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900000051

第51章 洁净圣所

“到两千三百日,圣所就必洁净。”这一句话对于一切信仰耶稣快要复临的人已是耳熟能详。许多人反复重提这个预言作为他们信仰的口号。大家都觉得这一段预言的时期要在1844年秋天结束,而这个地球或其上的某一部分就是圣所。所以他们认为洁净圣所就是末后大日用火洁净全地,并且这件事要在基督复临的时候实现。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说,基督要在1844年复临。

但这预定的时日过去了,基督并没有降临。那时的信徒知道上帝的话是不会落空的;所以必是他们对于预言的解释有了错误。但错误究竟在哪里呢?有许多人不肯耐心地探讨难题的症结,索性就否认2300日的结束是在1844年。他们辩论说,如果这个预言的时期果真在1844年结束,则基督必在那时降临,洁净圣所,也就是用火洁净这地;但现在他既没有降临,可见那日期还没有结束。虽然有许多人放弃了他们先前对于预言时期的算法,并否定了那以这算法为根据的复临运动,但还有一些人不肯否定自己的信仰与经验,并要保持这一个方针,继续研究《圣经》。他们恳切地祈祷,检讨了自己的立场,并研究《圣经》,要发现自己的错误,对于圣所的题目作更详尽的查考。

在他们查考的时候,他们发现《圣经》中并没有什么凭据,可以支持一般人所相信,这个地球就是圣所的说法。在使徒保罗致希伯来人的书信中,他说:“原来前约也有(见英文或原文《圣经》)礼拜的条例,和属世界的圣幕。因为有预备的帐幕,头一层叫作圣所;里面有灯台,桌子,和陈设饼。第二幔子后,又有一层帐幕,叫作至圣所;有金香炉,有包金的约柜,柜里有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并两块约版;柜上面有荣耀基路伯的影罩着施恩座。”

保罗在这里所提到的圣所就是摩西奉上帝的命令所建造的圣幕,作为至圣者在地上的居所。“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这是摩西与上帝同在的西乃山时所受的指示。那时,以色列人在旷野旅行,所以圣所的构造是轻便而易于移动的;虽然如此,它仍是一个十分华丽的建筑物。墙壁是用精金包裹的木板,安插在银座上;顶用幔子盖着。幔子的外层,用公羊皮和海狗皮罩着;幔子的内层是精巧地绣着基路伯的细麻布。在外院里,有献燔祭的坛;圣幕分为两层,叫作圣所和至圣所,其中用一幅华丽的幔子隔开;在第一层圣所的入口处,也挂有一个相似的幔子。

在圣所里,南面有灯台,7盏灯昼夜照亮着圣所;北面有摆着陈设饼的桌子;在圣所与至圣所相隔的幔子前有金香坛,烟云缭绕,与以色列人的祈祷天天升到上帝面前。

在至圣所里有约柜,是用贵重的皂荚木制成的,里外都用精金包裹,其中藏有上帝亲手镌刻十条诫命的两块石版。约柜的盖子就是施恩座,是精工巧制的,上面有两个基路伯安置在施恩座的两边,都是用纯金锤出来的。

及至希伯来人在迦南地安居立业之后,所罗门建造的圣殿便代替了圣幕;圣殿乃是固定的建筑,规模更大,但仍是按着圣幕的比例而建造的,各种陈设也是相同的。这个圣殿除了在但以理的时代一度被破坏之外,一直都保持着这种格式,直到主后70年,才被罗马军队毁坏。

那些寻求真理的人再把希伯来书研究一下,便发现以上所引的保罗的话中暗示另有一个属于新约的圣所存在。他说,“原来前约也有(见英文或原文《圣经》)礼拜的条例,和属世界的圣幕。”保罗在这里既用了“也有”二字,那就暗示他在上文已经提到这个圣所。因此他们便翻阅前一章经文,在开头的几节中看到这样的话:“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这里显明了新约的圣所。旧约的圣所是人所支的,是摩西建造的;但这个圣所却是基督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在旧约的圣所中有地上的祭司供职;但在这一个圣所中却有我们的大祭司基督在上帝的右边服务。一个圣所是在地上,另有个圣所乃在天上。

摩西所建造的圣所乃是一个副本。上帝曾赐下圣灵给那些建造地上圣所的人。工匠精巧的艺术是上帝智慧的表现。壁板用精金包裹,四面反射七盏金灯台的辉煌光辉。陈设饼的桌子与香炉,也都金光夺目。那盖在顶上华丽的幔子,绣着天使的形象,蓝的、紫的、朱红色的,五彩斑斓,益增美丽的景象。在第二层幔子里面有圣洁的约柜,在那里可以见到上帝荣耀的显现。

从地上的圣所分为两层的事上,可以想见天上圣所的情形。当使徒约翰在异象中得以看到上帝天上的殿的时候,他见到那里有“7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他见“有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边;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使徒约翰这次得以看见天上第一层圣所中的情景:他看到“七盏火灯”和“金坛”,这就是地上圣所中的金灯台和香坛所代表的。后来他又看见“上帝天上的殿开了”,显出第二幅幔子后面的至圣所,那里有“他的约柜”,也就是从前摩西用来存放上帝律法的圣柜所代表的原本。

何谓圣所?这个问题在《圣经》中已经解答得很清楚了。《圣经》中所用的“圣所”一词,第一是指着摩西所建造的圣幕,乃是天上事物的表样;第二是指着天上的“真圣幕”,也就是地上圣所所预表的。这预表的崇祀在基督钉死的时候就废止了。天上的“真圣所”乃是新约的圣所。

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就是:洁净圣所是什么意思?《旧约《圣经》》中固然提述到洁净地上圣所的种种礼节,但天上的圣所是否也有什么必需洁净的事物呢?希伯来书第9章很清楚地论到洁净地上和天上圣所的事。“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照着天上的样式作的物件,必须用这些祭物去洁净;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当用更美的祭物去洁净,”那就是基督的宝血。

地上圣所中供奉的事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祭司们每日在圣所中的服务;一是大祭司每年一度在至圣所中执行赎罪的特别工作,以便洁净圣所。平时天天有悔改的罪人带着祭物到圣幕门口,按手在它头上,承认自己的罪,如此就在表号中把自己的罪移到无辜牺牲的身上;然后就把这祭物宰杀了。使徒保罗说:“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上帝的律法既被破坏,就规定违犯者必须以命抵罪。那代表罪人受死,并为他担当罪责之牺牲的血被祭司带到圣所中,弹在幔前;在幔子背后就是约柜,柜中藏有罪人所干犯的律法。这种礼节预表罪借着血被移到圣所中。有时祭司不把血带到圣所中,但祭牲的肉必须由祭司吃掉,正如摩西吩咐亚伦的子孙说:“主又给了你们,为要你们担当会众的罪孽。”这两种礼节都是同样地预表罪愆从忏悔者的身上转移到圣所中。

这种工作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一年到头都是如此。

一年一度,在赎罪日,大祭司要进到至圣所。作洁净圣所的工作。这种工作就把全年的崇祀作一个结束。在这赎罪日,祭司要带两只公山羊到圣幕门口,为它们拈阄,“一阄归于耶和华,一阄归于阿撒泻勒。”那归于耶和华的羊,便要被杀,作为百姓的赎罪祭。大祭司要把它的血带到圣所的幔内,弹在施恩座上面和前面。同时这血也要弹在幔子前面的香坛上。

亚伦要“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这只归于阿撒泻勒的羊不再进到以色列人的帐棚中,至于那带这只羊到旷野去的人,在他进营之前必须洗净身体和衣服。

这表号性的崇祀对于赎罪的重要真理富有教训。罪人虽然有了一个替身;但牺牲的血并没有立即把罪债勾消,只是预备方法把罪移到圣所。借着血的奉献,罪人承认了律法的权威和自己干犯律法的罪,并表示自己信仰一位未来的救赎主,使自己的罪孽得蒙赦免;虽然如此,罪人还没有全然脱离律法的制裁。在赎罪日,大祭司既从会众那里取了一个祭物,就把这祭物的血带进至圣所中,弹在那遮盖律法的施恩座上,借以满足律法的要求。然后,他以中保的资格把罪负在自己身上,带出圣所。随后他两手按在那归与阿撒泻勒的山羊头上,把这些罪都承认出来,这样就在表号中把罪都转移到羊身上。然后,这只羊便担当罪孽出去,被放逐在旷野,这些罪便永远与百姓隔绝了。

以上崇祀的礼节是在那按着“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所造的圣所中举行的。地上圣所中所行各种表号性的崇祀,在天上的圣所中都要真实执行。我们的耶稣在升天之后就开始他的工作,作我们的大祭司。保罗说:“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

按着古时的规例,百姓怎样凭着信心把罪放在赎罪祭牲上,并在表号上借着他的血将罪移到地上的圣所中;照样,在新约时代,悔改的人必须凭着信心把罪放在基督身上,并将罪实际上移到天上的圣所中。再者,这洁净地上圣所表号性的工作必须怎样把那污秽圣所的罪除掉,才能完成;照样,那洁净天上圣所的实际工作也必须把那记录在圣所里的罪除掉,或是涂抹,然后才能完成。但在完成这事之前,必须有一番审查记录册的工作,以便决定谁是因悔罪改过,信仰基督,而有资格得蒙救赎的人。从此看来,洁净圣所的工作势必包括一种审查案卷,也就是审判的工作。这种工作必须在基督来救赎他子民之前完成;因为在他来的时候,他是要带着赏罚,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这样,那些随着预言的亮光而研究这圣所题目的人,到此便恍然大悟,知道在2300日结束的时候,基督不是要来到地上,乃是要进入天上的至圣所里去执行结束赎罪的工作,准备复临。

威廉·米勒(1892—1993年),也可以叫小威廉、或者小米勒。他是亨利和费罗拉·米勒的儿子;他童年大部分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度过。祖父与父亲都是长老会牧师。威廉·米勒记得,家里从小就教导他要认识和爱耶稣基督,他童年时的志愿就是要像祖父和父亲般当长老会牧师;后来认识一些传教士,开始留意传教的重要。

威廉·米勒在弗州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与李氏大学读书,品学兼优,是辩论队员,这预备他日后当牧师与传教士时公开演说。社交生活上,威廉·米勒参加了基督教青年会,后当选其会长。在青年会工作的经验让他大开眼界,接触不同宗派教会,他们强调个人布道,促使威廉·米勒离开自己的心理安全区,直接向人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

就在威廉·米勒上大学的时候,他父亲离世,家里经济不稳,让他学习依靠主供应足够的费用完成学业,主供应了,威廉·米勒的信心因此继续增长。整个大学时期,威廉·米勒听见愈多消息,知道世界各地需要传教士,而且福音的门也在不同国家打开了。大学第5年他领受主呼召当传教士,于是立刻顺服,将心志写下,从那时开始,威廉·米勒一心只想耶稣基督赢取更多失丧灵魂。

那时候威廉·米勒不知道自己到世界上哪个地方去,经过多番祷告、又听取一位传教士讲员的意见后,他开始对波斯有负担。威廉知道自己需要更丰富《圣经》知识,好准备进入工场,于是进普林斯顿神学院装备,好训练其他人有关《圣经》的教导。神学院最后1年他病了,1918年毕业后他医生嘱咐他多休息1年才进工场;在这年内,他为传教工作募得所需款项。

1919年,威廉·米勒终于到达波斯(今称伊朗),最初花大部分时间努力学习波斯语。他勤奋好学,然而学习一种外国语言得花许多时间心力;每当他学累了,就会到附近巿场走走,与年青人谈谈,了解当地文化,也教点英语班。这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能与他的学生交朋友,另一方面他能分享福音,甚至带一些学生信主。

在基督教不被承认的地方工作,基督教传教士会碰上许多阻碍。威廉·米勒一学会说流利波斯语,可以用当地语言传道,就发觉障碍接踵而来。当地大部分人都受伊斯兰教训练,觉得不需要福音,甚至对此很抗拒;若有谁接受耶稣基督作耶稣,就会被整个社会排斥。许多人听了,似乎接受了福音真理,后来却背弃耶稣,又回到伊斯兰里。

威廉·米勒了解到,个别或小组谈道是最有效的,于是他走许多里路到不同小镇,在那里住上数星期,以小组形式与当地人谈道;然后回到曾经传道的小镇,给皈信者作门徒训练。藉着他的坚持、忠心服事,并神的恩典,他看见许多波斯教会从最初只有寥寥数人,增长至许多会友;当有两三人信主,就建立教会。米勒与其他传教士忠心牧养这些教会;虽然有时候,基督徒因犯罪,使教会在当地社群蒙羞,但每次威廉·米勒都不放弃他们,却全心建立这些基督徒,以言行教导他们活出基督的样式。

威廉·米勒每4至5年会回美国休息一次,与家人朋友分享波斯工场所发生的事。一次就在回国休息时,他与伊莎贝拉堕入爱河,后来结婚。伊莎贝拉是寡妇,已有3个小孩;他们婚后举家同到波斯,二人又生了另外3个小孩,在那儿生活了数年。

后来伊莎贝拉决定陪孩子回美国读书,这让威廉·米勒很伤心,因为他知道主仍要他继续在波斯工作。但妻子去意已决,从此威廉·米勒与家人分隔两地,单靠书信联系。威廉·米勒从信里知道孩子日渐长大、成熟,后来结婚,但他都只能远距离参与。从此之后,短短数月的回国述职期,成为他与妻儿共处的宝贵时光。

1940年代波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易名伊朗,国内改变很大,威廉·米勒必须学习灵活处事,才能继续留在当地。但靠着神的恩典,教会不断增长,神国也不断扩展。威廉·米勒开始每年举办为期3个月的《圣经》训练班,这对伊朗基督徒帮助很大,许多人受训练成为牧师与全时间同工;在这期间他被逼留在一个地方,令他感到为难,因为他爱跑到偏远城镇去。然而无论主呼召他到哪里他都顺服,因着他的顺服,许多人成了基督徒。

威廉·米勒对主的热情从未减退,对服侍人的事孜孜不倦。他在伊朗服事超过40年后回到美国,仍继续从事大量写作、演讲与教导,在很多基督教委员会里服事。观乎威廉·米勒的一生,可见他将焦点对准基督,尽管神呼召他去的地方似乎对福音封闭,威廉·米勒仍在那里找到饥渴心灵。威廉·米勒一生顺服神呼召,殷勤工作,喜见多人得着救恩之乐,因此在天国里他会与他们同享永恒之乐。

威廉·米勒活了101岁,属于那个年代世界上罕见的高寿。

这就是威廉·米勒既漫长又短促的一生。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笑忘书

    笑忘书

    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姥爷,小舅,三姨。姥爷几乎像个世外高人,游手好闲了一辈子,生了六个女儿。小舅擅长做菜,后来渐渐落后于时代沦为小工。三姨不满乡村生活,十六岁不告而别离家出走,在城市中历尽艰辛,十年后荣归故里,短暂停留后,再次离乡漂流,不知所终。
  •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禁仙令

    禁仙令

    自己遭到各族追杀,试炼的炎族,初生的神族皆被无缘无故灭族,看神裔焰谷究竟能如何为两族家人报仇雪恨,屠尽天下各族,重新筑起炎族和神族的根基!焰谷拥有神裔之身,却坚持修魂。他一个聚魂者却到了世人皆炼体的大陆,战玄戮杀之体,战离魂尸身,战不死邪体,战怨恕怒者,战尽天下所有的体质,而他,却修的魂。统领数十种巅峰体质,以纯肉身战仙术,战法器,战仙人。焰谷布下仙族失传亿万年——禁仙结界,彻底封印了操控整个世界的仙族,世界一片和平!
  • 医妃冠天下

    医妃冠天下

    他,一字并肩王,绝色倾城,他们又将上演怎么样的激情?当他们一起褪去伪装,病弱之躯,废人一个,无人愿嫁。当她成为她,绝配!”他但笑不语一旨赐婚,站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时,她嫁与他为妻。盖头揭开,(文文已完结)她,看着传闻中的男人,医冠天下,毒霸九州。她,名门嫡女,语笑嫣然:“白痴配残王,外加白痴二货一个,没才没貌,没爹没娘,寄人篱下。大婚夜,王牌杀手,草包废物,草包废物?笑话!没才没貌?扯淡!白痴二货?乱讲!乱世风云起,又将是怎样的惊艳天下?,狠绝毒辣,一场羞辱,风华绝代。当杀手遇上魔王,金戈铁马来,乱世浮沉中,她华丽转身,当狡诈遇上腹黑,医术无双,毒倾天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修仙之如此女配

    修仙之如此女配

    在她师父的教导下,齐华走上了另样的女配之路。谁说女配一定要翻身,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女主,虽然穿越到书中,齐华誓将女配进行到底。我走自己修仙路,女配就是不逆袭!
  • 冒牌王妃私奔记

    冒牌王妃私奔记

    【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王爷啊,冒牌货又怎么了?告诉你丫的,对老子不好的话,老子照样找那个帅哥猛男的将军大人私奔!!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