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300000026

第26章 刘醒龙(2)

按理,像刘醒龙这样从最底层“爬”上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未老先衰,锐气早早就被磨光了。我见过太多太多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句话掰成八瓣嗫嗫嚅嚅说不清的假害怕真耍滑的阉人了,所以对醒龙的圣气与锋锐极为欣赏。前年,市委召集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座谈大繁荣大发展——不用说,书记、市长等等头面人物全在主席台就座。会前,秘书长就给刘醒龙打了招呼说:“你要重点发言呀。”醒龙应承着,心里却有了一个“坏主意”。那天他一进会场,乖乖,全市的“腕”级人物全来了,近百人。领导们讲完话,该作家代表发言,刘醒龙站起来了。他说:“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提是什么?”大家不知道他问谁。他又自答:“还得人来干吧?”大家还是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他又自答:“人呢?咱们也有了,从北京挖来了,但怎么干呢?”这问题问得太有才了。怎么干还能让领导教吗?他再次自答:“作家林白调来一年了吧?可不给人家房子,而没房子怎么干?总不能把写字台搬到大街上去干吧?”他什么大道理也没说,市委领导当即表态——马上解决。醒龙这才把他的屁股放到椅子上。

作协来了位新领导,特别爱写诗,去年恰逢改革开放30年,要写个成果报告,这位领导把自己发表的诗列了一串串,而且放在全省作家成果的最前边。开会讨论时,醒龙对他说:“上级派您来作协是让您来从事领导组织工作的,可不是让您来搞创作的,您应该知道您写诗的水平,在省内也是排名在二百名以后,现在您把您的作品当成果排在最前边,恐怕不合适吧?”说得那位领导脸红脖子粗,幸好有涵养,没有发作,而且主动把自己的“成果”删掉了。醒龙后来对同事们说:“能听进人的谏言,这也是水平,而且是高水平。”

醒龙女儿的芭蕾舞教师名叫奥丽嘉,是俄罗斯圣彼得堡芭蕾舞团的演员。每逢上课,她总要提前来练功房热身;下课后,她也总要将孩子及家长们一一送到门外,再回身到练功房的正中央站直,虔诚地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后,行一个慢慢的谢幕礼。这种充满感恩的谢幕礼不知重复了几百几千几万次,但当醒龙发现后却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女儿问他:“爸爸,你怎么哭啦?”醒龙答:“太神圣了,太神圣了!孩子,对工作、学习有了这种神圣,就没有干不好的。”女儿茫然。醒龙又说:“神圣就是至高无上的感受,比天还大、比地还大的一种美,明白吗?”女儿用眼盯着他。我想,她恐怕仍然不会理解。但原来拟以《雪杭》为名写了六年的长篇小说,被醒龙改了名字。他说:“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自己正在书写的这座小镇也应该冠名:《圣天门口》,头一个字必须是‘圣’。”

4.逆着山水的方向寻找故乡——我心目中的刘醒龙老师

龙仁青

刘醒龙老师说,他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意义的故乡、故土和老家,无法像大多数人那样,有一座老屋可以寄放,有一棵同年同月同日生长的树木作为标志,再加上无论走得多远都能让内心踏实可感的一块土地……”而在他的许多简历中,却总是明确地写着:生于湖北黄冈。与刘醒龙老师相识相交,慢慢才揣摩出了这其中的无奈和用心:在乡野间寻根,他希望有个有名字的故乡,而举目回望,故乡却并不在远方。于是,黄冈,这个外延很大指向模糊的地名,成了他心灵的慰藉,成了指引他走向精神故乡的一个路标。顺着这个路标,他一直在寻找。我恍然间觉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他的许多的文学作品中,不时会出现一个这样的身影:一个执着却又迷茫的人,孤单地立于路畔,不断地挥别城市和逐渐城市化的乡镇,眼含探寻,悲愤又期冀地走向乡野,走向乡村的最深处。比如,《凤凰琴》中那个叫张英才的少年。

有文章介绍醒龙老师曾经的经历和过往,说他先后在团风和英山两地成长,于是,我郑重其事地在百度搜索里先后键入这两个陌生的词汇,我想知道在这样两个地名之下,演绎过怎样的历史,掩映着何等的风光,又是如何赋予了醒龙老师灵魂和血肉,丰富了他的思想和智慧的(醒龙老师语)。是的,我找到了,随着一条条信息,一片大美的山河在我眼前豁然洞开:首先是“巴水悠悠出大贤”的巴河,接着是鄂东第一河举水,再还有“滚滚东逝”的父亲河长江。河——水——江,以一种渐次上升、渐次扩大的态势,托举着“蜿蜒盘状”的鄂东“泰山”大崎山,托举着团风大地;而英山则如她的名字一样,将众多的山峰聚集在了大别山主峰的左右,宛若各路英雄豪杰齐聚在这里,天堂寨、九龙山……群峰林立,峰峰奇绝。

我似乎也明白了,醒龙老师何以有一种既孤傲又随性的个人魅力,是因为在他的身上、心里沾染上了这些山水的脾性:尊贵且又坚持。

那么,这里就是故乡吗,那座老屋又在何处?醒龙老师依然陷入了迷惑和沉思。

其实,从他出生时就开始了的奔波和颠沛,让他依然不知道故乡在哪里。于是,他从这些山水间走来,带着山水的柔韧和坚毅,行走就成了他此生的一种习惯。他就这样行走着,一路且歌且吟,一步步走向了文学的神圣殿堂。而这条路,也是一条寻寻觅觅的路,他在寻找什么呢?他在寻找故乡。其实,行走本身,就是一种寻找。

我猜想,这个在河岸和山畔长大的孩子,在不断的行走中,一些历史和风景进入了他的视野,他看到,历史被徐徐打开,循环往复中有着绮丽的风景,景致极深;而风景也被书写成了历史,山重水复间展演着曾经的无限美好。一些声名显赫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用自身的光亮照耀了历史,他们的形象,宛若风景中一棵又一棵美丽的树。他不光看到了这些,他更是看到了眼前的现实,现实似乎总是在历史与风景之外,总是在艰辛和困苦中变得悲戚而苍凉。于是,他继续寻找着,寻找着那个可以寄放心灵的老屋。于是,一部部的作品在他笔下诞生:长篇小说十部共十二卷,中短篇小说集二十三部二十六卷,共计发表文学作品近千万言。并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由外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

这是何等壮观的一次行走和寻找,何等艰辛又快乐的一次心路历程啊!

虽然没有确指的故乡,醒龙老师的内心深处却依稀有着故乡的轮廓:那里没有纷乱,没有喧嚣,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你争我夺,有的只是四季花木的更替,风霜雨雪的往复,那里的人们总是与清静的自然相濡以沫,不分你我。

1998年,他来到了青藏高原,这是他第一次行走在高原,当这片山野一览无余地在他的眼前铺展开来的时候,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愉悦,那感觉似是故乡在眼前吧。他似乎看到了故乡:云雾缭绕间,故乡的老屋时隐时现,炊烟飘散,宁静致远。特别是这里的人们与大地对话的一种特殊方式震撼了他的心灵,深深地打动了他。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寻找故乡的脚步,有了一条道路:顺着水的方向逆流而上,沿着山的坡度,渐渐攀升,他就是这样一路寻找着。

我怀想,自从与山之宗水之源的高原相遇,在意外和惊喜中,对高原的深深怀念也根植在了他的心里,深居于武汉市井,高原时常在他的心里梦里。这期间他曾潜心写作,而他的写作,也是采用了青藏高原上笃信藏传佛教的修行者常用的方式:闭关。他就是以这种方式,以一种用胸膛行走的方式,进入了“大隐隐于市”的真正宁静,进入了他的《圣天门口》。他磨砺六年,让一部巨著横空出世,一时间好评如潮,并获得多项大奖。

再后来,他开始主编《芳草》文学杂志。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2006年,就在他怀念高原的某一时刻,我稚嫩的文字歪打正着地进入了他的阅读视野。我猜测,当他看到这些文字时,久违了的激动在他的心中涌起,不是因为我的文字,而是这些文字沾染着高原山水的气息,散发着些微故乡的味道。刚刚改版后的《芳草》杂志,居然连续两期刊发我的小说专辑,编发了我的八篇作品!这可能是中国文学杂志前所未有的举措,被我这样一个人撞上了。我知道,他一定为我承受了许多的微词和压力。

那时我们彼此从未谋面,等我们见面,已经是2007年的初春,我的小说获得了《芳草》文学季刊的“女评委”大奖,我怀着满心的忐忑不安和意想不到的兴奋,从我正在采风的果洛草原直接去武汉领奖。在宾馆的饭厅里,我们相遇。看着他,看着他镜片后面的眼睛,我即刻感觉到了他的个人魅力:尊贵且又坚持。我深信,我能够获得这次的“女评委”奖,一定是他的偏好和错爱打动了女评委们,影响了她们的目光。

再后来,2008年的元月,我的作品研讨会在西宁举行,深冬季节,他力邀《小说选刊》副主编秦万里、《文学报》理论部主任朱小如、《上海文学》副主编杨斌华一同赴高原,到西宁来参加我的研讨会。研讨会上令我记忆犹新,并深深动容的,不是众多的大家为我这样一个入门不久的写作者的赞许和鼓励,而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为一个刚刚出道的藏族歌手写了一首歌。

这首歌叫《天佑卓玛》,是醒龙老师专门写给卓玛措的。几经周折,这首歌由曾经写出《遇上你是我的缘》等广为传唱的歌曲的曲作者才仁巴桑谱曲,由我交给了卓玛措。如今几年过去,这首歌却依然没有完成录音。后来,卓玛措参加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共同推出的一档秀场节目《花儿朵朵》的比赛,进入了前十强,网络上到处都是她的歌声和视频,却没能去唱这首歌。写这篇文字写到这里,我特意打电话给卓玛措,问她歌曲如何了,她说已经进入录音阶段,并且专门交给来自北京的录音师,她为这种长久的耽搁感到不安,说一定做出一首好歌来。

这首歌没有录制,只能当一首诗去读它,每每诵读,我依然能够感受到醒龙老师为高原、为故乡,也为母亲而动容的那份真切,那份潮湿……

醒龙老师自从担任《芳草》杂志主编后,便陷入了忙碌之中,但他似乎并没有停息寻找的脚步。在我的臆想中,他就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仰首回望着高原,宛若是对高原的一次次遥祭。不仅如此,他还用一种精神的方式,开始了一种新的行走:2009年,《芳草》杂志推出《吉祥青藏》专号,集中推出了青藏甘川等地藏族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他自己亲自审阅了两百多万文字后遴选出来的!我猜想,当他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那种寻找故乡的快感一定在心头萦绕。醒龙老师就是这样,在这个远离藏区的城市,在这个似乎与藏族文学并无干系的杂志,就这样完成了一次迈向高原的文学朝圣之旅,这甚至是藏区的文学杂志也从来没有过的壮举。

2010年9月,醒龙老师随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一行远赴西藏,见到这个消息,我似乎又见到了从繁忙的事务中脱身而出的醒龙老师再一次开始的寻乡之旅。后来,我在他的博客里看到了一组拍自西藏的照片,每张照片都配有动情的文字,我把那些文字理解为他对高原,对故乡的一次次深沉赞美。

同类推荐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热门推荐
  • 魅生(妖颜卷)

    魅生(妖颜卷)

    这是一本绝不沉重也不黑色的作品,内容很飘渺,充满了奇思妙想,手足无措苦惆怅,长歌当哭断柔肠。笑傲人世弃虚妄,心中太阳未露光。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大师,如果你想遗忘前生或者替换未来,记得来找他。
  • 杀手娘亲腹黑娃

    杀手娘亲腹黑娃

    朝代更迭?管我p事!江湖纷争?管我鸟事!五国争霸?跟我有关系吗?抢夺圣子?抢……什么?我儿子就是圣子?谁敢动我儿子一根汗毛,老娘削死他!一个爱钱的娘,俩个爱美食的娃;一个爱美男的娘,俩个爱美女胸前大馒头的娃;一个精彩搞笑的故事。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UFO出没、”死亡之海“翻腾、飞机坠毁、海岛怪湖杀人……一件又一件的神秘离奇事件,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祸乱呢?
  •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主要是猜谜底来开发儿童思维,可以帮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解瞬间的烦脑,在过多的娱乐中可以当作游戏来玩,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 洁癖男神心尖宠:100天契约甜妻

    洁癖男神心尖宠:100天契约甜妻

    一份契约摆在她面前,她别无选择,国际大集团的总裁竟然对女人洁癖。等她走后,零距离,一向被称为冷少的他哈哈大笑,稍稍亲密接触就反胃,“这傻女,全球顶尖企业独孤家的三少爷,竟然没写起止日期。不仅能靠近三米,反正也就100天。甚至负距离……一般女人不能靠近他三米之内,必须签,可偏偏就喜欢蓝飘飘这碗清粥小菜。”那就是,一米,无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君未正名

    夫君未正名

    她喜欢独来独往,哪怕是娘亲也疏离于她,原以为,日子就这般淡如止水,哪料,姐姐身受毒害,无可奈何之际,她只好只身犯险潜往敌城,殊不知,途中巧遇并对自己施以援手之人,竟是那敌城之主。据传言,他临风玉树,文韬武略,却心狠手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致命红蝶

    致命红蝶

    相传有一种蝴蝶,通体殷红如血,鬼魅妖异,到了哪里,哪里就会发生不幸。神秘鬼影,致命红蝶,午夜风铃……十五年一个轮回,十五年一段悲伤,是可怕的诅咒还是人心的险恶?是接受命运坐以待毙还是冲破险阻步步为营?让我们一同去揭开那死亡背后的真相。
  • 穿越重生:病娇王爷彪悍妃

    穿越重生:病娇王爷彪悍妃

    云藐觉得一定是她上辈子没烧好香,所以这辈子才被穿越到了这样一个家族里。亲爹祖母无视落水发烧的孙女,只安抚那因‘不小心’害的妹妹落水而心慌慌的庶女姐姐,各种赏赐不断美其名曰‘压惊’。云藐原想着忍到长大成人然后谋划谋划出嫁了事,却不想这各种小人奸人贱人粉墨登场,搅的她没了安生日子。云藐言:”我的日子既然不安生了那你们也不想过日子安生了!“