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800000004

第4章 对于伪善者的警告

使徒们大有能力地宣扬复活的耶稣。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每当他谈到他的受苦和受死,使徒们都很担忧、难过。那时他们不明白耶稣为什么必须受苦受难。然而耶稣的死和复活,反而成了他们现在能以拥有从天上来的喜乐的主要原因。如今他们完全明白为什么这些事是必然要发生的!借着他的受苦和死,耶稣为整个教会赢得了救恩。先前他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死的这么卑微,现在他们明白了!现在他们全心赞同,不再怀疑,他们要更深入地认识复活的基督。不错,他们亲眼看见敬爱的老师升天。耶稣先他们一步进入永恒的荣耀里。他们也已经被圣灵充满,他们不能闭口不提他们的救世主。

他们每一天都自由自在地在圣殿传讲,耶稣天天将得救的人加给教会。每天都有人悔改归正。不论穷苦的或是富有的,都少不了圣灵在他们心中的工作。是的,得救的人当中有穷也有富。

他们当中的贫苦人需要救助。我们的教会也照样有这样的需要。执事就是为了照顾教会中的困难人家设立的。

教会刚成立的时候没有执事,所以使徒要兼顾慈善方面的工作。现在的教会每个主日都收奉献救济穷人。当时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却不然。不过使徒们倒是有足够的经费供给他们当中一些贫苦人的日常所需。这些经费是哪儿来的呢?在早期的教会里,富足的信徒非常慷慨,所以使徒们可以照顾穷人。富足的信徒爱穷苦的信徒,因为他们同是上帝的百姓。他们不是被迫,乃是心甘情愿的。上帝的爱充满了他们的心,使得他们乐意接济穷苦的弟兄姊妹。

当时,有一个叫巴拿巴的有钱人,他卖了一块地,把得到的钱,全数交给使徒,周济穷人。

消息一传开,整个教会都轰动了。大家都称赞巴拿巴的善行。

巴拿巴是个利未人,他不住在迦南地。他生在地中海的居比路(即今日的塞浦路斯)。

有一对夫妻坐在耶路撒冷的一所房子里。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他们在谈巴拿巴。无论走到哪儿,他们都听人在谈论这位敬畏上帝的利未人。他们巴不得人也这样谈论他们。他们羡慕人们对巴拿巴的敬重。

他们决定要像巴拿巴一样受人敬重。亚拿尼亚也很富有,他有土地,还有其他的财产。他们决定要学习巴拿巴!他们也要卖一块地,把钱交给使徒。这样他们也可以像巴拿巴一样受人赞扬和敬重。

亚拿尼亚离开他们家,他要去卖一块地。留下他的妻子在家等候。不久,他回来了。他很快就把地卖了,带回家一大笔钱。毫无疑问地,他们把钱数了一遍,又是一遍。这么多钱,都给出去,实在舍不得。一定都要给出去吗?不可以少给一点吗?

这两个念头同时进入他们的脑海。他们商量了一阵子,然后他们怎么决定亚拿尼亚取出一部分的钱,藏了起来。然后把剩下的装在钱袋里,拿去交给使徒。

亚拿尼亚急忙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他的心中欢喜的不得了,不久之后人人都要谈论他。从此,教会的人都会赞扬他和他的妻子。

他走进一所房子。使徒们和一些信徒正在里面聚集。他心高气傲地走到他们面前。

“我卖了一块地。我要用卖这块地的钱周济穷人。钱都在这儿,你们看着办吧。”他郑重其事地一边说,一边把钱袋放在使徒面前。他希望在场的每一位都注意到他。说不定他还用自满的眼神环视一周。

好一份礼物。使徒们肯定很高兴收到这么一大笔的钱。他们肯定会替穷人感谢亚拿尼亚。我们是不是期待他们这么做呢?可是他们没有!

彼得瞪着两眼逼视亚拿尼亚,一脸严肃的表情。

“亚拿尼亚!”彼得郑重地说:“为什么撒旦充满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收下部分卖地的钱呢?”

彼得怎么知道的呢?没有人会告诉他啊!这事只有亚拿尼亚和他的妻子知道。其实,知道并不难,是上帝告诉彼得的。难道亚拿尼亚不能这么做吗?难道他不能随意而行吗?他可以。但是他必须讲真话。亚拿尼亚不但在言语上骗人,更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他想给人的印象是他把一切都奉献了,事实却非如此。卖地的部分款项藏在他的家里。亚拿尼亚舍不得把钱全部拿出来,但是为了面子,他只好假装把全数交出。他真是个假冒为善的人。

假如他说:“这是部分卖地的钱。”不就行了吗?可是他存心欺骗。

彼得诚恳地说:“没人跟你要钱,对不对?我们也没有勉强你。你应该老实说,这是卖地所得的一部分。”最后,使徒说:“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

然后亚拿尼亚立刻倒下,断了气。这个处罚相当可怕。

整个屋子静了下来。大家被眼前发生的事吓坏了。

然而,亚拿尼亚的尸体不能留在那儿。几个青年人起来处理后事。不久,他就被埋葬在坟墓里。

上帝是轻慢不得的。

撒非喇在家等丈夫回来。其实她的心早跟他丈夫一块儿去了。

使徒们肯定很惊喜,他们本来就该如此!现在他们夫妇还有一笔钱藏在抽屉里,谁也不知道。就让他们以为是全数吧,何必一清二楚呢。他们给的确实是一笔大数目,不是吗?

这些意念很可能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抬头往窗外观看,怎么还不见亚拿尼亚的影子呢?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过了。撒非喇开始有些不自在了。她的丈夫早就该回家了。发生什么严重的事了呢?什么事让他耽延了呢?

她实在在家待不下去了。她得去查个水落石出。

她急忙离家往使徒聚集的地方去。她走进去一看,丈夫不在。她可能问她的丈夫是否已经走了,因为圣灵说彼得回她的话。不过,彼得没有正面回答。

“告诉我,”彼得问她:“你们卖地的钱就这么多吗?”

哦,彼得为什么这么问呢?他不是已经知道答案了吗?圣灵不是已经启示给他了吗?

不错,他清楚得很。不过他想知道亚拿尼亚说谎,他的妻子是否也知道。他要调查一下,所以他要亲自问个明白。

撒非喇虽然没有料到彼得会问她这个问题,但是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就这么多!”她的意思是:“卖地的钱,全部在这儿。”

你说可怕不可怕?她居然也睁眼说瞎话。

“是吗?”彼得愤怒地说:“我看你和你的丈夫共谋欺骗。你们为什么试探主的灵呢?你有罪,你也要受到同样的报应。我听见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因为你也撒谎,所以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同你丈夫一同埋葬。”

撒非喇一听这话,立刻也倒下。断了气。

青年人刚进门,看见这,大吃一惊。他们又多了一件事要做,就是埋葬撒非喇。于是,他们把她也抬出去,埋在亚拿尼亚的坟里,这事在他们心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不久,这事传遍耶路撒冷,全教会的人和所有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期望耶路撒冷的人都谈论他们。他们果真在谈论他们!但是谈论的内容和他们期待的完全不同。他们对每个听见这事的人都是一个警戒。没有人再敢欺骗使徒。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在人类历史上,就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而要赢得竞争,就要知彼知己。那么,今天西方的和东方的世界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产品和技术是我们容易看到的,但是更深层次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却是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本书对经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一一阐述,定能对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 花期早至

    花期早至

    捡啥都不能捡一个孩子,遇啥都不能遇上孩子。面对捡到的孩子夏安然:可以把我当做拐卖儿童的罪犯,但是绝对不能把我当成孩子的妈!苏沐晨:就算这孩子是我的,我多没眼光才会让夏安然当我孩子的妈呀!爱情是花,当人工花期提前来临,是凋零还是绽放?!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一书构思独特,行文流畅。本书从禅宗的小故事入手,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禅理讲得通俗易懂,适合每一个读者,特别是对禅宗没有接触过的初学者。作者又是匠心别具,结合深奥的高僧禅诗,使得行文上更具魅力,在阅读的美感上更上一层楼。
  • 富贵皇后

    富贵皇后

    一步错,她害死一生里深爱的男人,那一夜,血流成河,那一夜,她看着曾经温暖的目光转为仇恨的冰冷,不许死!那是他死前对她的惩罚,让她永远都无法解脱,日日夜夜承受痛苦的煎熬。他是风炎王朝最高贵的帝王,她是后宫之中最卑贱的皇后,身体的凌辱早已经没有了感觉,心已死,千疮百孔,他的折磨羞辱与她不过是一种解脱,是她一身罪孽的惩罚。后宫,她漠然的活着,直到发现那惊天的秘密,一切一切,扑朔迷离的缠绕在眼前,那原本已死的人再次归来,掀起血雨腥风,她的痛苦折磨又是为了什么?帝王无情,到如今,她才知道,她不过一颗棋子,可是他们是不是太小看她了,她这个曾经为爱而生的女子,曾经风炎皇宫最可怜的皇后,却在刹那之间,风华绝代,她冷笑傲世,她武功卓绝,她拥有这片大陆之上,即使是帝王也羡慕的财富和权势,两个昌盛王朝的后位等着她挑选,那也要看她是否愿意当他们的皇后!
  • 相爱相杀

    相爱相杀

    一份合同扔在眼前,闵筱雨被迫和相爱的男友分手。而为了留住她,邵俊文将她摁倒在床上,强行占有了她。“你就这么怕我?我说过,让你跟我在一起!”“我只是想对你好。跟着我,你应有尽有,比跟着那个人好多了。”
  • 半生浮爱

    半生浮爱

    代夏被最信任的人害死,重生在好友的体内。原本已经打算平静地过完这一辈子,没想当年害死她的人亦与她一起重生。并且占据了她原来的身体。仇敌加情敌,看代夏如何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步步为营!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一缕幽魂穿越到奇幻世界,却成了皇室公主且又瞎又哑的废材,双生子的诅咒,妹妹的血祭,换她重获新生。强者如她,颠倒异世,既然天不公,她必定捅破这天,称霸这世!伤她者,一朝背叛葬身火海,死!伤她身边者,生不如死!他,紫发紫眸,狂妄傲世,眸瞳冰冷,但遇她却温柔如水。他说,“她若殒命,便将这天下化为炼狱。”此文为男强女强文,一对一绝世宠溺!女主腹黑!强大!男主帅呆!酷毙!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