人物性格及事件发展为中心,在情节发展中写出完整的人物事迹或人物形象。同时,它还擅长于对人物性格进行刻画。其叙事情节生动,富于文采,又善于渲染场面气氛。在行文中,《战国策》常常引用许多寓言故事,用于比喻说理,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活泼鲜明。《战国策》取得的文学成就甚至超过了《左传》、《国语》。它是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峰。不仅如此,《战国策》还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对汉代的政论散文以及唐宋古文的雄辩恣肆、议论通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阐述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春秋后期,有《论语》、《墨子》;第二阶段,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第三阶段,战国后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诸子散文思想活跃,对现实的认识极具深度和广度。在文风创作上,诸子散文不但讲究文采和修辞,而且还有其独特的个性风格。在文体上,诸子散文已经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师,世人常以“孔孟”连称。《孟子》是一部以对话语录体记载孟轲与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孟子》中的文章好雄辩,逻辑性很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充满论战性,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孟子》还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充满爱憎的感情。此外,《孟子》的叙事文字精炼深刻,对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情节完整曲折,是后世短篇小说的雏形。唐宋八大古文家,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不但在思想方面受到《孟子》的影响,而且在文章艺术方面对《孟子》有着一定程度的借鉴。

2.《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者的哲理性著作,今存三十三篇。其中,《逍遥游》是其代表作。

《庄子》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有较强情节性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把文学和哲学熔为一炉。不仅如此,《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行文夸张大胆,意境十分雄阔,风格非常独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突出地位。此外,《庄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文学创作上,都给后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思想上,庄子超脱事外,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对后世司马迁、李白、苏轼等都产生了影响。在文学上,庄子富于幻想夸张而又带有诗意般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善用比喻,构思奇特,充满哲理与智慧的语言,为后世许多作家提供了艺术的借鉴。

二 两汉散文

两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呈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两汉时期的散文创作比前代更加丰富。该时期不但产生了贾谊、晁错、司马迁、班固等杰出的散文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现实、抒发理想的优秀作品,而且还出现了政论散文与史传散文两种形式。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一)政论散文

两汉政论散文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密切相关。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在思想上受到强大秦朝迅速覆灭的强烈冲击。这一时期指陈时弊,总结秦亡教训成为西汉统治者特别关心和热衷讨论的问题。在此契机下,先秦诸子谈论哲理、宣传政治主张的散文,发展为以奏、议、策、疏等创作形式为主的政论散文,成为两汉散文创作的主体。

汉代政论散文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贾谊。贾谊主要生活于汉文帝时期,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文章洋溢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表现出作为政治家的气魄和历史家的睿智,同时又充满热情,富于文采。贾谊的政论散文以《过秦论》和《论治安策》最为著名。在《过秦论》中,贾谊使用铺张描写和对照手法,先着力大肆铺陈秦国的强大和显赫,然后笔锋陡转,写陈涉起义军虽力量薄弱,却很快推翻了秦朝,从鲜明的对比中得出了秦朝不施仁义而灭亡的结论。在文章中,贾谊使用了较多的排比、比喻的手法,增添了文辞的富丽。全篇气势雄浑,感情充沛。在《论治安策》中,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安定表面下潜伏的社会危机,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减轻民间负担、重视仁义教化等一系列政治主张,该书是贾谊最重要的长篇政论散文,被称作“万言书之祖”。

(二)史传散文

西汉王朝历经了汉初几代统治者的精心图治,到武帝时期形成了一个拥有广阔疆域与强大中央集权、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封建大帝国。在大一统的局面下,时代呼唤着人们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司马迁根据时代的需要,广泛吸收了前人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及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于汉武帝时期创作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开创了我国的史传文学。

司马迁(约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改称《史记》,并沿用至今。《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它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史记》不但是一部重要的史学名著,同时还是一部文学名著。在这部作品中,司马迁根据确实可信的史料加以选择、加工,运用互见的写作方法和丰富而精炼的语言,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历史人物,比如“仁而下士”的信陵君,“外宽内深”的公孙宏。同时,《史记》还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面貌,使史学和文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此外,《史记》还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擅长使用通俗、简洁,富于感情的语言来渲染场景,表现人物的情态、心理。总体而言,《史记》在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语言和布局谋篇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的散文、小说以及戏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时期,在史传文学上取得较大成就的是班固的《汉书》。《汉书》记载了汉高帝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虽然《汉书》作为史传文学的成就远比不上《史记》,但它的文风严谨、材料详赡、组织严密,对一些人物的描写极其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三 魏晋南北朝散文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热门推荐
  • 三十六计大全集

    三十六计大全集

    有人说《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所作,但具体作者和准 确成书年代都已不可考。全书共分六套计,即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等计。在这六套计中,每一套均包含有六条具体计谋,总共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智慧之大成。 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兵家活用、商家活用、职场活用、处世活用等板块。全面解析经典智慧,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所选的 荟萃古今中外的精彩案例,不但能让你从先人那里得到启示,学会深谋远虑 ,而且能让你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想不到,思路一开阔,就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水中鱼编著的这本《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不仅包含了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还有处理问题的窍门、经验。没有做不到,错误的方法只能让问题越来越多。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创新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简化思维、加减思维、系统思维等基本方法,方法的正确与否与人们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灵活正确的方法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让读者受益匪浅。我们不但要随机应变,有一个问题出现,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对方法做对事
  • 驱魔王妃

    驱魔王妃

    她是驱魔师,却也华丽丽滴穿越了!却没想到是从天而降,硬硬砸死了两个人,直接成了杀人犯!老天爷,你这待遇也太不同吧?她无语问苍天。幸好,幸好旁边还有一个美的冒泡的帅哥,她可以拉个垫背的了。咦,他居然是个王爷?这下糗大了!解蛊咒,破悬案,看现代女驱魔师如何玩转古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望雁归

    望雁归

    原本是想去地府找阎君讨个说法,一睁眼却发现身处一个凶杀案现场,最要命的是竟然成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阴差阳错成了知府外室所出的小小庶女,大妇强势毒辣,便宜爹爹窝囊自私,幸亏小娘亲还有几分智慧,看小小庶女如何混的风生水起。
  • 第一狂妄娘亲

    第一狂妄娘亲

    穿越便遇上了临盆产子,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生出来的是个肉球?还是三年怀孕所致。肉球里跑出粉嫩小萌宝,岂料腹黑而强大!杀手成为异世界天生煞体,无法修炼?NO!NO!NO!越是无法修炼,她还是就偏偏修炼给你们看!娘亲嚣张,萌宝腹黑,且看母子俩是如何把这异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娘亲,那人长的好像我,是爹爹吗?”“NO,你爹是太监!”“太监是什么?”“太监就是太监!”某男幽幽道,“你见过这么美的太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